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一编(上)教相判释净土宗之教起所因教相判释净土宗在中国弘传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作为大乘佛教中的胜异方便,由释迦牟尼佛金口所宣,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然就众生接受层面,有一由隐到显、由狭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9 
-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 第一部分 由长安西行至沙河第一部分由长安西行至沙河【题解】在这一部分中,法显叙述了从长安出发直到跨越沙河的全过程。法显因感于中土律藏的残缺,于后秦弘始元年,也就是公元三九九年三月间,与慧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7 
-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九章 避免生起诽谤相第九章 避免生起诽谤相本章有六节 一 四种非有建立诽谤相灭 二 非有相 三 非有见 四 非有因五 非有性 六 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第一节四种非有建立诽谤相尔时,大慧菩萨摩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3 
- 
陈兵: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当结束这本已显冗长的书之际,还有必要对人类关于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历程来一番大略的回顾与总结,以便从整个人类认识史、文明史的视角,对佛教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睡眠为第一大补,怎么睡觉才最补睡眠为第一大补,怎么睡觉才最补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 早吃素时间:2025-10-05 
- 
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 卷第一楞伽大义今释卷第一---楞枷大义今释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注一)译一切佛语心品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1 
- 
迦旃延——议论第一迦旃延是梵语Mahākātyayāna音译,是佛陀时代西印度阿槃提(avanti)国人。他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响,精通吠陀圣典、占星术及各种印度古文字,其中于古文字方面的造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29 
- 
净土圣贤录易解(净土教主第一)净土圣贤录易解(净土教主第一)慧律法师著《净土圣贤录易解》序净土圣贤录排印流通序净土圣贤录原序净土圣贤录体例要旨之说明净土圣贤录偈净土教主第一《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10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经》佛国品第一常言说“春雨贵如油”,其实秋雨又何尝不是贵如油呢!在干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维摩经》简介若能熟读此经,常识自足,而后深入诸门,读《大般若经》入般若门,读《华严经》入普贤门,读《楞伽》、《深密》诸经入瑜伽门,读《大般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9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一(一)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佛有幾身。淨土有幾種釋曰。佛有三身。土有三土。三身者。一法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土有三種者。一法性土。二受用 释净土群疑论时间:2025-07-19 
- 
正慈法师:随缘之心路佛法中随缘的思想,始终在左右着我的人生旅程,也正是有了这种随缘的心态,促使着我有了写作的念头和动力。遇事随缘,随缘做人,写作也是一种随缘,把我的个性磨练着学会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 
中阿含经卷第一(一)东晋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于东亭寺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道祖笔受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经)(初一日诵)(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经)善法.昼度树城.水.木积喻 中阿含经时间:2025-07-09 
- 
永海法师:人中第一人中第一《杂阿含经》一二一八经 白话:有一天,容色美妙的天子,在清晨乍现鱼肚白光的时候,来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拜望佛陀,他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全身放大光明,遍照祗园。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6 
- 
放生是念佛的第一助行放生、念佛从不分家,所以,很多利益很难说是放生得到的,还是念佛得到的。而放生,确实是念佛的第一助行,下手容易,福德也高。如果是有组织,有秩序的集体放生,参加是非 放生文库时间:2025-06-26 
- 
学佛的目的、历程、途径及修持的方法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1 
-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1 
- 
明一法师:禅修的第一条件是要明识因果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话头、或者参话头、或者持咒、或者观想、或者念佛等等。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5 
-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要长寿第一不杀生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要长寿第一不杀生如何延长寿量,要延长寿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我们将会一一提到。戒杀与不伤害众生。在各种具延寿作用的法门中,最有奇应的莫过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10 
-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第一次经典结集首先是根本说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6 
-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的奇异人生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31 
- 
圆因法师:诸功德中 放生第一放生三施俱备◎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花钱财买物救赎生命,是为财布施;放生时为众生物命皈依洒净念佛忏悔,是为法布施;放生时救物生命,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0 
- 
隆莲法师:农历三月十三_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诞辰日农历三月十三,是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诞辰106周年纪念日。隆莲法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做寺庙义工的感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修行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做义工、施食等方法,其中做义工的方法最为特殊,因为通过在在寺庙做义工能够让我们的罪业和苦厄得到消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13 
- 
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一 观因缘品 第一观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称为「八不中道」。第一品,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 
总持第一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一同来到佛陀座前,请佛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6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3)(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0)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 
净土法门法师: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 
梦参法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念诵地藏菩萨 花草茂盛上梦下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营务。或不营务,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 
太虚大师:楞伽经义记(卷第一)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 
吴立民: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南无地藏菩萨,愿垂恩光加持我。略释大悲无尽愿,普劝含灵起信仰!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现在我们讲第一品,我们念一段讲一段。我敲木鱼大家跟着念。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 
元音老人:第一则 圣谛第一义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这是教家穷玄极妙处。教家在精研教理时,把教分为五类。一是小乘,二是大乘。大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觉知心识和所缘境)很高兴看见你们来这里学法,看到你们禅修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全都想要快乐和满足,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满足。如果你问:「我有发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居士问:弟子十七年前,在寺院做义工,临走的时候,常住就发给弟子们很多牛奶带回家了,但是心里总觉得好像不对,这样会不会犯戒?应该怎么忏悔?师父答:在律上说到客作人 佛答时间:2024-08-18 
- 
净土法门法语:万德万能里面第一德是什么?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完全了解,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原来是一体,你就回归自性了,自性在净土法门里叫常寂光,换句话说,你就回归到常寂光。回归到常寂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7 
- 
佛陀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19 
-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生命随笔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不论我们如何的自以为是,爱恨情仇,互相咒骂打斗,终归是大海的寂静。当放下了“我”的狭隘观念时,当下即是无量时空的宇宙,无始无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1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2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3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4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8 
- 
明证法师: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师父,阿弥陀佛,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明证法师开示:这六和敬是僧团内部用的,但是这个原则,普遍地适合一切共修团体,六和敬呢,其实很简单,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 
第一次辟谷一定要了解的辟谷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开始注重起养生。关于辟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它原先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民间后就渐渐变成了一种养生方法。辟谷可以清理毒素、调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9 
- 
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原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 
地藏经全文的传入以及发展历程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中的地藏王菩萨的故事,传说之中地藏王菩萨在成佛之劫难之中历经了三世救母,将母亲拔出六道送往轮回,但是也成就了其之善心。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 
佛教的起源和历程 多多了解世界文化的精深博大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在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由释迦摩尼进行创建,后来在印度得到重要的发展。发展之后佛教文化就广泛的被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 
佛教起源和发展历程 看完之后你不得不感叹文化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之一,其中相对来说收到佛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还是要数亚洲附近。因为佛教入俗世、识人命的理念,对大多数国家在从封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 
佛教创立最初的一件小事 改变了其整个发展历程大家都知道佛教创立最初只有释迦摩尼和其五名苦修侍从的阵容形成,后来即使释迦摩尼通过印度恒河流域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传教,也只是宗教信徒范围扩大到了印度恒河流域一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