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与汝等授无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及后念,念念不被诳染,从前所有恶业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从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现在给你们传授“无相忏悔”目的是为了灭除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造一切罪恶,使身口意三业都得到究竟的清净。善知识!你们各自都跟随着我的话同时宣誓:弟子等,从以前和现在及以后的心念,念而无念之念都要清净分明,不被愚痴迷惑所染执。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恶业愚痴迷执污染等罪过,现在全部都赤诚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开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誓愿立刻同时能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造恶之念。弟子等从以前和现在及以后的起心动念,念而无念之念都要清净分明,不被骄傲欺诳所污染。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骄傲欺诳等罪过,现过全部赤诚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开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誓愿立刻同时能消除不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造恶之念。弟子等从以前和现在及以后的起心动念,念而无念之念都要清净分明。不被嫉害妒忌所污染,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嫉害妒忌等罪过,现今全部赤诚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念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誓愿立刻同时能消除灭尽,今后永无不再生起造恶之念。善知识!以上所宣说、说的就叫作“无相忏悔”。“云何名识?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乔诳嫉害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记,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乔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如悔其后过。以不悔改,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呢?所谓忏就是忏自己的前所犯的过失,从以前所有造作的一切恶业、愚痴迷执乔傲欺诳害妒忌等罪恶,完全尽忏无余,以后永不再起恶念,称名为忏。所谓悔,就是悔改自己以后所犯的罪过,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一切恶业愚痴迷执乔傲欺诳嫉害妒忌等罪恶。“未生善法当今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觉悟观照清净,完全永远断绝。从此不再有所造所,是名为悔。所以称为忏悔。然凡情知见,愚痴而迷执,只知道忏自己往昔所造诸恶业,而不知道悔改自己以后的再错。因为不知道悔改的原故,以前的罪恶未能灭除,以后的过失又频频重生。往昔的罪恶既然不能灭除,后面的过失反又继续增加生起。这样如何能称为忏悔呢?也就是真正的忏悔是发自内心深处,挚诚忏悔,已忏永远忏。“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自须用心正听:知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自性汉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大家真诚的无相忏悔现已传授完毕,然而再与诸们善知识们共同发成就无上菩提的四个级誓大愿,而圆满佛果。因此大家必须专心谛听,所谓四弘誓愿,即一、自己真心的有情众生广大无边无际当发弘誓大愿而度尽,自己真心的无明烦恼业惑无边无际当发弘誓大愿而断尽,自己真性的盘若法六广大无量无尽当发经誓大愿而博学,自己真性的无上菩提圆满佛道当发弘誓大愿而成就。善知识!不是再发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照这样说,是诸位自性自度,而不是倚靠惠能度你们呀!凡情不识真如自性本来清净,认根尘识境为心,随境逐境而起生灭。念念都被愚迷乔诳嫉妒所逼而造诸罪业。六祖大师特别提示大家,一念回光返照,自心自度,发露忏悔,使心性清净无染,以四弘誓愿作为圆成佛道的指南,广行大慈、大行、大智、大愿真正菩提心,行菩萨六度,正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就应极立当下未生善法当今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平等即本心,真如即自性,日光自内寻,何须向外兢,亲见自己真如自性佛。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凡情心中的众生知见相,就是邪知邪见的愚迷心,欺诳虚妄的心,欺诳虚妄的心行为没有善良的心,嫉贤妒能的心,恶恨毒辣的心。如是等种种不善心,都是凡情心中的众生相,各人必须要以真如自性去自己度脱;称名为真度。什么叫做“自性自度”呢?