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净土(一)
药师山紫云居士
壹、前言提到净土二字大家都很熟悉,尤其一般人更是希望能往生回净土。但是净土到底在那里?有没有净土?去净土做什么?可不可以回去净土?有那些种类的净土?如何才能回去净土?这些都是大家所盼望知道的。愿借此通讯一角提出共同讨论。
贰、有关净土之事一、净土的种类依佛菩萨不同的愿力形成十方各种形态的庄严净土,十方代表很多的意思。
依阿弥陀经内有西方净土,依药师功德经内有东方净土,在无量寿经内有十方净土,……各种经典中都提到十方诸净土。
下面是无量寿经内写出有关净土一文:佛说无量寿经内,韦提希今向释尊五体投地求哀纡悔,唯愿佛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世界……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花,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琉璃镜,一方国土皆现出有如无量诸佛土。
以笔者经验:净土是诸佛菩萨愿力形成,提供给一些修行者继续修持或佛菩萨教化的场所,每种国土其「心」的状态不同,接纳的种类不同,因此可以说诸法由心所现,净土、天宫、地狱也是由心的状态呈现出来而已。下面简介佛菩萨的净土(一)兜率天净土:由弥勒菩萨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分内外二院,提供给禅定较好的修行者在此继续修行。(二)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分九品等第及边缘化土,及其他种类化土。(三)东方药师净土:由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分九阶位、坛城及七佛化土,有天人。(四)燃灯古佛净土:由燃灯古佛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是授记的净土。(五)色究竟顶天:是毗卢佛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为诸佛弟子说法处。(六)观音如来净土:是观音如来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是各种观音弟子学佛、听闻佛法之处。尤其传授出菩提路不染不着的净土。(七)普贤王如来佛国净土:是普贤王如来的愿力所形成的净土,是诸如来菩萨摩诃萨净土。(八)华藏世界:是毗卢佛的愿力形成,涵盖层面最大,内有各种净土,种类复杂,依性质不同而形成各种净土。(九)五方佛净土:以五方佛的愿力所形成的不同净土,教化不同种类的修行者。(十)其他各种净土:待以后有机缘再讨论。
参、净土在何处--在清净心中药师经:「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阿弥陀经:「佛告长老舍利,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佛告韦希提观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佛国土极妙乐事,心欲欢喜即得欢喜地,汝是凡夫心想赢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其实一个人的业障深重,因果很多当然净土就很遥远。所以每一本经书中都提到要业清净,心清净,此时于内心中自见面像,佛土继之而现出。依笔者经验,净土不在天边,是在自我内心深处,只要将「心」的杂念去除,因果、业障消除以后,佛国净土自现于明镜中。所谓明镜即是本心。其实净土非净土是为净土,那是内心的另一个世界。
肆、为什么要去净土?因环境清净,修行容易,可以再回娑婆世界乘愿渡生。(一)环境单纯佛说阿弥陀经内,本师佛告诉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由此可知净土有很多善人,大家在一齐,学习环境单纯,比较不受干扰与污染,是容易继续修行的地方。(二)乘愿再来的转接站当修行者修到有果位时,只有在人间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完成菩提道业是较容易的。因净土的修行者都很好,比较没有机会让你去行菩萨道帮助别人,假若入空后,到常寂光土时,就较不可能再入世间了,因此一定要在净土转一下,再入世间行菩萨道,以完成道业的成就。人间百态,各道心都有,同时又可闻到佛法,较容易实现理想。天界太快乐,三恶道又业障过重,所以一般仍喜欢回人间。
伍、去净土做什么?--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每人因业力不同,所去的净土也不同,去净土的目的是继续修行到开悟见性、了脱生死及学习佛法渡众生,以便重返世间到各道中去行菩萨道。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入空见性呢?因见本性以后,心的光明性、觉性会展现出无限大的能力,能知、能觉、能受,能发出慈悲、平等之心而化现于各道中,以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入空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无论那一种修行者都列入修行的重要课程。
