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生态文明
理净法师
引言
“环保”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课题,也是关系着我们人类生存的根本保证。“生态环保”是社会的和谐和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不仅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增多,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社会战争的起因。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相互生存的关系,也就破坏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本文就是想通过佛教的“放生护生”理念,来唤醒人们佚失了的善良和文明。佛教的“放生护生”理念不仅限于戒杀放生,还应当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人与自然界的调和。因此,佛教的“放生护生”理念就是最好的对社会“生态文明”的贡献!
一、戒杀放生的功德和起缘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这段经文可以说是中国佛教放生理念的起缘,说明了佛陀教导大家要常行放生者,是要人们认识到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生身父母,如果我们杀生者即是杀我们的生身父母。在《大智度论》中也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由此可见戒杀放生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只要身体力行既可消除业障又可长养慈悲,是佛弟子修诸功德的殊胜法门。
明莲池大师着《戒杀放生文》对戒杀放生的功德和意义作了详细的解说,对后来中国佛教奉行放生的理念有很大影响。如《戒杀文》中说:“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这说明在世人看来食肉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动物生来就是让人宰杀食用,这已经是世间人们的习俗了,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但事实上从因果理论而言,杀生食肉者相互宰杀生生世世积成怨业,人们不信因果而迷惑不知而已!莲池大师解释说:“凡有知者必同体,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由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何也?不习行故也。”在《戒杀文》中说我们至少应在七种情况之下不易杀生:一是生日不宜杀生;二是生子不宜杀生;三是祭先不宜杀生;四是婚礼不宜杀生;五是宴客不宜杀生;六是祈禳不宜杀生;七是营生不宜杀生。在世人认为喜庆祝贺的时候应杀生吃肉喝酒来庆贺,而在佛教看来则应当戒杀放生以修功德,才能使真正的得到庆贺而事事吉祥如意。如果以杀生来庆贺者,不仅不能使诸事顺利反而集冤成仇事事不利。以杀他生命来增长自己福寿者,在世间那有这种违背伦理不合逻辑的道理?
在《放生文》中说:“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通过莲池大师的《放生文》使我们明白不仅不能杀生,更应当养成放生的善良品德。对于生物界而言,世间至贵至重者莫过于生命,而天下最惨忍者要算杀生。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战争连年不断者,就是人们杀业所感。有佛教颜语:“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从佛教因果理论讲,我们世间的战争就是人们的杀业所感。虽然这话人们不易明白,但从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人与自然等,相互之间的生物链的关系而言并不无道理。人对动物的残杀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使得人与人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自然就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因此,戒杀放生不再仅仅是佛教徒的慈悲表现了,而应当应用到当前社会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中,通过佛教的戒杀放生理念来推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
《放生文》又云:“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陵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人与动物本来应当是相互平等生存,不应当相互残杀弱肉强食,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宋代诗人陆游也说:“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人不同动物者是人有信仰、有怜悯之心、有善恶分别,而人们为了一时口中之乐,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和种种残忍的手法宰杀动物,最起码的怜悯之心都荡然无存了!就是在今天国家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法规下,人们仍然在肆无忌惮的捕杀野生动物。只有人们正确认识佛教戒杀放生的理念,也就能够建立真正的“生态文明”。所以印光大师所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
二、戒杀与素食对人类的健康
素食主义已经不是佛教信仰者所独有,而在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和推行素食的健康理念。将素食理念运用到健康饮食和餐饮文化中,与中国传统文化饮食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今天人们的健康饮食有很大积极影响。
