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
现在是正修行第六,正式说明修止观的方法。止和观,这两种先说止,智者大师在这里说有三种止。第一是系缘守境止,昨天说过了。现在是第二段,制心止。
这个制心止,是怎么样学习法、怎么样修行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这前方便的事情都调好了,端身而坐,这个时候自己看自己的心,随你心若是起了妄念,起了妄想,「即便制之」,立刻地就把它停下来,「不令驰散」,不要叫它跑到外边去,不要叫它乱,叫它明静而住。前面的系缘守境止是有一个所缘境的,然后叫它不要动,安住在所缘境上面。现在这个制心止没有提这些事情,只是自己看自己的心,叫它不要妄想。这个方法我感觉很妙,的确是很好。
有一本书近多少年来,也印了很多,也有很多人欢喜读,就是《佛法的要领》这本书。这个书的作者就是刘洙源,是四川人,我看那个书上,这位后来出家了,他对《楞伽经》很有缘。从他的著作上看,他就是用这个方法制心止;他有一点成就的,这个人。如果欢喜用这个方法,应该有一点前方便,就是先学习系缘守境止,你这个内心不那么粗犷了,多少的调柔了,杂念不那么多了,然后用制心止的方法,你会感觉到很快乐,也是不错。
不过在智者大师,他说这个《小止观》的法门,它的重心不在这里。(大正12.1110a),这是《遗教经》,「此五根者,心为其主」,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是攀缘外境的,可是它不能自主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它不能自主,谁给它作主人呢?「心为其主」,这第六意根的意识是它的主人,所以这五根虽然是很乱,还有办法叫它不乱的。「是故汝等,当好制心」,佛就告诉我们要好好的、要特别注意的、认真的制伏这个第六识,那么前五根它就不乱了。因为这修止观是第六意识,不是前五识,所以若好好制心,就能得三昧,可以得圣道。这是「制心止」的法门,是根据《遗教经》来的。
「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智者大师说,这系缘守境止和制心止,这两种修行方法都是事相,就是表面上的境界;就是现前的境界,把它调整一下就是了,不是那个高深的法门,不须分别,不需要详细的解释说明的。
第三、体真止者;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第三、体真止者」,这个体真止,智者大师他的注意点是在这里,在这个体真止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初学的人,前两个止也可以学习,也是一个安心的好方法。这个体真止,这是有理论的。什么叫作体真止呢?这底下,我看这个文,他是先简单的解释一下,然后又详细的解释,分两段的。
「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这是简单的解释一下。
这个《小止观》这本书我以前是读过,还不止读一遍的,所以佛光寺主要我来学习这部书,我是答应了。但是我到这儿来以后,我看见这个本子,是校订本。这个作者也改变了,是慧辩记。我并没有同我原来读过的那个本子对照过,我没有去对照。但是我一方面读,我一方面对照,就发觉到有些地方不一样;不一样,不过是差得不太多,但是从现在的文以后,和藏经上,这大正藏和一般的流通本对照起来,差得很多很多的。这个文是不同得很厉害。我曾为这件事写过信去问了一下,我得到的答复也不明白。流通本当然是这个印刷的人,主持负责的人不认真的校对,也可能会有错误,和藏经的本子去对照;流通本和藏经本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一个字、两个字的不同。但是现在的校订本,是变化了很多很多的,变化很大的。可是变化虽然很大,它的内容的道理,这个文句是不同了,可是里面的道理和天台智者大师的思想是一致的,并没有矛盾。可是我感觉这个文句不简捷,不那么简捷,不如原来的藏经本的《小止观》和流通本的《小止观》,读起来那么样的好。现在我不知道你们各位法师怎么意思,如果就照这个本这样讲下去也是可以。但是,在我个人来说,这个欢喜心不多,欢喜心不是那么多。若是不要改变,照原来的本子,它那文句不啰嗦,一句一句的讲下去,它不重复,不累赘,这个意表达得似乎痛快一点。我对这两个不同的本子,我的看法是这样子。
若是到现在要换本子,不知道本子够不够。若是不换本子,我们就这样讲下去。这个校订本这个文,前面有一个序是慧岳老法师写的,他说这是根据《释禅波罗蜜》,从《释禅波罗蜜》来的。我看和《摩诃止观》也有关系;但是《摩诃止观》的文,可是比较好一点。另外我有一个心情,如果不要改,就是用这个原来的这个《小止观》的本子这个文句去讲,在我个人的心情,感觉从容一点,感觉好像活动的空间大一点,我自由一点。如果用它这个文讲,就好像把我绑住了,叫我怎么的、我怎么的;我自己不能想怎么的、我怎么的,还有这么一个感觉。现在我们就决定这样子,用原来的本子,不要用改的本。第二十页倒数第一行。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就是所说的「随心所念」,这「随心所念」这句话怎么讲?就是没有限度的,你是清净心也好、你是染污心也好,随你是什么心,你所忆念的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你能全部的通达它是从因缘有的。这个「体真止」这个「体」,就是通达的意思。「悉知从因缘生的」,这个因和缘;因是「依」,依赖的「依」,依的意思。这世间上一切的事物它的生起,它不是凭空的跳出来的,凭空的生出来的,它要有所依。譬如说谷的种子种到地里面去,地是它的一个依,是它的所依止处,它还要依止水、阳光、肥料,要依止这么多的条件,这个种子才能生出芽来,是这样子。譬如我们人的生存也要有饮食;衣、食、住,或者有其他的种种的事情,这个人才能生存。这就是「悉知从因缘生」,完全知道它都是有所依,要依靠各式各样的条件,它才能够生长出来。而这个「因」和「缘」,「缘」也是「依」的意思;如果分别它的不同,或者说这个「因」是主要的,「缘」是次要的,这样分别也可以。「无有自性」,没有它自己的体性,所以叫「无有自性」。这个话…或者在佛学院住过的法师、居士,或者听过讲经的人,这个话照理说,这么一念就可以了,或者不用讲都可以。但是我们还再多说几句。
「悉知从因缘生」,这句话就是说若没有因缘的话,就是没有世间出现了,它就不生了。「从因缘生」,对面就是「不从因缘生」,若是不从因缘的时候,有没有事情出现呢?没有,所以说「悉知从因缘生」的。不过因缘有好有坏,所以所生法也有好有坏了。这「无有自性」,这「自性」怎么讲呢?字面上说,就是它自己的体性,有「自」就有「他」,对「他」来说「自」,说没有自性。我们这样解释;譬如说是,这件事是由因缘有的,如果没有因缘,他自己就有了,那就叫「有自性」。譬如说敲这个罄,我们到大殿上,维那师父敲这个罄。这一敲,这声音就发出来了。如果没有罄,当然也没有人敲,这个声音也发出来了,这个声音就叫作有自性;它不需要因缘,它自己就是成就的,那就叫作有自性。说是我们人,要靠自己的业力、父母的帮助,我们才得到这个生命的,这叫因缘生。如果说不需要业力,不需要父母的帮助,(主要还是业力);不需要这个因缘,我们就有这个生命了,那这也可以说有自性。现在说「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其实这句话,从因缘生,自然是无有自性的;无有自性,所以是从因缘生。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是,这个重点在无有自性这个地方,无有自性换一句话,就是空的意思。说我现在观察罄的声音,它有没有自性呢?现在听不见罄的声音,就是因为无自性的关系。若有自性的话,就不需要敲嘛!我们就听见罄的声音了。所以「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每一样因缘生的事情,都是这样子的,无有自性。
你若是把这个地方,「因缘生、无有自性」,你多思惟、多观察,「则心不取」,那么你遇见欢喜的事情的时候,谁说一句话我听了很顺耳,或者谁说一句话不顺耳,使令我心里很烦。但是你现在,你不要按一般的想法,你就按这个「因缘生、无有自性」,这个声音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你就观察这个声音的自性不可得,没有声音,若观察它的自性的时候,就没有声音了。观察说话这个人的自性呢,就没有这个人了,没有这个人了,「随心所念一切诸法」都是这样的,「则心不取」,则我们这个心就没有法可取了。说有这么一样东西,你这个手可以捉住它,捉住、心里感觉到舒服或者感觉到难过。现在没有这件事,你这个手捉什么呢?所以我们这个心与接触的一切境界,你都观察它的自性是空的,是无自性的,你在这一方面思惟。先思惟它是因缘有、由因缘生,因缘生结果就是无自性。在无自性这地方来看就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你心就不能在这件事上起分别了。好的也是一样,不好的也是这样子。「则心不取」,你这个心就没有法可取着了,就离相了。
「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你若心不取着这件事的时候,「则妄念心息」,因取着而有妄念;或者是生贪心,或者生愤怒心,或者生疑惑心,或者生高慢心,生种种的虚妄分别,颠倒妄想。那么你心若不取着的时候,则这一切的虚妄分别,自然的停下来,也就停下来了,也就没有事了。那么你内心的世界就是太平的了,就没有事了。「故名为止」,所以叫作「止」。
那么「体真止」这句话,「体」是通达的意思,「真」就是空的意思。你观察、通达诸法是空的,你这些虚妄分别的妄想,自然的不活动了,这就叫作「体真止」。前面的系缘守境止,或者制心止,那个没有智慧在里面;只是说我欢喜静坐,欢喜静,不欢喜闹,不要有妄想,自己要求自己,用这个方法把妄想停下来而已;但是没能够知道妄想所以不起的真理、没有说。但是这个体真止就是深一层的说到诸法实相了。这个体真止,这个「真」是什么意思呢?诸法皆空是真的,就是它不虚妄,它不欺骗你,这个「空」对你很坦白,它不会欺骗你。这因缘生法的变化性很大,你认为很好,结果你受它欺骗了,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虚妄的,是这么意思。「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那么这样的法门有什么根据呢?
