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睡”时的佛号
顶礼剃度恩师上果下孝老和尚,顶礼师兄,使我大受用。长期用功时,瞌睡是极难避免的一个现象,如何于瞌睡状态中念佛?如何于大众瞌睡状态中清晰念佛?如何适应大众念佛中内在的节奏?特撰此文,供养恩师及就教于各位有缘大德菩萨。
2010-12-10下午第三支香,师兄带队
赞叹:能在“瞌睡”状态下带出佛号,师兄的境界不可以测度,这里方便说“瞌睡”状态,不是真的在打瞌睡。何以说是瞌睡状态,其佛号经常有前半段,后半段就没有了,有时候整句都没有了。何以说不是瞌睡状态,因为其步子一直在按照节奏来,尽管有时候小一些,甚至很小很小,但其码没有停下来。
赞叹如是“瞌睡”状态,佛号虽然不规则,但用情很真很诚,饱含着精进不退的味道。抛开瞌睡不瞌睡的是非不讲,其局部上来看,非常值得赞叹,因为瞌睡状态时的用心非常的单纯,尽管相上看,有瞌睡的成份,但就用心的单纯程度,用心的醇度来看还是非常真非常真的。尤其是瞌睡刚刚过后哪几句佛号,味道非常的充足,非常的有韵味,这个时候的佛号离开世俗的染污最远最远。意识处于一种相对混沌状态中的那一念佛号刚刚起来的时候,犹如初生婴儿一样,非常非常的纯洁。
赞叹整支香过程,步子偏小,也有点不规则,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快有时慢,小菩萨在其中最为活跃,老是想有所影响,看带队的要瞌睡了,他就高呼一声,或者看谁打瞌睡可能撞到哪里了,他就出一声怪动静,本来好好的气氛,经常让他搞得一楞一楞的,如果你在禅定状态,会让他经常给吓着。现在念佛很容易进入禅定状态,还真经常给他吓,好几次真想揍他,看样子他是好几次让人这样起心动念,和菩萨,常祥师都这样不止一次呵斥过他。有时候他还会不自觉的哼哼,就象宠物狗在主人面前经常会乱哼上几声一样,好好的气氛还经常让他给弄点插曲。照理他这样子真的很烦人的。有时候还真动过到圣寿寺去,离开这里的念头,甚至想寺庙里最好不要收这种小沙弥。不过话想过来,16岁的小孩子,铁了心在这里念佛,哪也不去,谁也不用劝还经常非常精进。的的确确是难能可贵,的的确确值得赞叹;从相上看他是好烦,总有怪声怪动静,但想想他的精进,想想他一直不停的念佛,想想他一直为大家服务,想想他一直对大众师恭敬,想想他能够克制自己不去玩不出去,安心住庙,真还是非常值得赞叹。如是观想,到觉得他还真有点可爱,小小过失,孰能避免。他的声他的动,哪一样不是阿弥陀佛呢,如是观想,到是觉得现场或大声念,或小声念,或不出声用脚步念,或默默的用心念,哪个不是阿弥陀佛呢,哪个不比社会上甚至比其它庙里的出家人强多少倍呢?如是观照,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到还真是造化,是荣幸,是不可多得,是难值难遇了。
这段时间,因为自己一直习惯于以较小步幅踏脚,用全部身心的共振,严格按照大众节奏来共震,配合呼吸节奏,真可以带动全身五脏六腑,八万四千毛孔都一起来念阿弥陀佛,感恩恩师上果下孝老和尚的独创,其妙无穷,其乐融融,其意高远,至微至深。而且经常能够踏到清凉(地)世界里去,几乎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二个脚非常的清凉,如沉浸在清凉世界里一样,全身上下尤其是中丹田就象处在金色的温暖的阳光照射下一样,全身暖烊烊的,非常适意,冬天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感觉真好,而且全部身心都象幻化了一样,虚无了一样,还时不时的冒出一丝丝一缕缕金色的光影,真还有某种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的感觉,身心非常的清净,念佛非常的得力,我身是法界身是虚空身,我心念身念法界亦念虚空共振无不在念,无不共振,无不皆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在这种情形下,步伐的勿大勿小,声音的勿高勿低,忽有忽无,很容易起心动念,让人烦恼。这个时候踏脚或者保持节奏还真的非常的有难度。我就想了,这师兄怎么回事啊,恩师都带了四五年了,说不上每支香都如是,这“瞌睡”的时间也确实多了些,何以这么长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又如是“瞌睡”着带念佛,其过失又有多大呢?造业又有多少呢?老实讲,以前我经常为此事烦恼,数不清多少次动过要揍他揙他的念头,你走得好好的,他“瞌睡”着给你横在中间还是戒腊很高的“长老”,不可以说不可以讲不可以起心动念,每个分分秒秒都如是,无处避,无处让,就在前面横着,你再大声他亦如是,真给你憋的啊,想骂人想揙人。甚至想发疯的感觉都有过。(现在明白了,不是别人瞌睡,是自己感觉别人瞌睡并着恼了别人的瞌睡,是自己不喜欢这种缓慢柔和恍兮惚兮的节奏(韵味)反说是别人在瞌睡,是自己在受用瞌睡,是自己不能微妙微细微密的受用微妙的佛号,下面觉照内修过程,真正微妙微细微密的受用了这声佛号,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的错,再次至诚顶礼师兄,并竭诚披露克诚忏悔,不应该对师兄不敬,不应该生出种种恶心,至诚感恩师兄的佛号节奏终于使如此“恶劣”的我受大妙用,得大功德,也祈愿所有行者都能对师兄、长者甚至对任何修行大德,再不要有任何不敬、再不生任何“恶心”;都能一心至诚恭敬微妙受用)。
