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要做一个理智的人。佛是智慧,佛教就是理智的教育,佛不但有理智,有究竟的智慧,佛还有无边的慈悲。他把主观的自私自利变成利益他人的坚定信念。佛菩萨利益众生,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无论怎么样他都愿意。所以他有无上的智慧之外,还讲慈悲的精神。
在当今世界上,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里,佛教会被大家去学习,去尊重,在整个世界上越来越兴盛。同时我们也要努力,要让中国也越来越兴盛。中国这么多的人如果没有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如果不知道怎么来克己复礼,那就不好了。克己复礼中的己就是指自私自利,礼是什么呢?我们把他引申一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理智。什么是理智?自私自利产生的是痛苦,产生快乐是要掌握规律的,只有掌握了产生快乐的规律,我们才能获得快乐。那么规律是什么呢?多替别人来考虑,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
很多小孩子读书考试,想到的就是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去学习什么,那么就业机会多些,工资高一点。我们自我定位也是这样,恰恰为对方考虑就是能获得快乐之道,这个就是理智。这个理和人的本能是不一样的,人的本能是自己要获得快乐,如果你什么都以自私自利的原则去做的话,就产生痛苦。不单单自己带来痛苦,也给别人带来痛苦。常看到一些妈妈在讲自己小孩时会说:看到自己的小孩,其他小孩都好,就发现有一个孩子特别自私自利,很烦心。你看自私自利的小孩连妈妈也不喜欢,其他人就更不喜欢了。
西方有个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说的是在地狱的餐桌上放着许多美味的食物,但是因为刀叉都是很长的,地狱里的人都不能将食物送到自己嘴里。在天堂的餐桌上同样放着许多美味的食物,也是很长的刀叉,但天堂里的人都吃的津津有味,为什么呢?区别就是,天堂里的人用很长的刀叉叉了食物后互相送进别人的嘴里,而地狱里的人都是拼命地往自己嘴巴里边送,这故事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相互帮助就是天堂。
我们佛教里面讲自私自利是痛苦的源泉,利他是快乐的源泉。在这点上东西方文化的概念都是一样的,这是生命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人生下来为了要自己快乐有时候会伤害别人,今天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要懂得利益他人才是能获得真正快乐的源泉。对自己是需要克制,所以克制自己才能复礼,尊重别人才能产生相互利益。
我现在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时,都要想象一下一百年前这里是怎么样的?一百年前,没车,没污染,还是抬轿子的时候,非常开心的。没有污染的,只要有水就有鱼,就能喝。我们小时候还是这样,我的爸爸妈妈下放,带我们到农村去,口渴了任何地方都能喝水,蛮甜的。现在不行了,鱼都死了,农药化肥使得小动物都没有了,很刺鼻的化肥,以前都没有的。以前用农家肥,环境打扫得非常干净,我们可以光脚在地上跑。现在都不能想象,现在谁敢这样,到处都是玻璃,过去没有玻璃没有白色垃圾。
全世界都喜欢印度,印度又穷又落后,这个落后也很奇怪,落后就变成先进了,他们没污染, 人和动物与大自然是那么和谐。印度人看上去不像我们这样,我们非常注意外表,搭配衣服,用化妆品等。 印度人不像人,就跟猴子一样。这是赞美印度人,不是骂他们,他们和狗、猴子、牛生活在一起。他们的马路上很有意思的,猪狗都睡在马路边,牛也睡在马路边,有一只小鸟停在牛身上,开心的理着毛,人和动物很和谐,人是不会去侵犯动物的,野生动物到处是,人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活得很成功。
印度人的智慧是全世界第一的,印度人罢工的话,微软就不行了,在美国微软公司里,60%是印度人,印度人的智商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在高科技方面比不过印度。但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甚至没有碗筷,餐巾纸他们也不用。特殊情况下,你问他要,才给你一张,他们对环境的意识自古以来就这样,就像佛对我们说的那样。我们佛教徒吃饭还有个钵,印度人早晚吃饭的时候也用碗,但不是我们那个碗,我们是用瓷器 ,他们是用树叶,几张树叶用模型一压,新鲜的树叶做的,吃完了就扔,然后猪狗就来吃,猪牛狗可以吃的,实在不能吃,放在野外就变成肥料,筷子也不要,就用手一捏,吃了很香。