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是根据这部经说的。这部经是什么经呢?这是《过去现在因果经》上说的。那个校订本,他说出大正藏的地方,他说出来了,但是我没去查。不过我以前记住是这样子。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说是「一切诸法中」,这若根据《中观论》和《大智度论》的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都是一样的;在这里面都是因缘的,都是空的,无主的。这个「自性」就是个主,「自性」就是不是由因缘生的,你有没有因缘,对它没有影响,它本身是常住不坏的,所以它叫作「主」。在一切诸法里面,都是因缘生法,都是有生灭变化的,在这生灭变化里面,里面没有常住不坏的自性的,所以因缘是空的,一切诸法里面的空,就是没有自性叫作空;没有自性也就是无主,没有这个主的。这个不可以动摇它的,你不可以控制它的,它自己作得主的,那么就是自性了。现在说这里面都是属于因缘变化的,那么就是无主,就是无自性了。
「息心达本源」,我们想要修学圣道,也可以用「***」这两个字也可以,我们要***,想要作圣人,那么你要把所有的凡夫的虚妄分别心都停下,一定要通达「本源」,就是诸法皆空的意思。你一定要到达那里,我们只是虚妄分别心这样去分别,还不够力量,要经过长时期的修行,你到了诸法实相那里了。其实就是你和诸法实相统一了,没有彼此的分别了。我们解释那个「二行永绝」,那是赞叹佛的境界,我们现在用这句话来解释也可以,就是没有能所的分别。说是「诸法实相是我所通达的,我有智慧,我能通达诸法实相」,那你这是二,你还没有通达诸法实相。这就是要无能无所了,其实就是统一了,那个叫作「达」,叫「达本源」,那么你就是圣人了。
「故号为沙门」,这个时候可以名之为胜义沙门。这个「沙门」翻个勤息,这个「勤息」的意思就是勤修圣道,精进勇猛的学习圣道,学习这个体真止,那么能够息灭种种的不善法,得到究竟清净了,那么就叫沙门。这个「沙门」,普通说是有几种沙门,现在这个沙门就是胜道沙门;最圆满的那只有佛才可以这样说了。一切诸法中都是因缘生的,都是毕竟空寂的,我们这样修行达到本源了,所以称为沙门。这个偈颂正好是体真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智者大师他说这个体真止是佛的意思,佛有这样的意思,所以这样子施设出来。
这一段文是简单的解释体真止,这以下就是详细的说明一下。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这个修行的人,于最初坐禅的时候,需要有这样的认识,随你的内心所忆念的一切事物,都是念念不住的,它是剎那剎那地变异的。这个无常的境界,有剎那无常,有一期无常。剎那无常的意思,就是时间到最短的单位,也是有变化的,叫「剎那无常」。这「一期无常」呢,譬如这个人活一百二十岁死掉了,这叫作「一期无常」。现在说「念念不住」,这就是「剎那无常」,这一切有为法它都是剎那剎那变化的,不是宁止的、不是安住的。「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我们坐禅,想要用功修行,虽然像上面这样体真止,我们这样去用功,但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心它还是不停下来。
「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那么这等于是修观了。你就反回来,前面说的体真止是观所念的一切法;现在要观能念一切法的分别心,这个心本来是「体真」,但是它非要有杂念、有妄想不可,这个妄想就是所体之心。「过去已灭」,时间剎那剎那地变异,一剎那间过去了,那个心它就灭掉了。「现在不住」,现在生起的妄想,它也不停留在那里,它也一剎那又过去了。「未来未至」,未来的分别心还没有到来,在时间上分这么三个段落,过去、现在、未来。这等于是说观心无常的意思,观察我们这一念心老是在变动,不是常住的。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就是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这三个时间,在这三个时间内去观察它,就叫「穷之」。「了不可得」,很明了的得不到它的自性;过去心也是无自性的,若是有自性是不能灭的,若是有自性的东西是不可灭的。因为一件事情若是依赖因缘而有,这个因缘一变化,它就起变化,它不能独立嘛!若是不依赖因缘有的东西,你因缘怎么变化它不受影响,它可以继续存在。所以现在「过去心已灭」,过去心、这一剎那心它灭,就足见它是无自性了;它是无自性的,自性不可得。现在这一念心,它能明了什么什么,分别什么什么,但是它也一剎那间就过去了,所以它也是无自性的。未来的一念心,还没到现在来,所以也是没有的,没有的足见也是无自性了;若是有自性,它应该是有的。所以「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分这么三个部分去观察它去,看不见它有自性。所以「观心无常」,就是常住的自性不可得,没有。常住的自性不可得,那么在不可得自性上看呢,一切虚妄分别心都是不可得的,也都是没有的。这你要细心去思惟才可以的。
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
「不可得法则无有心」,那么自性不可得,在因缘和合的变化上,这分别心的变动是有的,这件事应该要认清楚。因缘的变化就影响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也随着变化,或者是有主动的思想,这个分别心事实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是你观察它的自性是不可得。在自性空上看,「则无有心」,这一切的分别心都没有。就是这一件事上从两方面看,从自性空这方面看,一点分别心都没有;若是从因缘的变化上看,这些虚妄分别心是有的。就是一回事作两方面的观察,互相不妨碍的。「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在自性空上看,心是不可得的,那么由心创造的一切法也皆无了,也都是没有了。这是一切法由心而有,心若空了,一切法自然也是空的,这是一种说法。第二个说法,一切法也是由因缘有的,那么在自性空这一方面看,一切法也都是空的,也可以这么解释。譬如说这房子,它本身也是因缘有的,当然就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这一方面看,这就是一个旷野、并没有建筑物,这是一个看法。这个房子怎么有的呢?人是主要的因缘,如果说是没有这个人,那里还有这些房子呢?所以若没有这一念心,那有一切法呢?其义是相通的。
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剎那任运觉知念起。
这个地方就说出来。说这个修行人,你观察的时候,你虽然是观察这一念心是念念不住,剎那剎那的变化了;过去已灭,现在不停,未来还没到,在自性上看是无自性的、无所有,没有自性可得的。「而非无」,可是不是没有「剎那剎那任运觉知念起」,这一念心还是有的。所以这一段话的意思,我们读《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毗钵舍那章〉,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这一点,强调这个地方,现在一看《小止观》上,智者大师也是这样讲的。那么宗喀巴大师他的话是针对谁说的呢?因为非中观派的学者,说《中观论》龙树的学者说一切法自性空,这是断灭了,这因果都不能安立了,所以这种法是恶法,不能学习的。那么宗喀巴大师说:「不是,一切法自性空,自性是空,因缘生法还是有的,这样和智者大师说的正是一样了。
「而非无剎那任运觉知念起」,现在说自性空,只是观察这个心它的背后有没有真实性,是这样意思。这个问题呢,我们这个凡夫从无始劫来,我们都是在有上活动,在有上活动,我们引起了种种的烦恼,引起了种种的苦恼。那么现在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要观察诸法真实相,你要对治自己的毛病,除掉自己的苦恼,就得要偏于空。你偏于自性空的时候,这些执着、这些烦恼就清净了,是这么回事。等到你观察一切法皆空,把这个我、我所都除掉了的时候,这些烦恼都没有了,再从空出假;天台智者大师这后文是有的,从空出假。「从空出假」,就是我们修行人,用功的人,我们现在是生死凡夫,我们在假的境界上不知道是假的,认为是真的,所以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从这个地方到空的那个地方去,到那里去的时候,就把所有的这些烦恼贼都杀死了。烦恼贼杀死了以后,再从空的地方出来,到假的世界来,去度众生去,学习佛法,亲近无量诸佛,听闻佛法,这就是近善知识了,然后才去广度众生。这佛菩萨是这样安排的次第的。
「而非无剎那任运觉知念起」,因为这是因缘有的东西,是事实嘛!还是有这样的分别心的。
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
前面说,观察这个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是观心无常;从前后的次第来观察。现在这个地方不是从前后,是从同时来说的。就是一个横、一个竖。过去、现在、未来是竖;现在说「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这是从横方面说的。这个修行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这样观,我们内里面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边有色声香味触的六尘,就是六种境界。这六根和六尘相接触的时候,「故有识生」,所以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么这个识就是因缘生了,「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这根尘若不接触的时候,你这个识就没有生,没有因缘的时候就没有这件事,所以它也就是自性空,这也表示自性空的意思。
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
「观生如是,观灭亦然」,你观察这个分别心是因缘生的,它就是自性空的。那么没有生,「观灭亦然」,观这识的灭也是这样子,若不生也就不灭了,说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了。这个生灭都是无自性的,「生灭名字,但是假立」,这个识的生、识的灭,这个名字的安立是人安立的,「但是假立」,它仅是这个人给他安立的名字,并不是有真实性的。有的地方是举一个例子,说「火」这个字,「火」也是个名字,但是这个名字它也表示那件事的。这个「火」这个名字,它是不是就是那个火呢?如果就是那个「火」,这个名字和那件事是一体的,那就不能说是假名字了啊!但是事实上它究竟是不是一体呢?说我们这个口说这个「火」的时候,我们并不感觉有火烧我们的嘴的,这就可以知道「火」这个字就是个假名字,它不就是那件事,所以是个假名字。怎么叫不是假名字呢?它若和那件事是一体的,那就是真实的,有真实性了。这个「火」是假名字,其余的一切法的名字也都是假名字,它不就是那件事的。说这「生灭」的名字亦复如是,也都是人给它安立的,它并没有真实性,它所代表的那个事,那个事也是因缘有的,也没有真实性。「但是假立」。
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之理,其心自止。
「生灭心灭、寂灭现前」,我们观察一切法自性空,观察心因缘有的是自性空的,观察一切法也是因缘有的,也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那一方面来看,一切法是不生亦不灭的,那我们这个生灭的分别心就不起了。生灭的心不起了,这个寂灭;生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叫作「寂灭」,这个寂灭的境界就现前了,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了。当然这「寂灭」这还是个名字,就是佛菩萨的慈悲,用这样的假名字来开导我们,但是你真实修行到那个境界呢?那个地方没有名字的;没有这生灭、寂灭的名字的,那就是离言说相。离言说相,当然没有名字,也就没有言说,要有名字才能有言说的。所以是有了言说、有了名字;有名字相,我们内心才能分别,若没有名字的时候,不但是离言说相,也离心缘相了,就是不可思议了。「寂灭现前,了无所得」,那个不可思议境界,「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涅槃就是不生不灭,那个空寂的真理。「其心自止」,到那时候是离心意识的境界,那就是圣人的境界了,「其心自止」。所以这个体真止你修成功了,就是得涅槃了。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天台智者大师是陈隋之间弘法的人。我们第一天说智者大师是生在梁武帝大同四年,但是他到光州大苏山亲近南岳大师、亲近慧思禅师的时候,是二十三岁到三十岁这个时候,他从三十岁开始到南京这时候开始弘扬佛法。所以我看这个时代,真谛三藏他是梁陈时代的人,是比智者大师早。智者大师跟这个慧旷律师学过佛法的,慧旷律师是跟真谛三藏学过《摄大乘论》的。这《大乘起信论》也说是真谛三藏翻译的,那个时候当然已经有《大乘起信论》了。那么智者大师是读过《摄大乘论》,也应该读过《起信论》的。但是在智者大师这么多所宣说的佛法里面,「摄大乘论」这个名字常常会看见,智者大师他引《摄大乘论》的文去说明那个道理的地方常常会看见;但是说到「起信论」这三个字是很少看见的,但这《小止观》是有这个话,这个校订本这个《小止观》是没这个文,大概也许这是个原因,他不高兴看见这几个字,也可能是。
