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心律
主题词:浅谈 正确认识 佛教 意义
内容提要:佛教人士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破除人们对佛教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也就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佛教。只有正确地认识佛教,才能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发挥佛法指导人们更好的去生活,进而使佛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有所助益。
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力图为佛教的社会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 对佛教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一、有人批判佛教是迷信。
何谓迷信?
不经审慎思考和理性明辨,就盲目地相信,称为迷信。
佛教非但不认同迷信,甚且鼓励以理性探索质疑,此种宽容大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便是智信的表征,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而某些批判者本人往往并未理解佛教的本义,就主观认定佛教为迷信,这种批判者本身就不是持着客观的态度来评判,又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智信指的是凡透过智慧判断,冷静观察,确知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脱者,方去接受、相信,称为智信。
1、佛教拜菩萨佛像为的是方便契合根器
佛教施设佛像,为的是方便契合根器,让礼拜者见贤思齐,学习佛的精神和行为,并非祈求佛的保佑。
佛教原本就是即相离相,不离世间,不染着世间,而《金刚经》更是句句破相,何来崇拜偶像之事呢?但得无相,即心即佛。
2、佛教的出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教
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这少数人最好是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他工作,才好一心一意修行,弘扬佛法。
而出家,正可以摆脱世界欲累,专心一意的为佛法。所以出家人就成了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推动佛教的主体。
但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出家,均可修行。
3、佛教仪式并不是迷信
用香、花、灯烛来供佛、礼佛,是表示虔敬;而不是说要让佛闻到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
佛教徒礼忏诵经,为的是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
至于烧纸则是古代风俗习惯演变而成的,并不是佛教倡议的;抽签,问卜扶乩等举动,更不被纯正的佛教所容许。
但就是因为这种种仪式,佛教就被指为迷信,实际上是人们的误解。
二、有人认为佛教是统治阶层用来统治民众的工具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兴衰交替,几度起伏。这主要源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统治阶层的喜恶有极大关系。当统治阶层认为佛教可以满足其精神需要,可以作为其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时,就对佛教大力倡导;佛教也就得到长足发展。但如果佛教的发展与上层统治阶层的利益存在矛盾时,统治阶层就会对佛教加以干涉,使佛教的发展势态受到扼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候佛教的飞速发展壮大,对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寺院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都曾下令焚经毁像,坑杀沙门或迫其还俗,对佛教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
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的本意,只不过是佛教传播过程中的插曲。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佛教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佛教:“ 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畏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
印度政治家尼赫鲁则说出了现实对佛教的需要: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像太阳一样大放光芒。在这个充满原子弹与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
的确,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说明佛教思想传播在当前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对佛教的正确认识
要正确认识佛教,必须先明了佛的真谛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之道。
一、 佛首先是人而不是神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二、 佛教主张真正的平等
(一)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对所有的人都要慈爱。’
(二)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三、 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佛祖释迦牟尼修行六年,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他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闻道有先后”而已。
而人性都是善良的,放下屠刀,立地尚可成佛。更何况普通人呢?“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说的是我们修行、觉悟都在世间。
我们之所以会犯错,源于我们的无知(佛教叫‘无明’)。如果人人都虔心修行,就都有成佛的可能。
四、 佛教认为万物因缘而生,修行亦如此
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
佛教能予人以永恒的、多数的幸福,所以很多人都信奉佛教,愿意成为佛陀的子弟。而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修行的方法),就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为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第四部分:正确认识佛教,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佛教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在两千年多年的漫漫岁月里,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进中国社会,点点滴滴地溶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道并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为自深远的影响。
所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离不开佛教,探讨中国社会流变、发展的路向回避不了佛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佛教提供精神文化的助益。
我以为,要求得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运用佛智慧纾解人们越来越大的内心压力,运用佛智慧解决人类社会发进步中回避不了而又不能不加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从正确认识佛教开始。
一、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而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至胜圆满的学问。
