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
药山惟俨禅师,一日坐次,僧问:“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
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1〕
香岩智闲禅师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今于)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智闲被这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 。”屡乞沩山说破。
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且)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退,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
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见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之。
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喻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2〕
径山宗杲依止湛堂文准禅师时,堂一日问曰:“杲上座,我这里禅,你一时理会得,教你说也说得,教你做拈古、颂古、小参、普说,你也做得,只是有一事未在,你还知么?”
对曰:“什么事?”
堂曰:“你只欠‘(外口内力)’这一解在。若你不得这一解,我方丈里与你说时,便有禅,才出方丈,便无了。惺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着,便无了。若如此,如何敌得生死?”〔3〕
从这三则分案看,可知当时禅宗祖师用机锋话已钳锤出了不少丈夫汉。亦因此,便的久参不悟或自负不凡而骤遭铩情羽的禅者乞请宗师说破之事。无如此事离言绝想,无心能思,无舌能宜。佛教任何宗派,也只能为说悟入的方便,没有说破的善巧。这一点,即使佛陀自己也是如此,何况余人?此即禅宗诸祖不为人说破之理。试看湛堂对宗杲说悟解时,会有猝然惊愕的这一“(外口内力) ”声,然而,这一“(外口内力)”声所解的是什么,又有谁能知道呢?
按:藏传宁玛《椎击三要决》〔4〕中,亦有开悟惊愕之说,如颁云:
最初令心坦然住,
不擒不纵离妄念,
离境要闲顿时住……
一切皆无唯惊愕;
愕然洞达了无碍,
明彻通达无言说,
法身自性当认之,
直指本相第一要。
颂中的惊愕,与前说禅宗的“(外口内力)”声同义,似可无疑。然而,这也只是通说,说明诸入道者在见前所未见时,的确都有这种相同的反应而已。此外,颂中的第一要,是初业修行人直至见道这一阶段的要决。此中如是说,禅宗亦如是说。其见所见的说法,亦是《般若》等大乘经义。而且,虽有所说,却不如所说,是所说如是,即非如是,是名如是;不是令人开悟的说破之说。今者邪说横行,妄语传法即能令人开悟者,所在多有,闻者亦信而不疑,深可慨也!
径山宗杲,毕竟见识过人。他早年已尽得曹洞宗旨,及见其师徒授受之际,必臂香以表不妄付。因私念曰:“禅有传授,岂佛、祖自证自悟之法?因弃之。”〔5〕由此看来,他对密宗的灌顶传法,也必不赞同。然巧得很,其传最上无相密法,确不须灌顶。
再看,翠岩石可真禅师依止石霜慈明禅师的开悟因缘。〔6〕
可真禅师有一年离石霜到金銮,同善侍者坐夏。善是慈明高弟,真则自负亲见慈明,天下无可意者。善与语,知其未彻。旋藉相偕山行,举论锋发机会,善拈一片瓦砾,置盘石上,曰:“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真左右顾视,拟对之。
善叱曰:“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
真愧悚,即还石霜,见慈明,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和尚。”
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真对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明瞋目喝道:“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
真悚然,求指示。
明曰:“汝问我。”
真乃理前语问之。
明震声喝道:“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真于言下大悟。
公案显示:可真见地已具,机已熟,然为自负所生我见所障,致不能从情识中透脱,慈明洞察其病,乃以初喝责动其我见,后用可真自所见的本分话,藉震声一喝和威力,将其我见连根震断,使他的见地在离语言的本地风光下,全体显露,因而大悟。这分案,也可说是前引药山所说“言下便见”说破提携之例。
有说,真禅师所见,为真空妙有,然我则说是性空缘起,也是明心见性的入道阶段,因为入道是先要根本位见自性本空,次于后得位见缘起如幻的。
下面,我们再谈两则另一层面的公案。
庞蕴居士初谒马祖,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时如何?”
马大师说”我这里无水亦无舟,更说什么筋骨?”
庞于言下顿息诸缘。〔7〕
其后不久,庞回南岳,见石头和尚。
一日,和尚问:“居士自见老僧后,日用事作么生?”
庞说:“若问某甲日用事,直是无开口处。”
和尚说:“知子恁么,方始问子。”
庞遂述偈说: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8〕
这两则公案,若按法义推测其说——
前一则,以“水”喻心,以“无筋骨”喻心已调伏至极为柔顺,以胜万斛舟”总喻心虽调伏柔顺,随柔空性,却能摄持菩萨大愿,不虞沉没。这境界应属明利柔顺忍菩萨。
马大师听了,知庞蕴还有“水无筋骨”和“能胜万斛舟”的法爱障,这法爱的所在,又是在“无筋骨”上。故马大师径直对准他那要害,作重重一击,使得他在这个无可回避的钳锤下,打得大彻,顿息诸缘,即此,应是念务皆息的无生法忍菩萨。
第二则公案,只是庞蕴向石头叙述他在马祖处得到止息诸缘,不与万法为侣的本地风光。这风光,远离取舍,不着顺逆,即境而空,即垢而净;虽则此中有不思议、无有边的神通妙用,在日用事上,只现示为运水搬柴而已。
老汉对这两则公案,根据经论之义,说了些妄自揣测的话。由于不是本地人,是否说对,全无把握,而且,最糟糕的,是无从查证;何况即使是幸而说对了,奴才我们又有什么实质上的好处呢?若因此能引发禅友们的奋发向上,还算没有白说;若仅仅讲讲故事,换取一个轻松气氛,那就罪过了。
到这里,老汉还想说句讨人嫌的话:今人说禅就是吃饭、睡觉、运水、搬柴。试问:没有神通并妙用,而说运水及搬柴,不嫌太过荒谬了吗?这对禅宗是欲扬反抑,欲赞反毁;而于说者自己则是自欺欺人,学佛人何必要这样弄玄虚以乱视听呢?
