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神我塑体面
#8231;直学佛陀持法统仁俊 佛弟子面对的两个论题:神我与佛陀。修学的当务之急,首须将这二者的界定划清了,「内」「外」的邪与正,是与非,才不再模棱、混淆,「认贼作子」。这,首须重视呀! 「自我」与「神我」,这是一般凡外招感生死的总根源。看起来,好像在佛门中出家的五众,远离了外道知见、作为,但是,不曾或不肯亲近善知识闻熏正法,如理思惟、修学的,照常的和外道一样;甚至有以外道「方术」眩惑信施,以遂己欲私者:据我所知(见)的,中国佛教中确有这样的比丘。这类表面「衣佛之衣,食佛之食」,其实却成为蠹蚀佛法的致命者(之一)!于此,我奉劝长老们,剃度时千万要当心! 最深、最紧不过的生死之「海」与「结」,约一般凡外说,能渡得过解得开的,可说无比的难!因为浑身浑心都被「染污」得痴浊、颠倒。构成这浊倒的动力--自我。自我与神我,本质上看是一个,但约一般凡夫的自我说,只是于浊倒中恋生畏死,尚能于「杂染」中作些有漏善业,感致人天果报。而外道 所顽执的神我,则把他视为生死与解脱的主因,这可说世俗妄见中最极痴昧的妄见,释尊所以数数严斥外道者,在此。学佛法,应该从凡夫自我上着力调伏、拗转;对外道的神我之见,必须决绝地汰脱、廓清。从生死悟入无生圣域,必须极严格地肯认:非此莫办! 这两种我,不但泛常的凡夫不能择辨,就连一般出家佛弟子,辨识清楚的也很少。由于这个原因,出家弟子未曾受过佛法根本--「三法印」的闻熏、启迪、领受,极难摆脱神我的蛊惑。因此,表面上虽被剃了,心目中见的存的,甚至表现的一切,不自觉得都被神我玩弄得团团转。所以,没有绝大的志誓与道心者,怎么也脱不了神我的魔掌。写到这里,就深深感觉到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得踏踏实实的:教的人必须体解而践导三法印,践导得不间而日明,讲行得不疏而日切,生命从生活上察检的,生活从生死中省印的、革治的、振落的,无一不精严得一念不茍,一切必(正)真,尽让学的人看个分明,验个整足,脱尽了神我质地、情态,于是对教者体解与讲行的印象,烙印般的昭显于心目间,盘桓于学者脑海中的那个我,才会被监控、痛斥得不显神气! 有漏识未透过无漏智的对治、净化,要想一下子摆脱神我的戏弄、恋染,根本不可能。染情与顽见交相形成的神我,在形形色色的活跃与变应中玩起来、耍开去,真个八面玲珑,四边圆通,着实够兴味了!此所以有漏识愈发达,花样的机伶面也愈多;机伶的花巧最着意的:精塑神我的风光体面,尽让人看得、羡得、敬得宛如佛陀。精塑的神我风光体面,太迷人了! 出家弟子中有宿根,也能珍视、善用现缘的,首先觉惊厌离的,即是这个神我。与神我绝透了情,意念中体见与触会的,不管天翻地覆或天升地平,就都安泰得不纵、不了,而能以「无上大道」为己任。道场中有了这样的道心弟子,施设与倡践的法门,一一都重视讨核,操持严净。道风鼓振得坚正深固,道业上注照与流露的,则怎也令人触不着、嗅不出神我气味、气息。我们办的僧教育,果真教出这么般的学僧,现代中国佛教才有前途哩! 学佛法,迈入了大路头的(僧俗)佛弟子,两只脚和两只眼,就走得稳、看得明,不再堕坑落堑。正直底质与正大心术、心量,端凭这么体持、(智光)导照、开扩的。人类中心智与心量,开扩得无着而无量,彻透底极而超越际限的,肯决的说:惟有佛陀。学佛法,克责自己成为「法器」,「从法化生」,与(正)法而永恒同在,就得首须注意、注力这样的开扩。诸佛的法身慧命,就是从这么种开扩中体认、印可;印可得于精进中不间、不倦、不怯,我们才能获得永续诸佛的法身慧命,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孔出气。 无上佛陀,由于彻觉缘起正法而成佛。所以,法,成为学佛、见佛、成佛最究竟的准量,最光耀的明徽。法有法的体系,体系是由法的体统分列而来,所以,法的体统,亦可称之为法统(不是一般传「法子」的「法统」)。佛法的法统,是循着缘起的三方面开展的: 一、缘起的对治者:「真我」,生死流转的总根--真我,破除了他(不破「假名我」),才能获得究竟解脱。从众缘和合而有的假我,察析他的所以生,了无实体,却有幻用,世出世的清净大用,都凭此假我建立而完成。假的显示--了无常性,有情贪爱的诱因--常,深观无常,念头的无常观熟了,贪图生(疏)了,这样的生熟认清了,无常中的假我用切了、活了,杂染则净落得心眼明决,没什么旧情态、老样相了。 二、从现实无常的历的启示中,进而旷观一切,所触所思的,更证实了绝无真(常)我。由是而「诸法无我」的观行,契应得不隔绝,遍应得没戏(论耍)玩,假我就用得更熟,熟透得忘却了真我。真为人--为得了无涩缩、闪藏,就这么开始的。与真我势不两立的(缘起)正法,从正法中提握得紧透坚绝,三业中现行的一切,莫不从无我出发,亦不无消归了无我。无我,尽转化为做人学佛的方便,学佛为(一切)人的中道--「无上道」,对神我的神奇性、诡诞性,才斥绝得绝透情见! 三、根本佛法的二大宗趣:「无我」与「无生」。直下体解、领悟无我,情见被察治得不潜滋、不活跃,意念中无生无灭的圣域--「涅槃寂静」,则依持、趣向得分明、的切。学与修的辨择、练达,一心一行贯注于此,佛法的整体:三法印,就不再脱离三业,三业则不受三杂染的系属、驱使。三法印是佛法的体统,无我无生的修学、觉照,遵循着这个体统的统摄,一切凡外的自我与神我的见与行,佛弟子们才肯得、敢得绝情地撇脱! 现在中国佛教现象太混滥了!我奉劝弟子们尽快、尽力:不玩神我塑体面,直学佛陀持法(体)统! 佛历二五四二年三月廿一日写于新州惊危精舍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体光长老《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分经当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盂兰盆会期间诵读它,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重视好生的德行无谓三藏这位尊者,饮食不太洁净,说话和举动有些粗鲁。