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我们昨天把不净观的文念了一遍,若是想要学习不净观,《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不净观的文,我感觉比较完善一点,就是完备一点,比其他的地方说得圆满一点。可以常常地读,把它背下来更好。你常常的这样子修习、常常静坐,常常这样子练习、思惟、观察,久了,它就会有作用。自己的贪欲心生起的时候,用它来对治。就像人练拳,练少林拳或者是什么拳,你练得特别熟悉的时候,贼来了的时候,你能抵抗他。这里说贼,就是自己心里面的贼,贪欲心就是贼。你就用不净观,可以对付它,心就会清净了。如果没有这种不净观,这个贪欲的大贼来了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是很不容易。《法华经》上〈普门品〉:若多贪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念观世音菩萨比修不净观要容易了,因此不修不净观了,就念观世音菩萨,也是可以。我感觉很多静坐的人,欢喜静坐本来是很好,可是,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共同的毛病,就是第六意识很懒。初开始静坐,妄想很多,很不容易调伏,但是有多少理智,要求自己勉强地静坐;时间久了,就会有多少功效,这妄想不多了,虽然有,但是不多。一天静坐几个钟头,多数还是能寂静住的。照理说,这时侯应该修观。但是,第六意识懒,它就不修,就愿意寂静住,很多静坐的人有这个问题。可是,从经论上看,从佛菩萨的法语来说,不修观,这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修止、修定,似乎是世界太平了,但是是暂时的,不能够究竟地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修观的。修观,你常常地修观,你的根性就利。你只是修止而不修观,根性钝。利钝就是从这里分别的。有的人在佛法里面,有的人根性利,他先得初果,先得圣道。有的人根性钝,他就不能得圣道,先得定,先得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定。得了定以后,再学习般若波罗蜜修观,得圣道。利根、钝根都是能得圣道,但是有先后的不同。所以一定是要修观的。修了不净观,若是成功了,我昨天说过,你的感觉不同。虽然没得圣道,但是感觉上不同。得了不净观,白骨观容易现前的时候,修四念处也比较容易。云何慈愍所缘?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云何慈愍所缘?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前面是不净观,破这贪欲心。这底下是慈愍观,就是破瞋心,能够清净瞋烦恼。有的人贪欲心不大,瞋恨心很大,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就说这样的法门来对治。怎么叫做慈愍所缘呢?慈愍的所缘境是什么呢?「谓或于亲品」,这底下就解释。「云何慈愍所缘」,这是问,这底下解释。这个所缘就是或于亲品、怨品、中品,这三品是所缘境。亲、怨、中,就是和你或者有恩的人,或者有感情的人,这都是亲。或是父母、师长、兄弟、姊妹、朋友,一切的有感情的朋友,这都是亲品。「或于怨品」,就是彼此间有过利害的纠纷,结成怨恨了,这一类的人。「中品」就是没有亲,也没有怨的人,叫中品。这是三品人。亲也分三品,怨也分三品,再加上中品,就是七品。七周行慈就是这么回事。「平等安住利益意乐」,对这三品人和自己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修慈愍观的时候,是平等地安住在利益意乐上面。「意乐」就是意愿,你的意愿就是要利益这三种人。所以,亲品也利益他,怨品、中品,都能平等地利益他们。你的心安住在平等的意乐上来利益他们,这就叫做慈愍所缘。「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利益他们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他们呢?就用下中上品的快乐来利益他们。利益的意乐,你有这样的动机,它就能够引发,能引出来下品的快乐、中品的快乐、上品的快乐,用这样的快乐来利益那三品人。这个下中上品的快乐,这个快乐是什么?是定地。「定地」就是得定的境界。这里边若说定呢,那么就是色界是定,后边有解释,有欲界、有色界,这二个世界的快乐,来利益这上中下品的人,到后边再说。胜解是什么呢?定地的胜解,「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认识,认识得很深刻、很有力量,就叫做胜解。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想我的母亲,我一下子就把我母亲的相貌想起来了,很容易就想起来。但是我若是想佛像,我们没有特别修行,我要想这佛像,想老半天也想不上来。这表示什么呢?就是对佛像的胜解没有力量,你对你母亲的胜解有力量。有力量,它就容易现出来。比如说我们想要静坐,使令内心能够明静而住,但是它就是不能明静而住,就是那个胜解不够力量,力量不够。说定地,实在就是你内心的认识有力量,那就叫做定。你没有那个力量,定就是没有的。还说一样事,比如说是得到色界定的人,譬如说有一堆土,得了这个定的人,他说这个土是黄金,那它就是黄金,就是他内心的认识力量,那个观想的力量就是有力量,境随心转。我们没得色界定的人,得欲界定不行,得未到地定也不行,这个力量不够。所以,「解」也就包括了想,也是思想的意思,也是想象的意思。「定地胜解」,有定地的胜解,就引出来下中上品的快乐。用这样下中上品的快乐,平等地利益那三种人,这就叫做慈愍所缘。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这是慈愍心所缘的境界。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平等利益,平等安住在利益意乐,这个利益的意乐就是利益的意愿,就是你心愿意利益这三种人。「能引快乐」,因为你有这样的心,就是引发出来定地的快乐来利益他们。「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二种。「利益意乐」就是慈愍心,慈愍心要加上一个「能引快乐定地胜解」,不然,你若是没有这个,利益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人家呢?所以还要有一个定地的胜解,这个胜解是能引快乐的。「是为能缘」,这二种是能缘所缘境的。所缘能缘总略为一,说名慈愍所缘。「所缘能缘总略为一」,总起来,统一起来,「说名慈愍所缘」。慈愍所缘的大意就是这样子,这一段是总说。若经说言慈俱心者,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若经说言慈俱心者」,「若经说言」,这底下引经上,就是《阿含经》里有这个话,用经里边的话来解释慈愍所缘这件事。经上说「慈俱心者,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经上说慈俱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即显示」,这底下解释这句话。「慈俱心」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的心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功能,每一种不同的情况都给它一个名字。这是慈、这是悲、这是喜、这是贪、这是瞋、这是懈怠、这是精进、这是昏沉、这是掉举,每一个情形都给它一个名字,最后就是心了。心是什么呢?这么多的心,就是所谓心所了,心所有善心所、有恶心所,有各式各样的心所,那么心就变成无记的了,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了。现在把这么多差别的境界这样分析了以后,现在说到慈愍所缘这个法门的时候,经上说「慈俱心」,就是慈和你心在一起,叫慈俱心。比如说贪俱心、瞋俱心、喜俱心,就是各式各样的。