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一法师:略谈佛法悟证心要 一七第七天
一七第七天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今天是2009年11月15日、星期天,农历9月29日,是第一个七的圆满日。通过七天地精进禅修,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自得到了禅修的利益。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
净土法门法师: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个一定要懂的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怎么办?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
宗性法师:如何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问题:作为母亲,怎样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好孩子呢?宗性法师:这是不是问错人了?我既不能当母亲,也不能当父亲,只能当和尚呢!但是,和尚既是母亲也是父亲,为啥呀?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
宗性法师: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一、前 言一切人生宇宙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并且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也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是数千年来人类共同探索的命题。在唯识佛法看来 ,一切人生宇宙现象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1
-
宣化上人:修持佛法的人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也不动其心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7
-
常福法师:我们修行中一定不能够离开文殊菩萨
今天我们乘着阿弥陀佛的大船,来到五台山亲近文殊菩萨。我们从无量寿寺出发之前就已经讲过,一切佛法都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而文殊菩萨就代表了般若智慧。我们众多菩萨在修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5
-
宽见法师: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
居士:请教个问题,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宽见法师:不讲第一,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哪个是第一因?这种讲法没有意义。居士: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大安法师:我的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信佛学佛的道路,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在现世还得冲破种种障碍,尤其是思想知见的牢笼。其心灵的历炼,可惊可叹,从中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0
-
和尚回乡探亲一番话竟让父母舍弃家财出家了
有一年轻妇女,虔诚奉佛,朝夕诵经礼拜,从不懈怠;但她认识不足,信佛只是为冀求福报。一日,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什么希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
孝顺父母时间:2025-07-18
-
利用佛法来骗钱不敬佛像的因果报应
南北朝时的北齐境内,有个叫晏通的和尚,他俗家姓氏籍贯都无人知晓。他虽然出家为僧,然而却不是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他真正想的还是利用人们对佛教的信心来发财。他四处化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3
-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2
-
衍慈法师答: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衍慈法师答:忙碌的人修行,应该多念佛。《无量寿经》云: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放生的心态一定要平和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放生了,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是高出众生一等。或是就觉得,那些被你所放的生命,或是老天,就欠了你的。这类似的想法实在要不得,一丝一毫都不要有。因
放生心得时间:2025-07-03
-
万法皆空的“法”与佛法的“法”一样吗
佛教中的法字,梵语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30
-
仁焕法师:活着,一定要有气度
活在世上,要有气度,这个气度最为敬佩的的是大气,豪气,浩气,正气,对于男儿要有志气,勇气,血气,胆气,对于女子要有灵气,秀气,静气,柔气,每种气都蕴涵着一种精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10:贫富先后之佛法释疑
为什么有的人先富后贫,有的却先贫后富?经上这样说 节选自《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9
-
做到三点,一定不得癌症
现在看病的问题,你去怪医生也没有用。医生自己生病,也是无可奈何。医生只能治假病,真病医生治不了。上士治病,治在未发时。现在人跑去医院一检查,病早就成气候,所以很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9
-
只要愿力广大,你的工作环境是一定会得到改变的
在现实生活里,大乘的在家修行人需要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那么就避免不了要出去交际、应酬,甚至可能会去一些风月场所,还可能会成为行贿、送礼这个过程中的一员,如果你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8
-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问: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的父母,妻子与丈夫父母的生活中更好的用佛法来处理好矛盾?答:正如有些大德所说,最难的修行就是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
净土法门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没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6-20
-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0
-
界诠法师:去寺院听佛法,就像给缺油汽车加油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
界诠法师:佛法不是贸易
如果一个修道人,只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能使别人快乐,自己也就未必快乐。不让别人幸福,自他都不会幸福。修道不要用交换的方法去修行,佛法不是贸易。修道要识因果,明了缘起法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
明奘法师: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
佛法的安心方法在哪里?禅修,从呼吸入手。——清华总裁人文素养高级研修班禅修课2009年10月23日上午坐禅,明奘法师开示奘师:先把你们期望来这儿参加这样的班,把学习内容拓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开愿法师: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
同修: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师: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的,这需要缘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出家的缘分。如果真正为了自己修行,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开愿法师:研究了很多佛经,仍不能理解佛法,为什么呢?
