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疑 舍离众生疑
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众生?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途,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傍枝不能远去。翅翮[1]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2]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
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
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译】第一疑 舍离众生疑
问:诸佛菩萨都很慈悲,他们以大悲拔苦为业,时刻不停地救度众生。若要救度众生,应该在三界之内,在五浊三途中救拔苦难的众生。为什么却要求生净土,自安其身呢?离开众生就无大慈悲心,专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就会障碍成佛的菩提道,这样还能成佛吗?
答:菩萨有二种 :一种是修行很久、证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这样的菩萨应当承担起拯救苦难众生的责任,如果离开苦难的众生,可以受到指责。还有一种菩萨,是尚未证得无生忍及刚开始发菩提心的凡夫。这类凡夫菩萨要经常不离佛的身边,等无生忍的力量成就之后,才有能力进入三界,在恶世中拯救苦难的众生。
所以《大智度论》中说:被贪嗔痴烦恼束缚的众生,就算有很大的慈悲心,想要在五浊恶世中救度苦难的众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五浊恶世里烦恼的力量很强,如果没有忍力的话,心就会随着境界转。被声光色相一缠缚之后,自己就先堕落三恶道了,还有什么能力可救众生呢?
假使来世又生在人间,也不一定能遇到正法。或许因为布施持戒修得一些福报,因此生在人间当上国王大臣,而过着富贵自在的日子。纵然遇到善知识,也不肯相信了。这个时候就容易因贪欲而沈迷在放逸的享受里,於是就造了许多罪业。由于这些罪业,结果堕落三恶道里,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之后,才能再从地狱里面出来。这时投胎人间得的是贫贱之身,若是又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很可能又因为造罪而又堕落入地狱。我们每一个人,生生世世都是这样轮回不已一直到今天。这种能力不足的发大心修行法,叫做难行道,就是很难修成之道。
所以在《维摩诘经》中说:自己的疾病都不能救了,还能够去救其他的病人吗?
所以维摩经说:‘自己病了都救不了自己,而’
《大智度论》中还讲到:譬如有两个人都有亲属掉入水中,其中一个情急之下直接入水相救,但因自己不会游泳,结果与亲属一起溺水而死。另一个人就较聪明,知道找船然后乘船去救自己的亲属,这样两个人都安然无恙。刚刚发菩提心的菩萨也是这样,因为没有成就无生忍,所以不能去救众生。因此须要常常亲近佛,待证到无生忍之后,才能广救众生,就像那个取船的人一样。
《大智度论》又这样讲:譬如刚出生的婴儿不能离开母亲,若是离开了母亲,就极有可能会因堕入坑或井中,不跌死淹死也会因没有母乳吃而死。又如翅膀羽毛未长成的小鸟,就只能依靠树枝,而不能去很远的地方。待翅膀羽毛都长好,身体健壮之后才能在天空中自在遨游。
我们凡夫无能为力,只能专念阿弥陀佛成就三昧,籍着念佛之因和坚定的往生愿力,临命终必能往生西方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待花开见到阿弥陀佛之后,修行成就,证无生法忍。再凭借着无生忍的保航之船,来三界恶世救济苦恼众生,这样就有大自在、大智慧、大能力来承担如来家业,广作救度苦难众生的佛事。
所以《大智度论》说,大菩萨因为证得无生法忍,在地狱里,其实是就像是在游戏,可以自在出入生死国,到地狱里教化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
因为这个因缘,所以要求生净土,愿大家认清楚求生净土的真正用意。所以《十住婆沙论》把求生净土称为易行道,也就是容易修成之道。
【讲】第一个疑问:舍离众生疑
论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智者大师代众生问的。第一个疑问我们称它为“舍离众生疑”。我们求往生净土,是不是心中舍离了众生呢?这个疑惑一定要破除。我们先来看提问。
征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智者大师认为第一个要破的疑惑,是舍离众生疑。我们懂得一些基本教理的同修都知道,三世诸佛与菩萨,他们都是以大悲心为业用的。特别是要誓断一切恶,菩萨刚开始在清净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和声闻所修的差不多。
那怎么判定他是声闻还是菩萨呢?主要是看他的发心。声闻是为了自身的安乐,所以要断除烦恼,要出离三界。菩萨为了具备利益有情的大悲心,才去清净身口意。三世诸佛菩萨,表现在外的身口意虽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以大悲心为业用的。
菩萨既然具有大悲心,那就应该救度一切有情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学菩萨道就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在这五浊恶世之中、在三恶道中,救拔这些苦恼而颠倒的众生。菩萨道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事。比如说有人没有饭吃,你把东西送给他,这是布施。这还不够,你还应做他的同伴。这些都应该有大悲心,如果离开了众生,那怎么摄受他们呢?怎么教化他们呢?所以说四摄法当中的重心是同事。既然我们有大悲心,我们就应该陪随着众生,做他的父母、子女、兄弟、眷属,这样才有机会教化他。