现在说慈俱心,就譬如说你和一个好人做朋友,或者和一个坏人做朋友,大家在一起活动,可以这样譬喻。慈俱心是什么意思呢?「此即显示于亲、怨、中」,这就表示亲品、怨品、中品,这三品是你所缘的。「利益意乐」,就是你内心缘这三品人,发出来利益他们的意愿,这就叫做慈俱心。你想要对他们好,使令他们得到利益,你有这样的心念,这就叫做慈俱心。令他们得到快乐,你有这样的动机,你要做这件事,那就叫做慈俱心。经上说慈俱心,「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这就是《瑜伽师地论》的作者说的话,他解释经上的慈俱心。若复说言无怨无敌无损害者,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若复说言无怨无敌无损害者」,若是经上又说,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害,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这是表示你那个慈俱心有三种相貌,有三个相貌:无怨是一个,无敌、无损害,这三个相貌。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由于这个修慈愍观的人,你本身要没有怨,没有这个怨恨,那么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修慈愍观,叫做增上的利益意乐。「增上」就是强有力,有力量的意思,力量强大。有强大的意乐要利益那三种人,强大的利益意乐,强大的慈愍心。你若没有怨,就能做到这一点。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这个「无怨」这句话究竟怎么讲呢?「二句所显」,用二句话来显示无怨的相貌。那二句话呢?「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这是三句。无怨就是总说的,无敌对、无损害是别说的,用别来解释总,这个意思。没有敌对故、没有损恼故,那就叫做无怨。若是与人有敌对,与敌人对立起来,心里面想要损害他,那就是有怨了。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现在先解释「无敌对」,「无敌对」是什么意思呢?「不欲相违诤义」,就是不想和他冲突,不想和他起冲突,这就叫做无敌对的意思。「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就是不想要不饶益,不愿意不饶益他。饶益就是多多的利益他。不愿意不饶益,叫做无损害。是这样意思,这么解释。我说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比丘、或者比丘尼,你的所有物,或者是衣、或者是钵、或者什么,这个土匪来,抢去了。抢去了的时候,我们出家人怎么办呢?你可不可以去把它抢回来呢?你可不可以?佛就说了,佛说:「如果你没有作念『我不要了!』你没有这个心情,你没有生这一念。土匪来抢你的东西抢走了,你不放弃你的所有权,他抢去了,你还可以去把它追回来,去把它要回来是可以的。如果你心里面作念了:『我不要了,就送给你了!』送完以后,后悔了又再去要,就不可以。如果再去要呢,你也可以就是用钱买回来。如果你若是放弃了所有权以后,你心里只是这样作念而已,放弃这所有权,你再去抢回来,叫做贼劫贼,就是你也是贼。他抢你的东西,他是贼,你若是放弃所有权你再去抢,你也是贼,是贼劫贼。」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有这么一段话。我看到这里,我感觉释迦牟尼佛他说出来这个法真是厉害。你一动念,你心里一动念了就算数了。我们现在的人,心里动念不算数,说话也不算数,就是要签了字才算数。但是,看看我们释迦牟尼佛立的法,不是这样,你心里动念就算数了。那么他说出来这个法门,你看这个,说我的瞋心很大,就修慈愍观,我这个贪欲心大,我就修不净观。这件事,其实表面上看,看不出来什么。出家人一天这个事情,现在的出家人,那又是一回事。就说是修慈愍观、修不净观、修四念处,或者你修首楞严定也好,就是坐在那里,或在那里经行。若从表面上看,这个人在那里坐着,这个人在那里走路,看不出来什么事。可是从实质上来看,这个出家人就是心里面有事,心里面在做事。心里面做这种事,他这个贪心……。我曾经想过一件事,我的贪心大,我用不净观来对付它,常常这么观。我的瞋心大,就用慈悲心这么观,但是,它的意思就是……,当然这个情形是很复杂,我们就简单说其中的一种。他应该是先要学习定,然后在定中,你修首楞严三昧也可以,修金刚三昧也可以,修种种的三昧,修种种的神通,都是在定里面才能成就。这表示,定能帮助你的观做好这件事。现在说慈悲观,后边也提到,也是在定里面做这件事。修不净观,也是在定里面做这件事。原则上就是这样说。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意思,我们散乱心的人,我修不净观,想一想,初开始多数和没修一样,和你没修不净观是一样的,贪心还是照样很大的,瞋心照样是很大,就是不能够很快地见到功效,不能。原因就是散乱心没有力量。若是得了定以后,就很快会有力量,就不同,不一样的。可是这里边,譬如说我们现在是散乱心,我们没有定,但是,我们的瞋心很大、贪心也很大,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久远以来不断地熏习。这个贪瞋痴,贪心,你不断地熏习,就熏成了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不断地这样熏习,所以力量特别大,力量是特别大。现在,我们初发心用功修行的人,想要回过头来,以前是随顺烦恼去活动,现在想要逆,逆这个烦恼,不随顺烦恼,这是一个清净的缘起,来做这件事,来清除这些烦恼。我们若初开始修定,我们现在的贪瞋痴就障碍我们修定,那么,我要等修定好了再修不净观、再修慈悲观、慈愍观,这个事情好像很不顺的。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不得已,就勉强地修一会儿奢摩他,然后就修慈愍观,只有这样办法。这样办法,其中的道理,就和烦恼逐渐地熏习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对于某一个境界起瞋心,你动一回瞋心,这个瞋心熏习一个种子,本来原来就有种子,你再一动瞋心的时候,原来的种子力量就大一点,你继续不断地动瞋心,那个瞋的种子就继续强大起来。同样的道理,我现在修慈悲心,也是这样子,你修一会儿奢摩他,你就修慈愍观增长慈悲心,当然这是一个应该说是很勉强的事情。譬如说我和某人不对了,我常常佛法的熏习,就好像也没有什么瞋心,但是见着面就不对劲,还是不对,这个瞋心还是起。你若是自己静坐、不见面,自己静坐来消灭自己的瞋心,就是这样慢慢地熏习,慢慢熏习,久了就会有力量。你今天也熏习、明天也熏习,不断地熏习,你内心的慈悲心力量渐渐地增长。有了力量的时候,瞋心就被制伏了,那个道理是一样。瞋心由小而大,慈愍心由小而大,那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初开始用功的时候,我们没有定力,就是得要慢慢地、慢慢地忍耐,这么样用功修行,它就会有力量。我刚才说引律上那一段话,就是佛非常地注意自己内心的活动,佛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所以从内心里面来决定这件事是善、这件事是恶。佛是这么样来分别这件事是善、是恶的,和世间法是不一样的,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这里面「无敌对故、无损恼故。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就是先要自己发一个心,我不和他冲突,就是无敌对,不要和他对立。「不欲不饶益义」叫无损害,先要发这个心,先要发起这个心。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们出了家,我们今天在一起学禅,倒不是说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跟我学禅,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共同地在这里学习禅。