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这一句话是征问,因为舍利弗尊者没有提出问题,所以佛叫着他说,舍利弗,彼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称作极乐呢?下面是佛自己作解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一节经文完全是就能受用人而说的。
在经文里面,我们要了解众生、众苦、诸乐是什么意思,这是相当紧要的。一定要详细地说明白。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下都可以用这个名。换一句话说,佛与众生是对等而称的。众生的本意,在这里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之意,希望大家能注意到。因为在佛法里这个词用得太多了,非常地广泛,我们要晓得它本来的意思,以及它引申的意思。它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由此可知,情与无情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它引申的意思,就是众多的意思。比如芸芸众生,很多很多的人亦称之为众生,这是引申的意思,在经论里面用得也相当普遍。如果我们不明了它的本意,只知道引申的意思,那是决定不够的。为什么呢?没有办法破烦恼、执着,没有办法破迷开悟。诸位晓得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无论是哪一个法门,都是以破迷开悟为目标所谓是殊途同归。经上常说的,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元无二。总是断烦恼,见真性,也是本经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总是以这个为归宿。佛门称呼人称众,譬如一个寺院里,我们要去请教人家,你这个寺院住了多少人?这一种说法,在我们听起来没有错,可是在佛法上则不然,佛门里面一听就知道你是外行。如果你问,这个寺院里住了多少众?你是很内行的。这样地称说,其用意是破我执。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寺院里住了几个众缘和合的假相?如果问住了多少人,你就会著事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会著相。所以这种称呼是破执著的称呼。一个人也称众,因为他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的假相。我们知道众生的本意,才能够依文字,起关照,证实相。由此可知,佛门就是在术语上,都是诱导我们破迷开悟,这一个名词术语用意如是,所有的名相无不如是,都是提起我们关照功夫而施设的。
常讲的八万四千尘劳,就是八万四千苦。苦就是病,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苦。经论里常常讲众苦,一切苦,把它归纳为三苦、八苦。诸位要晓得,三苦里面包括八苦,所以三苦的范围大;八苦不包含三苦,八苦的范围小,八苦只是三苦里面的一种,一种里面再分为八种。三苦、八苦,是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人人具足,是一切有情众生个个具足。三界之内也统统具足,在欲界里面,这三苦统统都有。欲界里面共有六层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三苦、八苦全都具足。到色界天,因为他‘欲’断了,所以‘苦苦’没有了,‘苦苦’是中断了,但还有‘坏苦’、‘行苦’,因为他有色相。到了无色界天,没有了色相,当然就没有‘坏苦’,没有成坏之苦。可是他有‘行苦’,行苦是念念迁流不息,他有这个苦处。
现在简单给诸位介绍“八苦”,“八苦”里面第一个是‘生苦’,生就是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虽然经历过,但是现在都忘记了。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述了这个事情,一个人他在世间,也就是我们讲的人道,到世间投胎,得到报身,是他自己前生五劫的善业所感而来受生的。当然,他与父母是有缘分,没有缘分就不会到他家来投胎。
佛在经典里跟我们说,父母与子女有四种缘,第一种,过去父母对他有恩,他是来报恩的,既是来报恩,当然就是世俗里常说的孝子贤孙。第二种,那是报怨,过去父母是他的仇家,这一世遇到了,他是报仇报怨而来,他生在你家做你的儿女,到他长大之后,作奸犯科搞得你家破人亡,我们世俗间常讲的败家子,这是报怨而来的。第三种,讨债而来的。讨债鬼,那些小孩多半非常可爱,如果父母欠他少,他也许三、四岁就夭折了,如果欠他多,到一、二十岁,费了多少心血,多少金钱来培养他,等到刚要成器,他走了,这是讨债的。第四种是还债的,那是他欠父母的。这种小孩他将来对父母衣食、物质上的供养不会缺乏,当然也要看他欠父母欠的多少,欠得多,供养得很丰厚,欠得少,供养就比较要薄一点。他对父母没有孝敬之心,没有孝顺心,只是照顾生活而巳,这是属于还债的类型。佛给我们说如果没有这四种缘,是不会到你家来的,这些我们应该知晓。人与人之间,父子关系最密切,是基于这四种缘。除父子之外,朋友之间的交往,乃至于一生当中与某个人只有一面之缘,也有这四种关系,只是关系有厚薄轻重不同而巳,这是我们应当明白的。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业力就可以转变,命运可以改造。如果不懂得,就不能够转业,就一定是随业流转,那就苦不堪言了。