为什么身为一个菩萨,反而要离开众生自己去求生净土呢?这样做,不也是只顾自身,而舍弃了这些在苦恼当中、在颠倒当中的众生于不顾吗?岂不是丧失了大悲心吗?因为菩提心是行菩萨道的根本,我们的菩提心失掉了,那整个菩萨道都会失去。照这样说要往生净土,是不是有舍离众生的问题呢? 为了成办自利的功德去求生净土,那会障碍所求之无上菩提道的。所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看一下智者大师是怎么回答的:
释疑回答可分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说:
【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智者大师说菩萨的行为有二种。什么叫菩萨呢?蕅益大师曾说过:悲智相应是菩提心。身为一个菩萨,内心当中要有二种想法: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众生,也就是他必需要有慈悲和智慧。到底是慈悲比较重要,还是智慧比较重要呢?那就要看他修行的程度。
久修行菩萨道的,他已经成就无生法忍,在他内心中我空、法空的智慧都已现前,早把心中的我爱、我执完全消灭。这样的大菩萨,可以生生世世留在三界之中,陪伴众生,度化众生。如果他还想离开众生,实当所责。
第二种,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凡位菩萨,就是还没有成就无生法忍的初心菩萨。凡位菩萨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中还有很多的无明妄想,这个无明妄想的根源,来于自我意识,就像我们在心中有一个自我。有自我就会和众生产生对立,有我就有我相、人相。有我相、人相,就会习惯性的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有大悲心,但是这个大悲心是建立在无明妄想的基础上的,这时的大悲心,不可付诸行动。此时要做的不是去亲近众生,而是要去亲近十方诸佛。也就是说,身为一个生死凡夫,心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我们刚开始要做的不是下化众生,刚开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我们要亲近十方诸佛、听闻正法,直到我们的忍力成就。到一定的时候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成就了,才能够在三界火宅中、在五浊恶世中,救度众生。
所以,初发心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只是个开始,是发愿。我们不要把发愿跟实践搞在一起。初心的菩萨叫发愿,圣位的菩萨叫行动,这二个是有差别的。我们必须认清楚自己的身分!
实践大悲心为什么要有阶位呢?以下就把这个道理详细的加以说明,第二段当中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我们的心都被烦恼所系缚,所以说我们都是具缚的凡夫。我们为什么被烦恼所系缚呢?烦恼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去抗拒。我们凡夫的身口意都被烦恼所牵引,所以说是缚。虽然我们心中有要度化众生的悲愿,但是我们被烦恼所系缚,这样的凡位菩萨,发愿生生世世留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是做不到的。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能力的问题。
这里引用龙树菩萨的《智度论》来说明,但只是把结果讲出来,并没有说明理由。以下就讲凡夫菩萨不能留在五浊恶世的理由。我们看第二段:
【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众生!】
为什么一个凡夫菩萨,不能生生世世在五浊恶世行菩萨道呢?先看外在的因缘: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五浊恶世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众生,又都是烦恼特别刚强的众生,都是在习惯性的控制下随顺情绪的人。
另外我们的内因也有问题,因为自己还没有我空、法空的忍力。要度化的对方又是情绪化的,我们自己也情绪化,结果心随境转,声色所缚。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就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扰。那这个干扰就有二个结果:
第一,我们被这个杂染的因缘所干扰,就自堕三途,怎么能救众生!我们生生世世的流转,如果哪一世中遇到恶因缘,我们就会心随境转,就造恶业了。
第二,即使能遇到好因缘,但这个好因缘不会持久。比如说,你来生到三界当中,你遇到的都是比较好的因缘,我们看会是什么情况: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途,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
就是说我在三界当中,我也不一定会遇到怨家,有时候遇到的是好因缘?是的,我们看第二种情况。说你来生的时候,都是遇到一些清净的好因缘、三宝的因缘;但是在人道当中,特别是末法时代,圣道难得。诸位可能会感觉得到,愈到末法时候,你修学圣道的机会愈难成就,如果你的学佛已有十年以上,就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刚学佛的时候,感觉修学圣道比较容易,愈到后来环境愈难满足,不能修学圣道只好修些人天福报,因这个人天善福转世生在人中。因为过去的善业,或者作大国王、大臣,或者作大富长者,富贵自在。在这样一种国王权势跟名利现前的时候,你遇到善知识的教化,就很难信受。一个人有了权位与财富,在福报现前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贡高我慢,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时,对佛法就很难产生谦卑之心,也就不再信受奉行了。
不能信受佛法怎么办呢?
