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福惜福,积慧敬慧
仁俊
现代的人修学佛法,对于福报与智慧,必须具有正确的知见,明显的作为,了解应该如何植培世间福业,享用福果,相续地从福业、福果中获致增上(进化)人生:了解应该如何学习佛法慧业、向往慧果,一径地从慧业、慧果中握践清净、对治。这样的增上人生与清净对治,配应、融通得永恒向上、向净、向究竟,藉佛法的慧业、慧果,导提世间的福业、福果回入佛海,利济众生,这才是佛法所倡说的福慧本义。依此而行,才不致再为世间福业、福果,逗诱、作践、颠倒得哭笑无常,徒唤无奈!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门、行者,福德与智慧,成为必具的基本条件。举譬喻说,福德与智慧,就同水与电一样重要,人类的生存、繁殖、活动与施为,缺乏或没有了水与电,就不可能生活下去。同样的,于长时大空中「正闻」、「广学」、「深修」与「净悟」,忽视、离开或偏重于福与慧,对圆整,究极而严妙的「佛乘」(门)、「佛境」、「佛业」等等,则永远进不去、窥不着、学不上、悟不了。因此,就反显(也凸显)出福德与智慧的等值与巨力,成为大乘行者的精神与标徽,也构成了大乘法门的「基柱」与「主体」。学大乘法,起大乘信,发大乘愿,练大乘行,内在的智观洞照得不着五(取)蕴,而知其如幻皆空,不住空寂;外在的(福)德行遍察得不(极端厌)离五欲(觉警「欲恶」,不为五欲所困),而彻知其缘生(无性)皆假(名),不玩假(狡)巧,大乘行者决定性的大头面,坚实性的高识品,就这么生生世世中探举得出人头地,朗豁得念(念贯)注佛法。最极严净而深妙的福德智慧之因果,能彻始彻终的有分--不离自己,够力地尽为众生;乃至世出世间的整体(无偏缺的)文化与满分(无滥害的)文明,莫不从如此的福慧源泉无量无极中流发出来,扩充开去的。
诸佛菩萨因地与果地,行道与得道,所凭仗、集积、充实、完具的资粮、力能:福德与智慧。绝大多数的众生归投佛门,招致、摄纳的基件:财施重于法施,必得先以财施纾解其生活窘乏、急迫,然后善巧地观机逗教,启迪其宿世善因与现生善缘,于佛法中生根发力,于世法中回心转意,这就需要充份(约初心菩萨说,相对的、真实)的福德(行)了。结识、互学、探究、交换(心得)、攻错,组成一「同愿同行」的团队,以佛为师,以法为则,从这样的师与法中,提高而升华自他的品操与识见,那就非具有理明事正的智慧(观)不可了!修究、阐发、提倡佛法的究极目标:理明事正。理明得不恋、不执身心,对内了却盘顾;事正得必察、必辨(善恶邪正)业缘,对外决不争夺:这是三乘共法的一致准依与金科玉律。大乘不共法的上进、深入、广展,遍承的心地、心力与心量,也不离开这样的准依。作为此准依的准断者--「诸法无我」的(甚深)智观,凭此智观的植培、导施福德,一切福德始能交汇而流入智慧大海。一切诸佛「圆满报身」的「自受用」,也能给予大菩萨们的「他受用」(法乐),全是在因地中肯得、舍得一切福德汇归智慧大海,所以,一证入了果地,才能从最究竟的自受用中,洋溢地流出最丰实的他受用。
福与慧相助、交织、并运得念念不离佛法,事事不忘众生,从这样的念头上想出来、做开去的,想得成熟,做得自然,直从念头上脱落自我,直向眼面前看照众生,久久地耐得、练得、敢得、肯得、决得如此的壮挺充固,竭力振脱偶然现行的凡夫悭护性,罄心发挥决绝奉献的菩萨施舍性,从福德与智慧的深观大行中,激发的心胆与展现的身手,便没一般掩盖、晦昧的贪痴蠢浊相。修为出这么种光洁气貌,植福惜福与积慧敬慧,便肯决得永恒地视为自家分内事;充分而致极得不减不休,必足必圆,便活得不甘轻屈缩没,通得(与诸佛众生)永不脱节了。
佛教所说的植福,与一般「享福」的观念绝不同;享福,是尽量享用自己现有的一切,甚至恣情肆意地流连于人欲、物欲中,被人欲与物欲困吸得形神热恼,内外荆棘。「祸兮福所倚」的古哲诫训,并未被许多人引以为诫。对此,我觉得中国文字对福的训释:「福者,备也」,所引致的负面作用太大!影响、形成为中国民族「多福多寿多男子」的强烈、深刻而普遍的意识、意欲,构成了「福寿无疆」,「圣明天子万寿无疆」的渴求与(极尽谄承的)称颂。「福至心灵」更成为许多人淫邪、荒腐、颠覆的「诱致剂」、肇祸媒(有些出家人也被这句话诳惑哩)!看看吧!历来的朱门豪宅,谁代的末朝惛君,不是为狂享逸乐而招致败乱被悲惨地毁灭掉的?!这种训福为备的误导性、误害力,真个是既深且巨了!惟有倡导佛教植福的观念与行为,始足以纠正、消除此种误导与误害。
佛教所倡导的植福观,有一根本特见:从时间上看,无始以来,自个儿的生命出生,延续、活跃与成长,全凭赖着一切人(众生)的相助、久助,始能感致今生「人间」的人身。今生的一切作为、业绩,甚或辉煌杰出、稀罕,也都是凭借父母育教与群体、群力的襄助、共辅。这么细细观察起来,我们所有的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一切众生给予我们的。因此,我们许久以来,所享用着的恩惠与德泽,真可谓「高于须弥」,「深于大海」!肯得这么认真想透了,我们的感恩心与报恩行,才会如涌泉般的迸发不已,流溢无量。从这样的报恩行中植福,进一步由植福而惜福,从惜福而深明(培)因(舍)果的观行中,更进一步从坚耐深入中勤学智慧,正智成为植福惜福的导(不滞)力与舍(无着)性,就这样,福愈大而慧愈明,也就凭此,从福慧中成为健根、成为定性(聚)的。
