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佛祖释迦牟尼临终遗言,要佛弟子们“以戒为师”。
对于一个佛法修行者,“戒”是最基本的要求,“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实际使用中,“戒”一般与“律”连用,合称“戒律”。
“戒”和“律”两个字,在含义上相通,但是各自有所侧重。“戒”是禁止弟子不得作恶,即“诸恶莫作”,作恶就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们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即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我佛释迦牟尼还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即“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也是触犯了戒律,按照大乘的说法,是你必须要去“普度众生”。也就是说,该持的你一定要持,该做的你一定要做,该去做的你不去做也是犯了戒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律实际也可以概括为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的了解认识不多,不完全了解戒律的核心内容,因而错误的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恶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而且就修行的意义来讲,“诸恶莫作”是为了更好地“众善奉行”,这样修行就会进步得更快,所以佛教其实具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非常有意义。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很多种分类,流传比较广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五戒中前四戒,由于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而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中比较特殊的一条。饮酒这件事本身并非什么罪恶,但是由于酒能乱性,饮酒之后常常引起事端,比如妄语,比如淫邪,比如杀生,导致触犯其他的戒律,因此这一条戒律称为“遮戒”,是从属于前四条戒律的。
佛祖训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都是以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佛法修行者保持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也是其他一切戒律的根本,是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众生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老鼠、蚊虫等都是杀生。此外,自杀也是杀生,因为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放弃,就佛教教义来看,这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不够坚定,是对修行的放弃和退畏,所以自杀如同杀生。戒杀生,就是要保持住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使得我们对众生心存仁爱,在人际交往中以宽容之心接人待物,让世界多一份平和,少几分暴戾。在现实生活中,重大佛教仪式中常常有放生法会,所注重的也就是这个意蕴。
与这一条戒律相对应,佛教里还有一条戒律,就是要求出家修行的佛弟子食素,在家修行的居士最好也要不吃肉食。有学者考证,出家人不得食肉是南北朝时期正式推广开的,原始佛教里面并没有这一条戒律。为什么吃肉不好呢?《涅槃经》里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 ”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可以放宽要求,不必一定素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他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行为,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比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敲诈勒索、强卖强卖,这是直接的偷盗,贪官污吏的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营私舞弊活动则是间接的偷盗。简单的说,对于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经过不正当的手段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偷盗是一种罪恶,近的果报是有祸患及身,远的果报是消减子孙福祉。
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对于别人的财物不仅应该不起占有之心,而且还要勤行布施,多用自己的财物来满足他人的需求。真正的布施是不在乎数量的多少的,几元钱可以帮助人,一句话温暖的话语也可以帮助人,举手之劳的小事也可以温暖人心、扶助正气。从心法上来讲,只要是能够饶利众生的事都要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两种:有形的布施和无形的布施。有形的布施往往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比如财施,无形的布施则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比如法施。
