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佛祖释迦牟尼临终遗言,要佛弟子们“以戒为师”。
对于一个佛法修行者,“戒”是最基本的要求,“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实际使用中,“戒”一般与“律”连用,合称“戒律”。
“戒”和“律”两个字,在含义上相通,但是各自有所侧重。“戒”是禁止弟子不得作恶,即“诸恶莫作”,作恶就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们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即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我佛释迦牟尼还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即“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也是触犯了戒律,按照大乘的说法,是你必须要去“普度众生”。也就是说,该持的你一定要持,该做的你一定要做,该去做的你不去做也是犯了戒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律实际也可以概括为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的了解认识不多,不完全了解戒律的核心内容,因而错误的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恶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而且就修行的意义来讲,“诸恶莫作”是为了更好地“众善奉行”,这样修行就会进步得更快,所以佛教其实具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非常有意义。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很多种分类,流传比较广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五戒中前四戒,由于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而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中比较特殊的一条。饮酒这件事本身并非什么罪恶,但是由于酒能乱性,饮酒之后常常引起事端,比如妄语,比如淫邪,比如杀生,导致触犯其他的戒律,因此这一条戒律称为“遮戒”,是从属于前四条戒律的。
佛祖训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都是以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佛法修行者保持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也是其他一切戒律的根本,是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众生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老鼠、蚊虫等都是杀生。此外,自杀也是杀生,因为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放弃,就佛教教义来看,这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不够坚定,是对修行的放弃和退畏,所以自杀如同杀生。戒杀生,就是要保持住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使得我们对众生心存仁爱,在人际交往中以宽容之心接人待物,让世界多一份平和,少几分暴戾。在现实生活中,重大佛教仪式中常常有放生法会,所注重的也就是这个意蕴。
与这一条戒律相对应,佛教里还有一条戒律,就是要求出家修行的佛弟子食素,在家修行的居士最好也要不吃肉食。有学者考证,出家人不得食肉是南北朝时期正式推广开的,原始佛教里面并没有这一条戒律。为什么吃肉不好呢?《涅槃经》里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 ”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可以放宽要求,不必一定素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他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行为,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比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敲诈勒索、强卖强卖,这是直接的偷盗,贪官污吏的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营私舞弊活动则是间接的偷盗。简单的说,对于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经过不正当的手段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偷盗是一种罪恶,近的果报是有祸患及身,远的果报是消减子孙福祉。
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对于别人的财物不仅应该不起占有之心,而且还要勤行布施,多用自己的财物来满足他人的需求。真正的布施是不在乎数量的多少的,几元钱可以帮助人,一句话温暖的话语也可以帮助人,举手之劳的小事也可以温暖人心、扶助正气。从心法上来讲,只要是能够饶利众生的事都要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两种:有形的布施和无形的布施。有形的布施往往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比如财施,无形的布施则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比如法施。
