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以《印光大师文钞》为中心
一 须深信因果有三世之理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此为印光大师之常言也。大师认为因果一法至为重要,是彻上彻下之一法,乃至修行成佛也是因果之事。对于俗世,因果更为重要,是对于世间乱坏人心之“标本同治之法”。大师也常提起周安士之一句“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人人不知因果,大难之道也”。这是大师针对当时社会战乱、动荡提出的一剂良方。当然,在社会和平时期也应提倡三世因果的。以因果报应能治人心,除此以外,任何一法,皆无救药,以心不改良,则一法才立,百弊丛生矣[1]。大师所以极力提倡因果,亦是有其原因的,大师曾在《复李圆净居士书一》中云:“光初出家,见诸知识教人修持,了不提因果轮回等事,致有修持颇好者,或于伦常不能恪守己分,因是或令不知佛法真理者,多起谤心,光久畜矫此流弊之心,故于一切笔墨中屡言之”[2]。
因果通三世,有因必有果,果则必有其因。如果不提倡三世因果,那么不但恶无所制,而且善无所彰,则一切归为虚无,世间也无章法。大师认为:
不知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为人死神识即灭,有何灵魂随罪福因缘,受生于人天及三恶道耳!既善恶同一磨灭,何不任意所为,以期身心快乐乎。[3]
否定三世因果,即属于断见,怀此邪见,则上智者懈于修持,下愚者敢于作恶,以尧桀一死,同归于尽,又何必兢兢业业,无绳以自缚,以自苦一生,又何不任意纵情,但期现生得乐,顾甚死后空名乎?以致善无以劝,恶无以惩[4]。
大师曾屡次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际,列国诸侯士大夫死,各随其力,杀所爱臣妾等以殉葬,不但不生怜悯之心,反以为荣,且各相效尤,当时虽有孔孟老庄齐出于世,亦不能制止,佛教传入中国后,阐明三世因果报应,此风即止,纵南面称朕者亦不敢行此恶法[5],这也是佛法传入中国后益人益国的最大一例证。
二 依三世因果而善行之
若知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所作必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戾也[6]。连一个恶念头都不敢有,何况实行而做那些贪脏枉法、以强凌弱、杀盗淫妄之事呢。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一步即是:止恶。
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后,在日用之间,于一切报境,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知各有前因,致获现果。了此则于一切不如意,只宜自忏宿业;于一切如意事,也不会狂喜。所以,大师说:
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受宠若惊,受辱不怨,逆来顺受,无往不自在逍遥也。[7]
若知前因后果,则穷通得丧,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之未孚,不见人天之或失,乐天知命,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8]
于命知为前世所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则会安心自在,不会责怪于他。纵见他人位处尊极,富饶天下,自己也不会起一丝毫之非分之念,不是自己之财名,纵用尽心机而得之,不久也将坏散,终不为己所有。如果人人晓此理,于自己则生活自在,心安理得,于社会则安定和平,没有干戈争战了。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二步即是:乐天知命。
佛教的三世因果说,相对过去来说,可以称为宿命论,因为过去所造之因已定;但佛教的三世因果绝不是定命论,因果的法则是造因得果,我们讲因果,最主要的不是注重过去的因,而是注重的是现在种因,得未来的果,要的就是这个变数。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其理实一。因此命自己作,若真心实意,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广修善行,其力大者必现生即感善报(现报、花报[9]),故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是真正的造命论、改命论。大师认为命之可变:
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则有凭据者亦可无凭据,无凭据者亦可有凭据,譬如山高之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凿岩设砌,则绝顶亦可直到,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即亲身做到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与夫位极人臣,声势赫奕之宰辅,若不修德,则即世而身戮灭者多矣,所以亲得者亦无凭矣![10]
大师所举是现生造恶业而得现报之事,我们把它转过来,造善因则也必有现报。大师极力提倡改命,提倡了凡四训,认为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前因于俗所谓天,天定者胜人,谓前因之难转也;人定者亦可胜天,谓兢兢业业修持,则前因不足恃,以现因而消灭前因也!这一切皆在自己存心修德而已[11]。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三步即是:修善改命。
修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同种果树,要吃其果,要等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不是发大心,不是能立竿见影的。大师在《复卫锦洲书》中云:“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12]。这是现实生活中十分要注意的一桩事。
总之,三世因果的道理说明的是命由己作,非由他人主宰,知此者方为得其真义。