现在我们在学习五停心,也是大家共同地学习,并不是我给你们讲这件事,不是这个意思。我现在要说什么话呢?就是我们出家人,我昨天说过,我们信佛、信法、信僧,我们在佛学院里面学习佛法,有一件事要注意,应该注意,说是那个人不讲道理,他来伤害我,我对他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好不好,或者说我对他很好,而对方就来伤害我,非理相加,这时候我这个心也就愤怒,要同他对立,要同他斗一斗。我刚才说我是信佛、信法、信僧,我学习佛法的人,在这个地方,不应该这样子。他对不对是他的事,我心里面若是动了瞋心,我就是不对,应该这样认识到这里。我动了瞋心,我就是不对,应该要认识到这里。不要说是他不对,是他触恼我,我没有得罪他,这已经是十万八千里了。我们出家人应该是这样子,就是我不对,我就是不对,我一动了贪瞋痴,我就是不对,应该要认识到这里。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我们就这么说,它就解释「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你心里一开始你就是,大家原来是,我是在迷惑,我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是迷惑颠倒。现在学习佛法以后,我应该改变我的态度,就是根本上来说,我不和他对立,我不和他冲突,应该有这个动机。「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不欲不饶益义」,我在迷惑颠倒的时候,哦!你对我不对,我给你一点颜色看看,搞你怎么怎么地!现在我是出家人,我要「不欲不饶益」,不欢喜不饶益。我对人我没有力量……对于别人有事实上的利益人,但是我心里面还总想办法利益人,要有这样的心情。没有那件事,那是要看因缘了,但是内心要发好心,我要利益人,我不损害人。修慈愍观,你心里面要有这样的心情,要有这样的心理才可以。我不欲不饶益,不是说表现出来的行动,内心就应该这样子,我不要伤害任何人,要有这样的动机才可以。若复说言广大无量,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若复说言广大无量,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若复经上又说了,又说什么呢?「广大无量」,就是说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害,广大无量,经上有这样的话。那么「广大无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下品的快乐、中品的快乐、上品的快乐,你能引发出来这样的快乐。欲界快乐名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欲界快乐名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这「广大无量」就是三品快乐,上中下品的三品快乐。欲界的快乐叫做广。欲界的快乐,这上面,这个地方没有明白地说出来,究竟是什么快乐呢?当然,或者说是世间上人所欲的这些衣食住,买个好的汽车,或者住个好房子、穿个好衣服、吃的饮食都是很丰美的,说这是快乐,当然也可以说是快乐。或者说欲界定,欲界定也是快乐。得到欲界定的时候,欲界定也是很长一段,应该说是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欲界定也是不错的。用这样的快乐来饶益三品:亲品、怨品、中品人,这叫做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初静虑、第二静虑,就是初禅、二禅,这色界四禅的前二个禅,初禅、二禅的快乐,叫做大快乐。欲界定还没有轻安乐,未到地定是有一点轻安乐了,有轻安乐。到了初禅是更殊胜,那个轻安乐是更殊胜。二禅的快乐,又胜过了初禅,因为初禅有寻伺二个心所。修禅的人初开始,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修初禅的时候,用寻伺的方法来灭除欲界的欲,灭除了以后就得初禅了。所以,寻伺是成就初禅的一个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是有寻伺。到了第二禅,由初禅进步到二禅的时候,要把这个寻伺取消它,不愿意有寻伺。有寻伺久了,又感觉到寻伺不对劲,不欢喜有寻伺,取消了寻伺以后,第二禅的喜乐是更殊胜,定力也是更深了。所以,初静虑地的快乐、二静虑地的快乐,名之为大,就是大过欲界的快乐。「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二禅有一个喜,成就二禅的人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所以他要灭除这个喜以后,就是成就了三禅离喜妙乐地。在三界里面的快乐,最殊胜的就是三禅,四禅都不如它。这是在乐的立场来说,三禅的乐是在三界里面是最殊胜的了。所以,第三静虑地的快乐,名之为无量。这就叫做三品快乐,下中上三品的快乐。用这三品的快乐饶益那三种人,叫做广大无量。若复说言胜解遍满具足住者,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若复说言胜解遍满具足住者,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经上又有这样的话,「胜解遍满具足住」这个话,这句话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个胜解,它是遍满具足住的。就是初开始,比如说这个欲界定,初开始,《瑜伽师地论》上说九心住,初开始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一共有九个住,都叫做欲界定。但是从内住到最后的等持,也是很长一大段的。初开始的时候,不能说是遍满具足住,到最后才是胜解遍满具足住。未到地定也是这样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也都是,就是初开始只是成就了一部分,你要继续地修行,逐渐地你才能遍满具足住,你那个胜解才遍满具足住,才能圆满了,是这样意思。此则显示能引发快乐的定地的胜解的相貌,是遍满具足住的。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这个地方又加上一个意思。「又此胜解」,这遍满具足住的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的胜解作意俱行。用快乐来利益那三品人,你这个心情,叫做「增上意乐」。而这个「胜解」和它是「所摄」,和它是相关连的,就是和那个增上意乐是相关连的,所以叫做所摄。「胜解作意俱行」,这个「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是属于慈悲心,慈愍心的。「胜解作意」是禅定的境界,这是二回事。「俱行」就是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俱行。「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就是这二件事和合在一起活动,才能成为慈愍所缘的,才叫做慈愍所缘。如果你只是有利益增上意乐,而没有胜解作意,还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的。你有了胜解作意,但是没有利益增上意乐,也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的,还不能。一定是俱行,它们二个在一起活动,这才可以,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当知是慈。「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当知是慈」,前面是把慈愍所缘和经上说的慈愍所缘相配合一下,也就是解释经上讲的慈愍所缘。这以下,「若于无苦无乐」这底下是说慈、悲、喜这三种心情的差别,三种心情还不一样。「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无苦无乐」是说所缘的众生。