智慧学得成熟、成力者:植福尽作还债想,惜福必存储款想,款储得够多了,债还得够快、够喜;喜与敬融为一体,化为义命、觉诫:绝不敢独自占享、侈靡、挥霍,慷慨而真诚的德性与德行,则培养得极深厚,发挥得极足实。佛法中德之最正确的定义--「无得」(了无所著),无得中解除了一切贪着,植福惜福的想与行,不餍不休;配应着积慧敬慧的「思」与「修」,不疲不减,舍福尽回众生,习慧消归诸佛,万德庄严肇乎此。诸佛果地中的万德庄严,在在处处成为我们因地中的体见与体持,于无际无量的广长历程中,植福惜福与积慧敬慧,即便是受尽了一切击刺、割截、残惨......才会坚韧、弹展、开廓得毫不介意哩!
以智慧作为福德(报)的内警(照择有漏无漏)、前导(必施舍必勤进)。「三学」成为「三业」的典范,点提与策督者,身心洒脱得寂然净了,豁然浩荡,趣入佛法之门的「目」与「足」,则健明得不受朦蔽,不肯滞倒,(相似)智悟的谛实性,(胜解)智决的坚牢相(志神),将佛法的根本核心把准了、行正了,正得当下(此心)不昧,当前(即境)能勿透,透得「无作」(不为己作),透得能入(世,不求己了),智慧之威(不为我屈而必破我)与德(能耐众恼而拯众苦),慧观与慧行之可贵,端的是这么体应而奉行,而彻证圆觉的,因此,十方三世诸佛无不从此「内观无我,外观法空」门入,也无不从此门出(说法度生)。涅槃经说:「愿作心师,不师于心」,以正慧为心之师,慧力直伏自我,慧光遍察万法。佛法不共于世慧者,在此。此所以诸佛莫不敬礼智慧之法;佛尚如此,初学、初发心的吾人,应该怎样的崇敬而服膺智慧?!
「三世诸佛皆从学来」,一切诸佛所学的:不外乎「戒定慧」。于此三者中,直通而彻贯始终的中心、主导者--智慧。八正道以正见(慧)居首,六波罗蜜以智慧衬后,便是最好的例证。由此可见,三世诸佛莫不从最极完正的慧命中净了了地彻证圆觉法(界)身的。认清、肯定着这一点,我们在修学的无尽时空中,始能掀起渴羡、渴切、渴极、渴求的意趣,激提而韧持着积慧敬慧的热快与热潮;从积慧的落实与敬慧的(真致)活切中伏断「我见」与「我爱」,「与乐拔苦」的大慈悲,才能从渐渐的增长、增强、增满中,展现出非一般的胆骨与诘标,于生死安危穷通苦乐中,永不耽迷、盘回、畏怖或退没。否则,便成为一群游荡无归,泛俗得空玩嘴皮子的戏论份子了。
「祝福」,久已成为中国多数学佛者的「口号」了,「祝慧」者,却几乎少到等于零,此种趋势,透露出中国一般学佛者太贪图、贪享、贪着福报的心态了。顿惊啊!这便是构成近(现)代中国佛教表面繁闹而内底惨衰的主因之一。于此,我得特别强调:俗福易求亦易失,失时热恼(备)受剧苦;真慧难求却难(以思)量(其无量无尽的巨力(德)大(福)用),超量之慧圆觉(观)因。僧俗中的有心人,我们立即勇猛地奋跃起来,无间地从圆觉的亲因中直修(净廓)、直究(精湛)、直发(菩提心)、直拔(众生苦)、直舍(福德果(报))中,振进、淬炼、迸涌出无边的智光悲潮,共同完成此觉世济人的义命、天职吧!民国八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善导大师的加持力---转载---善导大师讲的话,其实是很好懂的,我觉得也不必解释,你就是每天拿来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有味道了。所以,我们这里有莲友把《善导大师全集》后面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假如你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的话,那我们就 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法门兑现出来,照样的,也可以获得解脱门、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现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和香在古代有一整套严正的礼法和内涵,不是简单的合成。和在古代,1、是指和谐。《礼记》其声和以柔;2、适中、适当。《论语》礼之用和为贵;3、和睦、融洽;4调和、调制。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6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和人打机锋!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维摩经》上,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你们猜一猜维摩居士说什么?怎么样答复的?你们现在若有人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坐船过海喻:是佛力,非自力「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道理很简单、很明白,我们只要肯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能到彼岸,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1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在地狱门口守着说: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过我,不让他下。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