由于来自佛教内外的种种原因,佛教被误解和被曲解,以至被神秘化了。许多高僧大德一直都在做着的一项工作,就是为佛教辨误释疑的工作。
弘一法师在他的《弘一大师讲演录》里,专门讲过一章《佛法十疑略释》。他从“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佛法非哲学”、“佛法非违背于科学”、“佛法非厌世”、“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佛法非能灭种”、“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佛法非是分利”、“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①等十个方面,比较全面的回答了人们对佛教的疑问。
白云禅师在《老禅师的话》里说:“佛法,就是分辨世间的相对,了解相对的纷扰;于中予以突破,不为纷扰而迷惑,精进修养而出离;直到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界,才算是圆具了佛陀之法。”②老禅师从烦恼和菩提的相互对应、相互转化系出发,指出圆具佛陀之法的途径:“不为烦恼而迷惑,却于烦恼中发现道的踪迹,获得修养功德的帮助,化烦恼而成菩提。” ③
净空法师在《生活的艺术》一文里说:“‘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④“实在讲,佛法就是教我们怎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⑤
宽仁法师在他所著的《佛教手册》里也开宗明义说:“佛教创始于释迦牟尼,以合乎理智的教说,示导人类转迷开悟;其目的在于实现净化社会的理想,以超越阶级、种族为特色。” ⑥
诸位高僧大德的讲说,都是意在开示我们:其一,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其二,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说明宇宙人生真相”的学问。我们必须明白,佛教变成为宗教,那在传承过程中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而佛教混入神仙鬼怪等迷信成分,那更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世俗化过程中被一些对佛教真相不明了的人加进来的。把佛教等同宗教,当面迷信,这是对佛教的大误解,不是佛教的正知、正见、正信。
佛教的正知、正见、正信,即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说明宇宙人生真相”的学问。宇宙是什么?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空,即环境;人生是什么?就是我们本人;佛是什么?就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佛教说的“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时空。佛教说的“人生”是对“众生”而言的,不是特指人类,而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⑦涵盖了一切有生命的个体。佛告诉我们,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生命个体,如果真正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么他就是佛了。
佛教并不神秘,成佛之途也不神秘,关键在于是否彻底觉悟,觉悟已经很难,而彻底觉悟就更难了,菩萨尚且是觉有情,还不能是彻底的觉悟者。所以,学佛、信佛者众,而成佛却非常难。成佛之途就修学般若。般若就是汉语语汇里的智慧,佛的智慧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所讲的智慧,它是包涵一切智慧的具足圆满的智慧,故鸠摩罗什和玄奘在翻译佛学经典的时候,都依梵文把智慧音译为“般若”而不是直接的译为智慧。佛智慧有三个层次,即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金刚经》里直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就具足了圆融无碍的佛智慧。佛智慧从哪里来呢?“佛告诉我们,智慧是每一个人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不从外面来。” ⑧在《六祖坛经》里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佛智慧是人人内心里本来就有的,只是人们的那一颗心被“贪、嗔、痴”蒙蔽,失去了清净的真实状态,便堕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海了。佛法就是要众生依照“戒、定、慧”三学,从“贪、嗔、痴”的苦海里脱离出来,得到佛智慧,达到空灵清明的境界。心境一清净,对宇宙人生的真知正见的“自性”也就会显现出来,心中便自然会充满看透过去、现在、未来的佛智慧了。
得智慧难,问题在于世间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放之不下,有太多的东西蒙蔽着、充塞着那一颗心了。
我们必须坚持佛教的正知、正见、正信,走出对佛教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
二、佛教尚“空”而不惟空,尚“无”也不惟无,关注社会、关怀众生始终是佛教的题中应有之义。
佛教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关乎社会、关乎宇宙、关乎人生的。释迦牟尼最初创立教说,并不是玄想所得,而是从宇宙人生的许多烦恼和困惑中得到启悟,明白了其中的真相,终于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佛教是从社会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中产生出来的,是为了解决诸如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因此,佛教的“空”和“无”有着独特的内涵,不可不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阐述“空”、“无”观念的一部重要经典。短短200余字的经典中,竟有7处说“空”,20处说“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⑨ 应该怎么理解释尊所说的“空”和“无”呢?
佛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空”与“五蕴”是相对的。以色为例,释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他站在无始无终时空观的角度进行观照的结论。对于无始无终的时空来说,人,动植物,地球,宇宙,乃至一切有形的物质,其存在岂不都是暂时的么?对于无始无终的时空来说不就是不存在的么?但无始无终的时空,即“空”之中,又是有着无穷无尽色相的。佛教就是要从无始无终的“空”中去理解千变万幻的“色”,进而得出如《金刚经》里所说的结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所说的“无”,也不是一无所有的意思,应从《金刚经》“应无所住”和《心经》“心无挂碍”的角度去理解。空中有相,但对于无始无终的时空来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我们不能执着于虚妄之相,应该放下所有虚妄的事物和念头,从有出发,达到“无”的境界,也就是“心无挂碍”、“无所住”的意思了。
佛法“空”、“无”观,与佛法慈悲观,与佛法关注宇宙人生,与佛法关怀众生,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佛法讲的“慈悲”,正是从“空”、“无”而来。能做到“应无所住”,就会“心无挂碍”。于是,一切都放下了,心中 “贪、嗔、痴” 绝灭了,诸般烦恼不见了,自然会从清净空明的心性里生出无我利他之心,也就是对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的就是从“空”、“无”出发,生出清净心、慈悲心的意思。正如慧明法师在《慧明法师开示录》里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用。‘应无所住’既不着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 ⑩
“慈悲”在佛法里始终占据着基本的中心的位置。笔者以为,慈悲心即是清净心,也就是佛心,正是从“空”、“无”观里产生出来的。诚如《法句经》里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慈悲则平等为怀,万物一体;慈悲则积极入世,关注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发展,关注人生的状况。大乘佛教强调“悲、智、行、愿”四修并重,正是立足于社会人生的实践,求得佛智慧。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该具有怎样坚忍不拔、无我利他的精神才能做到呢?