这个《起信论》说:「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起信论》后边说修这个真如三昧,说这个修行人修的时候心在打妄想了、跑了。「即当摄来」,就把它收回来住于正念。「正念」,什么叫做正念呢?「当知唯心,无外境界」,这就叫做「正念」。「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这就是正念。「当知唯心」,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在其他地方很少他用《起信论》的理论说明佛法的,很少;他多数是用《大智度论》、用龙树菩萨的思想,但是又不完全是那样子。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这么说了,《起信论》是讲唯心的,「当知唯心,无外境界」,一切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心创造的;心以外没有事情,无有一法可得,没有心外边的境界的。
唯识固然是说一切法是唯心变现,但唯心变现那句话里边的理由,还是因为一切法经过识的活动,熏习了种子在阿赖耶识里面,这个种子在起现行的时候,才有世间一切法的。《楞严经》上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呢?这是《楞严经》上的话,若按唯识的道理说,这是你无始劫来熏习了种子,这种子起现行了,就有根身器界、就有你的生命和这山河大地了啊!这就是唯心所现了,那唯心所现是经过熏习的种子起现行而有的,那么这也就是业力的变现了,说「唯心所现」也等于是业力的创造,这两句话实在就是一句话。现在说「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就是一切法都不能离开心的,心以外是没有一切事情的,那么这个理论并没有什么冲突。那么这样说,「正念」就是念一切法皆是心,「无外境界」,心外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一切事情的。
这一切法可以分两类: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在因来说当然是心,在果上说也是心。「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外面的境界,离开心是没有的,所以也可以说是「自性空」。再进一步观察这一念心,「亦无自相」,它也是不可得的。这个地方可就有点问题。若是《起信论》上说这本觉的真心,不能说它也是空嘛!说它若是空,《起信论》上没有这个话。《楞严经》说「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个心是空的?《楞严经》上有没有这个话?那么「即复此心亦无自相」,那这是龙树菩萨的意思了。龙树菩萨说观察这一念心是因缘有的,它也是因缘有的,所以它也是自相空的,也有地方说自相空、说自性空。
不过是,我这话说得太多了。有一个禅师,好像叫法真禅师(注:查《指月录》,为法真禅师)。有人跟这法真禅师学禅,说是世间上宇宙万物到劫坏的时候,这水火风三灾把这个世界都破坏了,那么你这一念的清净真心坏不坏?这清净真如坏不坏?这个法真禅师说:「坏!」那么这个跟他学禅的人有一点儿不同意,说:「那么就是随他去了吧?」说:「是的,随他去了!」那么这个人就离开了这个禅师,他从西川到东部来,到东部来跟另外一个禅师,就把这段话报告了另外一个禅师,另外这个禅师说:「喔!西川有佛出世啊!你赶快再去、向他忏悔、向他亲近。」那么他就又回到西川去,法真禅师圆寂了。那么他又回到东部来再见这个禅师的时候,这个禅师也故逝了。
我看这禅师语录,看到这里,我第一次看,我不懂说得什么?后来我又看见这个话呢,喔!「即复此心,亦无自相」,这句话应该怎么讲呢?可以分两个意思说;「即复此心,亦无自相」,按照《中观论》和《大智度论》的想法来说,那么心也是因缘有的,当然是自相空的嘛!那么就是一切法都不可得,那么你无所住而生其心了,你可以这样了。另外一个解释呢?我们就说是《楞严经》的思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或者是《起信论》的话;这个清净真心,不是分别心的境界,你心里面认为有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那就不是「清净自性,性净明体」了。所以那个禅师说,那个清净的真如要坏,就是坏你的取相的分别心,你取着有个常住真心的时候,那就不是常住真心了。所以就是「坏!」这就叫作「坏!」。这样讲同《起信论》、《楞严经》不矛盾,也没冲突,也可以这样说。
不过在《小止观》的思想,我们还根据龙树论、《大智度论》的思想说。「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它也是自性空的,它也是因缘有的,还是这么讲,这样子可以说是真实不可得。我不知道你们读没读过印顺老法师的《中观论讲记》,《中观论讲记》有一句话:「你修唯识观,你不能了生死。」有这么一句话,我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我看到这里,我心里面很惊!这《唯识论》、《瑜伽师地论》这唯识学派,在印度佛教也好、在中国佛教也好,是一个很重要的佛法的一部分的,但是印顺老法师就是有这样的高见,这一句话就说出来了。当然,站在《龙树论》的思想,去批评唯识宗,这是从印度开始就是这样子的。的确会这样想,因为它有所得嘛!有所得当然不能了生死!你看这《入中论》,这个法尊法师翻的《入中论》,更明显的是这样子讲了。所以这一段文,我们还是根据龙树论的思想说。智者大师也是龙树论的学者,也可以这么说。
「即复此心,亦无自相」,这样子就有一点综合性;一切法是唯心所造,而心也是不可得的。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这个心虽然是念念的分别,你就念念地观察它是不可得的。这样子,我们读这个《大品般若经》,非常的赞叹,观一切法、观察这一念心自性不可得,赞叹你这样的正忆念的,赞叹你的这样正忆念!。
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说是这初发心的人修学止观的时候,修这奢摩他、修这体真止,「未便得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离一切妄念,心里面就明静而住了的呀!不是容易的呀!「抑之令住」,如果你用力量很猛,你强迫它,压住叫它不要妄想,「往往发狂」,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发狂了,所以也不要太急。「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就像古代的人学射箭似的,你最初射箭向那个地上射,射不中,但是你长期的学习呢,它就射得很准,射准了。所以我们学这个奢摩他,用这个体真止,这是观一切法空的智慧,来停这个妄想,你暂时不要希望太高,不要说「我七天内就得无生法忍了!」那个是太过头了;你是慢慢的来,你只是常常的坐,常常的摄心,它尽管心里面老是有妄想,你常常的注意控制它,慢慢地它就调伏了。所以「久习方中矣」。
二者、修观有二种。
前面这是说这个「止」,这底下说「修观」。修观,有两种观。
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瞋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
这观有两种。第一是对治观。就是我有什么毛病,我就吃这个药。药和病是相对的,这样去治疗他的病,治疗我自己的病。「如不净观」是对治贪欲的,说是我们这个欲心很重,那你应该修不净观。我看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修体真止是很重要,修不净观也很重要。但是我认为这修不净观并不是很难的事,像《大智度论》我说过,修四念处的那个地方,说那个不净观,把那个文多读几遍,把那个偈颂背下来,偈颂也不很多,你静坐的时候,你就那样思惟,它就是有力量了。所以用这个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心,就像人有病,你看医生看对了,这个病就能减轻,逐渐地就好了。我们有这个贪欲的病,谁也不应该说大话,说「你有贪欲,我没有嘛!」其实都不要,谁也不要耻笑谁,但是主要就是要想办法来治病,这件事重要。用这个不净观常常的调伏它,常常的调伏它,它就好了,你不知不觉的你心里面的世界太平,就太平了。你若遇见什么境界,心里面没有什么事。就算是偶然的有一点儿,很容易调伏。若是你从来就没有修过不净观,你没有经过调伏。你有病,你没有吃过药,那个病它就在那里,所以这个不净观,我认为我们出家人还是需要的。
「慈心观对治瞋恚」,如果自己的瞋恚心很重,小小的事情很愤怒,也应该修慈心观,这也都是现成的。那么你常常那么思惟,它就有效的。「界分别观对治着我」,这执着我,这也是我们的毛病,并且修无我观也就是修体真止,是一回事。不过这个「界分别观」和体真止有一点儿不同。它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组成的,这身体里面只是这六大,另外没有我;若有个我应该说七大,地、水、火、风、空、识、我,应该说七大。本来说五蕴组成的,若有我的话应该说六蕴,色、受、想、行、识、我,应该是六个;但是只有五个,没有那个「我」,所以就是这个身体里面没有我可得。但是我们有时说话的时候:「你怎么的…我怎么的…」这是假名我,这个色受想行识和合的这个生命假名为我,并没有真实的我,是这样子来破这个我。若是用体真止观察这个生命体是因缘有的、是自性空的,当然是无我、无我所了。
这件事,我们传统的佛教总是欢喜《楞严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一个《楞严经》,一个《起信论》,这个法门也是不错的。但是传统的佛教不常讲「无我、无我所」,就是讲的话,也讲得不彻底。所以人很难得初果的,你想得初果,得初果要无我、无我所嘛,你很难得。但是你没能够「无我、无我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和。如果你常修无我观的话,遇见问题的时候,你这无我观一现前的时候,立刻没有问题了,不需要还要讲道理,不需要那么讲,你就自己心里面立刻就化了,没有问题啊!所以这「对治着我」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佛在世的时候,证圣果的人特别多,为什么呢?因为他就是学的、修的就是无我、无我所嘛!成功了就是圣人。那么佛法有正法、像法、到末法,我若说就是有罪过了,「好高骛远」,我怎么怎么的!结果得圣道的人少了,我们不能说没有,但是少。
「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这六个妙门,数、随、止、观、还、净,对治这个多妄想的人,妄想非常多。由这个方法也可以心里妄想会减少的。「此不分别也」,智者大师说,这个对治观,在这里不说。
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
「二者、正观」,前面这是对治观,这底下第二是说这个正观。什么叫作正观?这智者大师的意思,「正」者「主」也,就是主要的,最重要的这个观法,这个法门。「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是观察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自性空中无一切法,也就无一切法相。无一切法相,空相也是不可得的了,所以是「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所以就是空的,「空」就是实相,一切法真实的情况,就是一切法都是空的。
「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这修行这回事情,你开始静坐修行了,你才去学一切法空,那是晚了。应该在没有修行以前,你就要好好学学佛法,应该是那样子。除非是你有个善知识在你旁边,随时可以请教,或者可以;不然的话你预先不准备好,「观一切法空」,观不上来呀!怎么叫「一切法空」还不懂嘛!说「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因为这个心的活动,他有说个譬喻,就像这个老年人,有病站不起来,要柱个杖,柱这个杖才能起来。我们这个心理活动,要有个所缘境,这个心才能活动。若观一切法都空了,就是没有这个杖了,没有这个杖,这个人的心里的活动也就停下来了。所以「能观之心自然不起」,自然就不活动了。这样子就是能所两亡了;所观的不可得,能观的心也不可得,就是离一切分别相了。
「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这个《小止观》、坐禅法要,前面的文、后面的文,「多谈此理」,多数都是谈这个道理。「请自详之」,请你自己去好好的学习吧!这个意思。当然这种道理,在《中观论》和《大智度论》、《十二门论》说得是最清楚。不过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面说这个一切法空,从假入空观,那个十种境界破法遍,第七破法遍里面,他有十层观法,那个第七是破法遍。说到「从假入空观」,说得很详细的,怎么样观一切法空。但是在《中观论》,这三论宗的学者,像印顺老法师他说这「一切法空」,嘉祥大师他有《中观论疏》,他也说「一切法空」,和智者大师说的有一点不同,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诸法不牢固」,这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的,它都是无常的、可破坏的,在一切因缘生法里面,没有一个常住不坏的东西。「常在于念中」,没有常住不坏的东西,也就是无自性了,这样的理论,你这个修行人,要常在你的正念里面观察。说我们出家人或者在禅堂里经行、或者坐在那里。这个非佛教徒,他如果没有接触过佛法,他就是没有办法能明白「坐那里干什么呢?」在那里行,「行干什么东西呢?」就是落得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事情。「常在于念中」,出家人的修行的事情,尤其说是能到深山里面,和社会上都不接触,那种生活最低的情况里面多苦恼呢?哎!他能在那里受得了,他凭什么能受得了这种境界?他就凭这个「常在于念中」,他能够有正念,和诸法实相相应,就是凭这一点了。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已」不是没有;他已经成就了通达一切法空,而又是见空了,这就是得无生法忍了的人。「一切无想念」,他这正念一现前的时候,一切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的心,他心里能离一切相了,他就「无想」,不取相叫「无想」;不是无想天那个「无想」。他是这样子正念真如的呀!
