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二、重视发愿作表率
省庵大师在《念佛规约》中写道:“午饭后六枝香,用晚粥;明相既没,念佛六枝香,俟第六枝香将半,即向上长跪,称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各满百声,诵《小净土文》,礼佛十二拜,归单养息。余日例此,至第七夜诵《西方发愿文》,礼佛四十八拜。余日二七亦例此。”[13]与行策大师不同的是,省庵大师要求每天念佛结束时,都要念遵式大师的《小净土文》,每满一个七都要诵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明显增加了发愿在打七中的分量,凸显了对发愿的重视。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春,省庵大师返回阿育王山,为启建涅槃法会做最后的准备。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涅槃会发愿文》,立四十八大愿,愿生西方,广度众生。他自述发下此四十八大愿的因缘有十:一是念佛恩重难报,二是念父母恩,三是念生死苦,四是自伤不逢佛世不见佛,五是见佛法欲灭众生可愍,六是舍利难值而自己有幸得见,七是涅槃难遇而生悲恋心,八是令诸众生种下、增长善根,九是令诸众生归依佛法僧而远离邪见,十是“与现前大众,同发誓愿,求生净土”。省庵大师欲报佛恩、父母恩,悲众生苦,痛佛法衰,欲挽法运,欲护正法,启教于当今,期生于净土,发四十八之大愿,愿力宏深,愿愿度生,体现了他重视发愿的净土思想和上求下化的菩提大心。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的四十八愿,除了报佛恩、父母恩,怜愍众生,拔众生苦、代众生苦等上求佛法下行化度的愿文外,很大篇幅有关净土修行。念佛三昧属行持的功夫,既是往生净土后品位高低的依据,更是临终往生的保证,省庵大师发愿说:“第七愿者,愿我速证念佛三昧,心心无间,念念相应。于佛菩提,永无退转。”他在第九愿中说:“愿我得大辩才,阐扬净土法门,令无量人咸生彼国。” 他不仅自己愿生西方净土,更愿意弘扬这三根普被的末世度生津梁,愿得无碍辩才,使无量大众同生极乐国土。他的第十三愿说:“愿我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心自在,正念分明。弥陀圣众,持金莲华,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令诸闻见,咸发信心,皆得修行,生彼国土。”他临终时预知时至,心不颠倒,身心自在,蒙阿弥陀佛及西方圣众前来接引,于弹指顷,往生西方净土。并以自己的往生瑞相,激励所有见闻者,使他们也生信发愿,努力修学。第十四愿是:“愿我生净土后,悟无生忍,还来化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 省庵大师怜愍众生,不忍娑婆苦,愿证无生法忍后回入娑婆,度脱苦难众生,同生极乐国土。第十六愿则说:“愿我生净土后,速入娑婆,以神通愿力,令释迦佛法,延至弥勒出时,不使断绝。”大师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愿与众生同登彼岸,愿护持正法不使衰绝,其情殷殷,其心切切,尽显一代净土祖师的志向和胸怀。
省庵大师的《劝修净土诗》,共有一百零八首,集中描写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破疑解惑,开示方法,信愿行俱,劝化往生,诗的最后有一首《发愿偈》,偈云: “我今承佛力,阐扬净土教。诗成百八章,章各有八句。为顺此方机,故以诗演说。”该偈子表明他写诗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净土教法,而以《发愿偈》的名字命名,表明他重视发愿,以发愿来结劝,也表明他弘扬净土法门的愿力和决心。省庵大师晚年退隐杭州仙林寺,足不出寺,力修净业。他作有《偶成四首》诗,叙述他掩关精修净业的情形,其中一首写道:“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平生只有西归愿,肯为他缘负此心。”“六字经”即“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由这首诗可以看出,省庵大师平时称名念佛,一生坚持所立下的往生誓愿,愿力坚固,尽破他缘,终生不渝。
诸佛成佛莫不先立大愿,然后依愿起行,因为有了大愿才有大志,有了大志才会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佛教通途法门讲信、解、行、证,而净土法门则讲信、愿、行,从而把净土法门和通途法门的巨大区别体现在了一个“愿”字上。末法时期,信心难真,须由愿力成就;行持难恒,须凭愿力鞭策。省庵大师深谙净土教理,更兼体察末法性相,秉承前辈,大倡发愿,时教相应,契理契机。省庵大师对发愿的重要性的论述,以及自作表率对净土法门的多处立愿,是他发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净土思想中最闪光的亮点之一,在佛法日益浇漓的当今,对净土法门的修学依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1 念佛人真信、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他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接引他。佛为什么来接引他?这是佛的本愿,他所发的四十八愿里头有这一愿,十方世界有真信发愿求生净土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6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戴开光弥勒佛发愿祈福后神奇痊愈特别提示:下文是一位博友的来信,现全文转发于此。博主你好:以前偶然看到你的博客,一直不太在意。以前也给博主发过邮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08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求财顺利,财运不济也是常有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何时求财顺利、何时不顺挺有必要,我们可以在求财顺利的日子努力去争取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8
真言密教强调实修实证的重要性与殊胜上师开示密教的修持是讲究实修实证,不是只在佛学知识上下工夫的宗教。而真言密教在一般实修基础具足后,会进入修气开展轮脉的修持,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8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两个人在结婚之前通常都要先看看双方的八字是不是匹配,如果八字不匹配或者是出现相克的情况的话,那么两个人就不能成为夫妻。很多人可能说这是一种不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6
