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烦恼,金刚能断
常人在生活中经常会觉得很烦,经常会有很多烦恼,以至于偶尔去想:人如果没有烦恼,那该多好啊!但是,由于习以为常,人们都很少对烦恼本身进行思考和总结,也很少见有人总结出根治烦恼的办法。在佛法里,对烦恼的研究已经是非常深入了,有一整套关于烦恼的理论,可谓难能可贵。所以要进行佛法修行的人,首先就是要降服各种各样的烦恼,使得自心安泰,专一于修行。
那么,具体而言什么叫烦恼,它又可以怎样分类呢?
“烦”就是烦闷,事情多而且不如意,有气郁结;“恼”就是恼怒,心情压抑而令心浮气燥。烦恼通常是指能扰乱自心的所见、所思、所惑。我们的烦恼可以从根本上归结为六种,即贪、瞋、痴、慢、疑和恶见。
一、贪。“贪”是贪求、贪恋、贪著。“贪”有很多种表现,包含了很大很大的范围,比如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过分追求,再具体一点讲就比如男人好色求色欲,女人虚荣爱打扮,再比如对金钱的过分欲求,以及对自己财物的过分吝惜。对于修行者而言,对于自己所知的佛理佛法悭吝不舍,不肯施教于他人,这也是贪执。对于那些只为私欲而损害他人的人,他们的贪执之心就更是厉害,可谓罪业深重,佛经有言,这些人“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二、瞋。“瞋”是瞋恚,通俗的讲法就是发怒、生气、急脾气。“瞋”心重的人哪怕是七老八十也毫无涵养可言,他们对违逆不顺之境丝毫不能忍受,稍有拂逆立刻生起忿怒,无明业火可以从脚底直直升至头顶。这时候有些人就很可能横起施暴,以拳脚甚至是凶器损伤他人。有些人在饥渴寒热到来之时,不能够忍耐,生出瞋恨之心甚至于争抢先后,这也是“瞋”心太重。《华严经》有云:“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佛经有言,这些瞋恚之人,“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三、痴。“痴”是愚痴迷昧,以自己的一点点所知所见为真理的全部,心性闭塞智慧不开,以至于是非不辩、事理不明,最后害人害己、贻害不穷。不信从佛法的人,也是愚痴。他们以为没有因缘和合、菩提觉悟之事,对佛法以及佛法修行秉持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见解。因为愚痴,所以更能生出很多很多虚妄的贪求,贪求炽热必有不得,则更加容易生出瞋恚,所以愚痴是三毒(贪、瞋、痴)总根,是罪恶和业力的根源。佛经有言,这些愚痴之人“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慢”即傲慢,是我执的直接体现。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我膨胀的倾向,动辄“我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慢”心严重的人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自己的些许长处大加吹嘘,而对于他人则得轻蔑无比,竭尽贬低之能事,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共处,从而生出种种苦恼。其中最严重的一种“慢 ”就是轻视佛法,以妄见邪见浅薄之见品评佛经,或者是于佛法小有一得,立即自以为天下第一、无人可比。
五、疑。“疑”是怀疑,不相信。有些人“疑”心奇重,他们或者是对于佛法真理不能相信,或者是对于人心善恶不能辨明,或者是对于世间事理心有疑窦,甚至以对自身自心所感都不能确信,犹犹豫豫,迟迟疑疑,这样往往就深陷在思虑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能信从佛法,这就杜塞了从善之门,困囿于自己的疑心而不能进取,造出果报恶业。
六、恶见。“恶见”就是不正见,即由于思维的方式方法不对而产生出的错误知见。“恶见”有五种:
(一)、身见,或者叫做我见,因为固执于这个幻化而成的肉体之身而自以为有“我”存在并生出的种种虚妄知见。其实这个幻化而成的肉体之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这个“我”则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熏染而成,究其本来都是空无自性,也都是无常易坏之物。如果不知道自身和自我的这种空无和无常,那么就会执着于自身的所见所思,以“我”为“常”为“实”,自以为能够主宰事物,这就是“身见”。
(二)、边见,“边”在这里是偏差或者鄙陋的意思。边见即一己所得的粗浅见解,偏颇浅蔽,不深刻不全面,没有见地。有些边见属于执常的知见,即以恒常不变作为万法存在的规律,认为人死后仍旧是人,牛死后仍旧是牛,贫穷的人永远贫穷,富贵的人则永远是富贵。还有些边见属于执断的知见,比如认为人一死就永远结束了,也就没有生死轮回、三界浮沉之事,也没有善恶因果。这两种边见都否认了修行成佛的可能性,所以要从根本上加以剔除。
(三)、邪见,即不正的知见,不信从正法而信从邪法。比如否定因缘规律,毁谤圣贤,不做善事而做坏事。比如古往今来有很多傍佛外道,再比如有很多邪教,它们的教义都是邪见。
(四)、见取见,即执着于“我见、边见、邪见”的知见和见解。这里的“取 ”是执着不舍,就是对前面所说的三种恶见在心中认定正确而绝不肯改变。这种知见的关键就是错而不改,一错再错。比如有些人修行小有见证,还远远没有达到大成,但是他自己以为已经证道登圣,并死死不肯放弃自己的错觉。
(五)、戒禁取见。按照通常的理解,戒是戒律,一般就是戒止杀盗淫邪等事,禁是禁止,一般就是禁绝饮酒、赌博等事。持戒和守禁,是对于自己的身心加以约束,本来对于修行是有好处的,但是绝不能够乱约束,执着于约束。“戒禁取见”中的“戒禁”就不是正常的“戒禁”。“取”是执著的意思,所谓“戒禁取见”即是妄自执著于不正确不正常的戒禁并以之为最殊胜。比如印度古时候有很多种外道,有的外道修持的戒律就是食草食粪,还有的外道修持的时候一定要做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来折磨自己。本来他们的修行方法就不是正确的办法,但是他们偏偏执着于苦行,以为这可以获得最上的修行成就,这些就是非常典型的“戒禁取见”。
佛经中称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其中,根本烦恼为以上六种,它们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渊薮。
比如在我们的心中,贪、瞋、痴三毒时常都在起作用:人因为“贪”而忘返,