今天这个思维修可是好了,我就想啊,这大声小声,轻声重声,步伐大小,节奏快慢不同里面,阿弥陀佛佛号的功德有没有不同呢?结论是没有不同,样样具足,只是自己的心在分别;我又想啊,这踏步不踏步,身形上共振的大小不同,是不是隐含的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同呢,这个共振的效力是来自于我的脚,我的暗劲,暗劲呼吸重心偏移的节奏,或者其它的身形动作,还是我的心韵与法界之韵虚空之韵的共振呢?原来身形的共振带动的是心灵的震撼,心灵与法界的共振心灵与虚空的共振,通过身形的共振而显现,身形振是相,心灵震撼是体。是我心与法界之心虚空之心相应相契相合才是实质,才是本体,才是根本。
如是思维,如是观照,忽然发现,心与法契,心与空合,心与佛应,脚不脚的,踏不踏的,踩不踩的,过瘾不过瘾的,都无关紧要了,心已经完全与法界相合了,与虚空一体了,尽虚空遍法界同一法身了,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踩,没有一个念,哪个我已经完全融入完全锲入完全同化在法界之中,虚空之里,佛之心里了,哪种感觉(方便说)就象挠到法界之心的痒处似了,也是自己的正痒处,这种韵味这种旋律这份惬意这份舒适,非可意会非可言传非可思议。
我不唱了,也不念了,所有人的念都是我的念,所有人的声都是我的声,所有人的心都是我的心,我在所有人的念里,我在所有人的心里,我在所有人的声里,我无所不在,我与所有人同心同体同节奏同一韵味同一旋律,所有人的脚步都是我的脚步,一同走在极乐世界金色的大地。
真是奇妙,当你执着于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有很多的挂碍,声音大了小了,影响不影响别人,是不是符合老和尚的法则,能持久还是不能持久,是好听还是不好听,等等等等,真是挂碍十足。当你将自己的声音丢掉的时候,所有人的声音都是你的声音,尽虚空遍法界的声音都是你的声音,所有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只有阿弥陀佛,只有阿弥陀佛的受用,只有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同在,只有与阿弥陀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同在。这个时候你听所有人的声音,你听所有的声音,都是那么动听,都是那么值得赞叹,都是那么精进,都是那样真诚的直奔西方而去。你感叹,你我大家原来都是一家,都是同体,都往西方,都是同路。
这个时候,你看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你听每一个音都是南摩阿弥陀佛,此音彼音,高音低音,轻音重音,长音短音,合音不合的音,哪怕是小菩萨作怪叫状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动听,所有的音表述的是一个心,一个真诚永恒的南摩阿弥陀佛的心,一个至诚精进誓死不退的南摩阿弥陀佛的心。你可以随便将哪个声音当做自己的声音,用脚步身形与节奏去合它;你也可以同时拥有众多不同的音声,声声都是南摩阿弥陀佛,声声都是至诚真挚的心,声声都敲敲击在你的心坎上,都震撼在你的心灵深处,声声都周遍法界充满虚空,声声都是恳切至诚,这个时候,你的脚下是哪样的清凉,身心是那样的清净祥和,瑞气万分,身体象淡淡的金烟,象缕缕的金光,极乐圣境种种在你的身内显现,当身即是极乐世界,当心即是阿弥陀佛。如是受用,如是妙处,如是微密,至诚感恩恩师加持,师兄慈悲,同修精进。南摩阿弥陀佛。
体悟一:当你不出声音的时候,当你能够以他人音声为自己音声的时候,这个时候,因为少了一个自己节奏,音与声合的过程,直接锲入此身与大众音合,而且是合二为一,这种状态其实要比自己出声的难度还要小些,作为我来讲比较喜欢慢拍,而且慢拍比一般人还要慢,感觉这样脚能生根,每一声都圆满,每一声都饱满,每一声都圆润,每一声都尽情,每一声都充分,每一声都呼吸充分,换气充分,表达充分,从容充分,感染充分,渗透力(张力)充分,每一声都有充足的生命力、生长力,每一声都足以冲破婆婆世界的任何黑暗,每一声都滋长极乐世界的万世灵苖,每一声都……但当你进入自己的喜欢的节奏状态中(或者是你心性自然而然的状态中)的时候,容易对与这种节奏不适应的部分产生对抗,结果反而不能与大众的节奏很好的相融相合。所以不出声,以身相合,以大众节奏为节奏还更好些。