可是,他的心很光明、慈爱。有一位能讲解戒律的律师喜爱他的为人,不满意的是他的饮食,不注意洁净,命令他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23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国家的能源不足,基础不坚,焉能强国?小朋友!你们要知道万丈高楼,是从平地一点一点建筑起来的;百丈的大树,是一寸一寸长高的;人,也是一天一天长成的。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远古时期,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目的的诉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和、脏腑气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5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点,就会有一个什麼藉口?就是什麼?「冤亲债主。」就完了,下边故事就没了。什麼「今天我妈说我了,跟我发脾气了业障现前!」就把自己堂而皇之地给避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1]。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导读: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许多学佛人在初学佛时,即使发了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或者是遇到了挫折、逆境、违缘,就忘
佛答时间:2024-08-18
1 佛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话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要讥笑别人,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要从这里做起。2 别人说我们的过失,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乃至于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6
我们自己得不退转,我们也希望人人都证不退转。不要我们一个人成佛,你不要成佛,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再来度你好了,这个心量太小了。希望我们大家同成佛道,要有这种雅量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8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1、念头最善的,善中之善、第一大善是念阿弥陀佛。要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经上告诉你,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去打妄想?把时间、精神都搞在妄想上,那叫造轮回业,生生世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1
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请问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世亲菩萨以及宗喀巴大师都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末法时期,具有全面功德的善知识较少,但最主要归纳为三点:1、戒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6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下)仁俊从中国佛教史看:千百年迄今,特重而专注于释尊但说「无上道」的宗趣者,除印公外并不多见。这意味着中国的佛教,倾向着重于「方便有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信众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仁清法师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4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从言教上解悟,此理甚为轻易,所谓言下顿悟。如用功适合,即亲见到自己本来面貌,亦不为难。但要获得真实受用,不为一切境界所转,随时随地自己作得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0
还记得当年我学佛还记得16岁那年,开始问人为什么活,也记得那年自己的好友—皱瑜溺水后永远的离开,还记得青涩少年对未来充满幻想,都过去了,如烟如梦,现在的我深信佛法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