经科学实验而证实,食动物肉者有六大害处:一是毒素致癌,因为动物体内含有多种毒素,当动物被屠宰时因剧烈的痛苦、恐怖而分泌出毒素以自卫;二是阻塞循环,因为动物体内的脂肪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当进入人体血管中会变成一种黏稠的物质,在血管中日积月累越堆越厚,使得血管越来越窄,血管的压力加大,最后将导致心肌梗塞(心脏病)或中风(脑血管破裂)等症状。三是肾脏过劳,动物的肉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食肉者为了排除这些氮化物,肾脏承受素食者三倍的负担,使得肉食者成了肾功能退化、肾脏病、尿毒等难治恶疾的常客。四是血糖失控,人体内的胰脏生产出来的胰岛素,遇到人吃进胃中的食物,会分泌出糖份,以利于消化食物。由于肉的酸性,需要大量的胰岛素才能够消化,因此吃肉会加重胰脏的工作负担,使胰岛素产量不够,失去控制血液中含糖量的比例,而使血糖增加到超越正常现象,就会引发糖尿病,导致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衰退,最终引起种种并发症。五是病毒感染,动物一般不具有人类的卫生常识,常期食一些垃圾、粪便、废水、残饭剩菜、畜牲尸体、化学废料等。所以动物体内常常隐藏着多种病毒、传染菌、肿瘤、癌细胞,也是各类寄生虫最好的寄身繁殖之地,当人们吃动物肉时自然这些病毒也就随之进入人体。
美国医药学会曾经报导:“素食可以预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脏病。”因为植物中不含任何胆固醇,反而具备粗糙的纤维质成分,在人的胃肠内扮演扫把的角色,把消化后不需要的废物一路扫到排泄器官,快速逼出体外。所以,素食不但可以防止循环系统的心脏病和中风,又能够防止排泄系统的肾结石、胆结石、膀胱结石、便秘、尿毒、盲肠炎等杂症。科学家把人吃肉称作“食物链的末端”,根据科学调查,肉类当中的杀虫剂量,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毒量,高出十三倍。农药是致癌的主要病因,当人们食肉时被吸收到人的体内。而吃蔬菜和水果,却可以借清洗或削皮的方法,去除农药的残毒,以避免中毒或减至最轻微的程度。
素食不仅对我们的健康有益,更是对地球的健康有益,也是关系到更多人的生命。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作了这样一个计算:生产一斤肉,需要十二斤的谷物;我们每个人对粮食的需求,一年只需200斤;而食肉者每个人每年要消耗800斤的粮食。同时肉食文化严重伤害森林,造成生物大量的灭绝!对于我们健康的有这样四句格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当我们少吃肉,多吃菜的时候,这个饲养牲畜的粮食量就不会这么大,粮食价格也就不会一直飞涨。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温室效应也就不会阶阶高升,自然界的生物链也就不会被破坏。有一组数字写道:“一万年前地球每一百年会有一种物种消失, 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就有一种物种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就有五百种物种消失,五年前每一年就有两万种物消失。”自然界的物种以这样的速度消失,难道不值得人们的深思吗? 因此,素食是具备自他二利的功德,素食不仅对自身有很大益处,而且还间接有护生放生的意义,因为肉食者越少,被屠杀的动物也就会相对减少。这样就必然的对生态和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素食主义已经不是佛教信仰者所独有,而在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和推行素食的健康理念。将素食理念运用到健康饮食和餐饮文化中,与中国传统文化饮食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今天人们的健康饮食有很大积极影响。
经科学实验而证实,食动物肉者有六大害处:一是毒素致癌,因为动物体内含有多种毒素,当动物被屠宰时因剧烈的痛苦、恐怖而分泌出毒素以自卫;二是阻塞循环,因为动物体内的脂肪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当进入人体血管中会变成一种黏稠的物质,在血管中日积月累越堆越厚,使得血管越来越窄,血管的压力加大,最后将导致心肌梗塞(心脏病)或中风(脑血管破裂)等症状。三是肾脏过劳,动物的肉中含有大量的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食肉者为了排除这些氮化物,肾脏承受素食者三倍的负担,使得肉食者成了肾功能退化、肾脏病、尿毒等难治恶疾的常客。四是血糖失控,人体内的胰脏生产出来的胰岛素,遇到人吃进胃中的食物,会分泌出糖份,以利于消化食物。由于肉的酸性,需要大量的胰岛素才能够消化,因此吃肉会加重胰脏的工作负担,使胰岛素产量不够,失去控制血液中含糖量的比例,而使血糖增加到超越正常现象,就会引发糖尿病,导致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衰退,最终引起种种并发症。五是病毒感染,动物一般不具有人类的卫生常识,常期食一些垃圾、粪便、废水、残饭剩菜、畜牲尸体、化学废料等。所以动物体内常常隐藏着多种病毒、传染菌、肿瘤、癌细胞,也是各类寄生虫最好的寄身繁殖之地,当人们吃动物肉时自然这些病毒也就随之进入人体。
美国医药学会曾经报导:“素食可以预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脏病。”因为植物中不含任何胆固醇,反而具备粗糙的纤维质成分,在人的胃肠内扮演扫把的角色,把消化后不需要的废物一路扫到排泄器官,快速逼出体外。所以,素食不但可以防止循环系统的心脏病和中风,又能够防止排泄系统的肾结石、胆结石、膀胱结石、便秘、尿毒、盲肠炎等杂症。科学家把人吃肉称作“食物链的末端”,根据科学调查,肉类当中的杀虫剂量,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毒量,高出十三倍。农药是致癌的主要病因,当人们食肉时被吸收到人的体内。而吃蔬菜和水果,却可以借清洗或削皮的方法,去除农药的残毒,以避免中毒或减至最轻微的程度。
素食不仅对我们的健康有益,更是对地球的健康有益,也是关系到更多人的生命。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作了这样一个计算:生产一斤肉,需要十二斤的谷物;我们每个人对粮食的需求,一年只需200斤;而食肉者每个人每年要消耗800斤的粮食。同时肉食文化严重伤害森林,造成生物大量的灭绝!对于我们健康的有这样四句格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当我们少吃肉,多吃菜的时候,这个饲养牲畜的粮食量就不会这么大,粮食价格也就不会一直飞涨。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温室效应也就不会阶阶高升,自然界的生物链也就不会被破坏。有一组数字写道:“一万年前地球每一百年会有一种物种消失, 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就有一种物种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就有五百种物种消失,五年前每一年就有两万种物消失。”自然界的物种以这样的速度消失,难道不值得人们的深思吗? 因此,素食是具备自他二利的功德,素食不仅对自身有很大益处,而且还间接有护生放生的意义,因为肉食者越少,被屠杀的动物也就会相对减少。这样就必然的对生态和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三、放生与护生理念的转换