三 释三世因果之疑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眼见作恶之人而其命却愈好,而作善之人其命却愈坏,这岂有因果的道理在?”这是不明因果的三世的道理,其现生所作之善恶之报在后世(或来世,或第二三四五世,或百千万世)。所以金刚经有云:“若人受持此经(今世作善),为人轻贱(今世却仍受恶报),是人先世罪业(过去世所作恶业),应堕恶道(过去世所作恶业,今世应得之恶报),以今世人轻贱故(过去世所作恶业,今世实际所得之恶报),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转重报为轻报)”[13]。从这一段经文可以明白业因果报的复杂的关系与变数,那么对恶人作恶而仍享福就可以依此类推了。
世人著相,对于布施、持戒等有形的善事应得好报不会怀疑。而对于烧香、拜佛等则有莫大的疑问:既然命由己作,烧香、拜佛等这样有用吗?当然这是不可否定的。烧香、拜佛等是虔诚心的体现,虔诚礼念是感,所得之应是佛菩萨之加被。另外,烧香、拜佛、虔诚礼念是启发我们的自性,又可激励我们精进为善与用功办道。
四 大师关于感应的原理事理的分析
众生一心念佛菩萨的名号,往往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感应者,乃众生以竭诚心礼念供养佛菩萨为感,而得佛菩萨不思义之加被之应。感应之事,与自造因而自受果报又有不同之处,世人有信佛者、不信佛者,或以一念诚心供养礼拜佛菩萨,其感应多有不同。大师是这样分析其感应的道理的[14]:佛菩萨之心性,量包太虚、周沙界,而众生在迷,由烦恼妄想执著而障弊,不生信向,如同以物障虚空,便成隔碍。如果众生以至诚心念佛菩萨之名号时,佛菩萨则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境为境,故得不谋而合,无缘而应。
大师还举喻以明:如同穿此障碍虚空之物,穿一小孔,则得一不孔之空;穿一大孔,则得一大孔之空;完全撒去障弊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含无间矣!是故则有小感小应,大感大应,此正合楞严谓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求涅槃得涅槃也。
大师又在《石印普陀山志序》中论及感应之事相时,把它分为六种[15]:1、显感显应;2、冥感冥应;3、冥感显应;4、显感冥应; 5、亦冥亦显感显应;6、亦冥亦显感显应冥应。大师是这样解释显感、冥感、显应、冥应的意义的:1、显感: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佛菩萨;2、冥感:过去生中竭诚尽敬礼念供养佛菩萨;3、显应:显见加被,遇难呈祥,或业障消尽,福增慧朗等;4、冥应:不见加被之迹,但冥冥之中,承佛菩萨之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大师还详调:
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16]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虽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求长寿得长寿、求智慧得智慧,皆要以至诚恭敬心真实心去求,此心不但要用之于对佛菩萨像前发愿求感应之时,也要用之于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行(佛菩萨遍尽虚空界,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更要用之于对一切人、事、物,方能真感实应。大师曾云,学佛之人,修行之人,心行要与佛菩萨气分相同,才得成功。同样,求佛菩萨之人,也须与佛菩萨气分相同,才得佛菩萨加被。
每见世人向佛求发财、求子、求如意,其所言行,皆为不堪;嘴说行善,实则行恶,坑蒙骗、杀盗淫无所不为。此种行径,连世人都骗不了,更何况骗神通广大、无处不在的佛菩萨呢(众生打一妄想,佛菩萨都知道;古有谓:众生起一恶念,天神闻之则如炸雷)!哪里还能得佛菩萨加被乎!所谓“感应道交”,即是此意,求感应须与佛菩萨所行之道吻合方显也。
--------------------------------------------------------------------------------
本文发表于广东省佛协会刊《广东佛教》2006年第6期,总第112期。
--------------------------------------------------------------------------------
[1] 文钞续卷上202,《复卓人居士书》。
[2] 文钞三p630,《复李圆净居士书一》。
[3] 文钞正卷四杂著p31,《乐清柳市募建净土堂缘起》。
[4] 文钞续卷上P85,《复杨树枝居士书》。
[5] 文钞续卷下p81,《佛学救劫编序》;又文钞正卷二论p21,《挽回劫运论》。在文钞中有多处提及,不一一列示。
[6] 文钞正卷三序p16,《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7] 文钞正卷一书p88,《复潘对凫居士书》。
[8] 文钞正卷三序p6,《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
[9] 花报:如同果树开花时,其花当时就有美丽形象,花开后有结果。花表种因,是种种善行、净行,其所行当世即有现报喻曰花报,其行后世感果则为果报。
[10] 文钞正卷一书p64,《复永喜某居士书六》。
[11] 文钞正卷一书p64,《复永喜某居士书六》。
[12] 文钞正卷一书p28,《与卫锦洲居士书》。
[13] 参考文钞正卷一书p29,《与卫锦洲居士书》。
[14] 此处参考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及文钞正卷三序p85《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重刻木板序》等,综合而成。
[15] 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
[16] 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增慧陀罗尼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增长智慧的咒语,此咒由宋朝的西天竺三藏施护大师所翻译。我们多多的念诵增慧陀罗尼肯定是非常好一个事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可以增长功德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9
持诵观音心咒的功德好处,是非常多的,若持诵观音心咒,能使福德具足。诵此咒时,九十一恒河沙数佛陀亲临,微尘数菩萨亦亲临,其人身内之一切有情能获不退转菩萨位。若身上
心经感应故事时间:2024-11-19
