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般若波罗蜜”之威神力之一
佛告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若人军阵诵般若波罗蜜,若住若出,若失寿命、若被恼害,无有是处。若刀箭向者,终不能伤。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是大咒术、无上咒术。善男子善女人学此咒术,不自念恶、不念他恶、不两念恶,学是咒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萨婆若智,能观一切众生心。”
——摘自《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塔品第三》
【附录】“般若波罗蜜”之威神力之二
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在会中者,与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应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若阿修罗生念,欲与忉利诸天共斗,尔时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故,阿修罗恶心即灭。”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般若波罗蜜是无上咒,般若波罗蜜是无等等咒。”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般若波罗蜜是无上咒,般若波罗蜜是无等等咒。何以故?憍尸迦,过去诸佛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诸佛亦因是咒,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十方现在诸佛亦因是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憍尸迦,因是明咒十善道出现于世,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出现于世。因菩萨故,十善道出现于世,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出现于世。若诸佛不出于世,但因菩萨故,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出现于世。譬如月不出时,星宿光明照于世间。如是憍尸迦,世无佛时,所有善行正行皆从菩萨出生。菩萨方便力皆从般若波罗蜜生。”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般若波罗蜜经卷,恭敬、尊重、赞叹,得是现世福德。”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得何等现世福德?”“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毒不能伤,火不能烧,终不横死。又善男子善女人若官事起,诵念般若波罗蜜,官事即灭。诸求短者,皆不得便。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护故。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诵念般若波罗蜜,若至国王、若王子、大臣所,皆欢喜问讯,与共语言。何以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为慈悲一切众生故出。是故憍尸迦,诸求短者,皆不得便。”
尔时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来向佛所。释提桓因作是念:“是诸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来向佛所。我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今当诵念。是诸外道来至佛所,或能断说般若波罗蜜。”如是思维已,即诵念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时诸外道遥见佛,复道而去。舍利弗作是念:“何因缘故,是诸外道见佛而去。”佛知舍利弗心所念,告舍利弗:“是释提桓因诵念般若波罗蜜。如是外道,乃无一人有善心者,皆持恶意来求佛短。是故外道各各复道而去。”
尔时恶魔作是念:“今是四众及欲色界诸天子在佛前坐,其中必有菩萨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当坏乱。”即化作四种兵向佛所。
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魔严四兵来至佛所。四种兵相,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之所无有,侨萨罗国波斯匿王亦所无有,诸释子所无有,诸黎车所无有,今是兵相必是恶魔所作。是魔长夜欲求佛短,恼乱众生。我当诵念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即默诵般若波罗蜜。随其所诵,恶魔稍稍复道而去。
——摘自《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明咒品第四》
【附录】般若心经梵汉对照本
初版三刷跋文——“空义再释”
《心经系列》自从一九九七年初版及初版二刷以来,于今已六易寒暑矣。今年(二○○三)六月中,忽蒙美国佛教会沈家桢居士,来函谬赞,并发心美金一千元以助印此书;以此胜缘,故再发起本书第三刷之出版。笔者并藉此机缘,再将此千古公案式难题,再一次加以简释,冀有心之读者得于此一目了然。
此文写作之缘起,系于本年四月间,斗六云林科技大学有三位副教授来访,谈论佛法。席间,有C君问:请问师父:关于《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叫作空?有没有一简单扼要的方法,能对初学者解释清楚?”
