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身弘道,恩德无极。超世希有,万古同钦。日本净宗称大师为“高祖”,“吾家”,“宗家”等,并有尊奉弥陀为净宗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日法然上人为三祖者,法然上人赞大师之《观经疏》说:“此疏是弥陀传说,此文是弥陀亲讲。”上人并赞大师是“弥陀愿王之垂迹”。日亲鸾上人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我国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是以中日净宗先德,对于大师莫不俯首归心崇敬景仰。承恩众生,则顶礼膜拜,永劫依止。
大师为什么能长受后世无限的尊崇敬仰呢?只因大师依止《无量寿经》,十念必生的本愿,拈出持名妙法。指出径路修行的径路,显示弥陀愿王的本心。大师出家后,初依《观经》修观,已成深妙。但二九岁时(贞观十五年,公元六九一年)于玄中寺,蒙道绰大师授予《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全承富业。衣底明珠,照用无穷。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而详陈弥陀本愿之金文,唯此《无量寿经》,于是力弘经中十念必生之大愿。一心持佛名号,诚笃精进,如救头燃。如《新修传》说:“入堂则胡跪合掌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甚至寒冷亦须流汗。”又《往生传》说大师念佛“如是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口中出。十声乃至百千声光亦如之。”
大师的《观经疏》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于《观念法门》中,为使弥陀第十八愿文义明确,乃将愿文写为“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按魏译经文中原作“十念”。“念”字则有想念、忆念、参念,或为观念等义。今写作“十声”,则只含“称念佛名”之义,不容更作别解。所以日法然上人说:“须将此文常唱于口,浮于心,遇于眠。此文是四十八愿的眼、肝、神。”我国善导以后莲宗诸祖,亦皆同遵此旨,首宏持名念佛。
又《新修传》说大师:“出即为人说净土法。”《往生传》说:“续至京师,激发四众弟子,无问贵贱。”《往生传》说:“士女奉者,其数无量。”又《往生西方略传》说:“三年后,长安城中,已被念佛者所充满。”可见大师弘化之盛,冠绝古今。
夫念佛法门为易行道,优于余法。故称捷径。但念佛有四:一实相念。二观想念。三观像念。四持名念。持名念佛,更为简易精深,直截了当,契理契机,万修万去。故持名一法称为径中之径。《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无量寿经》说:“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经》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可见净土三经,同赞持名念佛。又此法门,乃十方如来所同赞。千经万论所共指。或问六字片言,为什么有如是无量功德?此一问题,实难酬对!因此一句名号,乃如来自证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我一个凡夫,何足语此。只能略综显密教典,禅宗公案,一抒盲人摸象之见。
净宗之妙,首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即是如来大觉圆圆果海,以此果海,作我因地修行之因。从果起修,所修即果。性修不二,因果同时。直截根源,千了百当。不历阶梯,非因造作。至圆至顿,不可思议。所以《弥陀要解》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也。又近代太虚法师于所著《佛教宗要论》中,归纳印中日三国大乘佛法为教理行果四门。(一)教门:以言教为宗。三论、唯识、天台、华严等宗属之。(二)理门:唯显真理不假言说,以心为宗。临济、曹洞等宗属之。(三)行门:注重行持。律宗、莲宗(指偏重自力实修之净土宗)属之。(四)果门:依佛果福智圆满之身土,加持自之身土。密宗、净土真宗等宗属之。净土真宗乃日僧亲鸾上人所倡。此宗所凭,唯一个“信”字。纯依他力。唯以佛果功德为依。与密宗相类。太虚法师分净土为行与果二门,实则我国之净宗正派的承传正是果门。如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是谓往生关键,全凭信愿。往生后品位之高下,则由持名之深浅。日净土真宗之说,即全在其中。先师夏莲老常说:“净宗是密教显说。”今承其旨。
又密净不二之说,曾屡闻于密教大德。例如宁玛派诺那祖师曰:“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成佛最稳最速之法莫过于明白自心与弥陀大法。”又如先师噶居派大德贡噶呼图克图曾亲示笔者:“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即身成佛。”又如莲华精舍金刚阿阇黎则以往生极乐作为全体信徒之共愿。至于东密,如日古德兴教大师曾说:“毗卢弥陀,同体异名。极乐华藏名异一处。”又于《阿弥陀秘释》中说:“天竺称阿弥陀,唐翻无量寿、无量光等(中略)。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中略)。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珠像。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又释阿弥陀之梵字(阿弥陀)说:“(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阿)字佛部义。(弥)字莲花部义。(陀)字金刚部义。又(阿)字空义,(弥)字假有义,(陀)字中道义等等。又于《阿字观》中说:“(阿)字是诸字之母(中略)。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中略)。(阿弥陀)之宝号,胜于诸法者,则此(阿)字之故也。”
兴教大师之说,不但深明密净不二之义,且将持名一法中果觉因心之旨,剖露无余。洪名中一个阿字,即是平等不生之本心,亦是一切真言与一切诸佛之母。故知持名,是称性而修,非余法所能及。又密教所以能即身成佛者,在使行者之身口意三业顿同如来之三密。唯三密齐修,乃上根利智所能行。东密大德,圆融无碍,即一即三。故云一密相应,亦必成佛。如兴教大师所说:“唯诵一明一字成佛,唯相应必定即身成佛故。”净宗持名即是持咒,即修语密。但能一念相应,即是一密相应。亦必即身成就。可见净宗,即是果门,乃密教之显说也。
上明密净不二。其实禅净、禅密都是不二。如兴教大师引《观经》说:“‘是心是佛’,本来一体,更不可求。‘是心作佛’,迷却(却者除也)智显,即身成佛。”夫不二,于兹益显。又“是心是佛”即马祖之“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亦即宗下之“真参实悟”。请问禅净二宗,又有何别?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能作佛者,是本妙明心。所作之佛,即此本心,别无他物。故知能作所作,能念所念,囫囵是个妙明真心。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如蕅益大师说:“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以即佛即心故,“念念佛”即是念念心。大师此论,精彻无比。