同修:研究了很多佛经,仍不能理解佛法,为什么呢?师:阿罗汉也叫无学,是在世间学了很多,学完了,毕业了。有的人学世间法学了无量劫,还没毕业,为什么呢?因为你执着的世间法,是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仁清法师:佛法有两大段——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阿弥陀佛!首先感谢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感谢护法龙天的护佑,也感谢各位护法居士们长期以来对正法道场的鼎力护持。还有今天可能是近年来在临邑首次的一种开示法会吧!这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4
-
忏悔YIN邪:亲身十几年YIN邪的因果报应(大家一定要戒YIN邪)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应该是前世业习的缘故,从小对男女之事很感兴趣。从小就和自家的堂妹玩过家家,做男女之事。造成的果报是我堂妹被开水烫了,而我的睾丸在一次意外中
邪淫果报时间:2025-06-04
-
顺治皇帝出家缘的前世今生,一部让人潸然泪下的诗篇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自己吃。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随了十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02
-
正如法师:心中想佛想做佛一定成佛
一谈起念佛,佛教徒都知道那是佛教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一个修行法门。一谈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许多念佛人都明白那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中的一句经典名言,也是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本是迦毗罗卫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5
-
明证法师: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来听闻佛法?
请师父开示,小孩子经如何让他走入佛堂念经,或来听闻佛法?明证法师开示:小孩子,如果能够生在居士家里,大部分的小孩子在他上一世,临终之前曾经发过愿,愿我生生世世,生在学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2
-
宣化上人:在家出家,真出家否?
1.问:什么是真的?上人:哪一行,哪一派,哪一宗,哪一教,若是能尽量利益他人,而不要利益自己的,这都是真的,再说明显一点,就是如果表面帮助人,而里边有所企图,不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5-21
-
明证法师: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
明证法师,阿弥陀佛,现今社会、校园,包括佛学院有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教授不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法师慈悲,阿弥陀佛?明证法师开示:这个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阿德经如何用佛法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
阿德经如何用佛法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在生活中学习佛法文化,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机缘,离开有离开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处,都是一种既定的缘分,离开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15
-
钱财的因果,一定要知道
钱财的因果,一定要知道现在很多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很不好。有个道友讲,现在假离婚的现象很严重。为了低价一些买房子,就去做假离婚。其实这个很损婚姻的福报。法律是为了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14
-
亲身感受肺腑之言!一定要戒除SY!
看了一些朋友的文章,发现一些经历跟自己类似,得到的后果也是如此相像,例如运气不好,遇事不顺,腰痛无力,身体素质不断下滑,记忆力思维力减退,恋爱不顺。原来一直没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11
-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佛法讲究因果,为什么还有占察法门?
《占察善恶业报经》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语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谛听。若佛灭后恶世之中。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未得决定信不能修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答: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
如本法师答: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如本法师答:请问佛法和生活之间,是否有关连?如何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
如本法师答:佛法的生活并没有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只是于人世间的生活从中觉悟而已!若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另外寻找佛法的生活,欲得证菩提(梵语bodhi),终无是处。换句话说:生活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崇慈法师答:佛法讲“破除执着”,那么,对圣与凡、正与邪、净与秽等等的清楚辨别,乃至对佛法的执着信仰,算
崇慈法师答:佛法要破除的执着,分两种:1、我执;2、法执。我执,即执着于我,是针对凡夫说的;法执,即执着于法,是针对二乘以上圣者说的。凡夫的我执,即自私狭隘、一切以自我为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7
-
崇慈法师答:善知识一定都是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学富五车、能言善辩的样子吗?
崇慈法师答:非也。这么说吧:有一部分善知识由于其度化众生之宏愿以及观察到有缘得度众生善根已经成熟,就会示现出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学富五车、能言善辩的样子。毕竟绝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7
-
崇慈法师答:居士在生活中,或者要去参加佛法活动时,可以打扮吗?
崇慈法师答:当然可以,而且也应该打扮。但还是那句话要与身份、场合、行为等客观要求相符合。如果完全不打扮,不要说学佛,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乱七八糟了。佛弟子的衣着打扮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6
-
僧宝论57、出家
僧宝论57、出家 (附 我的出家因缘 之七)我是1973年生人,是70后。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期,那是个彻底根除宗教信仰的年代。即使1982年国家出台了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5
-
释尊同族出家因缘
释尊同族出家因缘释尊成道后,很多释迦族人受佛教化,纷纷出家进入僧团,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了佛陀的重要弟子。《释迦谱》等经论记载了他们的出家因缘: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4
-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五安忍品66、象王恭敬出家相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转生为一只大象,与众多飞禽走兽住于密林中,森林环境优美。优雅如白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04
-
真圆法师答:弟子马文博想出家,可是家长不同意,请佛祖提示!
提问者:马文博)真圆法师答:出家功德无量,有情能发出家之心,值得随喜赞叹!然出家修行根本目的乃为出离、为赈济一切有情。父母亦在有情之列,父母反对,逆而行之是为不孝。百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7
-
佛陀出家十年后与妻子和儿子的首次相见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侯罗。在耶输陀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26
-
开仁法师:佛法如镜
自修学佛法以来,深刻的感受到佛法精神的体验,不来自于谁,也不自何处来,它只是将如实的真理转化为自心的印证罢了。有些人以为:用现代的用语来描述真理,也许可以用抽象或哲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