我回答说:“首先,这问题决非初学者所能弄清楚的;虽然初发心的人都读《心经》,但这四句话实非初学者所能理会的,因为这四句话已达空有无碍的地步,非初学者的境界。初发心人于此经文,熏习一些智慧善根是可能的,但要真正理解,恐怕甚难。”
我当时虽如此说,但随即一想:我何不试看看,是否能更言简意赅,更深入浅出,而令初学者亦能一窥此深理,作是念已,我于是作如下之阐释:
要了解这四句话,首先须了解“空”之义。而要了解“空”,须知:它是佛法中的“专有名词”、术语,而非“普通名词”或形容词,乃至动词。换言之,这“空”字,不是平常或日常语中的“空”;平常语言的“空”是表示“空无一物”、“空空如也”之义;但佛法中的“空”,却非如是;佛法的“空”有它特殊的意涵,表示:“无自性”,或“无自体性”,故“空”又称“无自性空”,“无自体空”,这就是“空”最基本的定义。所以并非“什么都没有了”叫作“空”。
其次,什么叫“无自性空”?以佛的智慧来看,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也就是:诸法都是集众缘而成;世间没有一法是由单一元素成就,而能独立存在的。例如水,须由二氢一氧合成,故水实无水之自性,因“水之自性”是从二氢一氧中“借来的”,故所谓“水性”,并非本有;若是本有之性,应不必靠二氢一氧结合,即本自存在;然而,离于二氢一氧,水之性实不可得。
又,请再进一步观察水之性:经云:水之性为湿。然而请看水的组成分子!——“氢与氧”:氢与氧之性为:氢能自燃,氧能助燃,然而二者所合成的水,其性却能熄火——灭燃!是故再深入而言:“水之自性为从其组成份子的氢与氧中来”,这个理论又不对了。再者,氢与氧的自燃与助燃之性,结合成水后,各自又到哪里去了呢?水性却完全既不自燃、也不助燃;可见,水之性初看似是从氢氧和合中来,然而此亦非然;是故深观“水之自性从哪里来?”这命题之后,即知:水性既非从“和合”中来,亦非离“和合”而有——水之自性实不可得,因而证知:“水无实自性”的命题得以确立。(即因明所言;“此立量极成”。)
因此依圣教而言,水本无自性,水性于氢氧和合之前非有,于氢氧和合之后,其水性亦不可说是从和合中生;故水性亦非从和合而有。因此,水之为物、及其自性,端是“因缘法尔,如幻显现”,并无实自性——“三界一切有为法,悉皆如是:因缘法尔,如幻显现,因缘幻生,因缘幻灭,本不生灭”:三界一切法皆依如是理而显现;如来一切显、密、性、相,权实圣教,亦皆依如是究竟极理而建立。
观察过无情界的水,再以有情之身而言。色、心二法,或色受想行识,此五蕴之和合,称为“有情身”,然有情身亦是无实自性:因为既是由五蕴合成,而五蕴都各有自性,到底哪一个蕴之自性,才能代表有情身的自性?不可能五个蕴的自性都是有情身之自性,否则一有情身便有五个自性,此理不成。然而,离于五蕴之性,有情身实无自性可得。
又,所谓“自性”,或“自体性”,即是“我”的代名词;若有“我”、即有自性;若有“我”,即有自体。那么,什么是“我”?
“我”,在佛法及宗教或哲学上的意义为:
一、主宰为我——某物若是“我”、或“我的”(我、我所),“我”便可以作得了主,便可决定一切,包括我身体的生死、存亡、来去。然而,在这世间之中,没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可以自己主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财产、妻子、儿女,我们都作不了主;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身心,我们自己都作不了主——它要喜要悲、要愁、要恼,要病、要死,我们都作不了主;因此佛说:“是心无主”,或“是身无我”,乃至“此身无我”、“一切法皆悉无我。”
二、恒常为我——任何一法,若能常住不坏的,才能称为“我”,这“我”就是指印度外道所说的“神我”,亦即西洋外道所说的灵魂。外道的神我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因他们说“神我”或灵魂,是梵天或耶和华所创造的;因梵天或神是永恒的,所以其所创造的神我或灵魂,也是永恒不变的。然而佛以一切智观察一切法实相,而说“一切法皆悉无常”,没有一法是恒常不变的;以世间一切法皆无常变灭、剎那剎那生灭,其体不可捉摸、执取,故无常即是“体性不可得”,亦是无我,以无“我体”故,亦是无有自体性——如是等现象,总名为“空”。虽然其“性”是空,然其“相”还是因缘如幻而现有!
