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09.04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二十六)
释传道主讲
〈惟念品第六〉十有二章
贰、释颂义及因缘
5.已有是诸念 自身常建行
若其不如是 终不得意行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本偈旨在说明修定之前的预备功夫,之于成就正定的重要:「已有」如「是」依「诸」正道1修行的正「念」,「自身」即应「常」思将所信解的佛法正见,用以「建」立正确的戒「行」──正语、正业、正命。「若其不」能「如是」依法修行,则不得成就净戒;不得净戒成就,则「终不得」制「意(心)行」于一处而成就正定,也就无由修发无漏慧而趣解脱。
※※※※※※※※※
在身语意三业行为之中,意行毋宁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切的动身发语,皆由心意来作主导──我们的观念、态度,决定行为的善恶。一个人除非自觉到自己的不圆满,并且有心想改变这样的自己,而向善、向上、向净化提升;否则,别人再怎么要求他,他也只是敷衍过去,而实际上依然故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佛许久,但仍旧知是一边、行是一边的原因之一。
举例来说:假使我们已然病入膏肓、药石罔效,而现在却知道有一位医师可以治好我们的恶疾,我相信,我们一定是连夜就赶去求医,而不会说:明天再讲!后天再说!同理,我们若确信佛法是唯一可以治愈自己贪瞋痴大病的良药,那就决不会再找任何的理由推延迟疑!这所以印顺导师在说到闻法的态度时,慈示我们:应当『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2;有这种寻求治愈的心,才能策发自己求法的至诚。
还记得以前的国中课本里头,有一篇「两个和尚」的故事,说到在四川有二位出家人,想去南海普陀山朝圣。这二位出家人一位富有、一位贫穷,这位富有的出家人为了去南海,就开始找人来造船,然后张罗各式各样的物品,准备带在路上使用。但是这位穷出家人,却只凭着三衣一钵一瓶,就踏上了他的朝圣之路;甚至,在他朝圣完、回到四川,那位富有的出家人,都还没准备好要出门呢!可见,理想也好、理论也罢,不去实践它,它终究只是个遥不可及的名言概念而已!
《昔时贤文》中有谓:『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在我们口渴的时候,即使只一滴水,含在口中都有如甘露一般;但要是喝醉了酒,纵是山珍海味,吃起来都不能识得滋味──因为:他并不需要!
世间法如此,佛经上则更深一层地说:闻法要『如渴饮甘露』3,有这种心,那于佛法真理,才能信得真切、行得有力,也才能将佛法与生活日用紧密结合;如此,自然而有言语身行的合理表现。一切事行心安理得,进一步修定,即易成就正定。在定心中内观,反省觉知的能力强了,对佛法的信解更深了、行践更有心得了,自己的一切,便在这善性循环中,得到辗转增上。
6.是随本行者 如是度爱劳
若能悟意念 知解一心乐
应时等行法 是度生死恼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乐,音(鹿)lok8柳鹿切
恼,音(老)l 2柳稿切
此(「是」)依「随」自己的「本行」──持息念住而修学「者」,藉由观出入息,即能使散动恼乱的心逐渐澄静下来;在静心当中,进一步修习观慧──观无常、苦、空、无我之理,「如是」定慧相应,则能超越(「度」,超越之意)无明贪「爱」的烦恼尘「劳」。
烦恼尘劳,不是来自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也不是来自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而是根源于我们的内心。因为我们的内心──意根,在对境之时,根、境、识三和合触,不能与明──智相应,才有了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的产生。
「若」我们「能」够「悟」得一切的烦恼,皆由「意念」的无明而起,那便能「知」晓、理「解」不为物役、不被境迁,修定而得「一心」之「乐」,并且深心向往。有了这欣彼厌此的心──欣心乐、而厌尘欲,那就会随时(「应时」,作随时解)平「等」无所偏地勤「行」戒、定、慧诸「法」,如此,才「是度」脱「生死」烦「恼」、终止无尽轮回的确当方法。
※※※※※※※※※
在这一偈中,特别要说明的是「应时等行法」:前面说到「应时」,作『随时』解;「应时」,也可以作『顺应适当的时间』解。我们学佛、修行,究竟该顺应什么适当的时间呢?──当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健康的时候、耳聪目明的时候来学,那才足以信、解甚深法义,进而行、证佛法真理。
很多人总想等到自己年纪大了,事业有成了,或者世间一切的欲乐都享受过了,才甘心来学佛。殊不知彼时,不但自己的身体作不了主:眼力差了、理解力退了、记忆力减了、专注力也不复从前了,连对于世间法的学习,尚且力不从心了,更遑论甚深佛法的修学!尤有甚者,是社会的习染深了、自我的习气重了,要修行改变原来惯习的一切,谈何容易!
