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讲】
第十二条 「唯照念佛」之文
下面是讲《观无量寿经》。
第十二文: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阿弥陀佛的光明不照摄念佛之外修其它修行的人,只照念佛的人。我们愿生极乐世界,是在弥陀的光明照耀摄取当中好呢,还是在弥陀光明照耀摄取之外有把握呢?弥陀光明唯照念佛,念佛一片光明;你非要去杂行杂修,杂行杂修弥陀佛光不照,自心一片黑暗,那你有把握吗?没有把握。经文是这样说的:
《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无量寿佛是报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又有八万四千大光明,这有多少光明?回去算一算,几百上千亿了,八万四千乘八万四千再乘八万四千,这么多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这么多光明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摄取念佛之人。你看,阿弥陀佛白毫里面放一道光摄取你就够了,何况这么多光来摄取你,还不够吗?千稳万当!
光明遍照的作用,使得我们了解了佛法,我们听闻到名号,我们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成为念佛众生;念佛众生,当下就给予你摄取不舍的利益。摄取不舍,就是上面讲的: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离开你,不放弃你,不弃舍,保护你,忆念你,摄取你。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也是个真实的感应:有一个念佛人,文化也不高,他读经,「摄取不舍」四个字读不懂,他就在佛前礼拜了,说: 「阿弥陀佛,你告诉我,这『摄取不舍』是啥意思?『念佛众生』我知道了,我就是;如果『摄取不舍』四个字搞不清的话,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利益呢。」他就拜佛,七天为限,天天虔诚地拜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礼拜,念佛,第七天晚上,他就做了一个梦,梦非常殊胜,梦见谁呢?梦见阿弥陀佛,非常高大,金色之身,哇!没见过这么大的佛。世间的人,两米就不得了了。这么高的佛,他吓得一愣。金色的佛,用手来抓住他的手,一下抓住了。他有点害怕,就要挣脱。佛就开金口讲话了: 「某某,这就是『摄取不舍』。」他当时就非常感动,懂得了:「摄取不舍」就是抓住要逃跑的人,不让你逃跑。你想跑,他都不愿让你跑。
就像刚才讲的大富长者,那个穷子要跑,他的父亲就要摄取不舍,不让他跑,用种种方法把他引导回来。阿弥陀佛也一样,用种种方法让我们来念佛往生,你要专念弥陀名号,你想不往生都不可能。为什么?你的小胳膊被阿弥陀佛抓住了,那就把你 「摄取不舍」了,引导到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边用四句话来解释,善导大师讲的话都很简单: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前面两句好理解,我们看后面两句。说弥陀的光明照耀十方,为什么只有念佛的人(「唯」是只有 ),为什么只有称念弥陀名号的人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那么,如果不是称念弥陀名号的人呢,那就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是不是?(「是。」……「不是。 」)我再问一遍,这里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因为经文讲「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那么,念佛之人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是不是?对。那不念佛的人,蒙受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呢?(「蒙受。」……「不蒙受。」)大家的回答不算,经文为准。经文说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说的很清楚啊,是念佛的人才摄取不舍啊。就好像坐船过海一样,你坐船的人,我才能摄取不舍;你不坐船,那船长怎么摄取不舍呢?你从烟台到大连,坐船的人,船长会照顾你,一定会把你运到大连;你不坐船,船长怎么把你运到大连去呢?不是他不摄取你,是你不坐船。
所以,善导大师这里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唯」是只有,这就是为什么要专修念佛了。善导大师讲:「佛光普照,唯摄念佛之人,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佛光普照,但专门摄取念佛人,其它所有杂业的行者,佛光不摄取。道理在哪里呢? 「当知本愿最为强」,因为念佛之人,顺了阿弥陀佛当初的誓愿,顺了他的本愿。他的本愿说:「念佛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们念了名号,如果不能往生,佛则不成佛了──那怎么可能呢?他既然成佛了,满足他当初的本愿,「哎,你念我的名号,我千万不能让你不来往生,如果你不来往生,我就不能成佛了! 」那还行吗?所以,他放出八万四千光明,对你摄取不舍,使得你必然往生!