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学习。就像人射箭,头一次射不准,我今天射不准、明天射不准,终究有一天是射准了。我最初修行的时候,只是在经本的文字上这么样学,我感觉「不行、不行」,但终究有一天你成功了。因为你不断的这样努力,它就会有进步的。说是「他有善根」,所以他成就了;我没有善根。你没有善根,就真的没有善根?如果你现在不努力,你还是没有善根嘛!说「那个人有善根」,那个善根也是努力来的嘛!所以非要栽培不可。我们人,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相争,是争不来的呀!就是要努力的栽培自己才会有效,争是无效的。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前面是对治这个麁乱心,初开始修行的人,这个心妄想很麁、很强、很猛的,很不容易调伏的,但是要用这个办法去调,那么慢慢地这个妄想会柔软了一点的,你会有一点好境界的,这是第一个修止观。第二个,对治心沉浮病,我们修行的时候,心里面昏沉、沉没的一种病。一个浮动的病。对治这两种病,要修这个止观的法门。
「行者于坐禅」的时候,「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这个修行人在坐禅的时候,「其心暗塞」,他那个心里面没有智慧的光明,就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自己感觉到糊糊涂涂的,就像睡觉醒了,「现在是早晨?是晚上呢?是白天?是夜里?」都不知道了,那就是「其心闇塞」。「无记」,什么都不能分别。「瞪瞢」,就是心里面有点迷迷糊糊的,不分明、不明了。这个修行的事情,有的时候你吃东西不对,会使令自己这样子。有的时候,这个懈怠是谁都有的,有的时候贪睡,睡多了,也就是睡醒了的时候迷迷糊糊的,不好。有的时候这个鬼神来捣乱、搞你,那天说的就是这个「魇」,就是鬼神用一种方法他叫你糊涂,叫你的精神不大明了,也有这种事情。「或时多睡」,或者睡觉睡多了,我们的精神上就会这样子,不清爽。
「尔时应当修观照了」,你这个时候你应该修观,就心里面多分别,多用如理作意去分别。分别时这心的活动,慢慢地这个气血流畅了,这个暗塞、无记、瞪瞢的境界就没有了,就破除去了。另外也可以多经行,经行多活动一下,也会破除这种境界。「尔时应当修观照了」,它就会好了,就转过来了。
「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若是你本来坐得很安闲、很自在,但是这个时候不对劲,心里面浮动,很轻躁,很容易就动了,打这个妄想、打那个妄想,不安闲、不安静。「尔时应当修止止之」,应该修这奢摩他的止把它停下来。停下来这个止,看智者大师的意思,他也是非常的灵活的,这里不多说。「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的行相。
「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你要「善识」,要善巧的认识,什么药什么病是相对的;什么药同什么病是不相对的,你要知道,这样子去用它才能合适的。「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的过失,你弄错了就不行,它不容易有效的。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
「三、随便宜修止观」,这个「便宜」,随你那个情形合适,你就这样用,这样修止观。「行者于坐禅」的时候,「虽为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说我现在心里面有点沉没、瞪瞢,心情不是那么明了,我应该对治这个毛病,我要修这个观照。但结果心里还不明静,它还是不灵明、不清净,还是暗塞。那怎么办呢?「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你虽然去观照它去,也得不到观照的作用,不能破除去这个毛病。「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这个时候你还可以用止来对治它的,也可以的。「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你用这个体真止,或者也可以用系缘守境止、制心止,都可以用的。你用的时候,「即觉」,感觉到身心安静下来了,很合适,把这个毛病破除出去了。「当知宜止」,那你就应该知道,你这个毛病和止是相应的,「当知宜止」。「即应用止」来安心的。
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我这个时候心浮动,我应该用止来止,结果「而心不住」,心还不能停下来的。「亦无法利」,也没有得到这个止的好处,「当试修观」,那你应该试验去修这个毗钵舍那观,修这个观心的方法,观一切法空的止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若是你在观之中,你感觉你这个心神、就是心识,心识它很光明、很清净,「寂然安隐」,没有一切的杂念的冲动扰乱,你感觉很安隐的。「当知宜观」,你还应该知道,你这个毛病与观是相应的。「即当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这是简单的说「随便宜」,这个是不守常轨;本来是心里浮动应该用止,心里暗塞应该用观,现在不是,转变了,就是随便宜,随你个人的个别的情形,你要活动的活用,所谓活学活用,是这样意思,这叫「随便宜修止观」。「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
「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这个随便宜修止观的行相,你需要「善约便宜修之」,不是那么死板的,你要灵活的去约这个便宜来修,「则心神安隐」,则你的心识感觉到很安隐,很相应。「烦恼患息」,所有的爱烦恼、见烦恼、瞋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停下来了。「证诸法门也」,你就会得无生法忍了,你会觉悟很多很多的法门的。一般说我们从《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和《大宝积经》说的这些法门来看,没有一件事不是法门的!但是要照我们没有那样智慧呢,好像我们就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法门?什么不是法门?
说那个耆婆,佛在世的时候,印度有个医王是耆婆。他跟一个医生学这个医药的事情,说是:「你去,到山上采药来」,叫这个耆婆去采药来,耆婆就空手回来了,说是:「你怎么没有采药呢?」说是:「我看这个山上,没有一样不是药的。」就是佛法,若按佛的智慧来看,没有一样不是入第一义谛的门,都是涅槃门的。但是在我们凡夫的时候,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这又是不一样了。所以是「证诸法门也」,如果你用这便宜的修止观合适了,你就会得无生法忍了,你就会通达一切法皆是门,皆是佛法。
问:这里有一位法师提出来,说了几句话:「我因静坐发病,长期受困,虽求诸法师大德,无奈业障深重,故至今依旧。恳祈老法师慈悲,教我法要、出我业障,感恩不尽也!」
答:这一位法师,他说他是因为静坐就有病了,受这个病的困扰很久了。他说他是业障深重,现在要求「教我法要、出我业障」。天台智者大师,我读他的书,我感觉他教导我们修行的法门,大概地说,就是两种;就是一个正行,一个助行。你主要的法门是你要修学的,但是另外你还要准备有助行。你看他的《摩诃止观》,当然他说得非常的圆满。我们简要的说;就是一个正行,一个助行,还另外要有个助行。佛在世的时候,佛的弟子里面,像舍利弗尊者这些人,就是他根性非常利而没有业障,所以他听闻佛法,就很顺利地就得道果了,就没有事了。但是说周利盘陀迦这位阿罗汉呢,对比起来说,他根性钝,但是没有业障;说根性钝,因为没有业障的关系,他也能成功,也能够得圣道。
若是我们这些人来说呢,就是根或又钝、又有业障,这一下子糟糕!若是根性利、有业障,这业障障不住,他还是能够把业障破坏了,他就成功了。若是根性钝,他来得很慢,但是没有业障障碍他,他一步一步,虽然慢也走到了,也能到涅槃那儿去。我们这些人呢,这是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上说的这个话。我们根性钝,又有业障,我们就迈不动步,向前迈一步都很困难;那么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怎么办呢?要有正行,还要有助行才可以。站在修止观的立场来说,正行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也包括奢摩他在内,这是正行。但是另外有助行,是什么呢?要多忏悔,要忏悔;有业障就是要多忏悔。智者大师他说了好多忏,有方等忏、还有法华忏、法华三昧忏,四明尊者又编了一个大悲忏;或者我们念这个八十八佛的功课本也是忏,也是好,一佛一拜。我们大家在一起做功课念这八十八佛,只是跪在那儿念,也是很好。但若是你自己个别,你一佛一拜,这八十八佛,还有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也是一拜;那长行的文,你跪下来读;底下那个颂文,一段一拜、一段一拜;最后普贤菩萨三称,就是三拜。多忏悔,多忏悔就是能消除业障。当然这个是你不能着急,就是慢慢来;若是有业障的话,业障终究有一天是灭掉了,那么你所有的病应该会好了,你修行也就会进步了。说是,我只是这样坐禅,我不修这个助行。不修助行,你没有业障不要紧;有业障你就不行,就障住你不能进步,你有困难。所以要有正行,还要有助行,这样才可以。
我看天台智者大师的他这些学生,在国清寺的、或者在玉泉寺的,他们有些人怎么办法呢?那时候很多人都把《法华经》背下来,也有把《大品般若经》背下来的,一天就是背这个经,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感应。若是我们修止观不合适,不妨也采取这个办法,当然这个也要息诸缘务。背《金刚经》短,那比较容易;若是背《法华经》,那是要息诸缘务才行,一天就是背一部《法华经》也可以。若是背《华严经》,那八十卷,若长期地背,也是可以。那其他的都不用,就是一天背经,就是不可思议。我看这个《华严经持验记》、《法华经持验记》,看这《高僧传》说的那些修行人,我们就可以这样说:「保证你会到佛世界去!」你就这样修行,也就不白出一回家,也就不白出家的,你会法喜充满。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麁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心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即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麁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
正修行第六段是分两方面说明修止观的次第。第一是坐中修,盘腿坐下来修。第二是历缘对境修。静坐之中修止观,一共是分五条,分五段。第一是对治初心麁乱修止观、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三随便宜修止观。这个「便」字我又去查了字典,在字典上是念(ㄅㄧㄢˋ)也念(ㄆㄧㄢˊ),我看那个解释,念(ㄆㄧㄢˊ)也可以,随便宜修止观。这三种修法,解释过了。现在是第四种,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这个「定中细心修止观」,就是经过前三种的修行之后,这位修行人已经有多少成就了。或者明白一点说,就是他得到定了。他得到这个定,但是他的智慧不够,又有了新的毛病,所以还需要重新的开导一下,所以叫「对治」,「定中的细心」有了毛病需要对治,这样的修止观,那么天台智者大师,在这里又开示这个修的方法。
「所谓行者」,就是所说的这个修行人,「先用止观对破麁乱」,一开始修行的时候,这个妄想颠倒的烦恼非常猛烈,那么用止观来破它,所以叫「对破麁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这个杂念的妄想虽然是很猛,但是经过止观的调伏,经过这个修行人不断的努力,他这个乱心是停下来了;停下来了「即得入定」,他心里面就明静而住了。明静而住这个事情是「定心细故」,这个入定的定心和我们有妄想的心是不一样的,我们这妄想心非常的粗、粗动,这个明静而住有定的心是特别微细的。
