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之浅谈
编辑:释海宣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重在论述修行基础——出离心。文中先从重要性说明出离心是修学的基石;接着从方法上浅谈生起出离心的主要方便;最后论述了出离心的生起相貌,及其所带来的思想影响。关键词:出离轮回苦业果不虚暇满难得作者简介:释海宣,闽南佛学院2009年本科毕业生。
佛法博大精深,经典浩如烟海。初学者往往于理上不知圆融,于相上不明循次,所以经常会不自然地感发汪洋之叹。加之今日佛教又偏于强调菩萨道的入世精神,于是主张以人为主的“人间佛教”逐渐地趋于世俗化,这一切都是因为不能明确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解脱生死苦海。初心不坚,行上自然不稳。所以学僧觉得有必要对出离心做一个系统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了巩固自己的修学基础。
一、出离心的定义
出离,为超出脱离之意。指超出三界之牢狱,脱离惑业之系缚。亦即超脱生死轮回,成办佛道,达成解脱之境。因此,可以将出离就有境与对镜两方面来说:就有境言,指心中生起坚定的要出离轮回之心;若从对镜来说,则指四谛中的灭谛。灭谛具灭尽妙离等四行相,其中离者,以出离一切有为法故,因此出离又指永断一切烦恼。《瑜伽师地论》中云:“复次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1〕又《佛地经论》五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2〕可见有境是从因中说,而对镜是约果位上来说。若就二字从因果上说,“出”是指对整个轮回产生反感,而“离”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求解脱。由此可知“出离心”就是指希求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的心态。亦即由对世间无常和痛苦的深刻体会,而对三界轮回产生强烈的厌离,并要求从中解脱的意愿。这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本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厌离思想,而不是那些厌离人生,希求天福的相似出离心。因此出离心不只是一分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更是一种正知苦乐的智慧。
又真正的出离包括两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是指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则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凡夫心。所以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其实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凡夫心。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一切东西,而是一定要有随时准备放下的心态。万法无常而不可执,为我们所用,却不为我们所有,所以不是从表面舍弃,而是要从内心真正舍弃对它的贪著,这就是出离心。
二、出离心的重要性
由上已知,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出离我们的贪执心。而众所周知,贪执是苦的本质,轮回的根源,因此出离心的具足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出离心是入道之基
《念住经》云:“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3〕依佛法谛观世间,唯是一大纯苦聚,而众生生息其中,六道流转,以苦为乐,不知出离,世尊称为“可怜悯者”。所以佛陀出世,说法度生,目的就在唤醒世人认识这痛苦世间的真相,并进而求以解决,这也是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
然而一般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贪习,对于三有轮回中暂时的安乐有着强烈的希求。虽然遇到痛苦也会苦恼,但他觉得轮回里也不是全然不好,就好比他虽不愿意堕三恶道,但他还希望做人或天人,认为轮回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以及世间的圆满(健康、长寿等)就是幸福乐园。如果将这种迷惑于表面现象产生的错觉、幻觉作为真实可靠的东西进行执著地追求,一旦陷入这贪爱迷恋中,就会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以至感受无量难忍的苦痛。这种以虚当实的贪恋执著意识本身就是生命难以打开的枷锁,而打开思想感情的枷锁就是一种解脱。所以凡是希望获得超出苦海之究竟安乐者,首先应当寻求殊胜稳固的出离心,也就是一种彻底的出世心愿。所谓“彻底”就是没有丝毫的留恋,因为贪执本身就是束缚,会让我们于生死轮回中不得解脱机会。