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发生一个新的决定,就是要把生命从现在到尽未来际,全部都投入到如诸佛菩萨那样为利益一切众生修习佛法这个崇高的目标上,这个就是菩提心。
大家注意,这就是我们谈到的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佛,第二个是我们的心,第三个是众生。所谓的菩提心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对这个正见充满信解,对自己从现在到尽未来际生命的价值做最大的决定、最彻底的奉献,这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里面涵摄了出离心
mdash;
mdash;对因无明、惑而发生的生死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因为自己知道这是苦,生起厌离,那一切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禅修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发心要具足。发心的核心内容就是发菩提心,包括了发出离心。
《华严经》里说: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你修积什么善法都是魔业。什么叫魔业呢?就是这些业没能变成菩提道的资粮,只是三界之内的世间善法,仍然没有超出三界之外,没有出离魔王波旬的掌握。
打坐也是一样。如果你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成就菩提道发心,坐得再好也只是三界内的一个善法而已,基本上可以说是外道
mdash;
mdash;心外求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味地打坐,就容易成为盲修瞎练,练不出正果,而且很容易出魔障。
菩提心的功德在《华严经》里讲
不可思议,一个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的修行人,就是佛子,就是未来佛,就是要继承佛的法位,就是佛陀的接班人。
发菩提心通常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刚才讲的就是愿望,从愿望上做最大的决定,对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所走的这条菩提道产生最彻底的认同:尽未来际,不管遇到多大障碍,我都要走这条路。这个是愿。
有了愿以后能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及身、口、意的造作上,就叫行菩提心。行菩提心通常表现在受菩萨戒上。因为菩萨戒就是由我们的根本发心
mdash;
mdash;菩提心出发,具体落实在生活中的一系列的要求、自我训练,所以又叫菩萨学处。
过去、未来、现在的菩萨都是在这些事情上训练自己,都是在这些境界中提高自己的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在日常生活中按菩萨戒去做,就是行菩提心。
另有一种分法:我们在因地不管是愿还是行,都是方便菩提心;我们真实地见到自心和诸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实相的时候,就转入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当然要不断地落实,落实到圆满就是佛果。全部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菩提心。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菩提心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境界、深度和广度,所以也可以说全部的大乘佛法就是菩提心。
前面我们讲到忏罪,真实地在内心生起菩提心,其中一个功德就是能净除我们以前多生多劫的罪业。就像一堆干草,一根火柴就能让它化为灰烬。这堆干草比喻我们过去生的罪业,这根火柴的火比喻我们内心生起的菩提心。菩提心的火苗也许很小,但是当它遇到干草的时候,就会燃成熊熊大火,将干草烧成灰烬,所以菩提心有净障的功德力。
我们来禅堂坐禅,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发心呢?我们打坐之前要检查、观察我们的动机。有的同修可能身体不好,希望通过坐禅让自己身体健康,这就不是正确的动机;有的同修听说打坐可以让身体很舒服,这也不是正确的动机;有的同修也许想通过打坐让心智更敏锐,工作更有效率,学习更有效率,这也不是究竟正确的动机;
也许有的同修想通过修习禅定,此生命终能生到天上,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也不是正确的动机;也许有的同修想要通过打坐断尽三界所有的烦恼,证入无余涅槃,不再回到六道中来,这是小乘发心的动机,也是不究竟的。
究竟圆满的动机唯有发心为所有众生成佛修行,这才是最真实、最圆满、最究竟的发心。用这个发心来摄持坐禅,所有的问题、挑战,包括坐禅中要忍耐的痛苦都变成了功德。为什么变成了功德呢?就是由于你的发心,所以发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本焕长老碰到修行人总是说
发心、发心、发大心,总是勉励我们好好发心。我的感受是,这个老和尚一辈子没有离开过
发心这个词。他所说的发心就是发菩提心。
他老人家一辈子受持《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的就是十方诸佛要成就无上佛果,必须要修的因行,用普贤行愿的因行之花庄严无上佛果,所以这品经也可以被认为是《华严经》的浓缩。本焕老和尚一辈子读诵和受持这品经,也劝人要发心、发大心,他说的发心就是发菩提心。
《华严经》里还有一品经也能帮助我们修习菩提心,就是《华严经
middot;净行品》。《净行品》讲,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依照所面对的境界、所做的事对法界众生发起善愿,所以它都是
当愿众生。
出家人的《毗尼日用》五十三个偈子也都是从《净行品》里摘的。《净行品》是修习菩提心的一个很好的法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品经并不长,但它是一个实修法门,功德不可思议。当我们刚开始按照这品经修行的时候,重点可以落在
当愿众生
mdash;
mdash;你有没有真实地从内心深处生起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的意愿?
