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问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
(识起迷情于心大机大用之现象,既云大用,全属自性自应缘,何能谓不存轨则?)
师云:「汝用得但用!」
(理性自应万种缘,何须汝起妄想心来用!)
僧乃脱膊,绕师三匝。
(未证入性空缘起之理地境界,却执着有为之法,更不承教诲。)
师云:「向上事何不道取?」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汝应再进一步地去证取。)
僧拟开口。
(沈溺于有为之法,不能以智慧悟知禅师之教言。)
师便打,云:「这野狐精出去!」
(妄用心法,不离魔道,行者当有正知正见,或请教善知识,切慎!切慎!)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学佛法很少有人能懂得修学佛法的一完整概念,大多偏向于师父所教的一法,有的局限于一法终生修学,这样若有初步成就,也不能走完世尊所教的所有佛法。综观整个佛法修学全程,世尊都已明列在《大般若经》中,经中除教以般若波罗蜜多智学尽一切法而无执着,所以起善根做善行时无执着,六根尘识和合触缘所生觉受时无执着,进而修世间梵行诸禅定无执着,亦不执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对于卅七道品修证,圆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亦不可得。不执十八空观理,亦不执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等三解脱门,亦不执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不执四禅八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不执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不执不净处观、遍满处观、一切智智及奢摩他、毘钵舍那。不执六波罗蜜多、十般若波罗蜜多,不执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不执着七圣财(信、戒、慙、愧、闻、施、慧)、九有情居智、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若如菩萨地行者能修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忍地,亦知不可得而无所执。诸菩萨要能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但亦无所执着。若如佛地行者能得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亦能无所执着,虽圆满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如是诸法知不可得故,所以能无所执取。
禅宗行者智慧锐利,能得佛陀教化之真髓,虽未达佛地之等觉、究竟觉、妙觉位,但也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学得一切法确能不执取一切法。行者达能心用而不用去五蕴诸魔相,只取真性主行之大用,永能脱黏一切法执之情见。大用者是以真性主行,要能真性主行,除能心明无妄习外,让自性能随缘应缘,而不起一心念主导自己佛性之应缘,此等大用自能圆满诸法,让众生冤亲皆得一法益,是为皆大欢喜。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大用不用」,依《金刚经论》四句偈言,开悟行者未明心时,当自己遇境应缘时,内心妄习相随,遂有瞋心、好胜心、傲慢心、毁谤心等恶习相应,甚至于害心生起,造黑恶业而不自觉知。若是行者心明时,此心是最圣最灵,遇缘应缘能无妄习相随,如此已真悟真心,能常觉不昧,让真性主行,是名悟心空。此等人是已达明心行者,此时行者六根入六尘不染着,更能不落于语言文字,六根面诸境心能怡然自得,不以世才辩聪行于世间。
若是行者心不明,就会堕入有为之用,不管行善恶法,有为之用都是造业之用,都是造有漏之业,当然会有受果报之虞,所以禅宗行者不认同有为之用,让真性主行地用不用而用。若行者于明心中得心空时,自然能不用其心,让真性主行,才能进入第三层次的「空性」之悟,入阿那含圣人住无为常为之境界。
《金刚经论》云:「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为悟空。」此是阐述悟空行者之见性境界,行者既然见性即能悟真空,得自性空当能起神变之用,这已超出「大用不用」之范围。也因为悟空行者能起神变事,就能具有五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通等),所以一个真正「明心见性」行者,都要具有五神通之现起,若没有五神通而说是已「见性」,真是大妄语成,堕入地狱有其份,行者当自慎之。当证明心见性之行者,境界已高于色界世间禅之四禅行者,所以已得阿那含果,心地上已断身见、戒取见、疑、贪、瞋等五下分结,命终当生四禅天之上的五净居天中,惟未证得阿罗汉果。
3.语体文解
僧问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曰:「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
有日一僧问福州长庆院大安禅师说:「大用现前于心中,若不存轨则时,此时应当如何呢?」此僧对于大用之意不明,以为自己有为之法现于心中是大用,因是有为之法始有不存轨则之现象,一者心不纯正,二者定力不足,身心不能自主,当然现起不存轨则之象。 福州是位于福建省内,长庆院则位于闽侯县之怡山内,唐咸通初年(860)由大安禅师(793~883)所创置,初名怡山禅院。唐末五代年间,慧棱禅师(854~932)任住持时更名为长庆院。至宋代,院势弘大,禅风鼎盛。至明代改院为寺,崇祯年间(1628~1644)粤籍之道独禅师(1601~1660)住持,其后则多为粤僧主其事,在闽中另树一帜禅风。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心大机大用之现象,既云大用,全属自性自应缘,何能谓不存轨则?」行者悟得心空时,真性主行无妄想相随,此真性应缘转缘,无事不办,圆融不偏,怎能说大用不存轨则,都是一些有为之徒,行心法之用而非真性之用,当然不存轨则矣!