三十五、地藏菩萨神通力感应录顾居士今(八○)年夏九华朝山归来,百感交集。一日,定中念及在肉身殿前曾一再叩请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加持弟子能心生正念,永不退转,发挥所长
地藏菩萨灵感记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二 指陈效益庚一 获福益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获福文略,下免难文稍广。由前建立药师七佛道场,七日七夜,斋戒沐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二、老实念佛(二)判别教法2.出世本怀(1)入佛知见大事因缘出兴于世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四)念佛实益1.现世利益重在往生亦有现益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师,日课十万声观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二、老实念佛(三)选择念佛3.一心专称(1)专修之法念佛余行力用迥别积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尽还须堕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萨之位,决定直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灵岩法要》伍、决修学疑难一、法门辨异㈠禅宗与净土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灵岩法要》捌、述个人行谊一、自行盛德㈠淡泊名利光之名心淡极淡极光之为人,绝不愿留虚名以污人耳目。但期临终仗佛力以往生,则所愿足矣。至于行履,有何可上纸笔,著述亦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第二章 雁塔感悟话说大哥见丹桂给三年前曾打过他的人写对联,心中甚为不解,忍不住上前质问,不想丹桂随口一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小人以怨报德,君子以德报怨嘛!”大哥听了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坐火轮船过海印光大师打了一个比喻: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印光大师当年住在普陀山,那个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独為特别法门於一代时教中,独為特别法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弘法,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切经教,唯独净土法门堪称特别法门。别的法门,你不修戒定慧、没有达到断惑证真,肯定不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501、临终助念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令生信心。又为助念佛号,令彼随大众音声,或出声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无一切破坏正念等事,亦可往生。以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相貌里藏着的因果!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某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佛门里也有不可说,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你不能随便到处散播流传,不能泄露他人的机密。或许有人会质疑,与人交流不告诉所知,如何取得信任?你在与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春,大师去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当时已经有三艘火轮船轮渡可以每天往返,交通比较方便。大师坐船,当天就到了阿育王寺,办好挂单手续,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协助化闻请藏经,南下安单法雨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到北京请大藏经。大藏经是朝廷组织刻印的,请大藏经也要向朝廷申请,经过皇帝批准颁赐才能得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南五台距长安县城20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俗称五台,即大台(又称观音台)、文殊台、 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每当天清气朗时,登上西安古城城垣便可看见南五台。这里山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往生篇《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因果事例二则:深刻教训,贪字终成贫,千万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因果事例一:捡钱不还,失主自杀,全家遭遇惨烈报应。摘录自地藏论坛我们生活的小山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著名实业家张謇是通过他的门生江谦(江易园)与印光大师结缘的。1925年,通过门生江谦的介绍,张謇给印光大师来了一封信表示敬仰之意。大师回信劝张先生念佛,信中说:今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许多知识份子(尤其是一些自认非凡的高级知识份子),他们在‘世智辩聪’的心态下,更常常认为自己镀金的学历及现代顶尖的专业科技,必定可以超越二千五百多年前圣贤的智慧,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一、略述大师之生平大师为陕西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