陆、回净土所须要的条件--修十善净业具福德善根,一心净信,心不颠倒,可回净土。(一)阿弥陀经曰:「不可以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二)「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执名号一日、二日……七日,一心不乱,其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其前。」这是指要专心执佛名号,若只是口念心不念,那即使念了千遍也是没有意思的。(三)一心净信,心不颠倒可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柒、如何回净土:心存日想,修戒律,依愿力回净土,显教常论的信愿行。(一)药师经:无垢染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心,……,所乐求,一切皆逐。(二)无量寿经:韦提希白言「世尊,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三)世尊教导韦提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才可去成。」(四)「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当修三福…」(1)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2)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事为净业。以笔者经验:要有愿力才能回净土,一般学佛目标是要开悟见性,毕竟像六祖慧能大师能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道者是太少了,更何况每人的因果业障也不同,所以若修行空观时因「业」而无法入空时,可以转修往生净土或行假观,净土只要第六意识业清净即可,但一定要有信心及愿力,所以为什么信、愿、行是净土的第一课,因净土有很多种不同,接引的佛菩萨也不同,最主要是自心的特质不同也才有那么多种佛菩萨的净土应化。入净土后,继续修行至开悟,登地后直入佛国,或者修行者以愿力回世间行菩萨道都是应该做的事。
捌、净土的样子佛经内描述净土的概况:
药师经:「七宝所成,无有众苦,受诸乐,金沙布地……光亮无比。」药师净土「佛土功德庄严,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阿弥陀经:「阿弥陀佛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时四宝周匝围绕,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其中池底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璃、玻璃……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画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鸟……是诸众鸟,画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维摩诘经:「自心即净土,……。」
由上述可知,净土是如何美妙、清净、光亮……之处,怎么不向往呢?详细参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药师经、维摩诘经……等都有述说。
以笔者经验:净土是可以来去自如的,在剎那中即可出现,净土有琉璃透明的天人,由没有业障的原因而形成。住在莲花花苞中,以禅悦为食。一直到花开见佛时的登地果位,此时相当于九品中的上品上生。一般开始在坛城中修行并可在佛国中游历,听诸佛的教化及教导,了解宇宙中佛国的情形,然后继续在世间行菩萨道。此时看经典才相信佛菩萨的殷切教诲,才深了知他们愿众生早日证菩提、了生死的大悲愿。
玖、回净土的时间:不是死后才去,应该是随时于定中即可回净土。(一)一般人都认为是要死之后,请人超渡、念经才有机缘回净土,这也是一般强调中阴超渡的法门,其实在死后也确实盖棺论定,看业力的情况,可以知往那一道,或回那一类净土,但是太危险了,这不是属于保证班。(二)另一种依修行的成果,可以即身成就,生前在禅定中就可以来回净土。并且知道净土中有自己的位置及修行者的同伴,那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人」总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也终有一天肉身会死亡,到那时再修行,想买车票回净土是太慢了,应该是生前确定有车票、有位置才安心呀!因此奉劝各位依法修行,即使没有开悟见性见本心,总有一日可以修成回净土的,在净土中继续修行,找回本心。
拾、修持方法--依无上密法修持。显教的基础佛学修持要具备相当的基础,同时因果要了,如法修持才有下列的修行成果现出。一切修行要与善知识印证,如此进入密法的课程中,观无量寿经内有十六观,法华经内的诸佛世界都可参考印证。(一)禅定修行,用念佛法门,例如用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等以达净念相续,或以禅那等方法以增长定力,消除业障。(二)自见面像:第六识清净,污垢除去,使身心都清净。(三)出现观境:现出观想境界,可以用六根「观」之,所出现的境界依佛经可以印证。若非经典所述即为邪观。各种经典都强调要消五毒,若不清净、有业障时,都会因五毒心起邪念入魔道而不自知。(四)花开见佛:表示修行到某一个阶段的指标,由此才算是佛子,才可在净土的报身佛处听经、听法。(五)游诸佛国:且知供养十方如来,礼敬诸佛的方法。由此了知诸佛的特质,每位佛菩萨的愿力,用心香供养,如法修持。(六)有坛城、有莲座、金刚台、琉璃台三十二相及莲花出现,依各人的修行而有不同的座台及不同色种的莲花。由此继续修菩萨的三十七道品,将果地增长,继续在世间行菩萨道,完成佛国的资粮,从此才算是一门深入的佛弟子,生生世世修同一法门,也才能深入佛国,深入经藏,了知宇宙的秘密及展现度生的能力。上述观境可以在观无量寿经内找出印证之处。在观无量寿经内有论及空观、无相、……等各种修持的方法。如此修法为正观非邪观,现以观无量寿经的内容,请看下面正确观想部份的修持。
观想: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以笔者经验,上述是观想最初开始出现时的情形,一切都是自动出现,感受虽闭目仍是清楚得很,绝对不是意识心去妄想,以下所有的过程都是一步步的显现出而非见到。因此金刚经内所言见佛非佛见如来非如来,其意思是相同的。若用意识心观想产生的是妄相,用清净心观之为实相,这之间是有区别的。
下面是观无量寿经内的十六观,可以做为参考印证。
第一观:日观: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第二观:水观,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见冰作?璃想,内外映彻,光明无量。
