- 
雪漠:杀去烦恼之贼杀去烦恼之贼还有一种对治分别心的办法,可称之为杀贼法。意思是将所有分别心和杂念都当成贼,你不用去观察,也不用去分析,当它一出现在你的心中,你只管一棒打杀了它。我说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8 
- 
于凌波:大乘广五蕴论讲记-第七讲、相应行中的善与烦恼心所第七讲、相应行中的善与烦恼心所【1】善心所善心所,是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计有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何谓善,随顺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大安法师: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恼?【问】: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何对治这一烦恼?【答】:其原因还是生死心不切啊!不了解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生命的无常啊!今生如不能成就往生净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2 
- 
你知道自己的烦恼是从哪儿来的吗?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说戒定慧三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9 
- 
仁禅法师:学佛多年烦恼越重,说明你学佛学错了!众生跟佛是没有差别的,众生的当体,或者我们的一念自心,当下就是实相理体。我们如果起分别念,觉得众生跟佛完全是有差别的,这就麻烦了。你把众生理解成实有的,对佛也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宣化上人: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为什么你愚痴?就因为你没有智慧。一天到晚就打妄想,把这心支配得不得休息;就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什么事情 也就认不清楚。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31 
- 
印良法师:心灵超越烦恼人,内心的放下其实和修一颗宁静的心有关系。内心归于宁静以后,轻松才不成问题。记得有一位外道修行了一辈子,很痛苦,找不到解脱的方法。于是,来找佛陀。只见他披着袈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7 
- 
智随法师答:烦恼重怎样亲近善知识?尊敬的师父,我感觉自己很痛苦,我是3年前学佛的,一开始是误入外道,幸得菩萨慈悲自己看佛书又转入了正见,我是相信有极乐世界,也愿意求生到极乐世界,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4 
- 
宣化上人对烦恼的开示这个烦恼有多少啊?我最不愿意讲这个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一讲,怕你们烦恼就多了。没有讲的时候,你不知道有多少,还可以不清楚,随便起一个烦恼就算了,不知不觉就过去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4 
- 
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究竟一乘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萎花中诸佛 众蜂中美蜜皮[米*会]等中实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芽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宝 大乘无上续论时间:2025-08-10 
- 
大安法师:年轻人如何克服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大安法师答: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8 
- 
大安法师: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问: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至提不起佛号时,应如何对治?大安法师答:烦恼习气来的时候,这时候你特别要注意。烦恼习气就是病,这个病来了,你的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2 
- 
大愿法师: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宣化上人:无论你怎么修行烦恼不断一切都是假的不守戒就是不修行,能守戒律就是能依教奉行,就会令我们生出真正的智慧,什么时候也不会颠倒,不会做出开斋破戒的事情。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能克己复礼,好好控制自己,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8 
- 
明一法师:禅修能够破烦恼禅修能够破烦恼我们的烦恼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无处不在。学佛就是要消灭我们的贪、嗔、痴三毒,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这样我们就能够减少我们的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4 
- 
慧广法师:为何每天念经拜佛还是觉得烦恼?居士问:师父,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自己还是觉得烦恼呢?慧广法师答: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等等,我们很辛苦地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如瑞法师:从轮回里来,可以不向轮回里去只有一个知道念死的人,才能够真正生起来修道了生死的心。从轮回里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向轮回去。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大众聚会,来了一位十六岁的女孩。她是一个纺织女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修行就在转念之间修行就在转念之间。如果能用智慧转得了贪念、嗔念、愚痴的念,我慢、嫉妒、障碍的念,那我们将会一步步走向涅槃。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的心达到真正的寂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佛_归依佛的三点原因佛是一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自觉是约自己已经觉悟而言,觉他是指帮助他人觉悟,觉行圆满是自觉和觉他都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境地。凡夫迷而不觉;声闻、缘觉二乘人只是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有一则吕洞宾试秀才的传说,揭示了众生惟得多求的本性。话说吕洞宾有一天想要试试众生的根机,看看是否堪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翁来到人间,游化各方。走着走着遇到了一个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善用其“心”,只用好心,不用坏心《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净行品》,其中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怎样用心修行,文殊菩萨就告诉他: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说,只要你好好用这颗心,就会获得一切胜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八关斋戒的解释_八关斋戒的内容_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大家知道,佛临灭度时,留给我们的遗教是: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从佛的这段叮嘱可以看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念佛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条路大磬一响 警觉无常 一息不来 汝去何方进来念佛堂,就是考自己的功夫。