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一个人不能随顺佛法的道理,只好随顺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的结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结果,就是广造杀盗淫妄的罪业。这样的恶业,就会使一个人堕入三恶道中,经过无量劫的时间,即使把罪业受完了,从刀山油锅的地狱出来,得到人身,也是一个卑贱之身。假设在那个时候,还是不能遇到佛法,那又会继续造业、堕落。所以说我们在三界当中,即使还有善业的力量,暂时不造罪业,但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也容易造罪。
【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这就是在三界轮回中,最大的一个悲哀。我们在过去的生命中,我们的历史不断的重复。什么叫历史?就是二种情况:第一,我们罪业起现行,在苦恼当中,一般有善根的人,在这个时候能起惭愧心,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第一种情况。
在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罪业消了以后,福报现前。于是又开始放逸,把福报享尽,开始苦恼。又一次起惭愧心、又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过了一段时间,福报现前,又开始迷失自己,又开始放逸。我们过去的人生就是这样。哪一个人在富贵当中,能够看得破的?很少!就是不断的快乐痛苦、痛苦快乐,不断的在那个地方流转。这个就是诸佛菩萨,不想我们在三界流转的原因。
“此名难行道”,意思就是说:发愿在三界中修行,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要发愿来生还要来做人,还要来度众生,要赶紧求往生净土。要广度众生,待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再来也不迟。
为此,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大师在《一函遍复》中说:“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所以《维摩诘经》说,你连自己的病都救不了,怎么去救其他的病人呢?
【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
又像《大智度论》说:譬如有二个人,他们都有亲朋好友掉入水里去了,其中一人因为情急,看到之后就一下子跳入水中,加上他自己又不会游泳,也没有拿救生的器件,结果两人都被淹死了。另外一个人就比较聪明些,他借了船只,划着船再去救他上来,这样才能救人被水淹死之灾难。这就是告诉我们:
【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初发心的菩萨也同样如此,如还没有得到不生不灭的忍力,就无法救度众生。为此,我们必须跟佛学习,跟随善知识学习,等到证得无生忍之后,才能去救度众生,这好比我们有了船就不怕沉没了。
【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
又《大智度论》说:犹如新生婴儿不能离开母亲,他若是离开母亲,就有可能堕入坑洞、古井,掉进里面没有奶吃就会死亡。这里所说的“乳”是表法的,是法乳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初学佛的人,像婴儿不能离开母亲一样,我们若是离开善知识,若是离开了佛法,那就会迷失,会继续造恶业,迷迷糊糊地又在三恶道中流转。
【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傍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
这段就是说小鸟的翅膀还未长硬,只能局限在树木上,在各杈树枝之间跳来跳去,不能飞得很远。要待羽毛丰满翅膀长齐全了,才可自在无碍地于空中飞行。小鸟不能离开母鸟,就好比我们初学佛的人,若是离开善知识,那就会走错门路。
看下一段的总结: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
我们身为一个没有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萨,初学佛人的责任,不是在三界之中度众生,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我们现在该做的事是“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令成就一心不乱,把今生剩余的时间,好好的修持净业,以便临终时正念现前往生,亲见阿弥陀佛,乃至亲近十方诸佛,成就无生忍的圣道。到这个时候要度化众生,就可乘无生忍之船再来三界。在这个生死大海当中,有了一艘船就不被生死大海所漂溺。到那时我们坐在船上,把这些过去有缘的,乃至无缘的众生,全部救到船上,广施佛事,任意自在。那时你就可用种种方便,想盖一座佛寺弘扬佛法、盖一个念佛堂带人念佛,或广作救灾济贫之事都会很方便。
这个地方,有很多人疑惑:我们内心当中有智慧跟慈悲,有时候这二个会产生矛盾,到底我们是智慧比较重要?还是慈悲比较重要?