所缘的众生有三类,一类是无苦也无乐,他没有什么痛苦,也没有什么快乐,这是三品众生其中的一品。无苦无乐的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一样地,与我有亲的,我欲与其乐,与我有怨的,我也一样地欲与其乐,这就叫平等。中品的也是平等地欲与其乐。「当知是慈」,你应该知道这是慈所缘,慈愍心所缘的境界。慈能与乐,这样意思。若于有苦、或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庆其乐,当知是悲是喜。前面就说出来一类的众生──无苦无乐的众生。这底下是「若于有苦」的众生,这个众生他有很多的苦恼。「或于有乐」,或者是对于那个有快乐的众生,他没有苦,他有快乐。所以在众生里面,有这三种差别:一个是无苦无乐的,一个是有苦,一个是有乐,众生就是分这三种。有苦的亲怨中三品的有情,「欲拔其苦,当知是悲」,这就是悲心所缘。若是有快乐的亲怨中三品有情,「欲庆其乐」,想要庆慰他:你很好,你有快乐,你没有苦恼。「当知是喜」,这是喜心所缘境。慈所缘的众生,是无苦无乐的。悲所缘的是有苦,悲能拔苦。喜是缘有乐的众生,这个人有快乐,我心里很欢喜,不是嫉妒他。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这加起来,总起来说,这叫做慈愍所缘。四无量心,后面还有一个舍,这个「舍」在这里不提了,不提那个舍。因为现在是对治瞋心。亲怨中,他们是有苦、或者有乐、或者无苦无乐,我用慈悲喜三种心情来饶益他们,就不说那个舍。若有瞋行补特伽罗,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令(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若有瞋行补特伽罗,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这底下结束这段文。「若有瞋行」,若是一个修行人,他心里面有瞋恨的活动,心里面瞋怒,这样的补特伽罗,这样的人。「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他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对于一切有情修慈愍的法门,这样常常地思惟。「今瞋微薄」,这个「今」在别的本子上是个「令」,如果是「令」比较好一点。「令瞋微薄」,就使令你的瞋心逐渐地就微小、就薄弱了,就不那么强了,它就不会障道了。这个瞋心太大能障道,贪心特别大,它也是能障道,障碍你修行的,所以要用这个方法来对治它,使令它微薄不障道。「名于瞋恚心得清净」,这就是使令你的瞋恚心,渐渐地不瞋恚了,就清净了。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这底下是多愚痴的众生修缘起观。这个名字叫做缘性缘起所缘,「缘性」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看这个文的意思,「缘性」就是缘的差别性,叫做缘性。「缘起」呢?就是差别的缘性所生起的一切法。缘性,缘的差别性,就是不同的因缘。比如我们通常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种缘就叫做缘性。缘起,就是这四种缘所生起的一切法,叫做缘起。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那么十二因缘就叫做缘起。但是你仔细去观察它,「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为行作缘,它是作什么缘?应该说是增上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行缘识也是增上缘。在这上面来分别,叫做缘性。缘性、缘起,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呢?就是十二缘起。用缘性、缘起来观察十二因缘。「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这是一个问话,提出一个问题,这底下就回答这个问题。「谓于三世」,「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唯行」,「唯行」是什么呢?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名之为行,这个「行」就是原来是没有,有因缘的时候有了,有了以后又散灭了,又归于无了,属于这个范围内的都叫做行,这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子,这就叫做行。「谓于三世唯行」,就是过去的一切法,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就是个行而已,都是无常的,就是这样意思。「唯法」,经论上说唯法是什么意思呢?「法」是对我说的,我执、法执,就表示只是一切因缘生法,而是没有我可得的,只是一切的因缘生法,因也是法,果也是法,果又是因,果以后又有因,因以后又有果,只是因果的变异而已,就是这样的法,并没有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情的,所以叫做唯法。在《大智度论》上说到这个地方,我认为说得也很有意思。外道认为是有我、也有法;我们佛教徒只是法,而没有我,唯法而没有我的,于是乎二方面辩论。辩论的时候,外道就说出个道理来成立他的我,他等于是说出个譬喻来。他说:譬如说有一个大将军率领军队去打仗,将军能对军队下命令,从这里攻击、从那里打仗,但是将军的上面还有一个国王,国王对将军下令,然后将军得到命令以后,才对军队下令,这样子这件事就做好了。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我们人的身体享受五欲,做种种的事情,然后去种种的享受这些事,一定是要有心的。这个觉知性的心,它去指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指挥这个身体去做种种事,去享受。但是,心的后面还有一个我,这个我来指挥心,由这个心再指挥这个身去享受,这样子就像那个总司令后面还有一个国王。所以,有心,另外还要有一个我的,就像不能够没有国王,只是有个大将军,这事是不成的。所以,不只是法,还要有我。这是外道这样成立他的我。龙树菩萨就反驳他,龙树菩萨说:心能指挥身体做种种事,去享受五欲,心后面还要有一个我来指挥这个心,若这样的话,这个我后面,还应该再有一个我,我后面再有一个我,一直地推到无穷无尽,应该这样。如果说只有一个我,另外没有我了,也应该只有心,根本没有我,应该这样才对的。外道当然不承认这件事。不承认这件事,龙树菩萨就说出个道理来:我来指挥这个心,心来指挥这个身,那么我问问你,这个我它怎么样来指挥这个心?这个我是有知觉、是没有知觉?如果我是没有知觉的,我的本身没有知觉,它怎么样去指挥这个心活动呢?它没有知觉,它像木头似的,像个石头似的,它怎么能够有指挥的能力呢?说是它有心,这个我的本身是有智慧的、有觉知性的,《俱舍论》的〈破我品〉好像也有这个意思。说我本身有觉知性,所以它去指挥心,若是这样的话,那又何必有我呢,就是心就是有觉知性,它就去指挥就好了,还需要另外有个觉知的我做什么呢?这一下子,外道没有话说了。《智度论》上有这么一段文。所以,《智度论》后来结束这段文就说,其实在就是第六意根,只是第六意根接触到一切法的时候,然后有第六意识生起,只是这么回事。但是,第六意根非常的微细,外道搞不清楚,所以就虚妄分别出来有一个我,我来指挥心。实在只是第六意根而已。这样说,只是色受想行识的法而已,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法而已,没有我,所以叫做「唯法」,是这个意思。阿弥陀佛!就讲到这里。7月21日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前面的不净观和慈愍观,这二个修行的法门说过了。现在是第三个,缘性缘起所缘,就是观察十二缘起。今天小参的时候,有的法师又提起来,修五停心怎么样修法还有点模糊。我想再简单重说几句。律里面说到收徒弟的事情,收徒弟,那上面说,你收沙弥,大概可以收二个沙弥,就说到这里。