第三观:地想: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第四观:树想:七重行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第五观:八功德水想,常念佛、念法、念僧,叹诸佛相好光明,黄金为渠,金沙为地。
第六观:总观想,宝树、宝地、宝池。
第七观:华座想,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莲华台、金刚台或作真珠网,作杂华云,随意变化施作佛事,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第八观:想象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心眼得开,了了分明,此想非妄想。
第九观:遍观一切色身相: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眉间白毫,右旋宛转……演出光明于光中,无数多化佛,或见十方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诸佛现前授记。
第十观: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以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罪,获福无量。
第十一观: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除无数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第十二观:普观想--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第十三观:杂想观--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观音及大势至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上述依笔者经验,授记有授记的佛菩萨,每位佛菩萨都有专属的特质及工作。莲花、化佛、金刚台皆有特殊意思及功能,都是无上密法,须实修才知其特殊意思,此处不多言。三十二相列在后面参考,不可以人间相来论,那是有意义的表示。每个重点自有运作方法,列入密法课程。
第十四观:上辈生想--观想三种上品往生时状况:上品上生:生彼国后,精进勇猛。阿弥陀佛、观音、大势、无数化佛……,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三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与观音……持紫金台……,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因己清净,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往生七宝莲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初地)。
第十五观:中辈生想--观三种中品往生时的状况。中品上生: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西方……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中品中生: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如此行者,命终时,见阿弥陀佛,持七宝莲华,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第十六观:下辈生想--观想三种下品往生时状况。下品上生: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即遣化佛……接引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为说甚深十二部经……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总计十六观是佛书观无量寿经中所提,若以此观为正观,若不如此则是邪观。愿大家以此为修行、印证。
最后有几点,给大家做参考:(1)修行是一门实在的功课。因果报不同,由上述可知,即使到净土也有不同种类。想想看,娑婆世间不也是如此,同样是人,出生的地方、生长的条件不同,相貌身材都不相同,病痛、死亡、婚姻、事业、儿女、人间际遇也都各异,这是非常公平的结果,是自己的业及因果形成的,只有耐心忏悔累世因果及业障。如此才能有缘遇善知识,逆水行舟般地由好的「道」上行走。最后柳岸花明又一村,重见天日,不受轮回之苦。(2)也有同修们提到佛菩萨慈悲不是一律平等,为什么有不一样,其实若心不垢,本心的状态是一样,但是受业污染不同,结果就不一样。来世间承受果报也不同,这才是真平等。不然别人努力不就白费了。奉劝修行人,慈悲心要增长,多行菩萨道以增加福报,以增学佛的资粮。(3)同修们也提及修行以空观为主,相法是「差」的修行方式,这个观念要改正,修行是空、相二法都要修、只是根器不同而所修的法不同而已,空法了知本心,相法是要渡生行菩萨道,若只顾一面,仍不究竟,若空法有障碍时也会转用相法教之。最终还是可找回本心。(4)道场是教化众生的地方。空法以金刚经为主,相法是以净土五经及各种佛经为主。不论用那一种方式入门,最后都会了知宇宙间各道之事,也不用太惊奇,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仍要以菩萨心、慈悲心、平等心而行菩萨道为目的。(5)很多修行者在「行」时,忘失本心而受染或着了贪、嗔、痴、慢、疑、神通等念,因此行「非佛道」而不自知,所以本师及诸佛一直强调要守戒律是有其道理的。(6)净土有四种状态:A、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的众生在此处修行,光环最暗的一种。B、方便有余土:初地至七地菩萨所住的地方,属净业处。(光的亮度增加)C、实报庄严土:是靠禅定的深入才可安住此处。是八地以上佛菩萨安住之处。D、常寂光土:是佛住的地方。又称法身土,光量无比、无所不在。(光最亮之处。)修行者的「心」若不达到相对等的状态也是住不了。目前一般人所指的是指边缘化土,只要有愿力修阿弥陀佛法门,即可往生入此土。凡圣同居土,一般此处仍以修行者为主,若业重只到边缘化土(非真正的净土),可能很快就会转出轮回。(7)修行要以佛经来印证、做指标才不会走错。如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圆觉经、……等,都可以比照出修行之正确与否。当修持到一定程度之时,一看佛经即知其微妙深意,但不是以人间的意识心、妄心去分别。笔者最后感恩本师的前瞻远见、感谢高僧大德能保留住佛经,使之不绝,使佛理畅行无阻,嘉惠人间。
