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赚钱和修行矛盾吗?

佛学入门 2016-01-09

问:师父,对于俗世间的人来说,赚钱和修行往往有些矛盾:追逐财富会生贪心,佛门说“贪”是烦恼的根;不追逐财富,世间法又过不去,无车无房会被人轻视。师父,您对此有何开示?

大愿法师:我想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把赚钱和修行对立起来了,然后制造了一个对财富追还是不追的矛盾。其实,追是错的,不追也是错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佛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心上努力,境上随缘;能上努力,所上随缘。”就是说,我的心、我的行为当然是要努力工作,但是我的心并不完全被它控制住,我的心应该更广博,我的心应该让自己有更高的价值。

假设我是范曾教授,一毛钱都没有,但是我画一幅画,马上就能从市场拿到一两百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个人拥有财富远远不如他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创造力就是他的生命价值,这个更重要。我们应该去追求这种创造力,而不是去追求财富。这种创造力就是生命力。创造力来源于修行。

行为上,我努力工作,然后能赚钱,但是不代表我的心就要一直被外在的金钱所绑架,我的心有内在驱动力。当我的心被外在的金钱所绑架的时候,这是一种外部驱动力,这颗心是浮动的:我这个月赚了一千元,下个月我希望有两千元。一个企业家今年赚了一千万元,他是不是就知足了?不是,因为它是外部刺激、外部动力,今年赚了一千万元明年就想赚两千万元。

就像有人对我说:“师父,我现在只能赚三百万元,当我赚到一千万元的时候,我就放下来了,我就来禅修。”骗人的,怎么可能呢?当他赚到一千万元的时候,他就想:等我赚到一个亿,我就安心了,就什么都不管了,都交给我的团队,我就来打坐,跟着师父学习了。这更是骗人的。怎么可能!为什么?我们要看到他的出发点在哪里:他的驱动力是外部动力。以外部刺激为动力,他心不能安。

他的心一直在波动,今年多赚一点,他高兴,但希望更多。这是贪,对不对?他明年赚少了,他很愤怒、很忧虑,他的心一直动荡不安。

你想,一个人的心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他快乐吗?他幸福吗?钱给他带来了快乐吗?给他带来了轻松吗?没有!钱给他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而他乐此不疲,一直到他驮不动了,死掉为止。这是悲哀的人生!这是不幸的人生!他身家亿万元又怎样呢?他活得比所有的人都累,但是他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其实这是一种悲哀的人生,是一种无明的人生。

也不是说,我学佛了,或者说我要让我自己的生命值钱,所以我就不工作了。学佛修行是要我们在因上努力,在心上努力,让心有内在的动力:我的生命要觉醒,我的生命要更有价值。

果上、境上随缘。在境界上面,我照样要好好工作,照样要赚钱,照样要养家糊口!矛盾吗?不矛盾。所以,我们的思维往往容易陷入一个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我如果是这样就不是那样。他就不知道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怎么样都可以,处于一种遍满法界的状态。

我在境上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我在心上会让生命觉醒过来,让生命更值钱,更有价值,同时不被外在的动机所动摇。外在我会多赚一点或少赚一点,我的心呢?一直都很快乐。当我在境上努力工作时,我的心能不被它黏住,这个时候,我外在有起有伏,但是我的内在呢?一直在成长,这就对了,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觉醒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钱很重要,值钱更重要!

有钱,往往取决于过去的福报和今生的缘分;值钱,取决于自己的“心”觉醒了没有,生命有没有觉醒,生命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了。

所以你想想,外在我们有钱或者没钱,不是我们自己能掌控得了的,但是内在我值不值钱,是我能自主的。为什么我能做主的我不去努力做主,我不能做主的却拼命去贪求呢?那不是在背其道而行之?不是很笨吗?

当我们能够拥有无量的包容心,包容整个法界,包容一切的人,不执着又能够拥有智慧相,拥有慈悲相,还能够有觉知心,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值钱,我们的心就能够越来越走向觉醒。

当你的内在成长的时候,它会溢出来,你的外在也会成功。内在有成功,内在有成就,外在也一定会成功。

就像一朵鲜花,我要招感这只事业成功的蝴蝶,我一直拼命地追赶它。它气喘吁吁,很累,我也很累。就算它被我抓住了,它也没有美感了,一直在挣扎。但是,我可以不去追逐它,我去养一盆花,花的芬芳自然会把蝴蝶吸引过来,围着这盆花翩翩起舞。我很清闲地喝着茶,欣赏这只美丽的蝴蝶,正如我欣赏我巨大的事业的成功一样。

我用一种欣赏的心态,来欣赏我事业的成功,来造福社会大众,同时我气定神闲,我的心如如不动,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快乐、很自在、很幸福吗?不是很有智慧吗?为什么要气喘吁吁去抓那只蝴蝶呢!

与其气喘吁吁去抓那只事业成功的蝴蝶,不如让我的生命之花、心灵之花绽放、觉醒,然后生命的芬芳把事业的成功招感过来、吸引过来,对不对?这样的时候我不是什么都得到了吗?这时我们才是从光明走向光明。

更新于:2016-01-09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