正所谓“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因为“嗔”而生怨恨,正所谓“一念嗔心起,八千障门开”;因为“痴”而执着,正所谓“痴心妄想”,“痴心女子负心汉”,“痴心父母古来多”;因为“疑”而劳心思虑,正所谓“狐疑不定”、“疑神疑鬼”;因为“慢”而自以为是,事理不能圆融无碍。当贪、瞋、痴三毒发作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人控制不住它们,所以就会有杀、盗、淫等等罪恶的行为,造下无边恶业,受轮回与报应。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佛经中将我们这个婆娑世界归入欲界,几乎每一个生活在欲界的人,都沉溺在欲望之海中而深感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人应该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根治烦恼呢?就这个问题,佛是如何解说的呢?
在各种佛经里面,《金刚经》就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为《金刚经》。就是说,智慧就如同最坚硬的金刚一样,它能够斩断烦恼,使我们清净修行。这本经书的缘起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佛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在一起。这时,一位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人群中走出,恭恭敬敬地向我佛释迦牟尼行礼,然后问道: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守持什么?怎样修行?怎样才能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呢?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梵文音译,意译应为“无上正等正觉”,这种觉悟智慧只有佛才具备,具备了它就能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具备了这种智慧的人就已经是佛了。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努力成就这种智慧,即要修行成佛。但是你现在是人啊,既然是人你就有种种烦恼围困住你,因而“如何才能成佛”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可以转化为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怎样才能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或者就是“怎样才能够降服烦恼”。对于佛法修行来说,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降服烦恼进而能够清净修行是修行成佛的第一步。作为佛法修行者,我们置身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们同身边的芸芸众生一样,每一天都要面对自己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呢?我们期待着我佛释迦牟尼的回答。
对于须菩提所提的问题,释迦牟尼感到很高兴,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于是他力图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思维”,应该怎样什么来体悟世界的本质和真理。在这部经文中,我佛释迦牟尼通过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相都是虚妄的,更何况我们因之而升起的各种烦恼了,正是所谓“自寻烦恼”,烦恼因而无穷。
为了说明“无相”这个问题,我佛释迦牟尼举了很多例子。
比如,我佛释迦牟尼曾经多次说过,他能够使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入涅槃,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众生得到解脱而进入涅槃,我佛释迦牟尼在这里就解释说,这是因为众生之相都是由各种因缘合和而成,并非真实之相,不过仅仅是一种虚妄之相而已。
再比如说,从一出生开始,释迦牟尼的身体就有三十二种特别的体貌特征,非常美好而令很多弟子羡慕,但是我们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我佛,因为再美好的身体也仅仅是肉体之相,也都是虚妄不实转瞬即逝的,如果仅看到这三十二相,则不能认识我佛释迦牟尼的真实之相,佛法的真实之相。
我佛释迦牟尼通过否定和摒弃事物的虚幻之相来揭示事物的真如实相,即
“实相者则是非相”。如果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这也就认识到了降服心中烦恼的办法,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见诸相非相”而得到清净自在。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对任何东西都不应该或迷恋或执着,更不应该对之产生贪、嗔、痴等诸般烦恼。这就是心中“无所住”,自然也就烦恼不生,六根清净。
所以,我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心中有“住”,即执著于外境而使我们迷失了自心,或者说是过于专注于追逐外物,即所谓“心由外物所转”。想一想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各种“虚幻之相”。人们在“太虚幻境”中游荡,关心的是怎么追名逐利,怎么样追求享受,关心更好的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用的……所以他们用双眼不停地看着缤纷色相,耳朵不停地听着美妙声音相,舌头不停地寻求美好滋味相,身体不停地追逐舒服触觉相,只有鼻子追逐香味的程度差一点,为什么呢?虽然有各式香水,但是因为很多人由于环境污染而得了鼻窦炎就闻不出味道来了。
