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佛,心即灵山
——第十五期禅三班贤宗法师开示
Jiyuan Wang Zihao's personal profile table tennis
一、扫尘观心——面壁观指导语
Learn escape techniques
请各位同修将手中所有东西都放下。一切放下,万缘休息,面对墙壁坐下。身体放松,意念放松,心灵放松。这堂课可以成为“面壁观”。
The reason why this day is designated as Fire Day actually comes from the coincidence of numbers and "police calls". As early as the 70s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 set the fire alarm phone number as "119", and the number "119" on November 9 coincided with it, symbolizing the popularity of "119" and the opening of various fire fighting activities.
观照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本,我们的内心都是清亮的、喜乐的、柔和的,如何现在附着了如许烦恼?面对自己,觉察自己,超越自己。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多了我而平添光彩,也不会因为少了我而有所损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世间的一切,都由于因缘和合而存在,由于因缘离散而消失。世间的诸法,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Jiyuan China won nine gold medals
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内心,用“本来无一物”的思想来对照自己的生活:回想你与父母的相处,与伴侣的相处,与孩子的相处,与员工的相处,与同事的相处……我本来很清明,本来很自在,为什么现在有了这么多的烦恼?
Article information
把你的眼睛闭起来,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觉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我们总是愿意在计较攀援中活着?别人说我不好,为什么我久久无法释怀;别人肯定我、赞叹我,为什么我要以此为乐?深入地挖掘自己的问题,寻找苦痛挣扎的原因。庄子说:“举世皆誉而不加劝,举世皆谤而不加沮。”外界的评价等同于你自身吗?外界的赞扬会令你变美,毁谤会让你变丑吗?为什么如此介怀呢?
只有向内观照自己,才能找到烦恼、染污的根由。这不是老师可以教给你的,也不是朋友可以提示你的,只有你自己可以帮助自己。
好好观照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真正发愿想要解决问题,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What day is Fire Protection Day in our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day to commemorate and remind us to pay attention to fire safety, it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memory of the heroic deeds of firefighters, but also a good opportunity for us to learn fire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improve our self-rescue ability. So, when it comes to Fire Day in our country, you first have to understand...
回想自己走到今天,内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迷失?为什么会烦恼?为什么会比较?为什么会不幸福?多问自己为什么。某人成为你的敌人,为什么你一想到他便怒火中烧,心生嗔恨。为什么?
寻找问题,发现它,面对它,放下它。用坚定的声音告诉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人心中皆有如来藏识,皆有成佛的种子,皆有成佛的可能性。那么,我们为什么无法成佛,为什么被心魔所困扰?镜子原来如此明净,是谁将它惹上尘埃的呢?是风吗?还是污浊的世事呢?请记好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心镜上的尘埃是我们自己染上的,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让我们一一观照,把尘埃渐渐擦去吧。
有人绝望地站在海边,对大海说:“我将永远不爱海了。”荷花对他微笑道:“善男子,花将常在你的海里。”荷花在对你微笑,清风在向你致意,小鸟在对你歌唱,你的心感受到了吗?只有当我们的心海如明镜一般平静时,我们才有清澈的灵台去感受这一切,幸福、智慧、旷达等正面的能量才会临幸你的生命。
只有敢于面对和自我超越,才能达到至善。生命的喜悦无从借鉴,真正的自在唯在我心。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潜在的问题。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大的感应果报。一个世界,一个社会,是一个小型的因果报应。一个人,一个家庭,是最小的因果报应。一个妄念就是一个业因。业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净空法师语)
因循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自己所造的宿业,自己要去担当,自己要去面对,自己要去化解。
观想回到原初的澄明状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要被功名所左右,不要被利益所左右,不要被情感所左右,不要被爱欲所左右,寻找真实的自己。
深深地吸一口气,寻找自己内在的喜悦。仔细感受,用心观想,会心处不必在远:我就像春雨一样泽被万物,润物无声;像夏月一样清凉皎洁,明旷高远;像秋日的落英一样盘旋起舞,深吻遒会;像冬日的冰雪一样洁净莹透,无色无香;像山间的泉水一样欢欣地与一切人把臂同游、尽情歌唱;像松林的晚风一样吹拂过迷途者流泪的面庞;像边塞的夕阳一样气势磅礴,映照落霞孤鹜;像大漠中的狂沙一样卷起万物,流转了万年的光华。
让自己的内心回到原本相磨相荡的态势之中,回到如婴儿之未孩的无穷可能性中,我是如此的清净、自在、圆满。一天、一月、一年、一生,时刻记得这样的状态。“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在外不分别,在内守静寂。关闭纷弛的妄心,启用真心与本心。
Why November 9th?