出了家、受了戒,当然也是要修行。在印度的佛教,如果是正法住世的时候,应该这个剃度师父也就是他的戒和尚,受沙弥戒、比丘戒,都是这个人。教他怎么样修行,也是这个人。在我们中国,现在就是不一样了。我从这里感觉到一样事,假设他就收一个沙弥,他这个沙弥,教他修不净观,就是二个人对面这样讲。如果说是几十人、几百人来讲,这其中有多少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二个人对面讲话,那个听话的人会容易摄心一点,他有可能心不乱,他这个注意力可能会强一点。就对你讲,他的注意力强一点,他会听到,会听得比较清楚一点。当然也可能会打妄想,也不是说不能。可是若是对几十人、或者几百人讲,当然也会有人听得很清楚,有些人会专注一心不乱的听,也有可能你虽然专注,还没有听清楚,可能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刚才说还要重复再讲,这个问题就在这里。假设是修不净观也好,你修慈愍观也好、修缘起观也好。应该是先修止,应该是把座位预备好坐得舒舒服服的,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静坐,不要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静坐,不行,要空气新鲜的地方坐。也先走一走,经行,然后坐下来。坐下来,先修止,就是六个妙门前三个都是止。数、随、止,这三个都是止。或者是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是用止的方法,把这个心叫它明静而住,叫它住一个时候,能尽量的多住,或者最少住一刻钟。若是你能够住一个钟头也好,叫它寂静住一个钟头以后,然后再修不净观,或者修慈愍观、或者修缘起观。要先修止,而后修观。止的时间尽量的多一点,尽量让它多一点,观的时间不要太多。如果你能止一个钟头的话,你的观修十分钟、十五分钟就好了,然后再修止。观的时间少一点,止的时间多一点。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呢?会感觉到舒服。止的时间多,观的时间少,你会感觉到舒服,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因为止的时间多,这个观会来得有力量,力量会强一点。如果完全不修止,你去修观,观的力量会弱一点。所以,止能帮助观的,所以应该这样处理,止的时间多一点,观的时间要少,就是这样修。这样修,初开始不感觉到什么,但时间久了,它就有用,它就会发生作用的。我们若是不修的话,你又没有其他的法门。我昨天说过,这内心里面,贪心来了的时候没有办法处理,你没有办法来对付它。你若有不净观的修习,你有办法处理。你这不净观一现前,贪心就灭了。贪心一灭了,你很自在。如果你不修不净观,又没有别的办法,这个贪心若是很大的话、很重的话,就很苦恼的,所以应该修不净观。数、随、止,这个止可以止在一处,叫做止。或者止在肚脐这也可以。把这个心就是注意这个肚脐,也可以。注意丹田也可以,或者是住在地面上也可以。《清净道论》上它另外有一个方法,它有一个方法,当然也是很好。但是,我在想,另外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坐的是一个凳子,这样的禅凳,不是坐在地面上,你可以用一个大的碗,碗里面放上水,你把它看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是夜间,把灯完全关掉当然屋子是黑的,你用一个手电筒把手电筒打开,光就照在这一碗水里面,水里面就会现出一个圆光出来。你把这个相取在心里面,取清楚了,然后就把它拿掉不要了,然后你坐下来的时候修止,你就想这禅凳的下面有这一碗水,水里面有一个圆光,就这样修,就把心安住在那里叫它不动,也是好。本来是把这一念心来注意脐,这是不错的,是可以,注意丹田也很好。但是有的人有问题,你住在丹田那里,肚子疼,肚子会痛,也可能会有其他的问题,所以又不可以。所以,另外用一个方法也是可以。还有说是观脚心的,也可以。或者是你注意这个大拇指,也是可以。心就注意在那里,其他的杂念都停下来,这样子使令心安住不动。那一天,我说「念佛是谁」这样子,我听那些大禅师和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录上说,「念佛是谁」,一开始「念佛是谁」是四个字,后来,三个字都不要,就是「谁」。自己舌头不动,你念这个「谁」字的时候,心就注意这个「谁」,这其实就是修止,这样等于是修止。这样修止,当然也是不错。但是我说一件事你听听。有一位法师,他在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宁波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后来在狮子岭什么地方也住了多少年,就是他出家以来,他就是在禅宗的道场修禅,但是这个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就是在禅宗道场就这么修行。那么,我就问他修行的经过、修行的成就。他说:这样用功,「念佛是谁」,「谁」长一点,或者「谁」这样子,偶然的会有几支香心里面不动,没有一切杂念心里面不动,能有这个境界。有这个境界,实在这个境界,若按如来禅来说,这个是欲界定的境界,也算不容易了。能有二支香一心不乱,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有个后遗症,什么是后遗症呢?几天精神就疲倦,要多少天才恢复过来,要经过多少天精神才正常。有过这么一次的特别经验,感觉到很好了,结果是多少天的疲倦,要经过多少天才能恢复过来,还有这个问题。也可能不完全这样子,单独他这样子。不过,从修止观的体验上看,是有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你心里面提「念佛是谁」、「谁」,你这个注意力就是在头部。如果禅师、或者首座和尚、或者是堂主开示叫你这样修行,结果你就是打妄想,根本不修行,反倒什么事也没有。如果你真是依教奉行,这样子修,你的注意力…,假设是打禅七,一天有七、八个钟头,十几个钟头的静坐,你真能这样坐,你的头就会有问题,或者喉咙痛、或者眼睛疼、或者是吐血,就可能会有这个事,就可能有这个问题。如果你按如来禅这个止来说,或者《清净道论》它说的那个办法,我认为都好。智者大师说到那些止,他就提到,安心在脐轮使令你舒服,你能够一心不乱地明静而住,他心里很舒服。假设你能够一坐五个钟头,一心不乱坐在那里不动,然后你又出定放了腿子,精神特别好,精神是更好,不会说是几天疲倦,没有这个事情。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地水火风,在你这样修行的时候,它在调和,它调和。你这个注意力放在头部,这不得了,这地水火风就不调和了,这火大加多了,在头部的火大加多了,火大加多就受不了。少时间的加多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就是不可以的。所以这里面还有这个问题。现在说是数、随、止,这三个方法都是止。你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用止的方法,你先用这个方法叫心寂静住,住一个时期,然后就修观,就是这样修。这个事情,我感觉不是很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应该是容易办到的。现在说缘性缘起所缘。缘性缘起所缘明白一点说,就是观察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我们看《佛本行集经》,还有其他的经上,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就是观缘起,观缘起而得无上菩提。可见,这个观缘起是个成佛的法门,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缘性缘起,这样子加个缘性,这里面是一个义,观缘起里面的义。虽然都是缘,但是缘与缘不一样,有差别性。观缘起所缘,所缘就是或者叫十二因缘,或者叫十二缘起。观十二缘起,怎么观法呢?我稍微解释一下。观缘起,分二个办法,分二种观法:一个是顺生死流、一个是逆生死流。有顺、逆二种观法。