很奇怪的,我们第一次去印度的时候,回国时想找一个大卖场买一点礼品带回来,找不到,大商店都没有。后来我们想象了一下,印度人鞋也不要,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多年,吃饭不要碗筷,他们要买什么东西呢?他们没有消耗品,要商店干嘛。我们才真正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们自己不烦自己,很简单,一天吃一顿就可以了,上午十点上班,下午两点下班。早上打开电视看,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导师做练习,我们叫练气功,观想,打坐,呼吸,做瑜伽。瑜伽在印度是最厉害的了,体育场和大广场上都坐满了人。在那边,导师在上面教导动作、语言,教他们观想等。各个宗教都有电视台,导师在引领大家,过的就是修行的生活,整个印度到现在还是这样,所以佛降生在那边。
在那边讲佛法他们听得懂,在我们这就是烧高香炒股票。佛法并不是没有,但我们现在大多将佛法和巫婆神汉天神地鬼混淆在一起,不知道讲什么东西。佛教不是讲这些东西的,佛教是讲最科学的东西,讲生命的真谛,教我们觉悟的。而我们却到佛法中去求怎么迷惑,怎么执着,跑到佛那里去求,求错地方了。
反过来也说明我们这里追求表面的、物质的东西,我们追求感官的东西,表面上我们显得很聪明,甚至我们也跑得很快,发展得很快,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中国人智商也蛮高的,但是有时候我们的智商不用在正道上。我们追求和自己毫不想干的东西,对生命的品质没有多大利益的东西。有的人开始想学佛了,但很难学习,佛教徒只有听佛经、听开示听多了 ,才能慢慢降伏其心,把这些欲望降伏,把我们狂妄的心降伏住,把我们心猿意马的心拉回来。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常常有人质疑自己(或他人)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包括有些初入门的师兄道友也有此困惑。为了析疑解惑,现推荐阅读下文关于因果的开示:(实在值得诸位经常复习一下!)关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喝水的功德上传下喜法师开示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要供,记得每天要供水。喝水的时候要观想水,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水,喝的时候心要很细,喝到嘴里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1.心要象莲花一样洁白芬芳,不受污染的状态,这就是修行啊.2.谦虚是我们永久的学佛的姿态.3.负重,忍辱,奉献,表面上是吃亏委屈,实际上是消除了你无量劫的生死重罪,积累下无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信众: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精进的心。传喜法师:很多学佛的,偶尔的一个机会对佛有兴趣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美国波特兰开示——改变命运的诀窍2013.04.19学佛求离苦得乐佛法讲因缘啊,我们从凡夫也想转凡成圣,也是一种因缘。从《心经》的角度上说,佛的风光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佛光遍照大草原甘肃合作法会开示2012.09.14皈依三宝持戒律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受戒?受戒就像给你家装了防盗门防盗窗,那个贼进不来,对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有了佛法平凡物也能变得神圣乐是指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声音。声音,有四大种地水火风发出的声音,有有情的声音:人声,鸟声,猪马牛羊声佛法对声音研究得很透彻,甚至可以借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把我执自私的心敲碎学佛就是让我们拥有开朗包容的心,把我执自私的心敲碎。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象碧潭一样澄净。在这个时代看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弥勒菩萨用六个月时间造的释迦牟尼佛35岁降魔成道像!见此佛像者必定解脱!取经僧印度菩提迦耶正觉塔内之殊胜释迦牟尼佛像,是佛陀35岁降魔成道的模样,用黑石雕刻的,后来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1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十斋日诵《地藏经》功德不同于以往◎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