在修发菩提心的时候,另一个作意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所有众生都看成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在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受苦,我们忍心自己一个人解脱吗?不忍心!所以要经常思维,面对不同的有情众生,不管是人道还是畜生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面对所有这些众生都要数数地作意:他们都曾经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最大的,我们不忍心让对我们恩德最大的父母在六道轮回里受苦,所以要
当愿众生。当愿的愿如果发自内心、从心窝里出来,那就比较容易和诸佛菩萨相应了。
你面对生活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的一切境界,都可以依《净行品》的方法发愿。《净行品》只有一百多个偈子,不能覆盖我们生活的全部,但以菩提心作为根本推动力,
当愿众生后面的内容可以自己添加,但你发的愿还要跟所面对的境界相应。
比如《净行品》里说: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因为是用水洗手,手的功用是持,所以发的愿是愿众生得清净的手受持佛法。这就叫缘起。因为你是用水洗手这样的一个缘,以这个缘所发的愿,也是由这个缘的相状引申而来。在《净行品》的前面讲到,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怎样得缘起善巧(善巧的缘起),所以《净行品》的这个修法非常深奥,你看那个偈子很简单,其实很深奥。因不同的外境而发相应的愿,你这样修就是未来善于通达缘起智慧的因。
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你都是
当愿众生如何。因为外面境界的相状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用感官去把握都很复杂
mdash;
mdash;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合我们意的境界,也有不合我们意的境界,所有这些千差万别的外境,你都把它带回到
当愿众生,这不仅能让我们的心具足正念这个功用
mdash;
mdash;就在
当愿众生这一点上建立正念,而且外面千差万别境界的实有性,都会在
当愿众生的这个作意中失掉。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管外面是什么,在我心中都是以
当愿众生
的正念来摄持,那么外面这些境界是实有的吗?慢慢地它就显得不是那样实有了,如梦如幻的那一面就会呈现出来。外面这些境界既是有差别的
mdash;
mdash;吃饭、洗手、走路,看到树,看到花果,看到相貌端严的人,看到丑陋的人,确实不同,但是它又都统一在
当愿众生这个菩提愿上了。所以如果你具足正念、恒常地修行,一切外境就不是实际地有一个什么境界,它如幻的那一面就很容易在心中呈现出来。
《净行品》的几句话是同时在修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同时在修慈悲心和大智慧,是悲智双修、悲智双运的。以众生为所缘的大慈悲心和一切外境如幻的智慧,都可以在《净行品》的修行中统一起来,所以《净行品》是我们修行菩提心的一个很好的法门,在这里跟大家特别地强调。
在汉传佛教的修菩提心的资料中,还有一篇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这个也应该学习,要经常诵。实际上很多大乘经典就是讲菩提心,在这里我特别地跟大家推荐、赞叹《妙法莲华经》。
在《妙法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把诸法实相和盘托出。要与《妙法莲华经》相应,要靠信解力。信解力分开讲,第一个要有净信心,要生起圆信。如果你能生起圆信,一定就能打开圆解;如果你能打开圆解,你的菩提心一定能建立起来。所以你也可以把《妙法莲华经》看成是一部圆发菩提心的教授。
有的人问:我要学习它,怎么下手呢?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你先诵经,使劲地诵,诵几百部以后再说。你再去看祖师们的讲解,特别是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的著作,最重要的是《
lt;妙法莲华经
gt;玄义》。
因为《玄义》的原文特别长,所以后来明朝的蕅益大师把它节要,有了《
lt;《妙法莲华经》玄义
gt;节要》。《节要》文字并不多,可以看。智者大师还有解释《妙法莲华经》经文的文句,就是《
lt;妙法莲华经
gt;文句》。另外还有《摩诃止观》,一共三部。
这三部里面,我觉得最起码前面两部一定要看,有时间可以读《摩诃止观》。《摩诃止观》的内容也很多,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梁肃的居士将《摩诃止观》也做了一个节选。他的这个节选,在《卍新纂续藏经》
天台宗这一部分。
这是讲我们怎样修发菩提心。修发菩提心最终要落实到受用上。
落实到受用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发菩提心,我们做一切事的心态变了,出发点变了。有个根本的转变就是一切事情都落实到利他、利所有众生。利他不一定是要你马上就去帮各种人,利他的意思是,你所做的一切根本动机就是利他。
你睡觉也可以从利他的动机出发,这是个训练。所以《净行品》里讲:睡觉的时候
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睡觉起来的时候
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你睡觉、吃饭
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菩提道而做,当然也包括了坐禅。
这里有一个误解,通常一听说发菩提心,有的人就认为
我马上去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不一定。从菩提心的根本动机出发,你现在吃饭是在帮助别人,睡觉也是在帮助别人。不过不要误解,听我这样一讲,你不坐香,天天在屋里睡觉,那就有问题了。
你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坐香的时候坐香,该在丛林里发心就发心,该当执事就当执事,该当清众就当清众,该闭关就闭关,该住山就去住山
这就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动机,都是利他。
千万不要以为到山里去住一定就是自利,不一定。如果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在深山里与世隔绝,一辈子不见人,修苦行,也是在发菩提心;如果不是以利益众生为根本动机,在红尘中做很多相似的弘法善业,也未必是在修大乘法。是不是修大乘法,不取决于形相,取决于你是用什么心摄持你所做的事。发了菩提心,一切三业的造作都是成佛的因。
