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智通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
(识起迷情于何谓三身四智,三身者报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识、六、七、八识清净后之智慧也。)
六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有身无智者是凡夫,虽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净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圆满报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亿化身是吾人神通应化,感而遂通也。)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圣者三身无有自性,似水止无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涟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发明成四智。此四种智不离吾人见、闻、觉、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见,不要终日说菩提,心往外驰求。)
智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那四智者,又是何神通妙用乎?)
六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使有智,还成无智。」
(悟道者了知三身后,便能发明四智。在业缘销尽,差别后得智成熟后,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离三身,则四智昧而不明,是谓有智无身。即使有所谓智,却终成无智也。)
六祖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但第六、七意识在因地转,而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却在果地始能转也。行者若在转一切识为智慧时,应毫无留情地转,那在转处即能现殊胜的禅定力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禅那」的开始是去恶,进而做思维修工作,最后能达「静虑」的禅境界。学佛主在学习去除妄想习气,断去我、法二执,而过程有先后,先要断除有身见,才能让真心活起。若真能破色身则素法身活起,待渐进去除恶习后,淡薄三毒─贪、嗔、痴,去除慢心、疑心、邪见,待心真有点清净后,快有性踪阶段就会有三身四智出现,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我们道理要能懂。
一般而言,获得法身者即现起世间智(世才辩聪)、出世间智(悟得空理),世间智一得世间一切工艺、技巧都能稍习即会。出世间智待习气净尽后,即能获得悟空境界,则能得无量智慧生起。有些人虽自称已开悟,甚至于已「明心见性」,但观其言、所行,或观所著书中所说,都无真正智慧可言,毁戒坏律有之,自誉谤他者有之,甚至于毁谤四众等都犯着,虽不知其身行如何,但观其言行实无一点智慧可言。
三身四智者是学佛者的目标,要行菩萨道,当生虽不得三身具足,也没有四智全现起,但总要知道佛法菩提道中所现的境界是什么,我们都要去懂,才不会走错路。三身四智这些已是高级的禅修境界,虽在此论说三身四智,总是有点不能契入根本者,祇有引用经文来论说矣!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者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先说三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以虚空、日光、日影三者来譬喻法、报、化等三身,即:(1)法身如虚空遍满十方界,谓法性之空身本体周遍,譬如虚空,无有障碍。(2)智身如日光遍满一切智,智身即报身,谓能究竟始觉之智,即能破除一切无明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照。(3)色身如日影遍应一切缘,色身即应身或称应化身,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空体而起用,遍满应化众机缘,譬如日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此处所说本觉者空之体也,觉一切因缘之能力;始觉者是指本觉应缘生法之动能,始觉安住则世间事无能动其本觉,此是小乘行者解脱之处,但大乘菩萨以始觉幻起心通之智,智光遍满十方虚空一切因缘。
此三身大小乘者有别,依《十地经论》所说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即是一空相之体,常住湛然,称为法身。(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再看《解深密经》卷五所说法身、解脱身、化身为三身,其中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清净妙果。解脱身指五分法身;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何以故?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清净法身,谓吾人之自性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2)圆满报身,谓自性所生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照徧十方,圆满无缺。(3)自性化身,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比拟于一切化身佛,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无知之凡夫,此心向恶,造三业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之属,如何应化实是修行者的重要议题。
谈到四智,小乘人亦有四智,称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1)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2)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3)所作已办,指断障证灭之功已成,乃证灭之智。(4)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而大乘菩萨所要证之四智,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再以唯识宗来论,四智即:(1)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又称大圆镜智、圆镜智、镜智,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镜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纤毫不遗。(2)平等性智相应心品,又称平等性智、平等智,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平等普度一切众生。(3)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又称妙观察智、观察智,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4)成所作智相应心品,又称成所作智、作事智,系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
再依《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四智,即:(1)道慧,悉知一道之智。(2)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3)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4)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
3.语题文解
僧智通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
有一僧名智通者已看《楞伽经》约有千余遍,但对于三身、四智并不能解其要义。于是礼拜六祖慧能大师,请求为其解其义。《楞伽经》