三、不可分割名我——外道乃至世间哲学,都将“我”或灵魂,认定为“不可分割的一整体”(an inpisible whole);这不可分割的一整体,即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合相”;一切万物虽皆是“一合相”(众缘和合而成一相),然此“一合相”,实是假相,并无实体,系托众缘假合而妄现之相。故经云:“一合相者,实不可得,而众生贪着其事。”
总而言之,三乘“空”理,实是:无自性、无自体、无我、无常、因缘、和合等概念的总称。一切诸法“无自体性”,以无自体性故空;诸法以“因缘起”;“生”由因缘合,“灭”由因缘离,是故缘起性空;诸法性“无常”,以无常故其体不可执、不可取、不可得,是故其体性空;诸法无我,不可自主,以无主、无我故空。
其次,习般若空慧者,须知“空”是对治门,为对治“有”;以众生有“有病”(贪着“三有”之病),佛为令度此病,以脱三有之系缚,故开“空”这帖法药来对治它。所谓“对治”,即知它不是“究竟”;对治即是“方法”、“手段”之义,不是“目的”。吃药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治病”,若病已愈,或本来无此病,即不用服此药。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故佛说:“应知我所说法如筏喻”。因此,“莫把手段当目的”。然而又更须知:“佛所说的法,不是为你一人而说”,因此,即使你很幸运,没得此病,不需要这帖法药,也不可轻谤此法门,因为佛说法,不只是为你一人而说,不只是为度你一人;而是为度无量众生而说此法门。因此,更进一步说,你若真是发大心人,发无上心人,你即应发愿“誓学一切法门,等心修学无量法药,誓济无量众生”。至于于“般若空慧”,你应不作“‘空’是有、还是无?”之分别解。乃至于如来一切智慧法门,亦皆如是。离诸分别爱憎,等心修学。此即是《楞伽经》偈所言:“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亦是密契《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最后,问;“应如何习‘空’?”
答;“你若不贪任何一法,空与不空有何干系?有何妨碍?‘空与不空都好,’”——须知,此“空”理就专为度你的“心中贪”而建立;汝心不贪,空有无碍;汝心若贪,空亦碍、有亦碍——学有执有、学空计空、乃至成就偏空、顽空、恶取空、断灭空,且以此等邪见,而贡高我慢、劣慢、邪慢,目空一切——即一切成碍。是故须知:“法是为了心,不是心为法”。学者须勤求一切法,以法照心,如是即是“心地法门”;修习般若空理亦复如是:所谓“行深般若,照见五蕴”,即是此法门之深义也。
其次,为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旨为何?简言之,这并非庄子式的“重言”(重复repetition)或强调,而是在体悟的层次不同,及显示“色空一如”的境界。详言之,即:
“色不异空”——破行者之色贪,以起空智,度欲界及色界系之一切苦厄。
“空不异色”——色贪既破,再起不空智,破空贪,度无色界系之一切苦厄,及度世出世一切空执,起一切因缘如幻不空妙法,度脱九法界有情之无始苦厄,入本不生灭之大觉一实境界。
“色即是空”——前二句之“不异”(not disparate from),表色空二者是“同质型”(Homogeneity),是消极的层次,以其用否定词“不”字来表示。此句用“即是”这肯定词,来进一步地表示积极的层次:亦即色空二者,不但性质相同(同质),而且是“同体”、“同一”(identical),亦即是同一物、同一体(one and the same),完全无别,即如数学中之“等号”。前面已说“色空同质”(色不异空),更进一步说“色空同体”,且非“一体两面”,而是“即色即空”,令舍一切分别,当下观入“即色而空”,不复思议而断除色空之微细分别,离于法执,悟入“不空而空”,大乘不思议“空如来藏”的无上大涅槃境界。有别于二乘之有余依涅槃。
“空即是色”——复令不厌生死、不住涅槃寂静、不落偏空、顽空,而开觉“即空是色”、更进一步顿悟“空而不空”之极理,契入大乘最深密无上之“不空如来藏”,即证三世一切如来无上菩提。
综上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句是三乘共法,用以断除三界色贪,乃至五蕴贪,度脱我苦、生苦,悟入三乘共涅槃解脱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是大乘不共法,以断除最深微细无明法执,悟入大乘“空不空如来藏”,证得三世如来无上涅槃菩提道。
由上可知,法非单向,亦非绝对、敌对、不相容:如色与空非绝对、敌对、不相容:而是互相融摄:“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乃至,以佛智眼观之,色空乃不可分,实为一体。
又,习般若者,不要口但说空,而身语意照样行恶,作杀盗淫妄、饮酒、食肉,如同外道人:若贪嗔痴慢恶见不断,不论如何谈“空”,亦落于“有”的境界,与空智不相应: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若修行戒定智慧,不贪、不嗔、不痴、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邪见、不两舌、不恶口等,即与空智相应,速得“人空智”与“法空智”(即“人无我”与“法无我”)。故“空”与“有”是认知与行为的境界问题,非但在口说。
最后,如何修证契入空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略为提示:
一、理上观——深入观察、思惟一切法之“如空自性”。所谓:“行深般若”。故知一切法不可执、不可取、不可得。