Previous:How many gold medals does Jiyuan China have this year
二、音声相契——同修壁观禅心得分享
Copyright © 2015-2025 This content is the result of this site's automatic crawling based on the sourc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this site endorses the content or position of the displayed site. 粤ICP备2025362719号-1
同修一: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曾想过要去观照自己,使心宁静而不再躁厉。可是,苦于没有一种专业的门径,指点我们怎样向内观,怎样放下自我,放下一切,怎样面对烦恼,证得菩提。刚才法师的指导给我们提示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使我们回家以后能够切实修行。感恩法师。禅修是一座宝库,等待我们去修证,去实践。
同修二:我在刚才的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禅修好比是黑夜当中的一双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双黑色的眼睛教我们向内观自己,而不是向外指责别人、怨天尤人。禅修教我们发现自己。
同修三:平时在家庭中遇见每一件琐事,都会在心上系一个结。久而久之,心结越来越繁琐,越来越难解。于是就很容易去责怪自己的家人,家庭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今天才有所领悟,原来是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的心如镜子一样,如果我很紧张,很哀怨,那么照射出来的世界便也是面目可憎的。别人又怎么会喜欢和我相处呢?好运气喜欢好脸色。我们要想改变别人的态度,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别人只是触发怒火的一个因,而嗔怒的种子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使它如水一般清凉、宁静,这样无论外因如何挑衅,我们都能够安住于自己清净的状态之中,学会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惟其如此,世界才能和谐。
同修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应该好好参悟这句智慧的话。我们来此世间的时候一无所有,离开的时候还是一无所有,中间过程中获得的名、利,体会的爱、憎,不是云烟,不是梦幻,又是什么呢?我们总是想不断地购买一些东西,求得一些东西,贪爱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最终都会归于空无,为什么要成为它们的奴隶,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呢?这三天的禅修,让我慢慢找到了心灵归于沉静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去修行,相信一定会展现出更好的人生风光。
XML sitemap
同修六:刚才在禅修中,感受到了禅悦。刚开始的时候,师父的声音响起,问我有什么烦恼,我当下没有想起什么具体的烦恼。但是随着指导语的渐进,我逐渐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一些烦恼,真正开始能够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且想去面对它,改变它。因此我想,禅修应当是一生需要坚持的功课,不断省觉,不断内观,不断整理心灵,不断超越前一刻的自我。
同修七: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香海禅寺的禅修了,我再一次来,是因为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助益,不愿意浅尝辄止。我总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分裂的,至少有两个我在作对。第一个我想做陶渊明那种出尘的隐士,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第二个我又是如此的爱慕虚荣,一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还是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奢华的物质。我觉得自己在生活中真是苦痛纠结,想要改变别人,但是自己都不尽如人意,谈何改变别人呢?今天,我意识到,原来一切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要严于修证自己,宽于对待他人,这或许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吧。我发愿用两年的时间,来到香海禅寺来做义工,不知师父是否能够接受我?