这特别微细这件事,当然常有静坐的人,或者是得定;就是没得定,也可能会体会到多少。静坐的时候,他心里面用止的方法、用观的方法调伏这个心,他能静下来。但是可能最初的时候,很快的又有妄想了,或者是打瞌睡了。若是功夫进步了,他在有妄念的前一剎那,就预先知道了;功夫若进步的话,不要说是妄念已经来了,就要来的时候预先就知道了。那么他把他的正念向上一提,杂念根本就不起了,这也就表示他的功夫进步了。这个功夫进步了,他的昏沉也不会那么重,除非是有意外;譬如说你夜间睡一个钟头觉,你习惯了,他也不打瞌睡。但是忽然间…你这一天是坐十二个钟头的静坐,忽然间坐八个钟头,那四个钟头有其他的障缘不能坐,那么你就会打瞌睡了,你一有变化它就打瞌睡。但是也不是太有影响,它是过一会儿就没有事了,这功夫还是会现出来的。等到那个时候可能一坐十个钟头也没有什么,或者一坐几天都可以了。这个时候他一念不生了,一点杂念也不起了,不是奢摩他就是毗钵舍那;不是毗钵舍那就是奢摩他,他是很自在的了,这个时候就是得定了。
「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个得定,得什么定呢?得了定他是有一个相状的。现在就说出来了,「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两句话就是得定的一个相状。得定相状,这是什么定呢?这是未到地定,未至定。这「未至定」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它还没有到色界定,但是它超过欲界定了。这个欲界定是初静坐的人最初经过的地方,这里面就没有说这个欲界定,只是说这个未到地定。「觉身空寂」,他心里面明静而住,可是在他的感觉上来说,这个身体没有了,不感觉有身体了,这是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受于快乐」,就是有轻安乐了。这个欲界定没有这回事,欲界定还不能够「觉身空寂、受于快乐」,只是感觉身体若有若无的那样子,也没有快乐,可能也是舒服了,但是没有快乐。这个未到地定「觉身空寂」,感觉到很强的快乐,这就叫作轻安乐。
这种轻安乐,为什么会有乐呢?它也有一个原因。我们佛教说的修定的方法,对于调身这一方面总是很简单的,不是说很多,就像前面说这么多。睡眠要减少,你若希望得禅定,睡八个钟头是不行的,不过初开始也是可以。那么饮食也要减少。睡眠要减少,饮食要减少,不能够多说话,不能作太劳力的事情。这说是调睡眠也好,调饮食也好,实在也就是调身,但主要是调心。这心若调了,身体就调了,一得到轻安乐以后,这身体就是调了。这个轻安乐,如果是色界初禅的轻安乐,那要比未到地定的轻安乐是更殊胜、是更强烈的。未到地定的轻安乐没有色界初禅的乐那么强,但是从来没有轻安乐的人,忽然间得到未到地定有这样的乐,也是特别厉害的,也是感觉很厉害的。就是你要出定了,在这未到地定里面感觉到非常的安乐,就是你现在要出定了,出定了这个轻安乐还继续存在一个时期,它就解散了,就没有了;它不会立刻就没有了。
这个乐,为什么会有乐呢?我是孤陋寡闻了,我没有学过道教的静坐的方法,小小的看见一点,但是也没有去专心去注意那个事情。但是听他们说,这道教的修定的方法是运气,要通这个脉、要运气,使令气在周身里面动。气在周身动,气和身体的各部分的流动就有摩擦的事情,那么他就感觉到舒服。若是有的人学了一点佛法的禅定的知识,喔!得轻安乐就是未到地定,或者是初禅、二禅以上的禅,现在按这个道教的方法,「喔!有轻安乐了」,就容易有些混淆,究竟是什么定?就有些混乱。但是修道教的方法也不是决定不好,可是有的人搞坏了呢,脑充血、血管爆了就死掉了,或者没有死,这时候才知道这里有问题。
那么我们佛教徒,照理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们归依法了。佛大慈大悲大智慧,到是很自由的,容许我们学习非佛教的知识。但是我们若相信佛的话,若是归依法了,我们不应该放弃佛法的修行法门,去修行外道法;我看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去修外道法。这佛教的修定的方法不运气,所以你静坐的时候,少少的调身,而后主要是调心,用这个止和观来调。不是主动的来运这个气在身体里面动,没有这回事。所以你在欲界定的时候,没有什么轻安乐,只是舒服一点、轻快一点。但是到了未到地定、到了色界初禅以上,这个轻安乐是来了。
我们不运气,它为什么也会有乐呢?这天台智者大师他说出来一个理由。他说是这个色界初禅的轻安乐,是因为你得色界定了。我们是欲界的人,但你得的定是色界定,不是欲界。我们是欲界的人,我们这个身体也是欲界,我们的心也是有欲的;但是你现在修禅定了,改变了。你身体不能改变,还是欲界,但是你这个心有一点变化,就是得到色界定,这个定是色界人的心理活动。你现在成就了以后,你心变了,这个身体也随着变化,就在身体里面有了色界天的地水火风了,你得到色界定的时候,你有色界天的地水火风。那么色界天的地水火风,你一入定,色界天的地水火风在你的身体里面就出现了;一出现呢,它和欲界的地水火风就合在一起了,这一接触,所以就有轻安乐了,就是这么回事。但是这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定,但是又不是欲界,所以生理上是有变化,所以也有乐,也有轻安乐了。那么你若出定了,你又恢复你的欲界的情况了,恢复到欲界情况,色界四大就没有了;它也不是顿然间没有的,它是逐渐的,所以这轻安乐也是逐渐的消失的,是这样意思。
得到了色界定,得到了未到地定。我们若是用世间上人的事情作比例的话,说的一个穷小子作生意,忽然发大财了,心里面是很快乐。说我们得定,我们若是费了多少辛苦,白天也静坐,夜间早早起来也静坐,费了多少辛苦,忽然间得到这未到地定,得了轻安乐了,心里面也是特别欢喜的。但是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你要隐藏一点,不向人说。但是说明了定的行相,「觉身空寂」,感觉到这个身体没有,没有身体了,这是一个虚空。「受于快乐」,享受到非常美妙的快乐。这是把这个麁乱的妄想停下来以后,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得定。
「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这个麁乱的妄想停下来以后,第一个现象是得定,第二个现象「利便心发」。就是它这个麁乱的妄想一停下来,一入定、心里面明静而住,但是这个人他若忽然间听见这鸟的声音,一听,他心里面一动,就从这里面发出来很多的智慧,就是这样,你若和他谈话,你若一开了头,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无穷无尽的文章都可以写出来的,可能你的笔来不及记录的。是「利便心发」,他非常锐利、非常灵的那种心理活动就发出来了。
我在香港青山,随着一个老法师去看一个人,他家里供着大势至菩萨相、观世音菩萨相,就是没有阿弥陀佛相。这个老法师同他谈话,喔!那个人说出那个话就是非常的利得很,看那个人的眼神也是不同,我就疑惑这个人也一点特别呀。不过现在修行人就是有这种事情,就是你利便心发出来。他这种人自己也知道,但是停不下来,你若请他讲开示的话,那可是不得了,不过这种人也不是多见。
这「利便心发」或者我们也用佛法的话来形容,喔!这个人很有辩才,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这就有问题了。他能用他那个由定的经验,这「细心」就是定里面那个微细的境界,「取于偏邪之理」,他能够离开了佛法,另外说明一条道理,他说得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动听,使令你不得不信;除非你是佛教徒,你对佛法有认识,或者能辨别你这个人是邪知邪见,不然的话你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情的。「取于偏邪之理」,不过有的人多数容易感觉到这个心明静而住,这就是常住不变的真心了,多数是这样子,多数是有这种问题,「取于偏邪之理」。
所以这个修行的事情,有的人和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愿意去读经,我愿意修行。」我嘴是没好意思说他不对,但是我心里面就是不同意的。你是佛教徒,你不愿意学习佛法,愿意修行。能说出来愿意修行的话,也很难得,但是这修行的这件事,你不学习佛法,你知道怎么修行吗?你修行的时候有了问题的时候,你用什么来作标准,你走的是正知正见的道路呢?怎么能够不学习佛法呢?不过是学习得博学、或者是就学一个法门,或多或少的不同,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就发现有这种事情,「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能够这样子,他就是佛了。那就是这样境界。
「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说是这个人他若是原来对于佛法学习得不够,他学习得不够,他就不知道他所认为的那个真理,实在是个虚妄境界,是「定心止息」的虚诳的境界,并不是什么真理。实在就是自己的颠倒妄想,是自己的愚痴,所以他还不知道,你把这个麁乱的妄想停下来以后,暂时的看见这个水平静没有波而已,你不知道那只是未到地定,那个止息的境界那还是很浅的,那还是虚诳的,并不是真实的境界。这个境界如果你不谨慎、你不努力,假设你放逸的话,随时也会破坏的,怎么能说这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呢?但是你若不知道,「必生贪着」,「啊!我已经成佛了!」就是这样子,这个境界是宝,「必生贪着」。
「若生贪着,执以为实」,你若生爱着这个境界,就认为这是真实不虚的了,是对了。「若知虚诳不实,即爱见二烦恼不起」,你对佛法的知识,如果你有深一层的认识。所以我们自己直接去读佛说的经,的确不是容易懂,要读这大菩萨的论,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他有的时候说得很微细,不是太难懂,那么你就知道修行这条道路的曲折。那么你修行的时候出现那个境界,你就容易辨别嘛!所以你若知道我现在这个境界是虚诳的,那不要说是无生法忍,连凡夫境界还是浅的,只是未到地定,还不是色界定,这还是不真实的。「即爱见二烦恼不起」,那么这个爱烦恼和见烦恼就不生起了。我们平常的人在这五欲的境界上有爱烦恼、有见烦恼。这个修行人是在他的定的境界里面生起新的爱烦恼、见烦恼;这定的境界有轻安乐,他也很爱着,这个就是佛境界了,这个是常住真心了,这就成了见烦恼了。那么你若知道这是虚诳的,那么这爱烦恼就不执着,就不贪着也不执着了,那么这爱烦恼、见烦恼也就不生起了,不生起了就不会有诳心了,不会说「我是佛了」,就不会这样讲这种罪过的话了。「是为修止」,这就叫作「止」,这还是用智慧来止的。
「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虽复这样止,他心里面还是不行,还是执着,还是爱着这个轻安乐的定的境界,还从这里面有执着,有这个「见」;或者是执常见,多数是执常见、执我见。「结业不息」,「结」是烦恼,「业」是烦恼的活动,还停不下来,明知道不对,也还感觉到还是好,还是爱着。「尔时应当修观」,这时候应该利用你的智慧,「观于定中细心」,你要再微细的平静下来,把这狂心停下来,观察定里面的微细的境界,这心的境界。
「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你若是细心观察,我原来是个平常的人,心里面杂乱妄想。我现在经过长时期的训练修行,出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这是因缘生法了嘛!并且你若是最初学习的时候应该知道,什么是欲界定?什么是未到地定?什么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什么是无漏定?无漏的三昧?你应该都要学习。那么你走这条路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这个阶段,这是个很平常的境界,不应该有爱见。那么「若不见定中细心」,用这般若的智慧观察,这定心是虚诳的、是本性空的。「即不执着定见」,就不执着这是真实的了。「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摧灭」,就不会现起这些烦恼来了,那么就没有事了,就平静下来了,「是名修观」。所以修行这个事情说容易是容易,说难也是难。我们原来不修行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毛病;等到修行进步了,旧的毛病去掉了多少,又有新的毛病了,也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事情你非要学不可的。「爱见烦恼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这是简单的说,没有说那么详细。「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分别这个是「止」、是「观」,和前面一样。「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在这里分别止观,是破除因你得到的未到地定而生出的爱见烦恼,以这个爱见烦恼为所破的对象,破除这个微细的过失,这是不同于前面的。前面一开始是对治我们普通的爱见烦恼,当然也没有破,只是在妄想上表现于外的流动的这个烦恼,有时起、有时灭而已,还不能说是像初果圣人破除我见了,二果、三果破除爱烦恼,还没到那个境界。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法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一共是五种差别,现在这等于是过了一关,这未到地定这地方是一个关。把这个关过了以后还应该怎么修行呢?这是第五个来说明,用这第五条来说明;「为均齐定慧修止观」,是为求平等的定慧,令这定跟慧让它相齐,希望能够成就平等的定慧,用这个修止观的方法来成就。这个欲界定也是慧多定少,这未到地定也是慧多定少,都是定慧不平等的。现在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这个定虽然是也不错,但是定慧是不平均的,现在要叫它平均,要这样修行。