测八字婚姻合不合适是两个人结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提前测算也是为了防止结婚不久之后就离婚,为营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6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这次生死考验, 估计我永远无法认知病人是如何与病魔死神做斗争的。在医院工作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里,我看多了无数家庭、病人的生死离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9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说,世间有很多人平时不烧香拜佛,不修行,只是在遇烦心事,麻烦事,有病有灾时,才想到去寺院三宝殿“临时抱佛脚”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度过难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0
“小媛,钗姐走了,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好舍不得呀!”同事菁深夜发来的这条微信。让我不禁一阵哆嗦:怎么回事?立刻拨打菁的电话。电话那头的菁早已泣不成声,我只好接受好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9
每天从早上醒来开始,到最后晚上睡觉,如何将一天所有的行为都转为道用呢?早上刚刚从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时候,该怎么发愿呢?平时我们从睡眠中醒过来的时候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3-13
五月十五日开示丛林布萨,一个月内黑月白月两回,《梵网经》、《四分戒本》,每月本来都要诵两次,今只半月诵《梵网经》,半月诵《四分戒本》,已省略了。梵语布萨,华言净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1
身为藏传佛教的弟子,能够身处在如此清净的法脉传承中,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以传授经验诀窍为主的教法,比较容易修,不会因为理论很多而找不到重点,因而可将所有传承上师们
邪淫果报时间:2024-01-02
达真堪布:他根本不知道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若要了知取舍之处,想要具有智慧,无论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都有取舍之处。有该做的和不该
悟性时光时间:2023-10-26
发愿必须动心《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
学佛网手机版时间:2023-09-26
达真堪布:发愿后没做到该怎么办问:已经发过愿,要精进修法,却没有如法去做,怎么办呢?达真堪布答:我们很多人发愿的时候都很积极,去做的时候就开始懈怠了。不能这样。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第二篇 发心立愿壹·前言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订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著力。订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贰·何谓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二)我从此知道,上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法,由此更增上了对上师无比的信心。所以,虽然离开上师已有四十几年,但每月中至少三四次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08-31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施主长大娶妻,二人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了一个很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鼻形妙高,头如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08-31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后应如何回向发愿问:行持善法后应如何回向发愿? 索达吉堪布:宗喀巴大师教导我们发愿回向的方法,应该怎么样发愿,怎么样回向呢? 比如说我们造了转绕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达真堪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却做不到 怎么办? 如果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是很多时候肯定做不到,这样会不会有过失?达真堪布解答:虽然我们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印光大师最赞叹的发愿文,吾等当如是发愿西方发愿文 [明]莲池大师 作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30
达真堪布: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问: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 答:忏悔的时候,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发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0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各宗各派应是圆融一体的,互不相违,从发出离心、菩提心、积累资粮、净除业障,直至成就佛果,都是异曲同工的,没有差别。可是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6
南朝人有一人名叫卢度,是广东始兴人,曾经学过一些法术。卢度年轻之时,跟随张永将军到北方去攻打魏朝,结果张永大军战败,遭到魏军追杀。卢度一路南逃,来到淮河畔上,却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2