台湾有一个老和尚,叫广钦老和尚,别人到山里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就说:
我是以修行来弘法。广钦老和尚度化了很多人,他说他是
以修行来弘法,我们也可以把老和尚的话引申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一些修行人是以弘法来修行。他到外面是以弘法修大乘心,老和尚到山里修行是以修行来弘法利生。不过在这个时代,纯粹地以修行来弘法利生的人少了一些,以弘法利生来修行的人也不多,都不够。
我前面讲的都是一些理,这些理对于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来说,一定会变成他心地上的受用。刚才我说他三业的造作都是成佛的因,这不是他想象的,也不是停留在概念思维上的,而是他的心地现前的受用,这才算发了菩提心。仅仅是在想象、观念、思维、逻辑上,这不行,必须变成心地上的受用,心念的相续,在身心中形成力量。这个力量能帮你克服困难,对治烦恼,勇往直前,这就是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地方。
希望所有的同参道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发菩提心,用菩提心来支持我们的禅修,这才是真正成佛的因。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余生端往生记实我从没见过活著时四肢病残僵硬,死後却变软的人!可这奇迹就发生在我母亲身上!我母亲余生端,现年八十四岁,於二○○三年正月初二往生。我母亲瘫痪几年,医药无效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义俱沙弥尼跏趺往生义俱沙弥尼,即傅学英女居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北省阳原县,後住山西省大同市城内西马路街。德行仁厚,乐善好施,一九九一年始信佛,於五台山受三皈五戒,专修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释佛秀往生实录沙弥尼释佛秀,女,六十五岁,俗名王秀武,黑龙江省哈尔滨人,行医为业,终生独身。有一位养女,一位徒弟。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在山东省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这只猫为报恩在寺庙跪拜4年,吃斋念佛不杀生。▼猫咪作为新一代的萌宠,以它呆萌的外表俘虏了很多人类的心。主人都会为它们准备小鱼干,罐头,天天大鱼大肉享受着,然而今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11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念佛精进 西方莲开 (刘宋 悟性尼)南北朝刘宋时,比丘尼悟性,住庐山,笃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听见空中有音乐声,对旁边的人说:"我已得中品往生了,并且亲见同志中念佛精进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09
钟茂森:不识字,只一心念佛,不会诵经,能往生吗 如果真能一心念佛,那一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得很清楚,第十八愿就讲到,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08
听一位师兄讲她妈妈,学都没有上,但是会背诵早晚课。背诵《阿弥陀经》,一字不漏。然后讲起她妈妈,很像小孩子一样,常常需要她哄一哄,赞美几句,她妈妈念佛就更起劲。人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5
有一天,我向金山活佛笑说:“佛教的法门很多,为什么只老实教人念‘阿弥陀佛’?何以不开示别的法门?”他答的话真有趣:“现在世界上的人,他们的心眼多,说多了它会漏掉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梦参老和尚:理上大彻大悟他要是在娑婆世界还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身体不好,耽误了很久。同时想讲的经,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念佛精要张尚德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的,这称作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忠臣孝子念佛一声,声音直达三界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
孝顺父母时间:2024-09-16
龚佛龙居士往生纪实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凌晨五时三十分,安徽省芜湖市居士林林长龚佛龙居士在家中安详逝世,往生极乐,世寿九十岁。 一个多月前,龚老居士就告
金玉良言时间:2024-09-15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问: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答:不能简单的这样说,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他还是不错,有修行,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它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曾
舍利瑞应篇时间:2024-09-10
1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修念佛法门,不必破无明烦恼(妄想),不必断见思烦恼(执着),这一句佛号能降伏烦恼,能把烦恼压住,就能带业往生。2 带业往生是佛说的,但是佛在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高僧念佛的感应也是有很多的,其实只要是认真念诵佛法都是可以获得感应的。当然我们念诵佛法并不只是为了感应,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高僧
佛经感应时间:2024-09-10
接引往生●清时,际醒大师,字彻悟,已明向上,专修净业,著有《语录》二卷,劝人修学净土,恳切至极。临终,看见幢幡无数,从西方来。又过半月,他告诉大众说:“昨见观音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其实念佛是非常好的,自己在家中念诵佛法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多多的念诵佛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功德,而且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是可以获得感应的。现在就有很多的老人在