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好生之德,比如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佛教颜语更是家喻户晓。佛教徒在佛菩萨圣诞日举行放生仪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形成的优良传统。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放生”行为本身也凸显了一种积极的生态观、自然观,有着注重动物权益、维护动物福利的积极道德意义。但是,随着放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放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放生频率的日益密集,量变引发了质变,堪称“道德”行为的放生,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不道德”的杀生后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值得深思的现象。在《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也就是说放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慈悲”之心,所以放生者必先要明白护生的道理,这样才能使所放众生颐养天年命终之后转生善道,真正达到“护生”的目的。
因此,放生的真谛是“护生”,而我们今天的放生者大多数是形式化,往往过于急功近利,简单的认为放生就能修功德,消灾免难增福加寿,其目的明显是一种自私行为,结果也往往是弄巧成拙、劳命伤财,不仅不能得到功德反而实得其反变成杀业。当前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野生动物被大量捕生,人类生活圈在不断扩大,而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在越来越缩小。人们放生者大多只能选择湖泊、河流、园林之类的人为生态环境。所放的动物也大多数是人为养殖,很难适应野外生存。这样一来我们的放生功德反而变成变相的杀生了,这种放生的形式也就失去了佛教本来的护生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来呼吁人们在放生时要慎重对待、冷静思考,不要盲目的、有名无实的去放生。
佛教提倡放生的基本精神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我们应当推动这种放生的理念,但要正确合理的引导和对待,对放生的时间和地点和所放生物要有选择,对放生后动物生存状况和环境要认真考虑。如果人们把放生只看成是获取个人功德的形式,丝毫不考虑放生后动物的死活以及放生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那这样实际上是背离了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也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放生功德。所以,将放生与护生、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符合佛教的放生护生的精神。
从总的方面而言,放生带给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一定能够引起大家对“护生”理念的重视,把“放生”转换成“护生”。使得佛教的放生理念为社会的“环境保护”做出最大努力。在当前已经有不少大德高僧和有识之士呼吁“护生”、“环保”来取代传统的放生。像圣严法师就把一九九二年定为中华佛教研究所的“环保年”,希望佛教徒实践环保工作,不要透支自然资源,他不断地呼吁我们佛教徒要节约。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也在演讲时一再呼吁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可是如果要将这一理念真正转换,并实施于佛教的放生活动中去,不只是简单的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大家和社会对这一理念给予更多的支持,在社会中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使得这一理念得到具体实施。
四、戒杀与护生对生态环保的意义
护生与放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修菩萨行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培养人们慈悲心和爱心的一种有力措施。“慈悲”是菩萨行的六度之首,也就是说要修菩萨行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爱心,这样才能无私的去救度众生。在佛教无论是大乘还小乘、显宗还是密宗,都非常重视放生活动,认为通过放生可以增福延寿、消灾免难,消除我们过去世所造的身口意三业。因此,放生和护生也就成了佛教徒救度众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佛教所倡导的放生与护生思想,不仅体现了佛教徒的慈悲精神,同时也无形中对社会生态环保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虽然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丰富,但却从另一方面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对社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加速了进程。从人文层面而言,人们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战争不断、恐怖盛行;从生物界而言,各种生物种类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减少,大多数野生动物不是被人类大量捕杀,就是因人类的活动而失去了生存环境。这一切足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反省,人们也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调解自然界物体生存的环节。所以动物界生存的环境应当得到人类的保护,保留动物界足够的生存空间。培养人们爱护动物的理念,养成人们保护动物的爱心。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要解放我们自己,这需要扩大我们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灵和美妙的大自然。”