所以「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这个「入禅定」有两种情行,这个修行人在坐禅中,是因修止故而入禅定;用奢摩他的止的方法入定了,入了未到地定了。或者是因修观而入禅定,用观也可以入禅定的。
在美国有一个陈健明这个修行人,他也是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著作里面批评智者大师,用毗钵舍那入定是不对的、是错的,他这样批评。但是这件事,我读这个《瑜伽师地论》和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我一看,喔!那上面也有和智者大师相同的地方,就是因观而入定,有这个意思。这陈健明是有一点修行的人的,他就是有点疏忽。我们用止的方法来降伏我们的妄想,这个时候不合适;不合适你用如理作意来降伏妄想也是可以的嘛!这样子妄想就停下来,这方法也不能说不对嘛!但是他不同意,他说这不对。可是智者大师在这地方也是说,因修止而入定,或者因修观而入禅定。
「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说是这个人若是因修止而入定,他虽然入定了,他没有观察的智慧,这个智慧不具足。智慧不具足;我们得了定,本来也是很好,不能说不好,但是缺少了智慧,那么这个定叫作「痴定」,这是愚痴定。这种愚痴定,佛教徒不重视这件事,所以「是为痴定」。「不能断结」,这个痴定,就是虽然得定了,智慧不具足,不具足有什么不好呢?是「不能断结」,他没有能力、没有堪能性,没有能力断除烦恼,「结」就是烦恼。这个有定能降伏多少烦恼,但是烦恼不能断,这个烦恼的功能还潜伏在你的心里,它有因缘的时候,它有机会的时候,它还要活动的。那么这个「痴定」缺少智慧,所以不能断烦恼;般若波罗蜜就是一个剑,能杀烦恼贼的。你没有这个剑,你就不能杀烦恼贼;不能杀烦恼贼,你还不能解决问题,解决你生死的苦恼。
「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说没有智慧不能断烦恼;说有智慧,我也可以读经,从《金刚经》上或者《大品般若经》、或者《华严经》、《法华经》这些大乘经论上我可以拿到智慧的,我也可以用。「或观慧微少」,有是有,但是少,你的智慧很少,「即不能发起真慧」,还是不够力。你虽然有一点闻思的智慧,在禅定里面要是有一点闻思的智慧就是变成修慧了,这个修慧太少,它的力量就是软弱。力量软弱,「即不能发起真慧」,它不能够发起来圣人的无漏的、清净的智慧,就不能、不够力。不够力、不能发起智慧「断诸结使」,「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你还不能够入圣道,还不行。没有智慧不能断烦恼,有智慧而智慧少也不行,「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不能这样子。
「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尔时应当修观」,修这个一切法因缘生,自性空的这种观察的智慧。所以这样说,你非要读《大智度论》不可,读这个《大品般若经》不可。因为《般若经》它全部都在说明这个般若的智慧的,一层一层的说这个智慧,你这样不断的熏习,你智慧才能丰富起来,你在禅定里面你能运用得自在一点。所以这修行的事,你一方面坐禅,你还是也要读经的,也要读这个与你的法门相应的经论的。智者大师这么说,我们看你若读这个《大品般若经》,你读《华严经》、《法华经》,佛也有这个意思,你一方面修行,你一方面也还要读经的。不然是不行的。「尔时应当修观破析」,这个时候你还是应该修这个般若的智慧观来破析,把你这个执着的我见,我、我所见,这有所得的自性执,要把它破除去,这个时候你的智慧就增长了。原来「痴定」就是定多而没有智慧,现在你加上了智慧的力量,「则定慧均等」了,这定慧就平等了。平等了,「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尔时应当修观破析」,「破析」是破什么?就是破这个自性执。譬如说观察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在我们总是认为这个心是有,我现在已经得了禅定了,禅定也是有。我看见我有一个身体在这里修行,这个身体也是有。我们看见一个人来了,也是有,处处都是有。实在明白一点说,这个有就是有「自性执」。现在说是用观来「破析」,就是破这个「自性执」;「定」是因缘有的,是无自性的,就是这样子。在禅定里面你这样子去观察,就能破这个自性执,破除去。我们平常没有禅定的人,我们把心稍微的叫它静一点,然后正念思惟,它也有力量,但是想断烦恼不容易。但是在禅定里面就不同了,这个禅定、它的力量大一点。所以用这个禅定的力量的帮助,使令这个般若的智慧就能破烦恼了。所以要「应当修观破析」,这一破析,自性执破了,你的智慧就变成无漏的智慧了。「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前面是说因此入定,因此入定,没有智慧是个痴定,或者小小的智慧也不行,你要增加上智慧,那你要努力的读一读《般若波罗蜜经》了。那么现在这是第二种情形,是「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就是他现在得了未到地定了,在定里面修观。这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他的禅定的善根很强,那么他若一静坐,很容易就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禅了。但是有的人般若的智慧的善根强,他前生的熏习不同,那么他若接触了佛法的时候,他一用功,他这智慧常常的会发生作用,因为定的善根薄弱一点,你想要得初禅不容易,得欲界定、得未到地定也不是容易,但是你努力的可以得到了。但是因为智慧的善根强,他就在这个时候智慧发生作用了,所以是「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豁然」就是开通的意思,窗户、门都开了,太阳的光明进来了,这里面没有黑暗,光明朗照。
这譬喻他的智慧一观的时候,「智慧分明」,他的智慧观察诸法自性空,观察得很分明。「而定心微少」,但是他的定力很浅、很少,这个智慧很高,定力很少。「心则动散」,他这时候定力少的关系,你修观没有定力和它均衡,心里面就是***。「如风中灯,照物不了」,这旧时代的油灯,这个油灯在风里面,这个风一吹它,这个灯的光明忽然间好像要灭,又明又暗的这样子。说「照物不了」,它这个光明去照耀各种东西的相貌就不明了,有的时候好像看清楚,有的时候又不清楚了。这样子来说也有问题了,「不能出离生死」,也是不能断烦恼,不能断烦恼所以不能出离生死,这个生死还能困住你,把你绑在这里,你想跑、跑不掉的。所以这个定慧不均平就有这个问题。
「尔时应当复修于止」,这个时候你应该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我的定力不够,定力不够你这个时候要修奢摩他。「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以修止故,你这个时候这个定渐渐就会增长了;增长了,它就可能由欲界定增长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就得初禅。我们初开始学禅的人,这个欲界定和未到地定这个阶段,在初禅之前,欲界定、未到地定这个时候,是个最困难的时候,容易有很多问题,所谓走火入魔就是在这个时期,若是你已经得了初禅了,魔王就无奈汝何了。得了初禅以后就世界太平了,就是你自己安闲的修行了,魔王不能打扰你,一切鬼神更不敢来碰你的,但是你在欲界定、在未到地定的时候,魔王还可以来碰你的,还来打扰你的,还有很多问题的。你若得了初禅以上,你的道力高出去了,他就是来干扰你,你不在乎,你的力量胜过他的,没有问题的。所以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又容易有问题,而自己也要特别努力、辛苦一点。若是你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你再继续去得初禅,又比较容易的,就不是那么辛苦了。假设你再能够关于般若波罗蜜的经论,你能够准备得好一点,你常能有这样的大智慧光明,更会容易的。因为这种智慧,就是智者大师说的,所有的烦恼你用智慧一照就化了,虽然没断烦恼,而烦恼不是太能障碍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般若波罗蜜的资粮要准备的。
「尔时应当复修于止」,因为这个时候,你的智慧强,你的定力不够,你缺少定,你要把这个定提高它,增长它。「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可能会得未到地定,又得初禅、得二禅都可能。
「如密室中灯」,得了定以后,得了初禅了,就像密室的(不通风的)房子里面的灯,这个灯光很稳定,这个光明照耀得很稳定。「则能破暗」,它就能把黑暗破除去。「照物分明」,这屋子里头有什么东西看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在初禅里面,你这般若的智慧一动,观察诸法实相就很清楚,你就能断烦恼了,就得无生法忍了。并且若是在这个时候,在初禅里面修止观入圣道,若小乘佛法来说,假设是佛教徒,他开始就得三果了,不是得初果。若是你没得初禅,只是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地定,你用般若的智慧修这个无我观,那就得初果,而不是得三果了,就不同了。「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这是简单的这么说。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法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说是「行者」,这个修行人,这是智者大师把这一段结束前文,赞叹这个人。这个修行人若能这样子,端身正坐里面,善用前面说过的这五番的修止观的意思。「取舍不失其宜」,我这个时候取奢摩他不用毗钵舍那,我这个时候取毗钵舍那不用奢摩他,你用得很恰当,一取一舍用得很恰当,正是时候。「不失其宜」,不失掉那个恰到好处。「当知是人善修佛法」,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最善于学习佛法,他是最好的修行的了。「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你若能好好的这样修行,你决定是这一生会有大的成就,得无生法忍了,不会空过光阴的了。人生难得,而在这个宝贵的生命里面有了成就了,他没有白得人身,这一生不空过。
这三恶道的众生他们也可以学习佛法吗?也可以修学圣道吗?不行。因为就是那个果报有问题,很多的苦恼困扰它,这身不得安,心也就不安,所以不能修行。
这个诸天,欲界天、色界天这些人他们的身体好过我们人间的人,因为他们不老不病。他们假设能够修行,会比我们更快有成就的,但是他们缺少一个原因,没有厌离心。诸天、欲界天有很殊胜的、很微妙的、很可爱的五欲──色声香味触,他被那个境界迷住了,他没有时间去修行,舍不得这可爱的境界,说「我去修行去」,这是不行的,舍不得。所以他们虽然有可以修行的身体,但是没有修行的意愿,就不行。
这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他若不是佛教徒,他认为他的禅定就是涅槃了,「这就是涅槃了,我还求什么涅槃呢?」所以有的梵天的人告诉别的梵天:「你不要到人间去看瞿昙去,我们这里就是涅槃。」有这样说法的,所以天上的人也不行,也有困难。这三恶道的众生厌离心是有的,他感觉到很苦,但是不能修行,因为这个身体不行。