无如今日之世,不论在那一方面,都有某些人,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不但佛教如是。欲挽此风,殊不可能。故老汉常劝学佛朋友,若面目全非有心学习及依教修行,须先精学教义,才不至于被人瞒住。
也曾经有人拿“什么是禅(?)”这一话题问过老汉,老汉只是把径山宗杲的话转述出来:“禅是般若波罗蜜的异名。”
或疑:禅应该是指禅定或静虑而言才对吧?梵文dhyana,就是音译禅那,面而简称之为禅,何能转借为智能的异名呢?
释言:禅宗之所以名为禅宗,很可能是因循我国古代,总把修行人,不分宗派,通名禅师而来。这种习惯的命名,合不合原意,并不是很重要;而把它依其宗旨,赋予正确的解释或定义,才是很重要!
或又疑:禅宗诸师,大多出语不经,不顺法义,何能令人信服?
答复这个问题,拟述两则公案听听。
壹〔9〕
西蜀銮法师,通大乘,小乘,适值佛照禅师,谢事景德。师问照曰:“禅家言多不根,何也?”
照曰:“汝习何经论?”
师曰:“诸经粗知,颇通百法。”
照曰 :“如昨日雨,今日晴,是什么法中收?”
师懵然。照举痒和子击桌曰 :“莫道禅家所言不根好!”
师愤曰:“昨日雨,今日晴,毕竟是什么法中收?”
照曰:“第二十四时分不相应法中收。”
师恍悟,即礼谢。
贰〔10〕
东京净因继成禅师,同圆悟、法真、慈受,并十大法师,禅、讲千僧,赴大尉陈公良弼府斋,时微宗私幸观之。有善《华严》者,贤首宗之义虎也,对众问曰:“吾佛设教,自小乘至于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常闻禅宗一喝,能转凡成圣,与诸经论,似相违背。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为正说,若不能入,是为邪说。”
诸禅者视师。师曰:“如法师所问,不足三大禅师之酬。净因小长老,可以使法师无惑也。”
净因因召贤首宗法师,法师应:“诺。”
净因曰:“法师所谓愚法小乘教者,乃有义也;大乘始教者乃空义也;大乘终教者,乃不有不空义也;大乘顿教者,乃即有即空义也;一乘圆教者,乃不有而有,不空而空义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于工巧技艺,诸子百家,悉皆能入。”
净因震声一喝,问贤首宗法师曰:“闻么?”
法师曰:“闻。”
净因曰:“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
须臾,又问曰:“闻么?”
法师曰:“不闻。”
净因曰:“汝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
遂顾法师曰:“我初一喝,汝既道的;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原初实有,道有则而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我有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故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须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故能入圆教。”
贤首宗法师乃起再拜。
净因复谓曰:“非惟一喝为然,乃至一语一默,一动一静,从古至今,十方虚空,万象森罗,六趣四生,三世诸佛,一切圣贤,八万四千法门,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契理契机,与天地万物一体,谓之法身。三界惟心,万法惟识,四时八节,阴阳一致,谓之法性。是故《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有相无相,一声一色,全在一尘,中含四义;事理无边,周遍无余,参而不杂,混而不一,于此一喝中,皆悉具足,犹是建化门庭,随机方便,谓之小歇场,未至宝所。殊不知吾祖师门下,以心传心,以法印法,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有千圣不传底向上一路在。”
贤首宗法师又问曰:“如何是向上一路?”
净因曰:“汝且向下会取。”
贤首宗法师曰:“如何是宝所?”
净因曰:“非汝境界。”
法师曰:“望禅师慈悲!
净因日:“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贤首宗法师脱口而出,闻者靡不叹仰;徽宗亦大悦。
从上两则公案看来,说禅宗祖师出经,不顺法义者,似乎应该深深的作一番自我反省,莫轻谤他人。
注释:
〔1〕见《指月录》卷九,第四十一页。
〔2〕见前书卷十三,第二十五页。
〔3〕见前书卷三十一,第二页至第三页。
〔4〕见自由出版社印行的《椎击三要诀胜法解》三至四页。〔5〕见《指月录》卷三十一,第一页。
〔6〕见前书卷二十五,第十一页至第十二页。
〔7〕见《大慧语录》卷二十,《大正》四七·八九六下。
〔8〕同前注。
〔9〕见《指月录》卷二十九,第九页至第十页。
〔10〕同前书同卷,四十二页至四十四页。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楞严咒之效用如何?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谓念楞严咒一定要持斋,或早上念,晚上不能念;此地早上,美国是晚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梦参老和尚:岁末茶话会上开示在这个因缘殊胜的法是什么法呢?大家想一想,法是什么呢?法是我们的心,心生一切法,那我们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当然现在说是善良的心。但是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开示一禅堂里跑香,一个跟一个,不要乱跑,跑的时候这个功夫一定要在,你要是看话头,跑香的时候,这一步也不能叫它丢了,要话头在,跑香的目的就是用功啊,你光指着跑香,那可不是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