因此,我们理解佛教的“空”、“无”,必须立足于佛教的“慈悲” ,必须始终关注社会、关怀众生。可以说,“慈悲”和“空”、“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割裂。
三、佛教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性,可以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精神文化支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时期。经济的全球化的趋势,必然会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裂变,必然会引起各种文化的冲撞、整合。人们的内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震荡,人类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地球环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值此之际,佛教如何因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何运用佛教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为众生的和谐发展、共荣俱进提供支持乃至路向?这既值得我们每一位佛弟子认真思考和直面相对,也是与佛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
(一),佛教理论体系的特点,为佛教适应时代、关注社会发展、关怀人生状况提供了依据。
释尊创立教说已逾3000年,佛教传入中国也有2000多年了。佛法是从无始无终的时空角度观照宇宙人生的,或者可以说,佛在创立教说的时候已经洞见了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状况,因而佛的教说适应于一切时代。而佛法在中国传播,发扬光大,经历了一个不断现代化、本土化、世俗化的过程,说明佛教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适应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性。佛教的这些特点为我们在新的时代弘传佛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佛教在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属于那个时代富有创意的、能够“放下”的传承者、弘法者。鸠摩罗什、玄奘是伟大的传承者,太虚、印光、赵朴初是伟大的传承者。今天的时代更加需要伟大的佛法的传承者。我们要担当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弘扬“人间佛教”精神,坚持佛教的正信、正见、正知,像太虚法师那样“多注意现生的问题”,“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
(二)佛法讲的“慈悲”、“众生平等”,正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和谐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愚以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1、是每个社会个体内心的和谐,“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提法非常恰如其分;
2、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的和谐;
3、是人与环境的和谐。
佛法在某种程度上说,讲的就是和谐。佛法讲的是修清净心,“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当心里清净,如空明了,佛性便显现出来了。一颗清净的心里,难道不是无上的和谐状态吗?有清净心,即生慈悲之念,胸怀大慈大悲,无我利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不和谐?佛说“众生平等”,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当我们对一切有生命的个体都怀有慈悲之心,关怀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怀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便会推己及人、及物,注重生态平衡,注意环境质量,人与环境又怎么会不达于和谐之境呢?
(三)从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桩一桩的去做。
在当今时代弘扬佛法,应该怎么去做?这是需要实践,也是需要理论研究的,综而言之,就是从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桩一桩的去做。
从实践方面说,可以从慈善事业、佛教实业、佛文化旅游等事业起步,逐步的推进,使佛教能实实在在地为社会的进步、众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从理论方面说,在坚持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仪规的前提下,从佛法基本经典出发,认真开展适应时代、能够切实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的理论研究,只有理论研究取得突破,佛教实际工作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开展佛教理论研究,一是佛教理论研究者要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二是要注重佛教理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三是佛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事业,因此弘法实践和佛教理论研究不能截然分开,它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无量寿经》上说:“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太虚法师法说:“人间佛教是根据佛法常住真理涤除其不合时代的思想文化,展开佛教教化功能。”
愚以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佛教发展最好的时代之一,只要我们秉持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最近提出“新六和”的愿景,继承和弘扬佛教“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慈心悲愿,必能使佛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为众生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提供无上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支撑。
注释:
①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弘一大师讲演录》第53-59页;
②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老禅师的话》第1页;
③同上,第1页;
④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净空法师文集》第26页;
⑤同上,第1页;
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佛教手册》,第1页;
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刚经·六祖坛经》第7页;
⑧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净空法师文集》第7页;
⑨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金刚经》第73页;
⑩四川宗教文化经济交流服务中心印《慧明法师开示录》第219页;
⑩“新六和”的愿景是: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
那些丧尽天良,制作、拍摄,贩卖传播日本AV色情电影,所播映内容完全违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圣先贤所提倡“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伦理道德,国家法律,自然规律。为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