所谓邪淫,是指除正当的两性关系以外的爱欲行为,这是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的。就出家修行的僧人而言,由于出家人不行婚娶,所以一个僧人应该完全戒除性行为而一心修持佛法,一旦有了性行为就是犯戒。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而言,比如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找情人等都是属于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都是犯了邪淫戒。所谓“万恶淫为首”,一个人犯了邪淫,不但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灾难。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人们对两性关系的容忍度、理解度越来越高,对“正当”两性关系的定义也就越来越宽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谨慎地处理自己的欲望能够使一个修行者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增进修行,这不仅是忠于自己的伴侣,而且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妄语,或者说是打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所谓“祸从口出”,“开口即是是非”,不妄语就是要避免因说话引起是非争执,要正心正言,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实话实说,这样可以使我们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进而建立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最终有利于进取修行。
饮酒使人气散,进而神志昏乱,思想行为不受控制。酒能乱性,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事情,比如粗心大意,比如随意冒险,甚至做下不道德的事情。佛经里面曾经归纳总结了饮酒的十过三十六失,比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在现代社会里,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和控制力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于持饮酒戒之范围,都应该戒除。持不饮酒戒,能够使人常常保持神智清楚,智慧增上,进而远离颓废和消沉,这不仅为家庭带
来和谐快乐,而且给社会多一份安宁,最终也有利于禅定的修习。
所谓“酒乱性,色伤身,财迷窍,气失智”。有人说:“酒色财气四堵墙,世人都在墙里藏;有人能跳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年轻人火气特别大,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制怒”也是佛法修行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火烧功德林”,怒火一升,顷刻间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善法化为灰烬。所以容易冲动的年轻人应该时时刻刻把梁实秋先生一句话作为口头禅:“我不生气! ”来提醒自己。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也有人说:“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我们不是无能!还有人说:“生气的人是慢性自杀”,有谁要自杀呢……所以我们最好是笑容常开,慈颜常在,把无明业火化为济世功德。
依戒而止,就是要使修行者的七情六欲得到化解和平衡,保持住戒律,依戒律而行,才能够做到慎勿放逸,精进不息。
在佛教修学体系中,“定”、“慧”与“戒”一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首先通过戒律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学在逻辑上有逐步递进的关系。“戒”的修行保证了道德和行为的纯正,使得心中无忧无悔,容易进入心安理得的状态,辅之以一定的修行方法就能增强内心专注、安住的力量,即进入初步的“定”。保持住专注空无的心灵状态,定力就会逐步增加,这时候心中就会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这就算是有了初步的“慧”。随着定力的增加,智慧也就逐步增加,因而更加深入地知悉事物的本原。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错误的见解、偏执的情绪、颠倒虚妄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净除,这就是解脱。所谓解脱不是死亡、终结,而是超越和洞悉。所谓脱离苦海,实际上是你的心灵要超越出来。以上这个过程就可以概括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智慧而获得解脱自在,甚至进入清净涅槃。
按戒律的要求过一种克己利他、专注精一的生活,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提高对宇宙人生的认识能力,增进“定”和“慧”,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戒律也正是通过佛法认知宇宙人生后的必然结果。在佛教这里,依定慧之心或者说是菩提智慧所洞察的宇宙人生是“缘起性空”的,即万事万物是互为因缘、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孤立的个体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还是损人利已、陷溺物欲等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都是与此一真如实相是格格不入的。“缘起性空”这一宇宙大规律就要求,作为一个修行者,你的思考方式或者生活态度必须是是无私无我,利他奉献,少欲知足,进而大慈大悲,慈航普度。因为众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通过缘法与其他众生相通相关。所以就这个道理而言,所谓修行就是要你的心理和行为符合佛法的要求,符合真如实相的要求,符合般若智慧的要求。
相对于“定”、“慧”而言,“戒”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过渡手段,是一种生起“定”、“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戒”可以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换言之,凡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和规戒的都可以称之为“戒”。大至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小到单位,有各自的规章制度,乃至详细的操作流程,来保证单位的有序运转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广义的“戒”。学佛之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阶段性的“戒”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以此保证自己慎勿放逸,使自己的修行能够不断进取,从而达到所希望的修行成就。
通常,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不断起心动念,几乎没有平静的时候,而心念之连