本愿是强缘,称念弥陀名号,顺佛本愿;杂行杂修,不顺佛本愿,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如果用事例来比喻,就是刚才坐船的比喻。
比如说有一座小岛,这座小岛已经快淹没了,火山爆发了,海浪起来了,人家开着船来搭救。船长就喊了:「大家赶快上船哪!只有上船这一条道路能够逃生!我来救你啊! 」那你不上船,还怪人家船长:「我不上船,你能救我才好呢。」就等于说怪阿弥陀佛:「我不念佛,你能让我往生才好呢。」道理不符合啊。你不愿意念佛,就不能怪阿弥陀佛不慈悲了。这个船,任何人都可以上,你不上船,你怪船长不摄取你,那就是你无理取闹了。所以说,只有上船才可以得救,我们只有称念六字名号、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才可以平安往生极乐净土。我们自己在那里砍两棵树,做一个小木筏子,那是不可靠的,那代表我们的杂行杂修,我们这样修、那样修,修的那一点点的小功德,怎么能跟六字名号功德相比呢?所以那个就放下,要舍得,专门来称念六字名号。你修其它的法门,一定要达到不生不灭,能证悟无生,能够得到无漏功德,才叫真实功德。不然,都是虚假功德、不实功德,都是人天果报,还是六道轮转。所以,不要把我们的小善看重、把佛的大善大功德的名号看轻。应该归依佛。
善导大师还有二句话是这样说的:「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不为其它的目的,只有一个目的,专门寻找那个念佛的人,找到即让他往生极乐世界。 「觅」就是寻找、仔仔细细地寻找,「唯觅念佛往生人」,佛光就找,找哪个是念佛的,一旦你念佛,就立即找到你了,找到就加以保护,日夜跟踪不舍地保护,平生摄取不舍,命终接引往生。就好像刚才讲的大富长者,父亲虽然爱护穷子,穷子自己不认父亲,那仍然不能叫父子相忆啊。只有父子相认、父子相忆,才是一家人。
名号统摄一切
这第十二条文出自《观经》「真身观」。《观经》先讲十三定观,其中第九观叫「真身观」,「真身观」观想成就之后,见到阿弥陀佛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高,放出无量的光明,见到这尊佛,这尊佛向他表示什么呢?这个观想的人就不明白了:从观想念佛进入称名念佛。见到什么?见到佛光普照,是摄受那个念佛名号的人。他就开悟了。 「噢!原来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摄取念佛众生的。」这叫做由观察正行进入称名正定之业,显示观想念佛的目标、方向是引导到称名念佛当中。
所以,善导和尚才讲:「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定善十三观的第九观最为殊胜,因为前面的日想观、水想观,那都是初级的,然后地想观、宝树观、宝楼观……,最殊胜的就是第九真身观,直接观阿弥陀佛报身之相。第九真身观成就之后,引导的方向到那里呢?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而不是「观佛众生摄取不舍」,主要是从这里引导进入念佛。这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的巧妙之处。因为这部《观经》韦提希夫人一开始就问释迦牟尼佛: 「世尊啊,我要往生极乐世界,请您老人家告诉我怎么观想吧。」凡夫的心总以为观想很殊胜,「你念几句佛的名字,念几句佛,这有什么殊胜的?观想多殊胜!」我想在座各位多少也有这样的心理。可是,这个法门不是这样,在净土法门里边,称念弥陀名号最殊胜,观想成就之后,引导进入念佛。
在整个《观经》结束的时候,观想那么殊胜,释迦牟尼佛不咐嘱给阿难,而把持无量寿佛名──念佛咐嘱给阿难。为什么呢?因为六字名号包含了一切观想功德,你再殊胜的观想,也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六字名号殊胜,称名念佛远超过观想念佛。阿弥陀佛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作为本愿,说 「十方众生,称念我的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没有说「十方众生,观念我的佛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想也难,也做不到。而阿弥陀佛还发了一个誓愿说: 「十方诸佛赞叹我的名号。」他也没有说「十方诸佛赞叹我的身相」,赞叹身相,凡夫也观察不来。所以,是以名号统摄一切,这是净土宗的一个根本基础。没有超过名号的,无论如何观想,无论如何修实相法,无论如何开悟,都不能超过六字名号。你再开悟,也是小悟,你不可能悟到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禅宗祖师开悟讲: 「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你再开悟,还是凡夫啊,或者说还是小菩萨啊,你的悟,不可能比阿弥陀佛悟得更大啊,你怎么能超过阿弥陀佛呢?何况阿弥陀佛的智慧是十方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况你修的这个小悟呢?这一句六字名号,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凡夫不可测度,「二圣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声闻菩萨都不能测度,只有佛才知道念佛这个法门是这样的殊胜,不可思议。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睡眠占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眠中也修行那么我们的修行时间将大大增加并且我们真正做到了不间断念佛往生大事可成如何睡觉?睡觉前跪于床尾,三叩首,和掌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八十七、恽铁樵耳聋闻念佛沪上名医恽铁樵君(寓梅白格路金椿里廿号),患耳聋十余年,前因信仰地藏菩萨,忽闻念佛之声。