二、事上修——必须实修:“于一切法不爱不憎”;以了知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取,不可得;如是觉悟已,是故自离无始以来依于自心无明所生之一切贪爱、攀缘、执取、迷恋、执着,而起修“不爱不憎”,以不爱不憎故情亡,以情亡故即是“将自己抽离”(detach,disinterest);以将自己从现前情境中抽离、从一切法中抽离,故如《法华经·从地涌出口品》中所说:“有菩萨从地涌出,于虚空中住”,此经文中所谓“地”者,众生自本源心地也。以此本源心地,本具佛性、菩萨性,故有“菩萨从地涌出”。“涌出”者,理事成就,因缘具足,水到渠成,自然而现也。“于虚空中住”者,“虚空”,即是离于空有,不着两边,不着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不住一切境之大智也。而此“住”者,即契入、契合、不动也。此即是言:菩提萨埵由久修不爱不憎,速得契入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之无上空慧,起世出世之大用。又,以修不爱不憎故,度众之时,于诸世间无常之事,无有恐惧。凡人皆有恐惧感,或多或少而已;若修菩萨“不爱不憎”悲智双运深法,即得速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空慧。此即空慧之理事实修法门,以此深自修习,故得以“照见五蕴”无自性空,速度九界一切苦厄。易而言之:“空慧”是可以“作”的,如何作?即修不爱不憎:贤圣以不爱不憎,故见一切法空,度脱自他;愚夫以又爱又憎,故一切法虽本空,亦成“不空”,自缠缠他!此其大要。是为跋。
以上简释般若“空”义了。
释成观跋于台北·大毘卢寺
二○○三、七、四
《瑜伽师地论》叙卷上总略第一叙曰:应学瑜伽学。瑜伽,梵语云相应,云何相应?相应者如如,相应者方便善巧,相应者菩提涅槃。学瑜伽学能自他利,曰瑜伽师。摄一切理尽,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五、在家无师范,谬也。智者大师为护比丘住持,权说在家无师范义。若遂执为真实,则有自教相违过。《梵网》卷下,第十八无解作师戒、第四十拣择受戒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附: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吕澄师讳渐,字竟无,江西宜黄人,清同治十年十月初八日生。父仲孙公,官农部,历念余年,不得志。师六岁,仲孙公即世。师幼而攻苦,精制艺,年二十,入泮。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三、用功原则修行的下手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些原则却是共通的。不管是修禅、修净还是修密,若想修行顺利,少一些障碍,就必须遵循这些原则。纵观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我们都关心自己命运发展的情况,事实上,我们的命运的确存在,而且就是由我们每一个当下的积累而成,同时这些所积累的种子还要根据我们现在的行为来决定哪一个命运种子先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1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8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外不见大地山河,内不立闻见觉知。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随顺世缘,不再执著于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一切平等无二,不再分别,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7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一念无生全体现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一念无生全体现,是我们出家人的目标。其中无生这个东西,大家都在说,自己总也不能证得,总在似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7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祖庭中轴线在四祖寺接待来来往往客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客人们总是希望同时到五祖寺看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特,黄梅这个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从言教上解悟,此理甚为轻易,所谓言下顿悟。如用功适合,即亲见到自己本来面貌,亦不为难。但要获得真实受用,不为一切境界所转,随时随地自己作得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0
第3章 我与无我·“我”是什么?·一切法与无我·觉知心灵之宝·“放下”生命就圆融前章介绍了《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译者——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与发心弘法大愿。这一章始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第2章 发大心的玄奘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译者生平·出家学道·西行求示与广弘大乘·立论(真唯识量)名扬五印·译经与弘教·狮子国的起源·发心与愿力·慈悲度众生·愿心广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与佛结缘,做起来很简单。而要修行受益,却又不是简单的事。学佛亦有道,其水也很深,用功对路,才不会耽误了自己。千辛万苦爬山到山顶,这时说“一览众山小”才是得道境界
道了法师时间:2024-06-06