绵不息,有如狂躁奔驰的野马一般难以驾驭。如何降服心使之安然呢?“戒”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通过遵守心理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增广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念头,消减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念头,做到心不外驰,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散乱。
什么是“定”?简单讲,“定”就是不散乱。
比如一潭池水,由于水不断涌动,激起了池底的泥沙,使池中的水变得混浊,无法清楚的显现池底的情况。“戒”就是不再搅动池中的水,慢慢的水自然会平静下来,水中的泥砂渐渐沉淀,水逐渐变和清澈,池底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水变得清澈,即是得“定”;泥砂沉淀,污垢净除,智慧就会现前。就像是我们要学习什么东西之前,总是要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就是“定”的粗浅应用。
就“定”的精深应用来说,“定”是生起“慧”的有力工具,以甚深“定”力来照察宇宙,所得智慧会更加广大,这种智慧往往远远超乎常人的见识。“定 ”就如同是高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学习世间的知识,需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生起出世间的智慧,需要甚深“定”力。修行的人,随着修行的提高,能够做到普通人所做不到的一些事,看得到普通人得不到的一些事情、事理。佛教的高僧大德们之所以能够显发智慧,大都经过了长期的定力修炼。比如已故的虚云老和尚更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苦修,才显发出自心的智慧,他们都是我们学佛人的典范。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生而知之者”,他们即使是没有过刻苦的禅修,但只要是稍有机缘,就能够迅速显发智慧,这些人是累世修行的心地清净的上根利器,所以容易达到成功。但是这种修行的“过来人”、“再入者”比起普通人来还是少得多,我们还是要珍惜目下的机缘,把握现在的时间,慎勿放逸,勤修不懈,力求现世解脱。
“定”得越深,所能显发的智慧就越广博细致。比如很多高僧在打坐时,很远很细微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都是禅定的作用。所以对我们内心而言,心中思虑和情绪的动荡的越少越轻,对事物的体察就会越来越澄清,对各种情况和变化才会越来越了然于胸。释迦牟尼佛当年入甚深禅定,能够照察十万大千世界,这种佛的智慧就是以佛的定力为基础的。所以“定”是“慧”的承载者。“定”如同是水库,水库越大,其容量就越大,其所能够容纳的智慧之水也就越多,所以人们常常用大海来比喻深不可测的般若智慧。我们要寻求无上的佛法智慧,就更需要得到甚深的禅定作为其支撑。比如《维摩诘所说经》里维摩居士所说的“宴坐”就是很深很深的禅定:“不离于座,而能于十方界普渡众生”。再比如《华严经》、《楞严经》等所说的华严三昧、楞严三昧,以及一行三昧,都要依赖于甚深禅定才能够达到的状态,仅仅依靠经文文本,无异于缘木求鱼。
值得注意的是,“定”是显发智慧的工具,并不代表有“定”就一定有“慧”。若只修“定”而不修“慧”,就如外道的四禅八定,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天,却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仅仅是一些神通而已。所以要依照我佛释迦牟尼所说之法进行修持,不可执着于“定”中所见所闻,更不能够执于“枯木之禅”,应该于“定 ”中显发自心菩提智慧,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定”。而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定”都是为“慧”服务的,不能为了“戒”、“定”而“戒”、“定”。当“戒”、“定”成为得“慧”的障碍时的时候就不能够死守不放,而应该对“戒”、“定”作相应调整甚至进行放弃。反观之,由于有了智慧,也就可以促进“戒”、“定”的调整和进步。
广义的“慧”是指各种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智慧,狭义的慧,是指佛具有的菩提智慧,或者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戒”、“定”、“慧”三学中,“慧”是理论核心,也是修行实践的最终目标。甚至可以说,在佛法中,一切理论的核心就是“慧”,三藏佛法就是佛告诉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广义的“慧 ”按照其所由来可以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智慧可以从听闻之中得到,可以从思悟之中得到,可以从修行之中得到。而由“定 ”中所生之“慧”则当然是属于“修所生慧”,而在三种智慧之中“修所生慧”的层次最高,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常人不可思议的。
虽然“慧”是一切教法的核心,但在实际修学中,应该“定”、“慧”双修。“定”与“慧”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强调“定”,不强调“慧”,则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修行的方向;只强调“慧”,不强调“定”,则失去了实践上的支撑和生起的工具,也是万万不可的。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成。请问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六交报之“思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六者思报,招引恶果”:第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信众: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精进的心。传喜法师:很多学佛的,偶尔的一个机会对佛有兴趣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达真堪布:怎样对治盲修瞎练的风气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方法。如果真想解脱、真想成佛,你修的法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缺少,如果缺少了,修行就不圆满、不完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一,闻香云。就是当一缕青烟飘过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凑着鼻子去吮吸它的芳香,轻轻的吸入,慢慢的品尝它的美味。第二。闻香韵。就是品尝一下香盒四周洋溢着的香韵,香韵和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