甚至还有:人都在加护病房、意识都不清楚了,家属才来要求师父去为他授三归依;不知这其实只是种个善根、结个善缘罢了,于对方并无实际的法益。重要的还是:在自己脑筋清楚、反省觉知能力强,身力、心力都足以求法向道时来学,那才能真正得到闻法的利益。所以,当珍惜、也当把握年轻、习染未重之时,就来熏修佛法;那末,对于该修、该断,当行、当止的一切,才有足够的精进力去贯彻它。
不过,也有部分的佛教徒,至今还承袭着明、清以来山林佛教的遗习──不重生前、重死后;不重今生、重来世;不重此土、重他方,因此,特别着重临终助念。但助念,是『助他忆念』;真正的临终助念,是在重病到死亡的这一段期间,以佛法来安慰临命终者,助他提起正念,教他忆念自己曾经造作的种种善业;教他忆念佛、法、僧三宝,以及曾修施、戒、定的功德,而使他的身心安定,得将心苦减至最低,卒能引发善业相应,而往生善道。
可惜的是,临终助念在长期的流传中,逐渐被误解为死后的助念,甚至有说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念佛不断的;或者,再加上死后八小时不得移动身体。我们试想:生前有眼可看、有耳可闻,要他止恶行善、改掉坏习性,他都做不到了;死后六识不再作用,光是为他念佛,这恐怕安慰生者的意义,要大过对往生者本人吧!更何况,有些人还不是佛教徒呢!我们却只一味一厢情愿地念阿弥陀佛、为他求生西方,这于往生者又有何益?所以,学佛修行、断恶行善,当重于平常「应时等行法」,而勿心存依赖,冀求死后、他人的助力!
7.比丘悟意行 当令应是念
诸欲生死弃 为能作苦际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弃,音(去)khi3去记切
随佛修行的「比丘」等四众弟子,当善观察起心动念,以「悟」知自心「意行」的内容。更「当令」此念念生心,与正见及曾修习之正行相「应」──此即正「念」: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如此渐修渐断,内心一日一日澄澈清明,终能舍「诸欲」爱、「弃」诸「生死」,而不复流转──是「为能」够究竟「苦」边(「际」,边之意),能得烦恼净尽之寂灭涅槃。
8.常当听微妙 自觉悟其意
能觉者为贤 终始无所会
悟,一音【五】go7语度切
一音(晤)ngo7
始,一音(矢)si2时纪切
一音【四】si3时记切
修学佛法,「常当」亲近善知识,谛「听」甚深「微妙」的正法,而后以法为镜,在持息念住的修习中,「自觉」自「悟其意」念的善恶染净,从而断恶修善、转染成净。此善修戒定慧而「能觉」悟自己、清净自己「者」,终将成「为」世间「贤」人,乃至出世间圣者;其与烦恼尘劳,则「终始」(即始终)「无所会」遇,不再受其娆乱。
※※※※※※※※※
凡夫与圣者的分野,就在觉与不觉:觉,所以成圣;不觉,所以在凡。佛法的修学,也就是想达到超凡入圣,从不觉而觉、乃至三觉圆满的理想。但要超凡入圣、圆满遍觉,这对于始终不觉的凡夫而言,是何其困难呢!然,诚如儒家所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4。修行的心要无他,就是从最平常、最切近处入手──从认识自己,颠覆自己既有的观念与习性做起!
常说:习惯是人的第二生命,人是习惯的奴隶!这种习以成性的惯习,不但形成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与特质,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立身处世与待人接物。它就像一副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扣住我们、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又像我们的影子,始终随逐着我们,而我们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威胁。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茧,将我们层层裹在其中,而与真理、与一切的真实阻隔!
所以修行,就是向自己的性习挑战,向自己的意识形态挑战,向自己的旧恶挑战,并且打破自己旧有的一切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与表达模式。开始将别人的观点容纳进来,将别人的做法参酌进来,将别人的感受考虑进来,将自己紧紧抓住、不容变异、非如此不可的心释放出来。是的,这就是开始在尝试破茧而出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只看到自己的种种好,也看到别人的种种好;不再只看到别人的种种恶,也看到自己的种种恶。什么时候,我们突破得这一层又一层的自我束缚,转而作为习惯的主人,那,才称得上与『觉』沾上一点边!
佛教,是觉悟的宗教;佛教的教育,是觉化的教育,佛可从来不曾教我们懵懵懂懂、不识不知地过日子哦!相反地,是教我们如何觉悟自己,然后行有余力,再进一步帮助他人觉悟他自己,这所以佛要弟子们:『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5。依法修行而自觉,甚且是现觉,才是佛弟子们终身都须奉行的重大课题!(待续)
注释:
1.请参见本杂志93期『妙心法雨』。
2.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页40。
3.《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14.428中)。
4.原出于《中庸》第十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5.《杂阿含经》卷二四.六三八经(大正2.177上):「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七律五首一人间佛教点明灯,历史传承有创新;与时俱进新世纪,迎头赶上换门庭;红旗飘飘舞大地,旭日朗朗照乾坤;社会主义风景好,春光和煦竞繁荣。二百年魔怪早潜形,人间佛教点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六交报之“思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六者思报,招引恶果”:第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西藏佛法乃源自大乘佛教,并且在西藏有一支独特的大乘传承。几个世纪前,印度之大成就者们汇集了佛陀教示之精华,并将之传入西藏。时至今日,在任一佛法学院,依然可能学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