这个世间有很多聪明伶俐的孩子,往往在害一次大病之后,整个人就变样了。前不久,有个信徒在深圳佛缘念佛堂找到我,她告诉我说,他有一个男孩,非常的聪明伶俐,在八、九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发高烧,时间相当长,等到病好了之后,这个小孩渐渐就很痴、很呆,而在此之前,活泼、伶俐、聪明。由此可知,一场大病都会使人痴呆,像丧失了记忆,何况生死?生死之苦比起病苦,要严重得太多太多啊!佛在经里有一个比喻形容死之苦,犹如生龟脱壳。各位想想,活的乌龟把它的壳拔下来,痛苦不痛苦?而人投胎出生之苦,就像生龟脱壳一样。死是个大苦,生又是个大苦,这个生死之苦,由于隔阴之迷而忘得一干二净。第二是‘老苦’,老之苦无须多说,年岁大了,就会感受到老之苦了。年轻人尚且不能体会,但只要观察那些老人,老态龙钟、耳聋眼花,事事处处需要别人照顾,这是老之苦。第三种是‘病苦’,病苦的体验每个人都会有,纵然没生过大病,也曾生一点小病,所以病的滋味无人不晓。如果是得过大病的人,他对病苦的感受就更深了。第四种‘死苦’,死之苦就是神识离开自己的身体,像前面所讲如同‘生龟脱壳’,投胎跟舍报,这个是最大的苦难。投胎的时候迷迷糊糊而来,虽然投胎不苦,可是坐胎就苦了,十个月在胎胞里非常的辛苦。死的时候四大分离,你的神识离开你的躯壳,这个时候非常非常的痛苦,那么有哪一个不要经历生、老、病、死呢?上自天子,下至庶民,这四种苦人人都具足,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
除此之外,在我们依报环境当中,还有三类苦,第一个是‘爱别离’,无论是你所爱的人或所爱的物,总是不能够长久地得到,他会离开你,聚的时候你很欢喜,离开的时候就悲伤。第二个是‘怨憎会’,怨家对头不希望遇到偏偏朝夕共室,不是怨家不聚头。这是‘怨憎会’之苦。第三种是‘求不得’,在这个世间,始终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名求利,纵然得到了,又怕失掉,有患得患失之苦。这三种苦也是每一个人所不能避免的。
最后一条叫‘五阴炽盛苦’,前面七种苦是指的果报,即我们现前的感受,不外这七大类,最后这一条是业因,也就是苦因,前面是苦果,这一条是苦因。五阴炽盛,五阴烦恼在里面就像烈火凶猛地燃烧。因此前面的七种苦果蔓延不止,苦苦相牵,如果没有办法解决和超脱,这种苦果必定是一生比一生深,一生比一生更苦。这个事实及道理,大家冷静地去想一想,是能够想到几分,而且在常理的推测上,也必然如是啊!众苦就简单给各位介绍到此,这些名词希望大家注意并牢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前面七种是果,后面这一种是因。
再看‘坏苦’,什么叫‘坏’呢?‘坏’是到变坏的时候,你就感觉到苦了。比如三界之内的色界天,色界天里的天人,都有相当禅定的功夫,他有色身,也有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因为没有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五欲他断了。断了五欲,所以这些苦他没有,他是离开了。色界天的寿命相当的长,他这个寿命完全是禅定的功夫,他的定功一旦失掉,他就要堕落了。当定功失掉堕落之时,他感觉到苦,坏苦,他的色身,他的宫殿都坏了,他就又要到六道里头去轮回,去投胎。
其实欲界众生这三种苦全部都有,譬如到老的时候,死的时候坏苦现前。青春不能永驻,人一天天地衰老,这是属于行苦。所以佛教我们要觉悟,人生所享受的无非是苦而巳啊!实在没有乐可言,所谓的乐,不过是这些苦暂时地停止而巳。你感觉好像很乐,实际上哪有乐呢?更何况乐极生悲呀!由此可知的确没有乐,苦是真实的,乐是假的。
然而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全部没有,八苦没有,坏苦、行苦都没有。没有这些苦,我们才说它乐,真正没有这些众苦,这个乐是真乐,所以称之为极乐。极乐国度有四土,同居土中无有此苦,全部都没有。诸位要特别注意到,同居土里面带业往生之人,这些苦巳经永远离开了,不会再有了。我们世间人无法避免的老苦,他那里不老,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我们这个世界求不得的,他那里一应齐全,我们这个地方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不自在啊!他那个地方没有这些,得大自在,得自在之乐。
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不是过去佛,也不是未来佛。不但是现在佛,前面给我们说过,今现在说法。所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可以亲近阿弥陀佛,可以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你怎么不开悟、怎么会不证果呢?如此一对比,我们这个世界比他差得太远了。这是第一个难易不相同之处。
第二,‘此土不闻说法,彼土六尘说法’。不闻说法,修开悟,修行证果难啊!西方极乐世界不但阿弥陀佛天天说法,连六尘都说法。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全都说法,一天到晚说法之音从无间断。