全名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梵名《》,是山之名,者深入之义,也就是世尊入楞伽山所说之经,达摩祖师来震旦以此经为印心之本,后来也为法相宗所依,列为法相宗六经之一。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吾人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自性显其相。此经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等,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其成立年代约于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经一再强调,吾人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劫以来之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来,自性之功用,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境界,对境能不执不取。
本经名相被甚多佛教诸学派论说所取用,并从诸派之学说来叙述宗教上之体验,各别阐述约略相同之见解。其与后代佛教思想有关连且比较重要者为:(1)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思想,而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之先驱。(2)将禅分为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此为研究禅宗史者颇应注意的资料之一。(3)对后期之唯识学说,尤以护法大师之唯识论说,影响甚大。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何谓三身四智,三身者报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识、六、七、八识清净后之智慧也。」智通师看了《楞伽经》千余遍,若无实证工夫来印证,当然不能理会得三身四智,所以要起迷情。而佛子修行一定要以此三身四智为修行的目标,不是以五蕴虚假幻有做为自性真如性用,认为是佛法。「指」「月」分清楚,就不会将佛法的「指」看成世尊要我们悟知的「月」。
六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六祖以性、智、行来说明三身,六祖说:「您所问三身者,一为清净法身,是你之性也,若性不清净,法身当然不显。二为圆满报身者,你之智也,若性显而智未具者,即是未圆满报身,也可说是性未清净也。三者千百亿化身,能做到时,你菩萨行已具足也。若一个修行人离开本性,或说本性不清净而来说三身者,大概都是有身而无智慧者,也就是本性不清净,所以说有身无智慧者。」
外界诸多行人,有外道、有歪道,虽有性踪但无智慧,不能分辨佛法真伪,不能分别正、邪诸法,不能守戒清净,行为与常人无异,不守斋戒,而饮酒吃肉,以一些鬼神小通诱惑诸后学,这种人可以说是离本性而说三身,可以叫做有身无智之人。
按语说:「有身无智者是凡夫,虽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净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圆满报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亿化身是吾人神通应化,感而遂通也。」
修行人修到一个境界都会有法身现起,外道、歪道亦会有,但法身是否清净最为重要,若自性不清净,法身未全显露。行者未断尽贪嗔痴慢疑,所以就没有智慧,也就是没有圆满报身,这种人易产生无量邪见,有所说法都不依经论而说,自己乱说一通,佛尝言若有人不依经教而说法,是为魔说。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接着又说明四智,六祖说:「若一行者已能体悟三身现起似有,但应缘完后又终归于无,所以说三身本无自性,此与佛说诸法无性性等论同。所以行者若能悟得此道理,则有所谓的四智生起了,也就是有妙观察智菩提、平等性智菩提、大圆镜智菩提、成所作智菩提了。你且听吾偈语说:自性若清净,又能圆满,当具足法身、报身、应化身等三身。有此三身发挥其作用,又能不去执着,即能发展出四种智慧,有了此四种智慧,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都能依见闻觉知等因缘而化起四智,若能做到这样就是超越凡夫身而成就觉地了。我现在为你说明白,你要虔诚相信我所说,永不迷失在有为法境界中。更不要学习某些人往外去追寻心性性用,整天光说菩提却不去真正修行内习,让自性清净,认真从心地法门下手清除三毒、六根本烦恼,却整日光说菩提有何用。」
按语说:「圣者三身无有自性,似水止无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涟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发明成四智。此四种智不离吾人见、闻、觉、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见,不要终日说菩提,心往外驰求。」依六祖言,行者能知法、报、化三身后,又不去执取这些,不能主动去玩此三身,仅能依众生因缘感召而化现,这样就能慢慢产生四踵种智慧来。
智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智通师又问说:「四智之义理,我可以请大师更进一步去说明,让我能听闻吗?」
按语说:「那四智者,又是何神通妙用乎?」
六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使有智,还成无智。」
六祖即说:「既然会了三身,此等人更应明了四智之义理,反过来说,连三身都不知道了,更不会懂四智的,何必更问此道理。若一个人离三身或连三身都证不得,更别谈四智之道理了,此等人可以说是有智而无身,因无真证得清净法身,自性不清净,所以说虽然有点邪智,可以说是无智也。」
按语说:「悟道者了知三身后,便能发明四智。在业缘销尽,差别后得智成熟后,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离三身,则四智昧而不明,是谓有智无身。即使有所谓智,却终成无智也。」一般修行人法身活起时,不知清净内心妄执习气,虽也有性用,但是因地不真,果地还有偏,所以会成就外道种、邪道种、魔道种。
六祖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六祖虽知智通师可能还不能体会四智,本来还不是想说,后来还是说了,菩萨当如是有所求法,即便说之。六祖说:「大圆镜智(第八意识)要能起作用,行者一定要修到性清净无杂染。平等性智(第七意识)若获得者,其心已无病,善恶、顺逆、净垢、圣凡、涅槃生死、…等等,已能无分别了。妙观察智(第六意识)能获得者,已断诸根面尘之执着,换句话说六根已不被六尘所染而执取其境,六根已脱黏六尘境了。成所作智(前五识)成办一切佛事,此智的获得相等于性清净一样,所以先有性清净得大圆境时,才会有成所作智也。总结上述理论,成所作智与大圆镜智二智,在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在果地时才会转现起功用,才会产生神通妙用的;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二智,在六七识修心养性得清净时,就能发起作用,所以一般应先净第六意识分别外境心,所以先现起妙观察智,然后七识妄想心、执着心净后才现起平等性智。虽然告诉你「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若你不真正体证时,这些也仅是一个名相而已,并没有真正实性可言,能做到也体会一下就好了,不要常若落于文言文字相。修行段六、七识时,当要如何来修呢?断第六意识对于外尘境之执着,或第七意识妄想心及对第八意识种子、鉴照诸境后产生的法尘之执着,都要能毫不留情见地转它,也就是要以六亲不认、不通商量的方法去转,这样你心地起灭繁忙、兴起念头中,就能得像「那伽」(龙定)一样地禅定力,不被一切境所恼了。」
按语说:「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但第六、七意识在因地转,而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却在果地始能转也。行者若在转一切识为智慧时,应毫无留情地转,那在转处即能现殊胜的禅定力也。」所以修行次第是先修第六意识我、法二执执取心,再能断第七意识内心的妄想心,最后断第七意识执取八识种子或鉴照而得知的因缘诸法,如此六、七识清净后,则第八意识心才会真起神用,此时行者就有大圆镜智,然后也就有前五识的成所作智了。
(2005.06.24.撰于法尔)
这位知名度最高的阿弥陀佛,究竟有何来历?即使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 但一定也听说过“阿弥陀佛” 因为这是出家人口中最常念的佛号 那么,这尊“阿弥陀佛”到底有何来历?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十二月的北京,树叶零落,冬意渐浓,寒风向这座阔别已久的城市尽情展示着它的热情。马路上,包裹严实的行人,无暇欣赏净美纯粹的丽日蓝天,默默追赶着冬风的脚步。而坐落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