我们人间的人就是有这个优点,这人间有苦,所以人也能有厌离心;做人不太好,希望能得圣道是安乐的,能发出来这样的意愿。那么人的这个身体,如果没有大病,也可以坐在这里四大调和,小小的病不要紧,腰也不疼、腿也不疼、脑袋也不疼,感觉到很舒服,那么你这个心就有余力可以修毗钵舍那、奢摩他的,就可以修。说人的五欲乐不如诸天,人的苦恼不如三恶道,正在他们的中间,中间的好处就是可以修学佛法。可以修学,我们又出家作了比丘、作了比丘尼了,作了佛教徒了,而没有学习佛法,没有真实修行,就是空过了。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前面是说这个坐中,坐在那里修行。这是第一科,说完了,现在说第二科。「明历缘对境修止观」,那么我们就是坐着修止观就够了,怎么还要这个第二,这个「历缘对境修止观」呢?这底下说这个理由。
「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说我们能够端正我们的身心,长期的坐在那里,这个「常坐」不是说老是坐在那里,我们经行也可以算在内。这个威仪,用这样修行,是入道的最殊胜的威仪,这倒是最重要的,这个修行是对的,而且是最好的办法。
「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但是我们这个身体是有累、有系缚的、有苦恼的,我们这个身体也要穿衣服、也要吃饭、还要住的地方;衣、食、住,有病了还要看医生,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这个《涅槃经》上有一个譬喻,《大般涅槃经》说出一个譬喻;说是有一个很好吃的生果,在那大粪里面,这个果是很好吃,但是这很多的粪包着这个果,你说这个果好不好呢?这就是我们人的身体,有很多优点,但是他还有很多大粪,就是「有累之身」,有很多累,还有老、有病、有死、很多的贪瞋痴在里面,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如粪中果,就是这么「有累之身」。那么这样的身体「必涉事缘」,一定你要去处理很多事情的,我们有病,你不去看医生也不行;我们若住的房子漏水了,没人管怎么行呢?我们要吃饭,厨房的事情谁管呢?你要去乞食也是个事情嘛!这个衣、食、住这些问题都要处理的呀!那怎么办呢?你老坐在那里没有饭吃也不行嘛!所以「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不过这个印度的佛教,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的办法,大家都去托钵,托钵也不是在庙里面了;所以也就是「必涉事缘」。我们中国佛教,汉人佛教的办法就是大家在一起另外的当僧职事的,他去负责这个衣食住的事情,修行的人,你专门发心修行好了,这个当住持的、当监院的、当知客的、当饭头的,这些这么多的职事,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负责处理,你到禅堂去静坐,你不需要顾虑,这个办法也是很好。所以现时代的佛教当然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就是你发心修行,我发心来护持你;这也很好,也是个办法的。
现在这里说「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你若去办事,那么这个境界就变了。遇见各种情况,你若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那么你修止观这件事就有间断了,就不能够不间断的修止观了。「结业触处而起」,你有病不吃药,这个病不会好的。有人说,这一堆垃圾放在那里,你不扫,它永久也不会离开那里的。说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贪瞋痴的烦恼,虽然出了家,但是你要用戒定慧来对付它的,你若不对付它,它随时就发生作用的,「结业触处而起」,我们这个烦恼,烦恼一动就是业,「触处」随时的遇见什么境界,这个烦恼就会动起来,随时烦恼就会动起来。所以这个烦恼贼在自己的心里面,我还供养这个烦恼贼,我不知道把这个烦恼贼杀掉,不知道。「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这样子我们那能很快的和佛法相应?「佛法相应」就是圣境,佛法主要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佛法。什么时候才能够和第一义谛相应呢?
「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所以这个「历缘对境修止观」就有需要了。「若于一切时中」,假设这个人,他又能护持别人修行,而他自己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他也能常修定慧的方便。定慧是果,定慧的方便就是止观,止观是得定慧的前方便;也就是定慧是果,止观就是因。这个人在一切时、一切处,他常能修学止观。「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他一定是能通达一切佛法的。
这个《法华经》的〈妙庄严王品〉,这个天台智者大师解释那个〈妙庄严王品〉的题目那里,说出一件事。说是好像有五个比丘,在阿兰若处住,到城市去乞食,跑来跑去,可能是稍远一点,离这个聚落稍远一点。那么从这个寺院里到城市去乞食、乞食又回来,耽误了很多时间。那么你走这么远的路身体有一点疲乏,就这样子用功修行,修行很久也不得道。其中有一个人发心,说:「这样子,我们改变,你们四个人不要去乞食,我一个人负责去乞食,你们四个人修行。」喔!那么这样就好!那么这四个人修行成功了。成功了就都是得了圣人了,也有的成佛了。但是其中作护法的这个比丘,他有的时候到城市来乞食,看见这国王大臣的尊严,这个威严是不得了,啊!这个境界也不错嘛!这么一生了欢喜心。所以他第二生作了国王了,就这么他一直在人间作王,到天上作王,天上、人间这样子作王。最后那四位修行人,其中有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还有妙音菩萨,这药王菩萨在《法华经》里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有一位也是成佛了。那个就看:「哎呀!这以前护持我们修行的这个比丘,这一世作国王可能有问题,要有邪知邪见了,如果我们不救他,他可能要到三恶道去了。」所以一个比丘成佛了,其余的……这个妙音菩萨给他……(那个比丘,就是妙庄严王),这个妙音菩萨给他作太太,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给他作儿子。他是国王,这四位圣人来度化他,后来他舍弃了邪知邪见。他欢喜神通,他两个儿子能现神通,「喔!这是很微妙」。所以他因神通而信佛了,就转邪归正了,然后就受持《法华经》得法华三昧了。
这是一个故事,也就是说我们出家人修行这个事情,就是互相要合作最好了。当职事的人爱护修行的人,修行人也要尊敬感谢当职事的人,这佛法就兴盛了;但是有的时候就是不合。「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他决定是会成功了。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这是六种缘。这个「作作」就是作工作,前一个「作」就是作为的「作」,第二个「作」就是所作的事情。第六个就是「言语」,就是说话的时候,这是所历的缘。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这是对境。「历缘对境」就是这么讲的。「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这个修行人,他就按照这十二种情况,在这十二种情况里面,要把这止观的清净心要动起来、要运用、要修行的。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一、行者」,这个「行」怎么意思呢?「若于行」的时候,「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我要出去走,我为什么出去走呢?「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是我这出去走路,是我的烦恼推动我要出去,或是贪心推动的,或者是瞋心推动的,或者高慢心,或者疑惑心,各式各样推动我要出去,「及不善无记事行」,所作的事是不善的事,对人有损的。或者「无记」,也不能算是善、也不能算是恶,没有善恶的分别这种事情。若是这样子,「即不应行」,我就不应该出去走,不应该的。「若非烦恼所使」,说我现在要出去,并不是贪瞋痴的烦恼推动我的,我是什么呢?「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我是一种智慧推动的,三业随智慧行。「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这个事情是对别人有利益的;说是他们老修行在那儿坐禅,我去给他们买米去,为他们买粮、买生果去了。「为善利益如法事」,是合乎佛法的这种事情。「即应行」,那么我就应该去了。
「云何行中修止?」前面是说这个缘,这个缘要拣别烦恼、非烦恼的不同。怎么样修止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就知道我因为要走,我去办这件事去走,那么「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当然你这一走就接触到种种境界,这里面就有一些烦恼的境界,或者是善的、或者恶的,种种的事情。「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那么你接触到这么多的事情的时候,你这个正念要提起来,你要知道,我走路的时候这个心;我遇见烦恼的境界、遇见善的境界、遇见恶的境界,我要看看我的心怎么活动。「及行中一切法」,及行中接触到一切境界,接触到的境界;一个是心法,一个是一切境界的事情。「皆不可得」,这些事情都是毕竟空的,都是空的。「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这还是体真止的意思。就是用这个观一切法空,使令这个心去接触一切法空,一切的虚妄分别心都停下来了,这叫作修止。这个系缘守境止和制心止都是事相上的止,就是不必问什么理由,就是我这一切的杂念、分别心都要停下来。现在这个体真止是用智慧把它停下来。
「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这个身体它自己是不动的,由心来推动它、它才会动,「故有进趣」之行,「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走路的心,「不见相貌」,看见这个心,觅心了不可得,观察这个心是因缘有的,那么它就是自性空的。昨天讲过「自性空」,我不知道你们各位心情怎么想。要修止观,尤其这个《小止观》,我看智者大师很重视这一点。而且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空观很重要的。你一定要把这个空要搞通它才行的。
「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行中修观」呢,「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这个走路这个行心,「不见相貌」。这一切的色法,它有长短方圆、青黄赤白、高下正不正的这些相貌,这个心不是物质,当然没有长短方圆这种分别。可是心它也会有的时候贪、有的时候瞋,那么就是它的相貌,就是你不贪、不瞋,那么你是定、你是慧,这都是心的相貌。心的相貌,你用毕竟空、自性空的观察它是缘起的,那么它就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上来看,一切的相貌都不可得了,一切相貌都不出现了,所以就是无相的了。这「无相」了,你这个心就住在无相上,其他一切的烦恼就不生起了。
「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你一观察,你就会知道你这个行的心,和行中一切法都是空寂的了。有的人说:「若是一切法毕竟空,就是无所住了,你怎么说『住』呢?」是的,是无所住,你就住在这「无所住」这里。