哲学家康德也说:“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印度领袖甘地也说:“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以仁义立国,可如今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富裕了,无论在菜市场还是超市里,人们为了求得“新鲜”,对动物常常是活刮、活剖,活杀的场面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饭馆对动物活蒸、活煮,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动物的巨大痛苦,而且使动物体内的毒素释放,也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因此,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佛教放生护生的理念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提倡佛教放生护生的理念,有利于引导人心向善,抑制杀戮和恐怖活动,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建立和平、和谐的社会;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不合理的大吃大喝腐败之风,改变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从佛教修行方面来说,更是增长慈悲心,减少罪障,增福延寿,感得现世与后生的善果,为子女和亲人修德积福。
结束语
由此在今天看来,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护生放生的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青山绿水越来越少了,这不仅使动物界身受其害,同时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物种的平衡,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佛教倡导维护生态物种的平衡,保护环境,净化身心,使得我们生存的世界显现为清净佛国。佛教的这种护生理念体现了佛教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我们应当对这一理念更好的加以维护和推广。这里有莲池大师的《戒生放生文》、丰子恺先生和弘一大师合作的《护生画集》推荐大家非常值得一读。今引《护生画集》两段文作为结尾。“一蟹失足,二蟹持扶,物知慈悲,人何不如。”又“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文殊菩萨及其学风】印顺法师曼殊室利,为文殊师利的异译;文与曼,古音相近。曼殊室利,义译妙(曼殊)吉祥(室利),在大乘佛教中,是以智慧为特德的菩萨,曾为诸佛之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则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大家看那个社会一切人,不论士农工商、家庭社会、一个国土、整个一个世界,都是一个心。这个心奥妙之处,简直不可思议。但是这个心有正有邪,“善用其心”都让你正,千万莫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有些人老埋怨:“你看那个人作恶多端,但是人家现在就有钱花,花也花不完。你说我一天辛辛苦苦,又善良又做好事,一天穷得当当当!”实际那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以前修的善业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不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分析中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思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得跟师父,一个师父一个师父学,跟好多的佛,学了很多,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是要经过学的。犹如在暗室中有宝,不能见暗室里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佛教文化 在中国的寺庙里,我们常见到一位菩萨手持宝剑的造型。那是文殊菩萨,那是一个象征。 宝剑即是宝见。在开始修行,到达彼岸的旅途中,修行人最贵见地。见地若正,直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3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酒吧摆艳遇佛形似男女双修:抱的不是女人是智慧[图]近日,一则丽江一酒吧摆价值千万的‘艳遇佛’引游客疯狂抚摸的网帖炒热了丽江古城一酒吧里的一尊佛像。丽江本就以艳遇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我希望你们能正确了解禅修方法,因此在禅修前,了解一些有关禅修准备事项很重要。巴利文经典中提到了这些准备事项,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观想方法。第一是礼敬佛、法、僧,并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1. 勿亲近愚.恶者。2. 应亲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无怖畏、灾难、横祸之事(除非是过去造恶之报)。他能善思惟、善说、善作,于过见过、有过悔改、向人悔过。3. 尊敬值得尊敬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
佛答时间:2024-08-18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Namo Fundamental Teacher Shakyamuni Buddha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The Dharma, infinitely profound and subtle;I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智力与智慧智力和智慧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似乎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个意思了。其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待我慢慢道来方之此言不谬。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学中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