净土偈净土净土是净土 清净无业是净土花开见佛在净土 清净无染见本心三藐三菩是菩提 清澈透明是本心十方佛子回是处 回来吧回来吧十方圆明是住处 剎那即见十方土永生永世是佛子 归来吧归来吧此处是儿家!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净土精要法句一心顶礼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已愿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1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道,也不会堕八难。还能够听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这样来打坐,身体香如玉如果你以清净心打坐,过一段时间就会闻到奇异清香,这个香气来自你的身体。这就是南怀瑾所讲的将津液转化为长生不老之液学佛打坐之道。我们打坐坐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5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药师法门修学纲要(付:药师法门简易修持仪轨)普光整理壹、提要:修持药师法门当以信为入门,以四大目标为指南,以专念佛号为行持。 而其要点如下:(1)信: 一切如来身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净土宗是佛教发展极有影响的,所以历代高僧都是很推崇净土宗。我们学习净土宗的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潜心修行净土法门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净土宗的感应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第九讲 人人心中有净土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唐朝六祖慧能??今天我们能在净行法师主持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06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所有同修都有一个最困惑的大问题,就是家里有蟑螂、蚂蚁、苍蝇、蚊虫,怎么办?不杀牠,牠就来扰乱你的生活;何况蟑螂、苍蝇还会带来传染病的媒介。杀牠,犯了杀戒,造了罪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黄念祖: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于当前的社会环境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他做一个总的代表,代表出家的,跟《华严经》上所列的完全相同。「余文殊、弥勒、贤护等出家在家菩萨,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心量大,以平等心待人接物,恩怨平等,亲疏一样。一切众生里面,年龄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大的是长辈,像对父母一样的孝顺、尊重,年龄跟自己相差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9
1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交通便捷,距离缩短了,哪个地区有哪些善知识,几乎我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些善知识都有自己的道场,请也请不来,想请他来住世,谈何容易?2今天交通便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在这个世间,哪个人不喜欢财?可是要知道,不义之财,决定不可以取;不义之财你要是取得,你命里头的财库就有亏损,你命中的福禄就大大地打折扣了。你用偷、骗、杀生等不如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1 “请转法轮”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如果没人请转法轮,佛法就灭掉;有人请转法轮,佛法,也就是正法,才能够常住世间。2 我们建道场,目的在哪里?就是请这些法师、大德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如果求做功德去护生、放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没有功德?给诸位说,没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没有白做,因为有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为求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