好好管好自己,不要看人家,这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正如同那个达摩祖师讲: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我们的心只看自己,人家站我也站,人家走我也走,人家坐我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4
五月中当政府宣布全国疫情进入三级警戒后,我便接到监狱来电通知因为疫情的关系,所有的教化课程将全部暂停,即使这阵子已降为二级,我们仍然无法进入监所授课。疫情突然加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8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他是一位科学家。它六岁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
名人读书故事时间:2023-12-29
敲响木鱼法云法师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庄严雄伟的大殿前,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认真地询问刚敲罢木鱼的老师父:奇怪,寺庙里为什么不敲其他东西,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寄情于山水法云法师一位友人,身兼艺术家与作家,近年灵感源源不断,佳作丰硕,原来是得力于旅游登临,情趣盎然,见闻广增,获益非浅,她称之谓:寄情于山水。犹孔子的名言:仁者乐山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校园的种种可爱法云法师一刚上宗教课,法师向同学们宣讲学佛是要了悟宇宙和人生的奥秘,离苦得乐,由迷入悟。并谈到宇宙间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曾有过密切关系,或是过去生中我们的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佛光显现法云法师从台湾佛学院学成归来的昌慧法师,讲起了发生在当地的一个真实故事。阿吉是台北某大学的学生,自从参加大专院校佛学研讨会以来,对佛教有几分的执着,今年暑假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11-13
疫情的不断反复及病毒变异,让大家都在恐慌中度日,真是一觉醒来,很可能就被静默管理不能出门,只能无奈宅在家中。在我周围的一些家庭中,原本各自忙碌的状态,虽有距离反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6
人生如此法云法师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对人生的感触大都充满忧思和伤感。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蔡琰则言: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李白又说:浮生若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初临缅甸法云法师初次踏上佛国缅甸的秀丽山川,立即被她那质朴的风格、敦厚的人情,以及青峰绿荫之中巍峨的亭亭塔影所吸引。特别是那道旁树下,放着施水罐的小小凉亭,给人留下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两个小难民(小说)法云法师几天的大雨之后,我决定清扫一下潮湿的房间。忽然于书橱的旧杂志中,发现了一帧照片,背景是雄伟庄严的瑞光大金塔,我身披海青,手持念珠,身旁一位幼小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明月光华 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吃饭有学问二位青年朋友来访,笔者挽留共进午餐。席间,一切如常,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友人似有探询之意。笔者笑曰:刚才二位想探讨人生哲理,其实吃饭里面,就有大学问哩!见其睁大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项羽和拿破仑法云法师有人说,听南怀瑾老师讲课真是文化飨宴的享受。特别是哲学的命题,一般感觉枯燥难懂,可是老师饱含睿智、妙语联珠、幽默慈和之语,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把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放下法云法师从前农业社会,生活简单,民风纯厚,若有一家几代人要分家,算盘一打,几个小时便搞好了。可是,现代社会,物欲强盛,负担太重,一位友人家道小康,前次搬家,花了半月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乐道安贫一位担任高级工程师的朋友来访,闲聊中,谈起最近与日本代表团进行交流切磋,有一件事令她感愧良深。会议期间,这位高工等中国同胞与日本友人共进午餐,食堂用餐盘为每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镜的启示法云法师这次赴新加坡参访讲学,获益匪浅。特别是与老友重逢,真让我体会了古人之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向以精明豪迈著称的老友,却在短短一年之后,不仅火爆脾气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一双凉鞋法云法师偶尔经过镇上的小学,在校门外花木扶疏的小径,只见几位身着整洁校服的小女学生,正兴趣盎然地互相比较谁的手表更为漂亮。凝望着那么灿烂的笑容,心想,她们真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阎王三封信法云法师今日与学生讲起阎王三封信的笑话。