实际上,出离心若能发得真切猛利,解脱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出离心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是对无明烦恼的出离,更是对生死惑业的出离。如果出离意愿至强至坚,对世间就不会再有所贪恋,如此一来,建立于执著之上的烦恼也就会随之松动,土崩瓦解。所以出离心是对治贪欲心的,二者是相违相克。如果还存有一丝追求现实圆满的念头,那么在此动机下所做的一切善行等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只能成为世间善法,仍为轮回之因,与解脱无关。所以出离心是原始佛教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习大乘和金刚乘必须具备的基础,因为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曾说过:“学佛者,若不具足佛教中最基本的理论,则修行如同于冰地上造高楼。冰一融化,楼房即刻倒塌,如此出离心若不具足,学佛也无意义。”所以萨迦派的四句离执口诀中就提到若执著此生非行者,都在告诉我们出离心是皈依修持佛道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大法。
昔有世尊之堂弟难陀,贪恋其妻不欲出家行道,世尊将其方便引入正法之门。彼虽出家,然不学所学之行,起心欲遁,世尊以神通力引其至雪山。此处住一老盲雌猴,示彼问曰:“此猴与汝妻芬陀日迦孰美?”答曰:“百千之分亦不及一,我妻为美。”世尊又将其引至天界,世尊退坐一边,告言:“汝自往观。”彼见一切天子各住自宫,众多天女围绕娱戏,享受不可思议安乐受用而住。独有一宫,住多天女,然无天子,以因问女,答曰:“于人境中有世尊之堂弟难陀,于世守戒,从彼处死后,当生天界,此即其宫。”难陀听后喜乐往返,至世尊前,世尊问曰:“诸天女与汝妻孰美?”答曰:“诸天女较我妻为美,其差别如同前面老盲猴与我妻芬陀日迦之别。”难陀回人境后,为欲将来享受天乐,故真实持戒而住。世尊遂告诸比丘言:“难陀乃为欲生天界而出家,汝等乃以涅槃之意乐而出家,所趣异等,是故汝等与难陀勿得议事相处,来勿与语,勿坐一座。”诸比丘众皆依教奉行,时彼难陀极生苦恼,作如是念:诸比丘虽皆舍我,然阿难陀乃我之弟,或当愍我。乃至阿难陀前,彼亦离座而去,遂问其因,告以世尊所说诸事,难陀于此忧苦煎迫。尔时世尊复来问言:“难陀汝欲往见地狱否?”答曰:“欲见”,乃以神通力引其至地狱处所,皆有无量众生在受各种痛苦。唯有一处有一空镬,其中火焰熊熊炽燃,众多狱卒围绕而住,遂问其原因:“何故镬中无余有情?”答曰:“人境中有世尊之堂弟难陀,希求天乐守护戒律,当生天境享乐,善果即尽当生彼地狱处受无量痛苦。”难陀听后,惊惧而返。从此以后,难陀彻底断除了欲享天乐的贪著心,并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为超离三界轮回而持戒修行,据悉难陀成为以持戒为首要的清净比丘。因此可知出离心是三学之根本,依出离心而清净持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是极为殊胜重要的。
出离心不但是修法的动机,更是修行的动力。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无法断除贪求三界乐的轮回根本,众生也就无法解脱生死苦海。唯有真正知苦后,才会主动希求解脱。所以有人将出离心喻为“火箭推进器”、“苦海的救生船”、“彼岸世界的入口”。因此,也可以说出离心是世出世间法分界线的标准。只要一天不具足出离心,就不能算是真正入了佛法之门,一切所作也就不能算是清净行持。
(二)出离心是菩提心之基
出离心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但依此根本却有两种发展情况:一是强烈的个人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这属于趣寂声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乘”;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发起菩提心,这是大乘菩萨之心。
何谓菩提心?即成就佛道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它是衡量大乘行者的标准,更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将无上菩提心比作佛苗因中如种子之不共因。正如《华严经》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4〕可见,佛果的无上菩提正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所以真佛子者,应当发起菩提心,正如佛在《法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说:“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5〕