所谓邪淫,是指除正当的两性关系以外的爱欲行为,这是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的。就出家修行的僧人而言,由于出家人不行婚娶,所以一个僧人应该完全戒除性行为而一心修持佛法,一旦有了性行为就是犯戒。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比如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找情人等都是属于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都是犯了邪淫戒。所谓“万恶淫为首”,一个人犯了邪淫,不但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灾难。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人们对两性关系的容忍度、理解度越来越高,对“正当”两性关系的定义也就越来越宽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谨慎地处理自己的欲望能够使一个修行者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增进修行,这不仅是忠于自己的伴侣,而且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妄语,或者说是打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所谓“祸从口出”,“开口即是是非”,不妄语就是要避免因说话引起是非争执,要正心正言,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实话实说,这样可以使我们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进而建立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最终有利于进取修行。
饮酒使人气散,进而神志昏乱,思想行为不受控制。酒能乱性,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事情,比如粗心大意,比如随意冒险,甚至做下不道德的事情。佛经里面曾经归纳总结了饮酒的十过三十六失,比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在现代社会里,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和控制力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于持饮酒戒之范围,都应该戒除。持不饮酒戒,能够使人常常保持神智清楚,智慧增上,进而远离颓废和消沉,这不仅为家庭带
来和谐快乐,而且给社会多一份安宁,最终也有利于禅定的修习。
所谓“酒乱性,色伤身,财迷窍,气失智”。有人说:“酒色财气四堵墙,世人都在墙里藏;有人能跳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年轻人火气特别大,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制怒”也是佛法修行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火烧功德林”,怒火一升,顷刻间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善法化为灰烬。所以容易冲动的年轻人应该时时刻刻把梁实秋先生一句话作为口头禅:“我不生气! ”来提醒自己。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也有人说:“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我们不是无能!还有人说:“生气的人是慢性自杀”,有谁要自杀呢……所以我们最好是笑容常开,慈颜常在,把无明业火化为济世功德。
依戒而止,就是要使修行者的七情六欲得到化解和平衡,保持住戒律,依戒律而行,才能够做到慎勿放逸,精进不息。
在佛教修学体系中,“定”、“慧”与“戒”一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通过戒律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学在逻辑上有逐步递进的关系。“戒”的修行保证了道德和行为的纯正,使得心中无忧无悔,容易进入心安理得的状态,辅之以一定的修行方法就能增强内心专注、安住的力量,即进入初步的“定”。保持住专注空无的心灵状态,定力就会逐步增加,这时候心中就会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这就算是有了初步的“慧”。随着定力的增加,智慧也就逐步增加,因而更加深入地知悉事物的本原。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错误的见解、偏执的情绪、颠倒虚妄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净除,这就是解脱。所谓解脱不是死亡、终结,而是超越和洞悉。所谓脱离苦海,实际上是你的心灵要超越出来。以上这个过程就可以概括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智慧而获得解脱自在,甚至进入清净涅槃。
按戒律的要求过一种克己利他、专注精一的生活,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提高对宇宙人生的认识能力,增进“定”和“慧”,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戒律也正是通过佛法认知宇宙人生后的必然结果。在佛教这里,依定慧之心或者说是菩提智慧所洞察的宇宙人生是“缘起性空”的,即万事万物是互为因缘、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孤立的个体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还是损人利已、陷溺物欲等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都是与此一真如实相是格格不入的。“缘起性空”这一宇宙大规律就要求,作为一个修行者,你的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必须是是无私无我,利他奉献,少欲知足,进而大慈大悲,慈航普度。因为众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通过缘法与其他众生相通相关。所以就这个道理而言,所谓修行就是要你的心理和行为符合佛法的要求,符合真如实相的要求,符合般若智慧的要求。
相对于“定”、“慧”而言,“戒”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过渡手段,是一种生起“定”、“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可以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换言之,凡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和规戒的都可以称之为“戒”。大至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小到单位,有各自的规章制度,乃至详细的操作流程,来保证单位的有序运转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广义的“戒”。学佛之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阶段性的“戒”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以此保证自己慎勿放逸,使自己的修行能够不断进取,从而达到所希望的修行成就。