某君与老友分别十余年,偶然相遇,便劝老友:人到中年,最好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老友笑曰:我还有三件大事未了,第一、父母尚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心中有春天法云法师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是得益于她服务的老人院里,那一位开朗的阿婆。她告诉我说:阿婆与其他整天愁眉不展的老人完全不一样,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名利竟如何?法云法师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当下自在法云法师在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失掉内心的安宁与自在。一行禅师(著名的诗人、和平主义者)倡导《正念分明,当下自在》,蜚声欧美,视为显学。禅师讲起一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从新开始法云法师台湾有位富商,在一夕之间被人骗了一笔巨款,濒临破产,他恼怒非常,几乎想动武报复,在亲友劝慰下总算勉强忍耐,可是忧怨难平,他食不知味,夜不安寝,暴燥的情绪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野草与石莲致困厄之友法云法师得知您目前的遭遇,我内心十分牵念。但聪慧、慈善如您,一定深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能驱散黑暗的是光明,而非黑暗;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旷达人生有一老乡去赶集,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不料,突然只听铛的一声,绳子断了,锅子掉在地上摔破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人问何故,他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另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请多关照自然法云法师您问我这次旅游的收获是什么?不能说乏善可陈,实在是感慨良多。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热潮高涨,大凡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到处人流汹涌,喧哗嬉闹。人们平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为自己松绑法云法师有一位女青年,生得眉清目秀,人也聪明,可是常常怨天尤人,脸上阴云密布,让人们望而生畏。在笔者的至诚关心之下,她才道出原委,不久前的痛苦事件让她耿耿于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人才为本法云法师今天,一位新任主管的朋友前来寒舍小叙,谈起她对管理工作的高见,认为应从生产、行销,转为人力资源导向。我十分赞赏她的识见。因为先贤非常重视人的因素,诸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特别的贺卡法云法师今天,我收到了一张特别的越洋贺年卡,是初夏赴美国讲学时,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年方九岁的扬心宁小朋友寄来的。她天真而纯洁的笑颜,刹时浮现眼前,那真诚的话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无伪的温情法云法师朋友讲起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他家住乡村,门前那条小巷,一入夜就昏暗,虽然邻里早就提出要装路灯,但总是说过便算了,并未真正付诸行动,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都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新的感怀法云法师正值飓风季节,午后一阵骤雨,到处积满污水。平时喜好运动的中学生们也远离那湿漉漉的操场,及早回家了。黄昏时分,我照例走出学校宿舍,到附近面包店买面包,准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九华山奇遇法云法师清晨,我们穿过山涧,沿着小路捷径前去甘露寺参观,天气晴和、山光水色,分外明净,沿途古木参天。山形奇胜,远望层崖峻峭,景象奇异,故李白咏九华山诗云:昔在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
高寿有方法云法师曾看过电视报道,在台湾东部花莲的瑞穗山村里,有位一百一十多岁的人瑞还活着。而且很健康,每天亲自扫地洗衣,除了有点驼背之外,身体非常硬朗。当电视播出老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心念的力量法云法师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甲的病不过慢性胃炎而已,某乙却不幸患上了胃癌;可是,却因为一场误会,阴错阳差,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当时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
有一则佛教故事,说一位僧人在行化时,不小心一脚踏空,掉下山崖。幸好衣服挂在悬崖间的一棵小树上,绝处逢生,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正在庆幸之际,抬眼四处观察,心头不禁一紧,方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