又如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所讲的,我们希望能获得安乐远离痛苦,就因为我们本具的心性如此,所以我们都可以成佛。因此大乘菩提心是建基于不忍见众生轮回苦的圆满悲心。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对轮回苦生起厌离,是不可能对众生生起悲心的。所以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是不能生起的,即使生起了也不稳固,不具足菩提心的所有法相。因为菩提心所具的无住、无所得是与出离心相应的。所以,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一定是以出离心为基础。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学佛者对于依出离心生起菩提心的修学次第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误将出离心等同于“小乘”概念,这是不对的。出离心是求解脱的心,而大小乘的区别在于小乘专尚一己的解脱,所以看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而大乘想要一己获得解脱的同时,更希望一切众生获得解脱。因此出离心并没错,错的是小乘行者没有依此发起菩提心。但更有些自许大乘行者认为出离心是断烦恼、了生死,而大乘行者是不断烦恼、不了生死。所以,他们一听到出离心就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殊不知大乘行者并不是不断烦恼、不了生死,只是为了留惑润生,在生死中实践菩萨大悲普度的宏愿,而决不会再愚昧地热熏增上烦恼,积集生死的染缘。相反的,这种不屑于修小乘行的行为,正是熏积生死流转的杂染法。因此,如果不知道辨识菩萨不断烦恼,但也不熏积烦恼的道理,结果只会导致言越高而行越卑,原因就在于不知学佛是以解脱为理想为目的。又如果没有出离心,那便是恋世的心,贪著的心,更是一种含藏慢心、狂心的英雄主义。所以没有出离心为基础的,绝不会是自觉觉他的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明确指出:“三士道”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必经次第。所谓三士道即下、中、上三士道。虽然各道都有方便施设其各自的相应法门,但就整个菩提道而言,都不过是佛道的一部分。只因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才方便分出次第。上士道固然高,但如果没有中下士道为根基,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好比三层大楼,如果没有初层、二层,是绝不会有第三层的,但或许只有初层或二层,而没有第三层,断不会只有第三层,却没有前二层的理由。修学佛法也是如此,高深的境界是从浅近的境界逐步增进累积而来的。利根者,依照浅深次第修学,决不会以五戒十善等人天善心或个人的解脱涅槃为满足,一定会再向上努力,所以次第不会枉废光阴,只会圆满进取。而钝根者,可以依次第从浅处开始入道修学,不会因起点太高而无法契入,更不会因妄想空中楼阁而导致远大处、近小处利益皆失。修学佛法固应志其大者,但决不能忽略进修上的实际情形。如世间一般事业尚且无不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而逐渐扩展起来的,何况是进修无上甚深的佛法,如何能不依渐次而修习!
三、生起出离心的方法
至此可知,出离心不但是解脱道的入门,更是菩萨道的基石,因此具备出离心便成了初学者的当务之急。那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生起出离心呢?以下就试着从几点加以浅谈。
(一)正见轮回苦
出离心不仅仅只是一种希求离苦得乐的意愿,更是内在的一种理念,所以需要通过理性、逻辑的思维去观察。也只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世间的苦厄和产生苦的根源,正知苦的内涵,才有可能相应地生起无伪出离心。
在佛法思想体系中,不同于一般世人所认为的众生之死如灯之灭,相反地认为死亡是新生命的开端。然而生命又非只局限在人间世界再生,这种人类正在经历的生命形式,只是无尽轮回中的一种生命形式。佛法认为生命可统括为六类形式,称之为六道轮回,在人间的转生,只不过是六种生命方式中一种。过去生中人们无数次地在六道中死此生彼,如果不解脱今生终结后,又势必将再度投生于六道中的一道。没有智慧,轮回就是封闭式的。所以有古德将轮回比作井中不断转动的水车、封闭瓶中不停飞舞的蜜蜂。说明无论因善业生三善道还是因恶业堕三恶道,终在轮回樊笼中,不得出离。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6〕《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四中更详细地说:“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升沉出没,深大如海。”〔7〕三界者,为六道众生生死往来处的总称。言三苦,以三界不出三苦故即苦苦、坏苦、行苦。谓苦苦,以苦事之成而生恼者;坏苦指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行苦者,以行者迁流无常而生苦恼是也。三恶趣中众苦充满,恒时感受苦苦;欲界诸人众,苦乐无常,即使有乐也会成为变苦;天界诸众,虽长时受乐,但终有尽时,其快乐的本身就是一种行苦。因此在轮回中无论随生何处,皆为痛苦之性,犹如火坑,所以应当断除贪欲之心,精勤于解脱道。