闻法,对于修行人来讲比什么都重要。若不重要,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说法四十九年,他示现成佛就弘法利生,从事于佛陀教育、教学的工作,一直到他八十岁圆寂,没有一天休息,没有一天中断,天天在那里讲经说法,可见得这个事情很重要。因为修行不难,难就难在断疑生信上。如果不把世出世间这一切道理,一切事实的真相搞得清清楚楚,你就不会死心塌地去相信,你也没有办法依教奉行。佛四十九年的教育,无非是把宇宙人生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啊!然后教我们自己去修学、去亲证。所以说法是如此重要,说法就是教学,佛门第一要紧的工作就是教学,讲堂上的作业啊!
六尘说法,真是不可思议,在我们这个世界,要讲到六尘说法,的确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把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都断掉,除非依靠强有力的佛法,日夜地熏修才能够办得到。可是在过去中国寺院丛林里面的教学,每天约有十六个小时的熏习,二十四小时占了三分之二,这是有相当的力量,所以他在三、五年内就有了不起的成就。而如今我们的修学,就是佛法的熏修上来讲,就远不如古人了。
我们能够听闻正法的确是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能遇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好老师也不容易。而没有真善知识的指导,纵使有苦学也不容易成就。正法难闻,这是当今佛法修学上一个很大的困难。再看西方极乐世界,导师阿弥陀佛,善友十方世界诸大菩萨,他们说法从无间断,西方极乐世界每个角落都遍满说法的音声。耳朵就像收音机,眼睛像看电视一样,喜欢听闻什么经法,所听、所见的就是这部经及经里所说的境界相,真的是不可思议啊!
我们要给众生最大的安乐、真正的幸福,‘亟求往生净土’,这是大慈啊!由此可知,我们求生净土是大慈大悲之心,是这种心去往生净土,绝不是到西方净土去避难,不是贪图享受那边的富贵。如果用这种心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贪图享受而去往生与佛的愿力不相应,与大乘佛法不相应,与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悲愿也不相应。这一点大家务必一定注意。
念佛,怎么念才能往生?怎么样念才叫正念?这即是持名的妙行,如何才能做到‘持名妙行’?当我们念佛时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全心是佛,心就是佛,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心,心与佛整个合一不二,这是无量觉啊!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心佛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之觉。这样念佛就是多善根,为什么呢?你们想佛的善根多不多?把自己的心跟佛合一了,佛的善根就是自己的善根,佛的福德就是自己的福德,佛的因缘就自己的因缘,真是太不可思议呀!本来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因缘,纵有,也不多。现在你能如是地持名念佛,真正觉悟并体会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使自己与诸佛、与净土合成一体,而善根、福德、因缘全是自性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无边啊!这是真正不可思议啊!各位千万不要等闲视之,一定要深信不疑,切愿求生,力行念佛,就决定可以得到往生的受用。古人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这一生中能够得人身,闻佛法,能够闻到真正的佛法,能够闻到真正佛法里面的第一法门,又知道这个法门自己有份,为什么不珍惜?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发愿求生?为什么不去往生受用呢?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修禅的上根利智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己不是那样的根器。什么是修禅的上根利器呢?答:修禅要上上根器的人。修禅下手就较高,从此角度讲,能够在当下就敢于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圆瑛法汇序一圆瑛法汇序二圆瑛法汇序三圆瑛法汇序四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上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卷下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圆瑛老法师七十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3)刚才忘了问大家什么是苦的根本原因呢?是无明,无明是苦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是苦的最近原因呢?苦的近因是贪爱,譬如说你来这边禅修的时候,你开了你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