达真堪布:忏悔时不发愿以后不再犯,是否能净业障问: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 达真堪布答:忏悔的时候,要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发誓发愿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6
2010年7月19日,头伏当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沉痛无比的黑色星期一。原本极其健康的母亲突然脑溢血发作,被送进了医院抢救。不到一个小时,医生送达病危通知书。 母亲时
念佛感应时间:2023-08-14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问:我曾在病苦最深重的时期向佛菩萨发愿捐一大笔款项做善事,之后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可现在我心里有些反悔,不想捐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5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30
今日是2017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为药王菩萨圣诞日,值此殊胜之日,弟子也迎来了一个非常欢喜的事情:我的母亲正好在今天吃完最后一剂中药,由颈椎病发病引起的头晕症状彻底的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9
【马来西亚】叶志伟2007-6-3读中学时,我得到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在经文最后几页,附有几则古代地藏菩萨的感应故事。读后,深感地藏菩萨的悲心与愿力,从那时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7
虽然我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我亲身经历的事,却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的。我偶然受到惊吓,就会迷迷糊糊,这样的情况常有发生,按民间的说法,我这叫掉魂,每到这时,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6
人生需要规划,这一日之内在于晨,一年之计啊在于春。那我们一生之计,就在于我们的勤劳。所以人生规划好以后,要发心、发愿。只有发心发愿,我们才能沿着这个目标去奋斗。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4
后周时有一位张元,字孝始,十六岁时,他祖父失明三年,张元昼夜礼拜佛陀,以祈求赐福和庇佑他祖父。有一天,他读药师经,看见「盲者得视」的经文。于是就请了七位出家师父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2
南朝人有一人名叫卢度,是广东始兴人,曾经学过一些法术。卢度年轻之时,跟随张永将军到北方去攻打魏朝,结果张永大军战败,遭到魏军追杀。卢度一路南逃,来到淮河边上,却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5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星光“义工”2016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一)发愿筹建“广严城药师如来万佛大殿”(线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14
信仰是什么?信仰,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是信心瞻仰之意,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发愿(佛教解释)佛教语。谓普度众生的广大愿心。后亦泛指许下愿心。发愿 - 词语释义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佛陀故事会:护国王子听佛陀法音 当下发愿出家护国王子听佛陀法音,当下发愿出家。(图片来源:资料图)一日,佛陀在拘毗罗国城外吐罗树下入定,察知王子护国的得度因缘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3-07-09
邱天道研究员如是说:在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众生因身、语、意的颠倒错乱而造种种恶业大肆杀戮,破坏生态自然环境,招致四大不调,五业(共业身业口业意业怪业)引发各种疾病灾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08
信心是什么意思?信心,在佛教中是指对所闻之法生起信仰的心。对修行者来讲,信心非常重要,还未解脱的初发心菩萨们应该以「信」为基础,如果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建立,很可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闻思修是什么意思?闻思修,又作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佛法修行的常规流程。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6
海涛法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两者有冲突吗?问: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跟另外一种-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两者有冲突吗? 答:完全没有,完全没有,这是个人的愿,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6
善信问:顶礼感恩法师!阿弥陀佛!请开示:祈请法师讲法的重要性!觉火法师开示:阿弥陀佛!印光大师讲:我们对于佛法想得到真实的利益从哪里求?从恭敬心求。但是恭敬从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顶礼历代传法上师!一、皈依 发心三遍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唯愿祈请慈悲垂加护,悉令烦恼业障速消除。 二、忏悔一遍:弟子某甲
念佛仪轨时间:2023-06-19
袁世凯把持国民政府后,地方军阀各自为政,任意横行,鱼肉人民。饱受外侮与内患中痛楚的中国人青年一代,把他们不幸的命运起先归咎于满清政府,满清倒了,他们就把一切的怨
佛教公案时间:2023-06-19
缘起的重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依师法中缘起的善恶非常重要。你最初在上'师面前种的这个因缘,将会决定你最后的结果。 玛尔巴的上’师是那洛巴。有一次,为了观察玛尔巴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