又如《阿毗达摩俱舍论》中云:“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苦由三苦合,如所应一切,可意非可意,余有漏行法。’”〔8〕就有漏法非可意的苦受之行言,其体性为苦,所以苦受是苦;就可意的乐受之行而言,坏时感苦,故乐受亦不离苦;就非可意非不可意的舍受之行而言,也不免生死迁流。圣者观之,生苦怖心,所以舍受亦是苦,由此三苦之相观之,得知一切有漏之法皆为苦。是故《成实论》中亦云:“又此三受皆苦谛摄。”〔9〕又如《法华经》中所说:“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10〕可见是以三苦含盖一切诸苦,若加以细分别,则有五苦、八苦、无量诸苦。如地狱众生虽然寿量极长,但却长劫遭受极冷极热的煎熬及种种难以忍受的地狱酷刑;饿鬼众生恒受饥渴、恐惧等苦,长劫难得一滴水或一口饭食;畜生道众生不但愚昧无知,且常受被劳役、猎杀、互啖等痛苦;人道有情虽没有前三恶道之巨苦,但也恒时不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等诸苦,所以也无安乐可言;阿修罗道虽有天福,但因瞋心主宰,常受着斗争之苦;天界众生虽有极大福乐,极长寿命,但因散乱度日,不知修持正法,福尽自有下堕之苦。所以弥勒菩萨说:“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11〕
然而众生却常误执“搔痒出血”等微细痛苦为乐,不知相对的快乐实在是蕴含在绝对的痛苦中。执不可乐为乐,结果只能是痛苦。正如《成实论》中所云:“乐为苦门,以贪乐故,从三毒起不善业,堕地狱等受诸苦恼,当知皆以乐为根本。”〔12〕所以凡是贪欲轮回的众生,必常在流转而不得解脱。这也是为什么佛陀于四圣谛先宣苦谛,无非为令众生正知苦后,去欲离爱,趋向解脱。后来大乘佛教更从明外境缘起无自性上来断除心意识对外境的攀缘,从而苦乐双亡,得究竟法乐。这都说明贪执是轮回的根源、苦的本质,要出离解脱,就要先去除对轮回的贪执。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思维轮回中的种种痛苦,直至在心中生起定解。但思维时要注意两点:首先,不能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像看戏一样站在旁边看众生的各种苦,如果这样,是不会有太深感受的。而是要把自己观想为当下正受着这种痛苦的众生,这样观想不久就会产生恐惧感,此时则要作念:“仅仅观想就已让我惧怕,何况亲受?”其次,要对那些正受着痛苦的众生发起强烈悲心,并发愿:愿这些有情乃至自己皆早脱轮回。如此才是真发出离心,真发菩提心!
(二)正信业果不失
已知轮回种种过患,智者应当希求出离。应知无数的生死变幻皆非运气、天命或随机的偶然,而是由于过去所造善恶业缘才轮回各道。正如《百业经》中所说:“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各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乃极大。”〔13〕何谓业?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即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而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所以它是一种言行的造作,也是因缘果报的过程。由自我投射出自他,由自他相待产生种种造作,由此业力进一步稳固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进而促使了自我在其中的种种贪瞋痴角色表演,便有了后面的复杂情节、插曲,以致自我完全深陷其中。这时,业创造了自我,自我更创造了业,这种周而复始,反复滋养让众生一直受苦的现象就是轮回。所以六道轮回,并不一定要等到此生业报体结束再投生到某一道,而是就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生起的心境,当下就能体现六道之象。如愚痴感得畜生的果报,嫉妒感修罗果报等。所以业是一种行为和能量的延续,不只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本身就是一种因果定律。如是造作,如是业力,只要没有另一种相反性质的针对业力来抵消它,因缘聚合时,必感如是果。所以《百业经》中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14〕因此若欲求解脱,就必要具备相反于性质的解脱业。
要我们知道三有轮回诸过患都是由自心业力烦恼生,而烦恼之因就是非理作意,所以欲出轮回唯有如理作意。故《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三中有云:“若有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若无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若有不如理作意,而彼无明即可施设。若无不如理作意,无明亦复无所施设。”〔15〕所谓如理作意,即如于轮回之本质苦,这就是出离心。所以只有依于出离心,才有可能获得解脱之永恒乐。否则无论多少世间善法,终有享尽时。且众生无始以来所造恶业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就光今生今世,举止动念,便已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如果还不把握今生这难得稀有的暇满人身追求解脱,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随恶业再次轮回恶趣。一旦失去人身,要想再得到就不容易了。所谓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而解脱的机会又只有在人身,因为三恶道太苦,天趣太乐,唯有人道苦乐参半,才有可能生起出离心,所以人道是六道轮回转折的中间带!“依靠人身舟,渡过大苦海,此舟后难得,切莫愚痴眠”。