人们只知道随着这些“虚幻之相”而奔波忙碌,几乎都不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而由于一味执著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产生种种烦恼忧患,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参不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迷失了自己的心的缘故,正所谓“只因参不透,所以团团转”。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觉悟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灵之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大智慧。人生在世,正是这些太多的欲望与追求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放下这些无谓的追求,静静体会恬静的安逸,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我们只要做好能做到的每一件事情,对于在自身能力之外的事物不做奢望。《般若心经》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才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心灵状态。
我佛释迦牟尼还告诉我们,如果一位菩萨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执着于虚相,那么他就不是名符其实的菩萨,因为他心中只要有此四相就必然还存在着计较优劣得失之心,因此他也就称不上是位菩萨。所以对于佛法修行者而言,一个关键的事情就是守护内心,使它时时刻刻保持住“外离相、内不乱 ”的境地,这样才可以说得上是修行。
我佛释迦牟尼还进一步指出,不但要摒弃一切虚幻的事物,甚至对于佛法也不应拘泥死守,心中要清楚地认识到佛法以及经文的局限,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因为佛法的核心是要你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用言语表达不清的,也不能因为对你讲你就能够完全把握住它。这样一来,所谓三藏经文都是修行的工具,就像是用以过河的舟筏,仅仅是过河的依凭和过渡而已,其本身并不是“佛法”或者说是佛法的全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释迦牟尼还以自己的修行经历为例,说他自己当时在燃灯古佛处修行,实际上并无一法所得,所以燃灯佛才为他授记,认为他将来修行一定会大成。我佛释迦牟尼说,如果他当时修行执着于任何一法,这样还是没有修行透彻,还是没有参悟到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修行不成功,燃灯佛自然也就不会为他授记。
《金刚经》末尾有一首偈子,反映了该经的中心思想,被后世人们反复引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首偈子说,世界上一切因循造作的事物,都如同做梦,如同幻影,如同水中的气泡,如同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被晒干消失;如同闪电一般,转瞬即逝,对于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应这样看待。
至此,释迦牟尼圆满地解答了须菩提的问题。针对于降服烦恼,我们可以将我佛释迦牟尼所讲的理论总结如下:
世界上的一切因循造作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就是“非相”、“无相”。这样,我们贪嗔痴的对象本身就是虚妄的,你贪求的东西就像是空气在自由飘荡,你生气也只不过是对着木头自寻烦恼,你的一点点小聪明就像是萤火虫的尾巴。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对任何事物都不应执着,即“无住”,“应离”。所谓“荣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但观天上云卷云舒”,所谓“离于诸相名曰佛”。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是虚幻不实的,并对一切事物都不执着迷恋,这也就能够降服烦恼了。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成。请问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六交报之“思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六者思报,招引恶果”:第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信众: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精进的心。传喜法师:很多学佛的,偶尔的一个机会对佛有兴趣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好!我想,第一个:要求佛菩萨加持!佛力加持,我想要吃素、我想要出家、我想要怎么样,我力量不够!但是如果你自己的动机发愿,我吃素,希望能够回向给众生健康。包括你的先生,你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最近收到一份结缘礼物,那是一套设计清雅的「心灵环保」书签。其中,我特别喜欢一张以「四它」为主题的,所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一次,看慧律法师的弘法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达真堪布:怎样对治盲修瞎练的风气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方法。如果真想解脱、真想成佛,你修的法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缺少,如果缺少了,修行就不圆满、不完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