这初开始修行的人,不要谈玄说妙,说:「我要无所住」,无所住是对,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用这个理论,要把自己的心叫它清净,叫它不要有贪瞋痴的烦恼,这个中心点,叫它不要有烦恼。你若谈玄说妙,说:「我无所住」,是无所住,但是你这个贪瞋痴不能调伏,你也没有能够真是无所住,真是无所住就是圣人嘛!我们就用文字上的游戏,又这样说、又那样说得很妙,到时候你心作不来。作不来,这个妙境界你没有作来,而这些贪瞋痴你也没有调伏,你两头都是空了。你不如就是顾一头,我就是观一切法空,把这个心就住在这里、不分别,这贪瞋痴不活动,那么你不是清净了?你暂时你要知道我现在的工作的重心在那里,慢慢的调伏,贪瞋痴的烦恼贼它老实了一点,它不动了,你这个智慧也就会高一点,慢慢的,「无所住而生其心」,才可以。说我「即空、即假、即中」,是「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弄巧成拙了,还不如笨一点好。「是名修观」,这就叫作「修观」,就是用观来停止一切烦恼,这样子。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二、住者」,「住」是什么呢?「若于住时,应作是念」,前面第一个是行,行停止了就是住。若于住的时候,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呢?「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恶事,我不能去作恶事的。「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这件事是对别人有利益的,对自己也有利益,那么我就应该住。「云何住中修止」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这个「了知住心」,前面那地方也说是「了知行心」,这意思一样。
「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的时候,即知道「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我们的动机,我去作这件事是有利益的,对大众僧有利益的,我要这样住。但是你接触的境界你不能控制的,接触的境界有的时候它是善、有的时候是恶,也有可能你的心是为大众僧服务的、是很光明的,但是有人就疑惑你不是,你自己另有所图的,所以这就是会引起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你这个修行人自己问心无愧,就是修止观,不要去计较。所以这地方就说「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那么你这时候怎么办呢?你「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你观察都是空的。
「则妄念心息」,这时候你这个虚妄的分别心、贪瞋痴的烦恼都停下来。你受了冤枉了,你心里面不动,因为你常用这个无所得智慧来调伏自己,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能不退,你为大众僧服务,受到人家的冤枉的时候,你能不退,因为你不在乎嘛!你问心无愧,这是一个,你不在乎它;你又有这个无所得的智慧来调伏,说那个人说我的坏话、毁谤我,你也观察他是空的,那么也就没有事了。所以你为大众僧服务这件事,能继续作下去,你受得了别人的毁谤。如果你不用这种无所得的智慧,那就有其他的问题的,或者你自己不干了,或者你用其他的手段报复一下,那么这个大众僧就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就和在家人一样了。如果你用无所得的智慧来调伏自己,所有的问题就在默然中都化解了。这就是有佛法,这大众僧在有问题的时候,有佛法的味道、有佛法的精神在这里。「是名修止。」
「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这个身体它不能自主,要由心为其主,这个心若说「我不动了」,这个身体就停下来了,「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都是自性空的,从那个无自性那一方面看,这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所以「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坐」,虽然观一切法空,他作善不作恶,这地方有表示这个意思的。虽然一切法是空的,而作善不作恶,因为作善有善报,作恶就有恶报。这个作恶就有恶报,是因缘所生法嘛,是的。因缘所生法,那么就是到三恶道去受果报了,而到三恶道受果报也是毕竟空的,理论是这么说,是这样子,也没有妨碍。但是修行人来说,你若是修观一切法空,你应该用善作基础。所以若用恶作基础,假设你的空的智慧,你作恶的时候,用贪瞋痴去作恶,那就没有无所得的智慧的,因为无所得的智慧现前的时候是没有恶心的,所以你若用恶心去作事,就是作恶事,作恶事就要受恶报了。这对于诸法空并没有冲突的。所以「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呢?「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该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
「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你观察它没有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这就是结加趺坐了。「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你结加趺坐,坐在这里也会引起好的事情,也可能会引起坏的事情,也是有的。「反观坐心」,但这个修行人,他不错用心,不杂用心,他能反观我坐的时候这心里面怎么回事情。「不见相貌」,不见心有可得的。「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我是一个有漏的身体,工作时间久了就疲乏,所以若卧在那里可以调和一下,调和这个地水火风,那么这是对的。「则应如师子王卧」,这可能是右胁而卧,吉祥卧。
「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就是睡觉的时候,「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为劳乏,这个心力也就不强了,这个时候一睡觉、眼睛一闭上看不见光明了,就是黑暗了。但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佛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但是心里面要忆念明相,忆念光明相。「由于劳乏,即便昏暗」,这个心力软弱了,那么就是不见光明了,「即便昏暗」。「放纵六情」,自己修止观的时候,是用智慧来调身调心的,现在休息的时候就不修奢摩他、也不修毗钵舍那了,所以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我为什么要作这种事情?「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这个身手由于内心的指挥、指导,这个身手就发生作用,可以作种种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它也是因缘有的,它就是自性空的。「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如上所说。
「六、语者。若于语时」,这是说话,「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想要说话呢?「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我为什么说话?是有烦恼了,这个烦恼推动我去说话,说什么话呢?是说的不善无记等事,说这个话,「即不应语」,即不应该说了。「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该说。我这么想这件事,这个说话呀!人不说话可能会很困难,所以还是要说话。要说话,这些讲修行的经论上都是说,不说这些无利益、不合道理的话,不是佛法的话都不说。若是你不常锻炼自己,感觉到有问题,叫我什么话都不说,老是要说佛法的话,这个我可能受不了。但是这件事要自己常常的训练自己,也可能会作上来的。「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
「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这个「觉观」,「觉」是粗动的分别心,「观」是微细的分别心,这两个心所来鼓动这个气息,由丹田这里发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语言」,这个音声语言是由心的动作,经过发音器就会说出语言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叫作修观。
「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随你这个时候是行、你这个时候是住、是坐、是卧、是作事情、是说话,你随时用这个止观来用。「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就是坐中修止观的那五番,「如上所说」,像上面说过了,这里不再说了。
问:这有人提出问题。「魔是死魔」;这魔有烦恼魔、有五蕴魔、有天魔、有死魔,这死魔是四魔之一。「不才悟性,有疑心之处;既然是魔死了,死等于不生,怎么会障碍行者呢?这个魔从何处而起来魔行者障诸修行,所以有此不明,故敬请开示。」
答:这个死魔,不是说是魔王死了叫「死魔」,不是。说这个修行人,譬如他正在修行,忽然间有病死了;死了、你这个修行就停下来了,那么这叫做死魔。不是魔王死了叫死魔,是我们自己这个生命结束了,那么这叫做死魔。我们发心修行是要争取时间嘛,忽然间死了,没有时间修行了;这个身体死亡了,将来的生命是不是还能修行,那另当别论了,那么现在这个死魔使令我们修行停止了,所以这个死是个魔;不是说魔王死了叫「死魔」。
问:这又一位请问:「诸法无自性空,则因果也空;因果若不空,就不可能安立因果了」,这话也是对。「经论上说: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我想愈是证悟甚深空性的人,对因果法一定愈不敢有一丝马虎的」,是的。「讲空而忽视因果、坏灭因果,显然是错解空义了,是不是这样?」是的,你说得对,我同意。
答:这个讲空的人,相信一切法毕竟空的人,他也应该相信一切法有因果的。有因果,并不妨碍一切法空,但是你若能修心观一切法空的时候,这个因果会转变的。因为你观一切法空,你常常用这个智慧的剑,你的烦恼贼没有了,你不会再作恶了,连这个有漏的善法你都不作了;你作的都是无漏的善法,那么你就变成一个大菩萨境界了,那么你不会再有生死的因果了。所以一切法空的道理,不妨碍一切因果,但是能调整一切因果。而在一切法空,到了法身菩萨的境界,那就更不可思议了,他能离一切分别,到了佛的境界,不可思议境界。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第八觉知原文: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八大心普济觉我们学佛皆知「依惑必造业,依业必造报」,有业报果报身即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心呀!怎么会找不到呢?原来是你在烦恼,心一烦,念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生命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轮回?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造来的。因为迷惑而造了轮回的因果,这些因果成为生命的因、生命的业力。如果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终将不知因果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编辑:向学法师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门之一,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扬弥陀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65神通何价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朶,但是依然云深不知处,寻访不到名师的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
54心地功夫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