至于直显禅净不二者,莫过《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可见持名不但是禅,且是无上深妙之禅。因为此禅,不待参究,当念即是。不论迷悟,全体现前。故先师夏老有诗句说:“念佛即是自心现。”古德也常说念佛之人,譬如“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又如临济禅师常说的“孤明历历”。念佛人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这就是“孤”。清清楚楚,净念相继,便是“明历历”。又“孤”即是《金刚般若经》的“无住”。“明历历”即是“生心”。故持名即是无住生心。又如有僧名慧超,问法眼说:“如何是佛?”答曰:“汝名慧超。”这等于说“你就是佛”。又如僧问洞山:“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且道这两则公案与“一句佛号是什么?”“念佛之人是谁?”是同是别?“麻三斤”尚且是佛。所念之佛与能念之人焉能不是!又如《楞严经念佛圆通章》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得”二字,宜深着眼。盖谓不从外得,自然圆现也。所以蕅益大师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元中峰国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
又这一句佛号,如蕅益大师说:“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可见天台的圆顿三观,性具性造,一念三千等;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具德,一真法界,都在其中。
如上所说,表明持名法门的“契理”,因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念所念,能生所生,一一皆是实相的正印。但此法门之卓绝,更在于它的契机。机者,指根机与时机。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广应群机。《大毗卢遮那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太虚法师解释说:“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今此持名往生一法,上至文殊普贤,下及五逆十恶,但能临终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可见摄机至广。又但得往生,便横出三界,圆净四土,圆证不退,位齐补处,即与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并肩。故知此真是方便中之方便,究竟中之究竟。
又持名一法,最契时机。盖此法门,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因持名之法,随时随地可行。不须入山潜修,闭关宴坐。于有益世间之事,仍可进行。只要深信切愿,一向专念。若不得闲,下至行十念法,或临终十念一念,皆可往生。所以说“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又大乘宗旨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因持名念佛,最为方便。故于当前人民,亦应随缘利乐。现居国土,正好一并庄严。可见净业行人乃“不离佛法而行世法”。足证持名法门契合时机无能过者。
粗知持名殊胜,弥感善导大师宏赞恩深。大师说:“弘誓门多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念佛何以最亲?蕅益大师说得好:“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普愿具信之士,永遵大师遗教,持念阿弥陀佛,同入不可思议果海。
(本文旧名“善导大师与持名念佛”,曾刊于《法音》杂志第75期,兹经修改充实,收入本录,改用今名)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阿弥陀佛对我们是一心一意,而我们对阿弥陀佛是三心二意,这像话吗?这说明感情不深啊,这就是疏。真的跟阿弥陀佛全心全意,必然会走到哪里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自然而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存折喻:现在念的这句名号里边就有往生我们平时信受称名,信心如手,执持名号,名号里面的往生功德我们就拿到了,现在就得到了,所以叫「平生业成」。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登月飞船喻:六字名号做成愿生心但是现在我们为什么愿意求生极乐世界呢?因为我们有「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念。如果没有六字名号给你念,让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敢去吗?你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1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年的佛七法会从今天开始了。弘法寺在去年的弥陀诞打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佛七法会。去年法会因缘殊胜,十分如法,大家一致认为很圆满。今年弥陀诞快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黄念祖:《敬跋重印会集本后》黄念祖:《敬跋重印 大经 会集本后》 丙戌十月十九日,为北平广播电台台长黄念祖君之慈母梅太夫人六十正寿。鉴于世俗之寿其亲者,或绮筵丰席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17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观音名号也是可以去念诵的,我们在念诵的时候一定要心存恭敬和感恩。尤其是在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心中默念观音名号,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观音菩萨的帮助,因为观
心经感应故事时间:2024-12-11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黄念祖:密宗破瓦法是否有助于往生 黄念祖大德:更有进者,既承下问,敢不掬诚!行人于临终紧张关头,仍能自在修习颇瓦者,恐百中无一,甚至千万中亦难有多少也。例如宋代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弥陀接引放生非独佛教所专,古代圣贤哲士,儒中君子,亦多推广。如戒杀放生文中载: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本文主角,虽非佛教莲友,却
护生故事时间:2024-11-29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