通常,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不断起心动念,几乎没有平静的时候,而心念之连
绵不息,有如狂躁奔驰的野马一般难以驾驭。如何降服心使之安然呢?“戒”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通过遵守心理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增广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念头,消减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念头,做到心不外驰,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散乱。
什么是“定”?简单讲,“定”就是不散乱。
比如一潭池水,由于水不断涌动,激起了池底的泥沙,使池中的水变得混浊,无法清楚的显现池底的情况。“戒”就是不再搅动池中的水,慢慢的水自然会平静下来,水中的泥砂渐渐沉淀,水逐渐变和清澈,池底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水变得清澈,即是得“定”;泥砂沉淀,污垢净除,智慧就会现前。就像是我们要学习什么东西之前,总是要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就是“定”的粗浅应用。
就“定”的精深应用来说,“定”是生起“慧”的有力工具,以甚深“定”力来照察宇宙,所得智慧会更加广大,这种智慧往往远远超乎常人的见识。“定 ”就如同是高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学习世间的知识,需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生起出世间的智慧,需要甚深“定”力。修行的人,随着修行的提高,能够做到普通人所做不到的一些事,看得到普通人得不到的一些事情、事理。佛教的高僧大德们之所以能够显发智慧,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定力修炼。比如已故的虚云老和尚更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苦修,才显发出自心的智慧,他们都是我们学佛人的典范。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生而知之者”,他们即使是没有过刻苦的禅修,但只要是稍有机缘,就能够迅速显发智慧,这些人是累世修行的心地清净的上根利器,所以容易达到成功。但是这种修行的“过来人”、“再入者”比起普通人来还是少得多,我们还是要珍惜目下的机缘,把握现在的时间,慎勿放逸,勤修不懈,力求现世解脱。
“定”得越深,所能显发的智慧就越广博细致。比如很多高僧在打坐时,很远很细微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都是禅定的作用。所以对我们内心而言,心中思虑和情绪的动荡的越少越轻,对事物的体察就会越来越澄清,对各种情况和变化才会越来越了然于胸。释迦牟尼佛当年入甚深禅定,能够照察十万大千世界,这种佛的智慧就是以佛的定力为基础的。所以“定”是“慧”的承载者。“定”如同是水库,水库越大,其容量就越大,其所能够容纳的智慧之水也就越多,所以人们常常用大海来比喻深不可测的般若智慧。我们要寻求无上的佛法智慧,就更需要得到甚深的禅定作为其支撑。比如《维摩诘所说经》里维摩居士所说的“宴坐”就是很深很深的禅定:“不离于座,而能于十方界普渡众生”。再比如《华严经》、《楞严经》等所说的华严三昧、楞严三昧,以及一行三昧,都要依赖于甚深禅定才能够达到的状态,仅仅依靠经文文本,无异于缘木求鱼。
值得注意的是,“定”是显发智慧的工具,并不代表有“定”就一定有“慧”。若只修“定”而不修“慧”,就如外道的四禅八定,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天,却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仅仅是一些神通而已。所以要依照我佛释迦牟尼所说之法进行修持,不可执着于“定”中所见所闻,更不能够执于“枯木之禅”,应该于“定 ”中显发自心菩提智慧,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定”。而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定”都是为“慧”服务的,不能为了“戒”、“定”而“戒”、“定”。当“戒”、“定”成为得“慧”的障碍时的时候就不能够死守不放,而应该对“戒”、“定”作相应调整甚至进行放弃。反观之,由于有了智慧,也就可以促进“戒”、“定”的调整和进步。
广义的“慧”是指各种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智慧,狭义的慧,是指佛具有的菩提智慧,或者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戒”、“定”、“慧”三学中,“慧”是理论核心,也是修行实践的最终目标。甚至可以说,在佛法中,一切理论的核心就是“慧”,三藏佛法就是佛告诉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广义的“慧 ”按照其所由来可以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智慧可以从听闻之中得到,可以从思悟之中得到,可以从修行之中得到。而由“定 ”中所生之“慧”则当然是属于“修所生慧”,而在三种智慧之中“修所生慧”的层次最高,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常人不可思议的。
虽然“慧”是一切教法的核心,但在实际修学中,应该“定”、“慧”双修。“定”与“慧”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强调“定”,不强调“慧”,则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修行的方向;只强调“慧”,不强调“定”,则失去了实践上的支撑和生起的工具,也是万万不可的。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达真堪布:怎样对治盲修瞎练的风气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方法。如果真想解脱、真想成佛,你修的法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缺少,如果缺少了,修行就不圆满、不完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一,闻香云。就是当一缕青烟飘过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凑着鼻子去吮吸它的芳香,轻轻的吸入,慢慢的品尝它的美味。第二。闻香韵。就是品尝一下香盒四周洋溢着的香韵,香韵和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