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念、善念、净念烦恼盖由恶念起,不论杀盗淫妄酒……,皆是损人不利己;伤害人我生命、财产、心灵、诚信、智慧等。但是人类的恶念为何不断?因为心中有贪、瞋、痴。凡事以自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8
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大安法师答: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8
不可思议功德那么下面我们来解释“不可思议功德”这一句,让我们了解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六方诸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9
居士问:妄想是不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妄想有没有功德?师父开示:法到无声处,烦恼与清净都是不真实的。妄想的本体是佛的功德,但妄想的相不是功德(我们平常说的妄想,是相上的妄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5
问: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至提不起佛号时,应如何对治?大安法师答:烦恼习气来的时候,这时候你特别要注意。烦恼习气就是病,这个病来了,你的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2
楞严咒简介《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阿难才被救醒归佛。故知楞严咒乃《楞严经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0
达真堪布:心有恶念要立即对治我们在日常行住坐卧时,都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比如行走、安坐、躺卧、吃饭、喝水的时候,如果发现心里不清净,有恶念、烦恼,这个时候内心要稳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1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不守戒就是不修行,能守戒律就是能依教奉行,就会令我们生出真正的智慧,什么时候也不会颠倒,不会做出开斋破戒的事情。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能克己复礼,好好控制自己,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8
问:顶礼老师,弟子每次放生时都写家里人名字,但是最近发现家里人的脾气越来越火爆了,跟以他名义放生有联系吗?该怎么办?答:放了以后要功德回向下,回向给他业障消除,
放生问答时间:2025-07-01
昨天跟大家分享:念佛 行善。在念佛的同时,我们如何来行善呢?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一种善。念这一句佛号要怎样在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成为一念,这就看你念佛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30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绿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现少女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30
人人都需要平安,那说明平安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本愿。没有哪一个人需要灾难,那说明远离灾难也是人人的心愿,但是日常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所作所为都在违背平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8
现在我们分享:为什么我们要赈灾?本次法会是专程为徐闻地区和真武寺受灾而举行的法会。真武寺本身是一个老寺庙,徐闻地区寺庙很多,但是能够全面恢复人间佛教的寺庙在徐闻地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7
夏惹瓦大师曾说:法的定义是寂静,和伤害众生是互相违背的。所以如果伤害了众生,就是违背佛法,也就违犯皈依戒。什么叫做「伤害众生」呢?不见得一定是杀生,其实像我的家
放生文库时间:2025-06-27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现前一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现在这个世间人自私自利,心里所想的、所作所为都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其实损人绝不利己,如果损人真正能利己,你干得值得。你们想想看,中国古代的秦始皇,当时消灭了六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4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抄经的殊胜功德抄经不仅赞法、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提及书写供养经典具有如下之功德:1、于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0
佛教放生最开始是救助一些受伤的小动物,而今天放生反而是一群人去菜市场买一些动物去河里放生,不知道放生有什么禁忌,这时候放生不仅没有公德反而还是造孽。下面分享佛教
放生指南时间:2025-06-19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她多,功德比她大。今天这么殊盛的日子,一定要烧头香哦。这么多大法师,一定要挨着师父们坐,才能得到加持啊。这位师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18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义。------《金刚经》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15
禅修能够破烦恼我们的烦恼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无处不在。学佛就是要消灭我们的贪、嗔、痴三毒,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这样我们就能够减少我们的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4
同修: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但是五戒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比较难,周围的人有很多争议,请师父开示。师:要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同修:一直跟着放生,放生的功德到底有多大?怎样体现?放生,家里的情况还一直不能好,是自己福报不够吗?功德不够吗?师:一直跟着放生是好事情,说明你的修行没有间断,这是你真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信众:师父,我们为众生回向功德,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师父:我们给众生回向功德的时候,是建立在我们修法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的功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5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灾吉祥经》,来自于《消灾吉祥经》,还有一部经是《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也是讲的这个咒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5
居士问:师父,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自己还是觉得烦恼呢?慧广法师答: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等等,我们很辛苦地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修行,回向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清醒把握好,必将导致事与愿违的苦恼后果。举例说,你念佛,原本是愿生西方,结果,你的念佛功德却带你挤进了六道轮回,投生为人。究竟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大家知道,佛临灭度时,留给我们的遗教是: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从佛的这段叮嘱可以看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师父您好,用他人名义替他作财布施对方不知道,我有帮他用功德,但有一次不小心讲出来了,他说,我说出来了,我就没有功德了,是这样吗?明证法师开示:说出来或者不说出来,同样有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2
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明证法师开示:这三障,可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就是我们现行的烦恼,这烦恼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心烦叫烦恼,心烦肯定是烦恼没错,天冷了你受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明证法师开示:第一,减肥,你少吃一顿当然就没那么肥了,另外,能够比较好地修禅定,为什么?因为人吃了东西以后,血就往胃那儿跑,因为它要消化食物,往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烦恼如何转化?明证法师开示:完全不需要转化,有人说转烦恼成菩提,我告诉你,烦恼它就不是菩提,你要把烦恼转成菩提的话,请问,什么叫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转成菩提了,这个烦恼没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阴德、阳德、功德、福德,您了解多少?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18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少烦恼》,讲了我们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话,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雪漠:如何破除执著拒绝诱惑?◎陈亦新:您是如何破除执著、拒绝诱惑的?●雪漠:要心如明镜,朗照万物,镜子本体却又如如不动。你当然也可以参与一些世间事务,你可以参与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9
如本法师答: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崇慈法师答:佛法要破除的执着,分两种:1、我执;2、法执。我执,即执着于我,是针对凡夫说的;法执,即执着于法,是针对二乘以上圣者说的。凡夫的我执,即自私狭隘、一切以自我为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7
雪漠:菩提心和功德◎陈亦新:什么是菩提心? ●雪漠:菩提心就是利众之心,就两个字:利众。菩提心要发愿利众,不是只利自己。利众的行为有许多种,最简单的利众就是从帮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7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6
你经常赞扬别人吗?你是否觉得赞扬和鼓励是自己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对佛的赞颂不仅可以使大众坚定修行的信心,对自己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05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真理,但是对佛法不但具有相当的信心,而且发心非常广大。所以在一天当中,建造了八万座佛塔。国王不仅仅是建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04
罗允枚,太仓(江苏)人。有一天夜里他的父亲梦见一位僧人要求寄居,第二天早上,罗允枚就出生了。到四、五岁时,还能回忆前生之事,有一天绕著柱子走,突然头晕跌倒在地上,
净土法门时间:2025-04-26
功德效益白云禅师著述功是能,造作者是,属于付出者。德是所,饶益者是,属于收入者。能与所相应,功德成为一种力量。能所不调和,功德成为一种累赘。功德之道,有赖布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5
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在这个时候,十方诸佛,各在师子座上,结双跏趺坐。这样一位佛连着一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2
问: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是否一样?大安法师答:首先,念佛无论是念四字还是念六字,原则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对初机来说最好念“南无阿弥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4-19
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大搞得清楚的,我们再大概地讲一下。若云,假使没有烦恼,所有宿业超诸数量,也不会感果。就是说烦恼断了,虽然业报还有,就不感果了。那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被尊为中国大乘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就讲过一个发菩提心功德的公案:有一位已证阿罗汉果位的比丘带着他的沙弥徒弟一块去行脚。沙弥就帮师父背行李并走在后
大安法师时间:2025-04-17
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3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