(三)思人身无常
人身难得如爪上土,但佛陀更告诉我们能获得佛法真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何谓能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即是指具足八有暇十圆满的暇满人身。因为只有获得如此人身,才有可能依佛言教获得解脱。而如今我们由于往昔善业,幸得如意宝般的暇满人身,所以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利用,何况它又是随时可能会失去。
首先,有生必有死。三界有情,不论君王还是乞丐,无论感生何处,一律平等,必死无疑,无一幸免。所以《解忧书》中云:“地上或人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16〕书中又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17〕《无常集》中更举出佛菩萨、声闻独觉都尚须舍此身,又何况诸庸夫?人生好比日出日落,日出时光很快照向对面,日落的阴影便像死魔王的影子般步步逼向我们。即使如百年之河也会迅速枯竭,生命这片浮云,时刻不停飘逝;无常大鬼顷刻不离左右。无论滴答的钟声,还是跳动的脉搏都在预示着我们正步向死亡。所以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纵使有百年寿命,月尽其年,日尽其月,昼夜尽日,六时再尽,总数本就有限,又只减无增,何能不死?可见人生好比赶赴刑场的死囚,好比少水池中喘息的小鱼,非常有限。然而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能利用来修学佛法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算人生百年,睡眠就要占去将近一半,剩一半中、前十年年幼无知,后十年衰老多病,单中间仅剩的二三十年,还要吃饭、作务、玩乐,所余时间实在寥寥无几,难道还不该珍惜分秒,为无尽的未来考虑吗?
其次,死期不定。如果说我们能掌握死期,那么即使如上面所算只有几十年的修学时间,也仍然可以先享受几年,然后用最后几年来精进努力。然而事实并非这般,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死期。多少年青人在满怀壮志时就英年早逝,甚至有些在襁褓中便夭折了。试问有谁能肯定自己明天一定活着?《因缘品》中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18〕龙树菩萨也说:“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真稀奇。”〔19〕命系呼吸间,实如旷野上之残烛,东南西北临风,复加暴风雨,岌岌可危,细细思量,人命不过如此!所以阿阇梨圣天(圣提婆)说:“死缘极众多,生缘极稀少,彼亦成死缘。”〔20〕能令我们丧命的因素如水、火、毒、兽等比比都是,而能促进我们的生缘却微乎其微,甚至生缘中自足所需衣食等也都可能成为死缘。如体内的气血、阴阳和精神因素,本来是生命之源,但一旦失去平衡,都可能变为死因;饮食男女本为养生,却也能致病致死。人生活在大地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气候变化,却一一是人类生存的威胁。可见人命之脆弱,生命不过一口气,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别了下床鞋,这样不争的无常事实,如何能不恒提正念?所谓自古有言“莫等老来方修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尽其已生及当生,悉舍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
以上略谈了生起出离心的几个方便,若概而言之,即“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皆苦”十六字,这也就是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所讲的“共同外四前行”。若欲详知者,可更细读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及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
四、出离心生起的相状及其
现实意义共同前四加行是生起出离心的重要方便,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去思维观察,让其在心中生起定解,并将之转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来谈谈前四加行的定解,即出离心之相状。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对前四加行在相续的定解之量,分别以朗日塘巴、米拉日巴、金厄瓦、喀喇共穷等尊者为准。如朗日塘巴尊者因为观修轮回苦,一生几乎未露过笑容,以致被人称为“黑脸朗日塘巴”;金厄瓦尊者因为思维暇满难得,所以一生精进不眠。这都是因为内心对出离生起了无限笃定。所以《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在提及出离心之相时,说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唯有日日夜夜精勤不懈希求解脱生死轮回,方可算是生起了无伪出离心。也就是于轮回的世间八法没有丝毫希求心,时时刻刻唯是追求解脱之念。这些都说明了出离心的要求是日日夜夜不间断,但显然这对薄地凡夫来说一时是不易做到的,尤其现代众生烦恼深重,贪欲增盛。所以晋美彭措法王在《胜利道歌》中提及出离心之量时,只说于诸轮回盛世富,不起羡慕之心念。只要对世间八法的贪欲已经淡薄,对解脱有了很强的希求心,这也就算生起了出离心。