聂云台君(前上海总商会会长)笔记其事喜洋,原文如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人生的凶相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唯说念佛(六)正定业与助业这五种正行,包括了我们在此土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的所有行法。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是不是五种平等呢?五种都要做呢?如果是那样,有人心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正讲】第十三条「唯叹念佛」之文第十三条文: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这段文也是出自《观无量寿经》,标题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念佛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唯说念佛(十五)极其容易谤佛谤法关于这个诽谤,我最早听到有一位法师讲的录音带里边说:我们众生最容易造下来的就是谤法之罪。我当时听了,心里猛地一震,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念佛时身体感应发热是因为念佛就是念无量光,光就代表阳气,是善中之善。阳气足的人身体比较健康。我们平时念诵佛法的时候是有特别多的感应的,我们平时持诵修行的时候一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念佛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可以自己在家中念诵修行佛法,这样我们是可以很快地精进的。每个人都是有注定的因缘的,那么多多的念诵佛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27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道证法师讲述有人问我念佛要怎么念,我念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但是有一点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念佛的时候,全身要放轻松,每一个关节都要放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放生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顺心如意,而且通过放生和念佛还能够在我们净化心灵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问: 《地藏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天地鬼神,护持念佛,礼佛上香的人,不令恶事横事入门,水火盗贼,一切恶事悉皆消灭。而我却见到不少礼佛念经的居士,甚至我自己常有不如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广钦老和尚常常的教导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岁那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5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这只猫为报恩在寺庙跪拜4年,吃斋念佛不杀生。▼猫咪作为新一代的萌宠,以它呆萌的外表俘虏了很多人类的心。主人都会为它们准备小鱼干,罐头,天天大鱼大肉享受着,然而今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11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念佛精进 西方莲开 (刘宋 悟性尼)南北朝刘宋时,比丘尼悟性,住庐山,笃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听见空中有音乐声,对旁边的人说:"我已得中品往生了,并且亲见同志中念佛精进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09
听一位师兄讲她妈妈,学都没有上,但是会背诵早晚课。背诵《阿弥陀经》,一字不漏。然后讲起她妈妈,很像小孩子一样,常常需要她哄一哄,赞美几句,她妈妈念佛就更起劲。人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5
有一天,我向金山活佛笑说:“佛教的法门很多,为什么只老实教人念‘阿弥陀佛’?何以不开示别的法门?”他答的话真有趣:“现在世界上的人,他们的心眼多,说多了它会漏掉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念佛精要张尚德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的,这称作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忠臣孝子念佛一声,声音直达三界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
孝顺父母时间:2024-09-16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1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修念佛法门,不必破无明烦恼(妄想),不必断见思烦恼(执着),这一句佛号能降伏烦恼,能把烦恼压住,就能带业往生。2 带业往生是佛说的,但是佛在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0
高僧念佛的感应也是有很多的,其实只要是认真念诵佛法都是可以获得感应的。当然我们念诵佛法并不只是为了感应,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高僧
佛经感应时间: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