佛经感应时间:2024-09-02
应该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很有道理。说一句话是废话,念一声佛你在累积功德。真正明白的人、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1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梦参老和尚:念佛的障碍(下)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巩固了;定就发生慧。这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0
顺利往生 顺利往生我的外婆名叫高子英。她老人家于2003年7月开始在我大舅父的劝导下吃斋念佛,于2005年8月8日下午2:30时往生,寿元81岁,往生前后有念佛机变音、肢体柔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22
达真堪布:若具备了这四个因,临终的时候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昨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光明大圆满,今天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藏传净土法。这两个法是我们主要学修的法门,也是我主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20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佛人应具备“正知见”。而当今社会各种外道中也有其境界和一定的善相,但这些都不是正知正见,不能使人得到究竟解脱的利益,甚至易引人误入岐途。既使真正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师父,请问一下用计数器念佛与念珠念佛的功德有区别吗?慧广法师:这就好比生活中用碗碟吃饭和快餐盒吃饭,不同的情况下,用的器皿不同,但吃饱饭填饱肚子的目的和感觉
佛答时间:2024-08-18
印光法师文钞熟读文钞,笃修净业世之有钱者尚不肯愍念灾黎可谓痴人徒守钱财以供子孙之浪费是所谓弃功德而收罪过为明眼人所怜愍者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根据1937年弘化社重订版《日诵经咒简要科仪》整理并注音。句读、注音及诵经音频仅供参考。特此说明。资料汇总|资源分享及使用教程数据更新|仁慧草堂全套资料更新包资料分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劫』是(梵语kalpa)『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华译为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5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蚂蚁搬家,父亲也开始念佛了作者:果慧自从生病以后,母亲念佛念得很精进。有一次听她说,父亲问她:“你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母亲说:“我只想求往生。”父亲有些伤感地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09
功德宝山神咒 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诚心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罪业,不堕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功德宝山神咒功德简介:大集经云。若人诵此咒一遍。如礼大佛名经四万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摔落坑沟念佛遇救上面是陈非林居士的太太念佛得到感应的事实,现在再说一则,陈非林侄儿的感应,陈侄起初亦是不信佛,并且极力反对叔叔虔诚信佛,可是陈居士的慈悲,见面就是劝他
念佛感应见闻记时间:2024-08-08
病人念佛的感应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佛法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的,而且很多人念诵佛法都获得了无量的功德利益,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肯定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08
1 《无量寿经》一开端,佛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个道理很深。日常生活当中,喜欢批评人、随意批评人,殊不知这是最大的过失,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5
1 念佛要怎样念?每天念多少?对于那些初发心和工作繁忙的同学,我教他十念法——尽一口气念十句,一口气叫一念,十口气,一天念九次,一次只要一分钟。2 念十句阿弥陀佛,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4
冤魂追缠念佛退烧再说在十年前,雾峰布教所一位老师姊,她住在雾峰乡中正路,午已七十多岁,人家都叫她阿枝嫂,是一位最忠实虔诚念佛的三宝弟子。有一天,这位老师姊对我说:他的
念佛感应见闻记时间:2024-07-28
1佛家在习惯上,一个人过世,十二小时之后才可以碰他,为什么?怕他起嗔恚心。这一起嗔恚心,麻烦大了,最后这一念如果是嗔恚,必定堕恶道,嗔恚堕地狱!2往生的人断气最后这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7
1 念佛人真信、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他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接引他。佛为什么来接引他?这是佛的本愿,他所发的四十八愿里头有这一愿,十方世界有真信发愿求生净土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6
1 佛在《法鼓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身体虚弱,这一句佛号都念不出来,这个不要紧,只要他心里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心里真的想往生,真想亲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