禅师云:「汝用得但用!」
大安禅师即回答说:「若谈到大用,你能用得但用用看!」此僧实不知自性自应缘始能称为大用,此大用是真性主行之用,非行者有为心法之用,所以不能自行起大用。反观一些学佛弟子,行些有为之法以为究竟,实非悟得心空,更勿用谈性空之悟了。
按语说:「理性自应万种缘,何须汝起妄想心来用!」就如《金刚经论》所云:「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为悟空。」有此境界者始能有大机用,非某些行有为法之辈所能知之,以有为之用认为是大用。
僧乃脱膊,绕师三匝。
此僧不服禅师之言,乃将僧衣从肩膀褪下,露出胳膊,并环遶禅师三匝。实证不得又不虚心求教,乃非真具道眼,亦无善神守护者。
按语说:「未证入性空缘起之理地境界,却执着有为之法,更不承教诲。」行者心先去身见,悟得身空,而后心眼大开,始能现起最圣最灵之真心,遇境似有,缘灭还无,当悟真心时,遇境感缘时无妄想相随,只有真性主行,始能称为悟得心空。
禅师云:「向上事何不道取?」
大安禅师说:「向上一事,何不从道中去证取?」此种理地证得心空,得由道中去取证。按语说:「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汝应再进一步地去证取。」悟得「心空」行者,向上一路得要悟得「性空」,此过程不是由人可以教的,要由自性中去证取。
僧拟开口。
此僧误会禅师语意,「向上事何不道取?」是说你可由道中去证得。此僧不知究里,却想由口中表达自己之意。按语说:「沈溺于有为之法,不能以智慧悟知禅师之教言。」非真实开悟者,实不具智慧之眼,所以常会有误会禅师之意。
师便打,云:「这野狐精出去!」
当此僧正要开口处,大安禅师即出手便打,以封其口,并说:「你这受野狐精所迷惑者,还自以为自悟自证的人,给我滚出去!」一般不甘寂寞的修行人,因缘还不具足时,强行曝光,自以为大有修证,行为、举止、语言常引来无谓烦恼,还将未成熟的知见大为宣扬,误尽苍生慧命,真是受魑魅、魍魉受迷。
按语说:「妄用心法,不离魔道,行者当有正知正见,或请教善知识,切慎!切慎!」学习佛法当从《金刚经论》四句偈印证起,历经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四阶段,也才只得菩萨道的基础(石)而已,往后还有五十圣位要去印证,所以无知行者才会狂妄自大,不能受教于善知识,有时还目中无人,造毁谤贤圣之业,自毁于修行路。
(2005.11.29.撰于法尔)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问:坐中舌抵上颚,湛然不动,是佛性否?(南京法一和尚)月溪禅师答:不是,此清清净净的境界,乃无始无明,古人说: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此语为临济禅师所说,又古人云:修道之人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2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惠安沉水尊胜佛母,雕刻上境技精纯,线条立体饱满,深浅分明,尊胜佛母全跏趺于莲花月轮座上,三头八臂,三头皆戴高花冠,顶部结高发髻,面各三目,面容兼具寂静、愉悦与微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慧朗:求佛知见。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慧朗听了,恭敬礼拜。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慧朗回答:南岳。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一天,弟子问赵州禅师道:狗有无佛性?赵州禅师答道:无。弟子又问:上自诸佛,下至蝼蚁小虫,均有佛性,怎么狗子却没有佛性呢?赵州禅师答道:因为他有语言、行动和意识。又有弟子问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