顺,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顺。若是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就是逆。「无明缘行」,「无明」这个地方,什么叫做「无明」呢?在《瑜伽师地论》分别十二缘起那个地方,说得非常多、说得非常广。「无明」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僧,不知道,不信佛法僧,不知道苦集灭道,不知道因、不知道果,不知道有过去世的因果,现在世、未来世的因果,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佛法都不明白,很多很多世出世间的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明白,这就叫做无明。但是,这个不知道这件事,这个人可能还是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只是对于佛法不明白,也不相信而已。可是这里边也还有一点分别,有个什么分别呢?我们说无明是从那里来的?这是一个问题,无明从何处来的?经上说:从不如理作意来的。你不合道理的分别,那就会有无明。不如理作意和无明,有什么分别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无明是所生的,不如理作意是能生起的,能生起无明的。其中还有个分别,在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能引起无明的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个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还不是染污性,它是向于染污还没有染污,无明就是染污了。经论上有这样解释的。这就是分别出来不如理作意和无明的界线。可是,无明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很多事情的,也包含了很多事。在我们众生的生死流转里面,很复杂的关系里面,佛的大智慧的观察,观察出来中间的一个线索,中间的一个次第,分出来十二个次第,是这样意思。「无明缘行」,这个「行」或者是善行,或者是福行、罪行、不动行。我们做善业,那就是福行。做种种的恶事,就是罪行。如果修禅定,不是佛教徒修禅定,它就是不动行。这个「行」是要待无明才能生起。可见无明这个地方,说是无明,实在无明里面有一个欲的,就是有一个希望心在里面的。比如,为什么他要修禅定,他想要得三昧乐,想要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感觉到人生是苦,他感觉到欲是苦,所以要离欲。离欲怎么办呢?就是要修禅定,修禅定可以离欲。或者说我愿意得人天福报,我相信善恶果报,我不想造罪,这时侯要做善事,他心里有这样的思想,才可以做善。如果不相信善恶果报,他就造罪做恶事,做恶事可以占别人的便宜,那么他也有个欲的,所以,无明里面还有个欲的。「无明缘行」,行从那儿来的呢?行从无明那里来。前面说「谓观待道理」,观待道理就是这个意思。观察这一切法的生起,它是有所待,要有所凭借。「行」凭借什么才能生起呢?要有无明才能生起。不然的话,行不能自己生起。所以,「行」是自性空。「此有故彼有」,就是此无明有无明,才能有行,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无明若灭了,行就没有了。就是观察出来这件事。「行缘识」这个「识」,它能够生种种的分别。或者我们说是去投胎去,这个识说是投胎的识,中阴身去投胎的时候。本来这个人在世间上生存的时候是个男人,但是,这个时候变成女人了,这个识就是用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行缘识,这个识要依靠那个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做女人了,他生存的时候是男人,但是业力现在使令他做女人,所以这个识就是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在生存的时候是女人,但是现在他不,现在他分别的是男人的立场来分别事情。为何会这样呢?行缘识,就是他的业力使令他变了,能改变他,行缘识。如果没有行,识就没有了。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就是这样观察。「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缘老死」这个地方,说「爱缘取、取缘有」这个地方还有事情。爱取是烦恼,有是业力。经过爱取的时候,从唯识经论上的解释,也有道理。由爱取的滋润,把以前的业力,以前「无明缘行」那个「行」的业力,现在经过爱取的滋润,这时候,业力的力量就可以得果报了,所以叫做「有」,它将来会有果报,就是有力量得果报了。若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得果报。「有缘生」,「生」是什么东西呢?「生」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若是有灭则生灭。爱取有如果它灭了,生就灭了,就没有了,就是没有色受想行识的。有灭则生灭,生灭就不会有老死了。「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样观察。你常常这样观察,就会发现一件事,发现什么事呢?天台智者大师讲「藏通别圆」四教,说藏教和通教,这二教的圣人,他们是一样地都证悟了真谛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通教的利根人……,藏教是钝根人,通教是利根人。他们在观察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时候,这通教的人,现在就是无有少法可得的;藏教的人不是,要无常的时候,灭了的时候,就是爱取有灭了,生老死才灭的,就是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在的时候还是没能够灭,还没有灭。这还有这么一点不同的。但是你常常这样修观,那还有一点事情,有什么事情呢?你今天也这样观,明天也这样观,时间久了呢,所以我相信阿罗汉,就是藏教的阿罗汉,现在他的内心的境界就是无余涅槃,就能有这个境界,是现在,不要说臭皮囊火化了以后,不是。但是,这个事情是渐渐来的,逐渐地逐渐地来。因为通教的人听《般若经》,通教的阿罗汉是听闻《般若经》而得圣道的。《般若经》是说「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是这样讲,但是你读《阿含经》,它不这么说。《阿含经》:「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这样讲法。可是在孙陀罗难陀……,这《阿含经》,孙陀罗难陀给五百比丘尼说法的那一个小经,那个经还比较长一点,那里面可有《般若经》的意味,有《般若经》的味道,也是,你若仔细去观察思惟,也是「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也有这种味道,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我说,你常常观缘起观,缘性缘起所缘,你观察「三世唯行、唯法」,常常这么观:「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就发现现在一切法就是空的,就会发现这件事,就会觉悟到这里。所以,我在想,佛在世的时候,说《般若经》、说《阿含经》,说了很多的法门,听经的人当时就得圣道,是有道理的。所以,有的人批评:「你只是嘴巴皮讲一讲佛法,用笔杆子写一写,你没有坐破十八个蒲团,你没有修行。」我一听这种话,这种话说出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也不是决定有道理。你凭什么可以这样讲?你若读读经论,有的人原来还并不信佛,他就来到法会听佛说法,听一坐经,就得初果须沱洹。初果须沱洹在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这怎么讲?