说到这里,不免会触及世人关于积极和消极的概念。在凡夫认为对世间八法的放弃是一种消极,加之他们对佛教所谓的积极解脱又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就误解出离是一种纯粹的消极。对此佛教的诠释是相反的,佛教认为世间所谓的积极不过是眼前蝇头小利,无非是追求今生的世间圆满,最远也不过是来世的人天福报,这才是一种真正消极。因为世人对于生命、心灵的净化或提升都没有任何的计划、准备或努力。但佛教徒对此却有着崇高、光明的远景目标——即为了更好地利他而先自利,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积极向上。所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它对原先的世俗观念也一定会起到冲淡或遏制作用,但又不会与工作、生活对立起来。因为佛子明白这些不是生存目的,只是一种临时的生活方式和手段,是无关痛痒,他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解脱。如此自然也就不会再过分地去羡慕他人,而会关注自己的修行,不敢懈怠懒惰,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不断努力。即使做不到日日夜夜都专心专意地希求解脱,但凡重大、关键的选择,一定会围绕在解脱周围,以解脱为中心。
所以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出离心,只需问问自己:我是否还在羡慕和追求世间的安乐与圆满?我的生活与事业重点是否放在了寻求解脱方面?我是否还将重点放在现世生活方面?我是否还在把生活方式当成生活目标?根据这些答案,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如果你的答案是:我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我不再沉湎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而是一心一意的期盼解脱。那么就可以恭喜你,你已经迈上了修行之路!
结 语
无始以来的业习,使我们在业海欲流中升沉流转。对于外在五欲的诱惑,常常是相应多于理智。这时,出离心就是修行路上的基础保障。想想我们之所以放弃世间的五欲享受,不就是为了要在法上吸收营养吗?而这份营养就是指在出离心支持下的法益,所以出离心是获得法上营养的前提。常听人道:“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两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在天边。”试问为什么佛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呢?那是因为我们出离的心念越来越淡,而与五欲世间的关系却越来越近。中国佛教强调菩萨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世间。在充满五欲的世间行菩萨事业,这出离心就是菩萨的防护衣,也是说法教化的中心,同时更是芸芸众生的精神家园。所以无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真菩萨一定会真正为生死发起菩提心!
参考书目:1. 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2.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道次第》,戒幢佛学论丛系列。3.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4.《法尊法师论文集》,大千出版社。〔1〕《大正藏》第30册,第332页。〔2〕《大正藏》第26册,第312页。〔3〕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39页。〔4〕《大正藏》第10册,第846页。〔5〕《大正藏》第17册,第897页。〔6〕《大正藏》第9册,第14页。〔7〕《大正藏》第33册,第472页。〔8〕《大正藏》第29册,第114页。〔9〕《大正藏》第32册,第282页。〔10〕《大正藏》第9册,第17页中。〔11〕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39页。〔12〕《大正藏》第32册,第283页。〔13〕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166页。〔14〕同上。〔15〕《大正藏》第11册,第785页。〔16〕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86页。〔17〕同上,第89页。〔18〕同上,第87页。〔19〕同上。〔20〕华智仁波切著:《普贤上师言教》第98页。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54心地功夫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