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珠,堪称东方文明最完美的
歌乐之一。是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一种殊胜法门,又是深入
般若波罗蜜门,生出各种不可思议的
字智法门。
《华严字母》共有四十二个,是由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时参访到第四十四位善知识──众艺童子教他这四十二个字母。
其唱诵词分为单音字母、双音字母、三音字母三种,
华严字母的曲谱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即三个乐章。
《华严字母赞》为第一部分,即第一乐章;
华严字母每卷唱三个字母及小回向为第二部分,即第二乐章;《总回向》为第三部分,即第三乐章。
发音表
四十二个字母有「一合」、「二合」、「三合」三种类型。
「一合」是单字(音),共有三十三个;
「二合」由两个字(音)拼成一个字母,共有八个;
「三合」由三个字(音)拼成一个字母,只有一个。
这四十二字分别为「阿、多、波、左、那、逻、柁、婆、茶、沙、嚩、哆、也、瑟吒、迦、娑、麽、伽、他、社、锁、驮、奢、佉、叉、娑多、壤、曷攞多、婆、车、娑麽、诃婆、縒、伽、吒、拏、娑颇、娑迦、也娑、室左、侘、陀。」
唱念华严四十二字母其妙用无穷,能把罪业消除殆尽。
华严四十二字母略释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
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梵语般若波罗蜜,华言智慧到彼岸,谓到涅槃彼岸也。)
一、阿字门
阿,梵语具云阿提阿耨波陀,华言不生。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也。经云:唱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菩萨威力,入无差别境界。疏云:阿者,入无生义。无生之理,统该万法。菩萨得此无生之旨,则能达诸法空,断一切障也。
二、多字门
多,大品般若经作罗,梵语具云罗阇,华言垢。谓一切法,本来清净,离诸染污也。经云: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疏云: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
三、波字门
波,梵语具云波罗末陀,华言第一义。谓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境界故也。经云:唱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照法界。疏云:诸法皆等,即普照法界。
四、左字门
左,大品般若经作遮,梵语具云遮黎夜,华言行。谓知一切法皆不可得,亦知一切诸行,皆非行故也。经云:唱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轮断差别。疏云:诸法无有,诸行既空,遍摧差别。(普轮者,普即普遍之义,轮有摧碾之用。言此字门,能摧碾一切差别之法也。)
五、那字门
梵语那,华言不。谓知一切法离名离相,不得不失,不来不去故也。经云:唱那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得无依。疏云:诸法无有言说文字,性相双亡,故无所依。
六、逻字门
逻,梵语具云逻求,华言轻。谓知一切法离轻重相。故经云:唱逻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离依止无垢。疏云:悟一切法,离世间惑染故。
七、柁字门
梵语柁,又云陀摩,华言善。谓知一切法善相,善心生故。经云:唱柁(轻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不退转方便。疏云: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
八、婆字门
(婆,蒲我切),婆,梵语具云婆陀,华言缚。谓知一切法,无缚无解故。经云: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金刚场。疏云:悟一切法,离缚解故,方入金刚场。(金刚场,即金刚心,等觉菩萨位也。)
九、茶字门
(茶,徒解切),茶,梵语具云茶阇他,华言不热。谓知一切法,无热恼相。故经云:唱茶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疏云:悟一切法,离热恼秽,得清凉故,是普摧义,谓轮能摧碾一切烦恼也。
十、沙字门
(沙,失我切),梵语沙,华言六。谓知人身六根之相,皆自在故。经云:唱沙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为海藏。疏云:悟一切法,无挂碍故,如海含容万像。(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皆自在者,如眼根任运观色自在无碍,五根随用,亦复如是也。)
十一、嚩字门
嚩,大品般若经作和,梵语具云和波陀,华言语言。谓知一切法离语言相故。经云:唱嚩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生安住。疏云:悟一切法,言语道断,能遍安住。
十二、哆字门
(哆,丁可切),哆,大品般若经作多。梵语具云多他,华言如。谓入诸法真如之相不动故。经云:唱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圆满光。疏云:悟一切法,真如不动,圆满显现。
十三、也字门
(也,以可切),也,梵语具云夜他跋,华言实。谓知色心等一切诸法,入实相中,不生不灭故。经云:唱也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差别积聚。疏云:悟如实不生故,则诸乘积聚,皆不可得。
十四、瑟吒字门
瑟吒,大品般若经作吒,梵语具云吒婆,华言障碍。谓知一切法无障碍故。经云:唱瑟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烦恼故。
十五、迦字门
迦,梵语具云迦逻,华言作者。谓知诸法之中,无有作者。经云:唱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差别云。疏云:作业如云,皆无差别。
十六、娑字门
(娑,苏我切),娑,梵语具云娑娑,华言一切。谓入一切法时,皆不可得故。经云:唱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降霔大雨。疏云:即平等性。
十七、麽字门
麽,梵语具云磨磨迦逻,华言我所。谓知一切法离我所故。肇法师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经云: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大流湍激,众峰齐峙。疏云:即我所执性,若众峰齐峙,长流湍激。
十八、伽字门
伽,梵语具云伽陀,华言底。谓知一切诸法根底,不可得故。经云: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安立。疏云:即一切法行取性。
十九、他字门
(他,他可切),他,梵语具云多他阿伽陀,华言如去。谓入诸法处不可得故。经云:唱他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真如平等藏。
二十、社字门
社,大品般若经作阇,梵语具云阇提阇罗,华言生。谓知诸法之生不可得故。经云:唱社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世间海清净。