他没有坐破蒲团,他就是顶多听佛说一段经就是了。这个是什么呢?就是那个人多少有一点静坐的功夫,他心能静下来,静下来的时候,佛说法的时候,他就是真能够专注听法,心里面没有妄想。我昨天提到印顺老法师,我现在又想到,我有一次见到印老,我问他:「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听佛说法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到不信佛的人,他们听佛说法,就听了一坐经,就得了须沱洹,就得圣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印老法师说一句话,他说:「佛说法,就像有人拿着刀,一下子插到你的心里面似的。」佛说法就像这样子,他说出那个法语非常的有力量,叫你心惊,你听见了这个话,你心里面就惊,是这样子。所以,加上你本身能够心不散乱,专注的听法,当然也要有善根,他就容易悟道,你就容易明白,你就容易悟道。若是我们自己,当然我们没有深入地学习佛法,只是把这个字,哦!缘性缘起,缘字怎么讲、性字怎么讲,只是这样讲,那当然是不行的,那当然是很难悟道,很难的,就是不容易。但是我们现在把《金刚经》背下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样背,在我们现在的人这样背经,我们如果是高攀的话,就是你在听佛说法嘛!如果说是你背《华严经》、背《法华经》、背《大般若经》,你常常这样子背,就是常常这样听佛说法。这件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事情,的确是不可思议功德。但是现在,按我们的肉眼来看,佛已经灭度了,我们要听佛说法,那真是不容易。现在说修观,修观就是把佛说法的要义,缘性缘起的要义,你把它完全学习,放在心里面去思惟,这也等于是听法。等于是听法的时候,你真是修缘起观,假设你若是……当然这里边要学习这个,把中观论学一学也好,也是很好,然后你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你能了解得深一点,然后你再假借奢摩他的帮助,你内心里面这样去观,我认为,如果你年纪若轻一点,你今生就得无生法忍,我还相信这件事,若我老了是不行了,老了身体差一点,年轻人真是能的,的确是能,这不是随便说说,不是这个意思,的确是有这个可能。所以这上面,「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你真是这样观察这个十二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这一共是四句,这四句是《阿含经》上有的。你这么一观察的结果,你就会知道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一切的有为法。「唯行」,只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而已,只是这样子,这个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唯法」,就像昨天说的,一切法都是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察这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老是在变!无明缘行,行缘识,一直到老死,就是在变,这样变,都是无常的,只是法的变化而已,其中没有「我」这件事,是无我的。「唯事、唯因、唯果」,这三句又比前面具体了一点。「事」就是五蕴,就指色受想行识这个事,这个事就是无常的、是无我的。「唯因、唯果」,这个可以十二因缘来说,若照唯识上的解释,就是生老死是果,前面十个都是因。无明缘行,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是「生起因」。这个因,有这二个差别。「牵引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起来这样的无明、行、识、名色,你造了这样的因的时候,它就能够牵引你到人间来,或者牵引你到天上去,或者牵引你到地狱去,能牵引你到那里去。本来人是不能去的,不能去,你造了这个业力的时候,就能牵引你到那里去,它有这种能力。前面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叫生起因,就是经过爱取的滋润的时候,牵引因就变成生起因了。说是能生到人间来,就是它能生起来人间的果报,生起了人间的色受想行识。如果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生起的。所以,生起因和牵引因还不同的,是这样,说是唯因。「唯果」,这个果分二种。前面「识、名色、六入、触」,六触,就是得到了一个人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做「自体果」。有了六根的时候,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接触,那叫做「受用境界果」,你所受用的境界果,那就是「依报的果」。一个正报的果,一个依报的果。「唯因、唯果」,就是这个。「堕正道理」,这样子是合道理的。「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这是合乎道理的。怎么叫做合乎道理呢?「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就是这四种道理。「观待道理」,我刚才讲过一下,就是观察一切法的生灭都是因缘,要假藉因缘的。比如刚才说这个「行」,行怎么来的呢?由无明来的。这个行要待无明才可以。若没有无明,行就没有,所以要待无明。行若灭呢,它也不能自己就灭,要无明灭这个行才能灭,所以要待。其实就是因缘,它的因缘若灭了它就灭了。所生法,它自己不会灭的,一定要因缘灭了,它这个所生法才能灭,不然它不灭。我们的眼睛看见虚空里头有花,其实别的人没看见有花,那么为什么我会看见?因为我的眼睛有病。但是那个花实在是没有,但是,我有病的眼睛就是看见有。所以,要灭那个花,你还不能灭,要把眼里的病消除了花才能灭的,不然它不灭。所以,行是要待无明的,而识是要待行的。如果行若有,一定是要有识的;若有无明,一定会有行的。你若灭了无明,行就灭了。灭了行,识也就灭了,就是这么回事。这就叫做观待道理。「作用道理」,或者说是无明有生起行的道理,行有生起识的作用。或者说你能修缘起观,你今天也修、明天也习,常常地这么修行,你就可以断除无明,断惑证真,就可以得圣道了,就会有这个作用,也可以这样讲。「证成道理」,这个道理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切圣人都已经证悟成立的,他们都证悟了。这个道理是成立的,是过来人已经证悟了的道理,不是随便乱说的。「法尔道理」,十二缘起这件事,「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有佛、无佛,都是这样子的,法尔就是这样子,自然是这样子。所以这叫做「堕正道理」,是合乎道理的。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我们看这十二缘起,观察十二缘起,就会知道只是法能引法,无明能引出来行,行能引出个识,识能引出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就是这样子引出来的,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并不是另外有一个作者、受者,他来搞什么鬼,搞什么事情,没有,没有这个事情。「作者」就是做事情的这个,「受者」就是享受的那一个。在外道来说,有种种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这件事我能去做,做成功了以后我就享受,作也是我,受也是我,所以叫做作者、受者。还有说:作者是大自在天是作者,宇宙的万有是自在天、梵天王创造的,它是作者。把世间弄得很苦,叫我们来受,或者是弄得很快乐,叫我们来受。受者是我,作者是他,或者怎么地。或者有的执着:自性是作者,我是受者。有种种的说法。