就是说将自己心中的断常邪见,无明烦恼污染污垢,愚痴顽昧的众生相,用般若智慧正知正见去度。既然有了正知正见,运用般若大智慧来打破无明桶底,把所有遇蠢痴迷惑妄执的众生,各人都由自己得度,断常邪见来时就用常乐我净的正见度,妄执迷惑来时就用觉悟真智度,愚痴颠倒来时就用般若智慧度,邪恶妄念来时就用慈善正念度。这样用真如自性的妙智来度心中的众生,才称名为真度。又无明烦恼无有边际要誓愿断尽,就是应用真如自性的般若智能来除掉灭劫虚伪妄执的思想心一一缘虑心。又,般若法门无量无数,要誓愿博学,就是必须要依自己真参实悟而彻证见性本体,恒常修行三无漏学之正法,称名为真学。又,无上菩提的佛道誓愿圆成。就是既然要常随佛学,又能下了发大愿决心。实行修持真正的六度万行,远离一切迷惑,同时也离开觉悟,当体即空而空无所得。自性真常般若智现前,除去妄执又除去真智。真妄俱不存在,迷悟也不成立,空性廊然,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洞彻本源自性天真佛,就在言语之下圆成无上菩提道果。所以要恒常正念现前,解行并进,念兹在兹,持之以恒的候选也不是修愿力法的完满。所谓有愿必成,愿力弘深,成就愈深广。“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而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善知识!现在已经发了四个弘誓大愿,再给诸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皈依的戒规。《胜鬟经》说:“一切法常住,是故我皈依。”皈是投自性,依是依服真邪见的原故,就自然没有人我二执乔慢,贪着爱欲的世情妄执,称名为离欲寂静之尊法。自己真心,一尘不染,寂静无为而住持正法,绍隆佛种就是皈依净。对于世间一切尘所缘的境和奔波劳累的能缘之心,爱情和贪欲无压的红尘境界中,真如自性恒常清净无为,无染无着,长养圣胎,称名为众中至尊僧。“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各日至夜,受三归依。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处依处。念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如果能够实修这种妙行,就是真正的真如自性的皈依。但是凡情不能于真如自性契机相会,不能了知无相皈依的妙处,而是在从早到晚都在表面形式上受三皈依的戒规,好像很恭敬,说是皈依了佛,究竟佛在何处,却渺茫无知。倘若心性不清净,不能彻见佛性,又凭什么能称得上皈依呢?所以说你皈依了佛不是成了妄语了吗?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不能错会了心意,必须要透过此方才能了知六祖大师的微妙之处。禅宗直指人心,处处不离心性。这是客观事实。再看《华严经》中所说:“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分明也是在自皈自心佛。所以修学佛法,首先明了心是何物?性在何处?这是修证佛道的下手方便。并不是说皈依自心以外其他的佛,自心的妙明佛性不自皈依,就没有所皈依处了,那么三皈依也就无从建立了。现在既然自己有所明悟,诸位必须直接了当皈依自己真心的真如自性觉正净三宝。内要调伏其心性清净无染无执,外要敬仰他人如自己过去之父母,未来之诸佛,这才是真正自皈依了。善知识!既然已经皈依了自己真心的真如自性之觉正净三宝了,诸位再专心意志地谛听,我与你们再说真如理体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佰亿化身的三身。真如自性佛,使你们都见到真如自性的法报化三身,自然而然地了知明悟自己。真心的自性。总之大家都随着我话说:就在于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内皈依清净法身如来。所谓清净法身,梵语毗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清净法身就是自性身,也就是一切众生的真心,即佛证到的清净法身,遍满虚空,充塞宇宙,同时是报身和应身所依的根本。“离四句绝百非”,是以缘起缘而平等无碍的境界。就在于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内皈依圆满报身如来。所谓圆满报身梵语卢舍那,译为清净圆满。圆满报身就是受用身,是自己智慧性。受用身有三种,一自受用是诸佛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所得种种福德与智慧,从中显出光明,遍照的身来,永恒的受用清净佛果的真如报德。二他受用身,佛为教化证得法身的菩萨,特地现出三十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佛身,广说种种真实妙法,使所教化的众生都得到受用,是名为他受用身。就是自己四大假合的肉身中皈依千百亿佛身如来。所谓千百亿化身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胜应身即三乘圣人所见,劣应身即凡夫所见,又名应化身,就是佛的色身。一切有缘的众生到根机成熟时,佛就出现于世,为一切众生说法而离苦得乐,称为千百亿化身佛。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谛闲大师碑铭大师讳古虚,字谛闲,号卓三,浙江黄岩朱氏第三子。父度润,母王氏。师九岁入塾,聪慧异常。未几父病殁家贫,奉母命随舅氏习药业。舅氏精岐黄,一日有壮者就诊,师素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弟子胜雨记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序此章邻观音章。不于七大空大之后者。实以观音势至同为弥陀上首。其法皆合末世又皆易修。使娑婆末世众生不修彼则修此。文殊虽有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