同修八:这三天禅修对我的挑战非常大。我的身体比较胖,早上五点钟开始的打坐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我喜欢这种超越自我的感觉。刚才在面壁观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我脑海中想到的是妻子和孩子,然后又想到父母,我对他们怎么样,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还不够。后来又想到了自己,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又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人使我欢喜,哪些人使我憎恨,我一一想来,一一观照,一一面对。这些事情虽然还不曾想出一个明朗的结果来,但是这一过程却使我的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安和。我开始感受到,人生是一个过程。我以后还会继续禅修,坚持下去。非常感恩香海,感恩师父。我感到这是一个疗愈心灵的过程。
同修九:在这里,我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与内心对话。我由衷地感到,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如同一张白纸一般,没有任何的颜色,可是尘世中的种种遭际——人际、感情、事业等等,却将我们的心染上的颜色。我们有时快乐,有时伤悲,轮回周转,没有消歇的一刻。禅修让我的身体停下来,也让我的心灵停下来。现代生活风云变幻,常常使人猝不及防,我想起这样一句话:“慢慢走,等等灵魂。”禅修就是在等自己的灵魂,洗净它、护惜它,清净喜乐地去生活。
同修十:我因香海的小册子与这里结缘。这三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吃饭的过程。我们在红尘时,每天都想要去追求鲍参翅肚,追求玉盘珍馐;但是来到这里以后,法师教了我们怎么吃饭,我们也看到法师们是怎样做的。他告诉我们,要专注在每一个当下,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吃饭的时候不起杂念,用全部的意志完成吃饭的过程,用心感受米饭在口中被咀嚼的每一个当下。这样,米饭清冽如酒香,任何一点回甘都能被我们明确地感知。法师们在喝粥的时候就是这样,具有出家人的从容、喜乐、满足,出家人的威仪令人心生向往。
三、色即是空——回归本来圆满的佛性
刚才让大家来参悟这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每次观想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都充满能量,如同电击。好的东西要和大家一同分享,因此今天与你们一同来修证它。
Which nine gold is Jiyuan China
我们做事情喜欢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目的,有的人达到了目的就不再精进,就懈怠了。这样,目的反而成为使你停止前进的借口。就像很多优秀的学生进入北大清华以后,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考取了名校,于是就开始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几年以后,反而“泯然众人矣”。须知,才性、灵气是需要日日护养,静心护惜的,如果以一个个狭隘的目的来损折自己的智慧,那么这样的追求就不值得效法。
What does Jiyuan Jiujin refer to
只有将自己身上的习气,如傲慢、嗔怨、躁厉、急迫等一一克服,将对于名闻利养的追求一一放下的时候,你身上的能量才能彻彻底底地展现出来。否则,你就像一个倒满了水的杯子,再也容纳不下任何新鲜的思想,任何异质的声音,这样的人有如一潭死水,是终归要发臭腐烂的。死水是令人绝望的,不流动、不振拔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希望。正因如此,朱熹在读书时想到了“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要活,做人也要活。
一个人立足于天地也好,与他人相处也好,自处独居也好,只有将原本的清净的自我展现出来时,方才能够成为最优秀的少数人之一。佛法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使自己回归到本来的空性之中,人才能够真正拥有无量无边的能量。
“空”是宇宙的根本大道,是我们最应参省的人生至理。当因缘还不具足的时候,停住比勉强行进更为睿智。达摩在传法之前曾经面壁九年,这既是自我修证的过程,同时也是静待机缘时至的过程。真正的智者总是能够通过宇宙万物的运生规律来省觉自己,超越自己。他以万物为上师,以一切人为导师,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到无所不包的虚空之境,能够吸收、运用一切力量来帮助别人,也成就自己。
禅修所需要的是“心超三界外,身居五行中”的状态。这并不是身心的分裂,而恰恰是两者最佳的结合。
我们主张修行生活禅,亦即将禅修静定的状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使语默动静之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禅者的作风。要想解决生活中的种种烦忧,扫平心上的诸多尘垢,最佳的方法就是通过身心的内观、内调,使自己回归到原本空灵的状态之中去,如此一来,原本的慈悲与智慧将次第展现,你将展现出非常优容、喜乐的人生状态。在这样的天地境界中,一切问题都自然迎刃而解。不是问题本身不存在了,而是你不会再将它们视作问题与障碍了,相反的,所有人事都将成为加持你修行的上师,促进你的正向能量,使你在人生中展现出不凡的气象来。
我们修行,应从小事着手,从凡人度起,从行住坐卧中体会禅的真谛。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智慧言语:“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澈性灵,一点云堂优钵(优钵:梵语,亦即莲花)影。”破烦恼处,不在高古,如鱼精进不息,则闻木鱼声便可照彻烦忧;见性灵出,不必在远,三两荷花素净,当忆其出自淤泥。可见,清净、性灵都是从烦恼、污浊中步步参悟而被勘破的。我们今天在这里禅修,实际上是师父领你看看修证的道路,认认回归佛性的家门。至于之后的修行,就要靠个人的坚持与精进了。
Check for safety hazards
Jiyuan HD map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