现在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说:「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另外没有一个作者、受者的。若在佛法里面说,就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它是作者,也是受者。当然它要和一切法为因缘,这样子,是作、是受,另外没有我可得的,无我可得。「是名缘性缘起」,缘性缘起就是这样意思。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净,是名缘性缘起所缘。「于此所缘作意思惟」,若是我们对于十二缘起作为所缘境,我们常常地这样去观察、思惟。「作意」这个「作」就是生起的意思。把这个心动起来,叫作意,动起来去思惟这个道理。你常常这样思惟的时候,「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痴行增上」就是刚才说,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知道、不明白、不相信,这些痴行特别强的这些人。「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数取趣,数数地得果报,所以叫做数取趣。「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他内心里面所有愚痴的活动、愚痴的心情。「皆得微薄」,逐渐地就微小了、就薄弱了、就不那样强了,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于诸痴行心得清净」,对于原来的那些痴行,现在的心就清净,没有那个痴行了。「是名缘性缘起所缘」。修这个十二缘起的观察,如果从《阿含经》的立场去思惟,就是能得到我空,能证悟我空的道理。《阿含经》也有法空,不过说法空的地方少,说我空的地方多。若是你由《般若经》去学习、观察十二缘起,当然同时也能够证悟法空,我空、法空的道理,那么就是圣人了,就得圣道了。「缘性缘起所缘」。四念处里面,最后那个「观法无我」,那么就是缘性缘起观,就是观法无我。这个是非常深广的,缘性缘起所缘这个观察,是很广大、很深妙的地方。修这个观察,如果愿意修这个的话,把十二缘起每一个支:无明、行、识、名色……,每一个支的道理都好好学一遍,好好学它,学习学习,然后就按照那四句话去思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按照这四句话去思惟、去观察。结果就是「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那么就知道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你就得初果须沱洹了,就是这样意思。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这个界差别所缘,前面这个缘性缘起所缘是前后,「无明缘行、行缘识」是前后组织起来的。界差别是同时的,也是观察我不可得,也有这种意思。但是,这个是破慢,骄慢心特别强,总感觉自己很强大,你们都不如我,高慢心很强大,那么就修界差别所缘。界差别一共有六种,六种界的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就是这六种元素组成的人。我们人究竟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就这六种东西组合起来,名之为补特伽罗,名之为人的,是这样子。这里面,另外没有我。你也是地水火风空识,我也是地水火风空识,这里面没有我的。没有我,也没有你,也没有他,中间没有对立的形相,这个我慢就没有了。所以,这个「界」在这里当个成份讲也可以,当个因缘的因来讲也是可以。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内、二外。「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内地界是什么呢?内地界者,谓此身中内别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受。「谓此身中内别坚性」,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坚、湿、暖、动,地水火风是坚、湿、暖、动,是四种。现在说地界,是其中的一种,就是「别坚性」,特别地别指其中的坚固性的东西,就是地界。「别」就是其中的一种叫做别。「坚硬所摄」,我们身体里面,组成身体的物质里面,属于坚硬性的东西。「地地所摄」,这个坚硬性的东西也有粗细的不同,属于微细的,有粗劣的,所以叫做地地所摄的,都名之为地。「亲附执受」,身体里面这个地大属于二类:一类是亲附,一类是执受。「执受」,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这个识和它和合在一起,能摄持它,使令它不坏,叫做执;使令它能生感觉,就叫做受。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持,它就坏了,里面的地水火风就坏了,所以是有执的这件事。若没有执,也就不会有感觉了。「亲附」呢,就是不执受,我们身体里面也有一部分的地,阿赖耶识不执受,但是它亲附在执受的地大里面,它附在那个地大上面,和它不相离,所以叫做亲附。譬如说我们这个爪,指甲,指甲你剪它,我们不感觉痛,就是因为不执受的关系。或者说头发,头发你剪它,我们也不痛,它也就是不执受的关系,还有其他的也是,但是它是亲附在我们执受的地大里面。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外地界者,谓外坚性」,身体以外的坚性的东西,「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外面的地大,阿赖耶识不执受,所以它没有感觉,它是无情物了,它也不是附在执受的东西上面。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内、二外。「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也是水水所摄,也是有亲附执受的分别。「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遍热。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如是等类,名内火界。「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这个「等热」怎么讲呢?我没看见注解怎么解释,我姑妄言之。等热,下面有个「遍热」。遍是在空间上说,普遍地各地方都是热的。等热是前后说的,过去的火也热、未来的火也是热。等是约前后说,遍是同时说,这样分别。「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所食的饭、所饮的水、所啖的菜、或者所尝的味。「易正消变」,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很适合的,叫做正。「彼增盛故」,就是这个热增盛的关系,所以能够消化,若是火微弱了,就不容易消化了。「堕蒸热数」,这时候这个火有这种能力,有蒸热的能力,所以就是脾胃强了。「如是等类,名内火界」。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古代的时候没有火柴,就是用燧,木燧,还有阳燧等取火之具。或者是「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就是能烧牛粪,也能烧草,也能烧其他的薪。「或榛、或野」,能烧旷野,榛也是一种植物。「或山、或渚」,渚其实就是岛,海里面那个岛,「或村、村分」,村庄的一部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这是外火界。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54心地功夫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