体悟二:上述还有观,有照,有想,有感有悟,还想讲给别人听,听怕是讲给恩师听,也还是在“想”在“欲”,有个“合”有个“二”有个“为”有个“一”,是合二为一,还是初级阶段,还不是自然如是,本来如是,如是如是的本然状态;还不是水乳交融;般舟经讲“有想即为痴,无想为涅槃”,从这个意义上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体悟三:所有节奏,声音,步形是平等的,不要形成对节奏声音步形的偏好,这个偏好还是个不平等的心不平衡的心,这个心即染垢,即不清净,即生染着,它并不对应圆满与究竟。行持中,看到好几个人瞌睡状态非常厉害时,曾经尝试用中气实足的大声和强烈的节奏,带众冲出去,冲过去;这种努力不能说没有成效,哪怕你坚持上十分钟,但只要你稍一松懈,马上归到原位,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而且你过分强势压过维那师的声音及节奏,也还是不和谐,不圆满不究竟。其实大众共有的哪个节奏当下即是最圆润的,最实在的,不其顺遂,不其相应,另有所求,另有努力都是不对的。当我放弃这种种努力,只是随顺大众,赞叹大众,心地相应,佛地相应的时候,哪怕是再乱的节奏,再杂的声音,再“瞌睡”的气氛,照样可以非常容易的挠到“法界之痒”处,照样会有强烈的心灵的震撼,照样能够非常自在的处于一种其乐融融,其意滔滔,至微至妙,至深至远的状态。看来,哪怕是念佛的节奏都不要有个我,有个我喜欢,有个这样更好的念,此节奏彼节奏,哪怕是混沌的节奏(一会这样一会哪样的节奏),无非节奏之“相”而已,而其背后念佛的“体”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清净自然,一切具足的。
体悟四:一定要将大众的节奏,大众的音声,大众的心地,放在第一位,永远放在第一位;哪怕你状态再好,节奏再棒,都还是个“我相”,都还是个“我见”;都还是种挂碍;都还是念佛的“相”;离开大众合和,离开法界之声虚空之音,任何我都是“业障”,都是障道。真正能够体证,体会大众合和中的节奏,大众和合中的念佛,大众和合中的共有心地佛地,才是第一义谛的念佛,才是突破我见的念佛,才是无我状态无住状态的念佛。真正能够直接锲入大众合和的节奏与心地,直接于其中呈现水乳交融状态的,才是真实的念佛,真实的佛念。
体悟五:对“瞌睡”的真实体悟:现在明白了,不是别人瞌睡,是自己感觉别人瞌睡并着恼了别人的“瞌睡”,是自己不喜欢这种缓慢柔和恍兮惚兮的节奏(韵味)反说是别人在瞌睡,是自己在受用瞌睡,是自己不能微妙微细微密的受用微妙的佛号,经过上述觉照内修的过程,真正微妙微细微密的受用了这声佛号,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的错,再次至诚顶礼师兄,并竭诚披露克诚忏悔,不应该对师兄不敬,不应该生出种种恶心,至诚感恩师兄的佛号节奏终于使如此“恶劣”的我受大妙用,得大功德,也祈愿所有行者都能对师兄、长者甚至对任何修行大德,再不要有任何不敬、再不生任何“恶心”;都能一心至诚恭敬微妙受用。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佛陀最初的侍从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佛陀亲为缝三衣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短命多病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其有一子娶妻之后,一同愉快地生活着。但美
杀生果报时间:2024-10-12
佛陀的醒世格言1.宁静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7
第九十七、谁先见佛陀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来见佛陀,劝请佛陀到三十三天为佛陀的母亲说法,得到佛陀的默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4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20.阿难的前身有一年舍卫国发生旱灾,过不久又发生水灾,田里的秧苗大多被太阳晒死了,之后补插的秧苗又被雨水泡死了,造成很多地方几乎没有收成。第二年,舍卫国里到处在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时间:2024-09-23
17.善巧度众的比丘有一个人出家修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得正道,拥有很多神通。后来他运用法眼观察天上、人间和地狱,发现自己的母亲正在地狱中受着煎熬。他于心不忍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时间:2024-09-22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