二十一、锁字门
梵语锁,大品般若经作簸,(无翻)。谓知一切法不可得故。经云:唱锁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念一切佛庄严。疏云:即安隐性。
二十二、驮字门
驮,梵语具云驮摩,华言法性。谓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故。经云:唱驮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拣择一切法聚。
二十三、奢字门
(奢,尸荷切),奢,大品般若经作赊,梵语具云赊多,华言寂灭。谓知诸法皆寂灭相,不可得故。经云:唱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疏云:即寂静性。
二十四、佉字门
梵语佉,华言虚空。谓知诸法,犹如虚空,不可得故。经云:唱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因地智慧藏。疏云:即如虚空性。
二十五、叉字门
叉,梵语具云叉耶,华言尽。谓入诸法尽性不可得故。经云:唱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息诸业海藏。疏云:犹言尽空业海。
二十六、娑多字门
娑多,大品般若经作哆,梵语具云迦哆度求那,华言是事边得何利。谓知诸法边,得何所利故。经云:唱娑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蠲诸惑障,开净光明。(蠲,除也。)
二十七、壤字门
壤,大品般若经作若,梵语具云若那,华言智。谓知一切法中无智相故。经云:唱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作世间智慧门。
二十八、曷攞多字门
梵语曷攞多,又云阿施,大品般若经作施,华言义。谓知一切法义不可得故。经云:唱曷攞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生死境界智慧轮。
二十九、婆字门
(婆,蒲饿切),婆,梵语具云婆伽,华言破。谓知一切法不可得破坏相故。经云: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
三十、车字门
车,梵语具云伽车提,华言去。谓知一切法无所去故。经云:唱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
三十一、娑麽字门
(娑,苏纥切),娑麽,大品般若经作魔,梵语具云阿湿么,华言石。谓知诸法坚牢如金刚石,不可坏故。经云:唱娑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十方现见诸佛。
三十二、诃婆字门
诃婆,大品般若经作火,梵语具云火夜,华言唤来。谓虽知一切法无音声相,亦可呼召无缘令其有缘。经云:唱诃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一切无缘众生,方便摄受,令出生无碍力。
三十三、縒字门
(縒,七可切),縒,大品般若经作嗟,梵语具云末嗟罗,华言悭。谓知一切法无悭无施相故。经云:唱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三十四、伽字门
伽,梵语具云伽那,华言厚。谓知诸法不厚不薄故。经云: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持一切法云坚固海藏。疏云:即平等性,犹言厚薄平等,如云普覆。
三十五、吒字门
吒,大品般若经作他,梵语具云他那,华言处。谓知诸法无住处故。经云:唱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愿普见十方诸佛。
三十六、拏字门
(拏,你可切),梵语拏,华言不。谓入诸法,不来不去故。经云:唱拏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字轮。疏云:即离诸諠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常观字轮。
三十七、娑颇字门
(娑,苏纥切),梵语娑颇,又云颇罗,大品般若经作颇,华言果。谓知一切法因果性空故。经云:唱娑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化众生究竟处。疏云:即遍满果报。
三十八、娑迦字门
梵语娑迦,又云歌大,大品般若经作歌,华言众。谓知五众等法不可得故。经云: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五众者,即色受想行识,谓此五法,众共相生而成身也。亦名五阴,又名五蕴。)
三十九、也娑字门
(也,夷可切;娑,苏可切),梵语也娑,大品般若经作醝(无翻)。经云:唱也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四十、室左字门
室左,大品般若经作遮,梵语具云遮罗地,华言动。谓知一切法不动相故。经云:唱室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于一切众生界,法雷遍吼。
四十一、侘字门
(侘,耻可切),侘,大品般若经作吒,梵语具云多罗,华言岸。谓知一切法此岸彼岸不可得故。经云:唱侘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无我法开晓众生。
四十二、陀字门
陀,大品般若经作荼,梵语具云彼荼,华言必。谓知一切法必不可得故。过此荼字后,无字可说也。经云: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法轮差别藏。疏云:即究竟含藏一切法轮。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①。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②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大安法师:法忍和生忍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这个忍为什么称为忍辱?因为人最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哈喽大家好,我是梁辰好久不写文章了 ,今天来跟大家聊点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个香友问了一个问题很有趣,如今的星洲系怎么只见达拉干、文莱,如今的惠安系怎么现如今就只见
沉香资讯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随着鬼灭之刃动画的开播,这部作品的漫画原作也成功被带动了人气,因此小编决定开始做漫画跟踪分析,从刚刚更新的鬼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5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在神的眼中,人不贪色,处处与人为善,就是贵人,必得福报。本人就从古代典籍中,举两则实事,以为例子:费枢是广都(今四川广安)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進京城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地之间。我们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