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念起来?你念不起来,还有很多人帮你念。如果我们念佛堂有三百人,二百九十九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反省自己的心 从三皈五戒来好好地做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觉得我很了不起?自已的心念是最清楚的。慢慢把佛法的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每日三省吾身,善于保护自己我们还不是圣贤之人,也许会有意无意犯错误,时不时地生烦恼,因此每日须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三省吾身。每晚临睡之前,作一个反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过失,是否起烦恼。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哪部经《圆通章》出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明憨山大师云: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寺庙,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比如说:和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等等。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关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依靠三宝法句经: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能不成就。许多人都对密法很好奇。其实我们在坐的几百人,若心志相同,同诵一句咒,或一部经、一句佛号,然后都专注于回向一件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俭以养德俭以养德如瑞法师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于行的方面,一般人都是比较忽视的。之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当精进修行当精进如瑞法师二祖雪地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只是对他说:“你要安心,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言下就悟了。我们学了很多,也可以说一直在修,为什么到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道人生修道人生如瑞法师茶话会的时候,我给大家说了一首偈:一杯清茶明心性,禅茶一味话人生。苦空无常善用心,念念佛道人中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其中的意义还是蛮深的。一杯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要诀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开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没有入得其门。要说三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寻求真正的快乐寻求真正的快乐如瑞法师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出家人是贪求佛法而不满足。所以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学得还不够等等。时间不够用,就要争分夺秒;佛法学得不够,就要努力地去学去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举眼向上举眼向上如瑞法师法句经·婆罗门品: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无家无欲者,是谓婆罗门。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发心来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提升自己从生活中提升自己如瑞法师现在各个部都在打扫卫生,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把这颗心用上。清扫房间的同时,也要想到把这颗心打扫清净。人很怪,同样几个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明证法师: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明证法师开示:这三障,可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就是我们现行的烦恼,这烦恼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心烦叫烦恼,心烦肯定是烦恼没错,天冷了你受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 
明证法师:烦恼如何转化?烦恼如何转化?明证法师开示:完全不需要转化,有人说转烦恼成菩提,我告诉你,烦恼它就不是菩提,你要把烦恼转成菩提的话,请问,什么叫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转成菩提了,这个烦恼没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随顺世缘减烦恼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少烦恼》,讲了我们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话,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 
智敏上师:阿罗汉断了烦恼还会不会受报?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大搞得清楚的,我们再大概地讲一下。若云,假使没有烦恼,所有宿业超诸数量,也不会感果。就是说烦恼断了,虽然业报还有,就不感果了。那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87.5.10八风吹不动于境界之异,心不动转动与不动万物之生化文明人与修行者从定到慧如法而动动者是谁修定的目的动中修返照自心疑情之起缘起之法无功用行总结八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6 
-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佛学讲座91:烦恼像婴儿心地法门:「烦恼就像婴儿一样,有人照顾就越长越大。」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当妄念来的时候,你不懂得去掌控的话,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 
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 佛教知识时间:2025-02-28 
- 
这个妙法,能化解烦恼学僧: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梦参老和尚: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近视眼。打坐和“治好”近视眼两个是不相同的。那你要想治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 
消灭仇人和消灭自己的烦恼哪个更重要?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就是你用正见把你烦恼、愚痴众生,都度过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清净心是功夫,烦恼少是功夫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 
净土法门法师: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 
佛陀的烦恼源于慈悲心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