你看我们在读经典时,也是这个样子。读《法华经》时,佛陀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三界是一个大火坑,你在三界当中即使有一些美好的资具,但你还是没有离开大火,会对三界害怕。但是读《华严经》就不同了:“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菩提是在众生当中成就,所以你不能舍离众生。
所以有时候,我们智慧跟慈悲经常会有矛盾。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就是说,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萨,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点是以智慧来引导慈悲,这个时候偏重智慧。初地以后的菩萨,以慈悲来引导智慧。这样你就知道我们的心怎么调和。
在清朝,有一个叫王鼎实的居士,这个公案是出自于《净土三要》。王鼎实居士,他生长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做官的、他的祖父也做官,在这种士大夫的家族当中,也就苦读圣贤之书。他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他就离开家乡,住在亲戚家。这一次考试他考得非常好,张榜公布时榜上有名,十六岁就考上功名,这是很难得的。考上功名以后,他的亲戚就为他办一次宴会祝贺,大家一起喝酒非常的欢喜。到第二天,这个王居士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他就把亲戚叫过来说:我的生命要结束了,我梦到前生。我前生是一个镜山寺的老和尚,我还是一个当执事的法师,我平常除了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对信众也很慈悲,但是在我跟信众的在互动当中,出现了问题,虽然我起了大悲心,但在大悲心里有二种有漏的业力:第一,我看到那些考上功名的人做了官,很高兴的回到寺庙来还愿,我心生爱慕。第二,我看到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那些员外,坐好车子、穿好衣服,他们来寺庙上香的时候,我也是心生爱慕。我的心有二种的爱慕,我今生是来酬偿这个业力的,第一生先投生求取功名,第二生将要投生在富贵的家庭中。
在《净土三要述义》后面,作者对这个王鼎实居士作一个评论说:一生的勤苦修学,只得二世的安乐,岂不哀哉!你看他一生的勤苦修学,结果因为心生爱慕,就流转了。流转以后,这二生的安乐福报享尽以后,后面就开始颠倒了,罪业就要起现行了。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上求佛道跟下化众生,凡位的菩萨要偏重在亲近十方诸佛,刚开始不是要你去亲近众生。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往生净土,心中没有舍离众生,只是把度化众生的计划往后些,这个地方要注意。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凡夫没有这种能力来度众生,所以必须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三昧”就是正定,翻译成我们汉语称为正定。什么叫做正定呢?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均等,名为三昧。我们现在三昧未成,则“修行尽分,度众随缘”就可以了。
“以业成故,临命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平时专念阿弥陀佛,使我们的定慧产生三昧,因为信愿坚强,每天都能念佛,所以到临命终时可收敛一切,念佛得生,对这绝对不要怀疑。
要修成念佛三昧,不管是事一心还是理一心,都是相当困难的,不是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可修的。处于目前快节奏生活中的同修,只要具足真信切愿,时时不忘念佛,到临终就可仗佛愿力得生净土。
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在讲《弥陀经》时说: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在什么地方?
就是信愿执持名号。信愿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无上因缘。信、愿、行三者当中,而且特别的注重信、愿。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中谈到: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那么下面又有一段话——对前面那句判言的一种呼应、一种具体的展示。这段话给大家念一下。“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信、愿、行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愿。我们了解这段话,对于破除我们很多不正解的见解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我们一般人一上来就喜欢谈功夫:“我通过念佛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事一心,得到理一心。”都是谈功夫,甚至:“我要伏灭烦恼,忏除业障,得开悟,得神通。”绝大多数人都是走向这个路向。走向这个路向都叫“以横超法作竖出用”,把这个佛号作为功夫的实用去了,把这个名号的目的价值变成了一个手段、工具价值了。这完全不符合净土宗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谈信愿,而且信愿要像金刚般的坚固。你具足这个信愿,临终念十声乃至一声都能感通弥陀的大悲愿力,决定得以往生。如果你没有信愿,纵然你把这个名号做功夫做到相当的程度——能够把名号执持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念念都是佛号,如银墙铁壁那样的相似,这样功夫做得好嘛——非常绵密,但是能不能往生呢?不能往生——“亦无得生之理”。因为你没有信愿,感通不了弥陀的愿力。要知道你靠功夫是往生不了的。我们有什么功夫?就是得到阿罗汉的功夫,你没有信愿也往生不了,更何况我们连得一个四禅八定——可能连得个初禅都很难得的末法众生的根机。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对这一点必须要了解,而且建立坚定的信心。在信愿感通上解决横超的问题,不是谈功夫。你看第十八愿告诉我们“乃至十声”。“十声”通平时,它对于我们的功夫没有提任何要求,只要你具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心态。那么这种愿一旦产生之后,阿弥陀佛那种巨大的大悲愿力的摄受力就能够在我们身上产生作用。我们只要建立一个让阿弥陀佛大愿进入的条件就可以,不要我们施设任何的动作。
你看这个信不容易哟!信就是对不可思议的弥陀愿力、对不可思议的弥陀名号的功德乃至于对不可思议的当下能念的心性的这种信心。你一定要建立!这就是难信之法——“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你有这一念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上菩提——你就是生起这样的信心一念,用这一念的功德。你看,信心功德很大的,信心虽然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超过有为的福德百千万亿倍!大家去看《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只要有一念相信释迦牟尼佛寿命无量,不是成佛才几十年,只要有这一念信心,他都能超过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修前五度[3]的功德的总和。现在我们很多人往往对信心的功德了解很少,好像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要注意的就是功夫,就是事相上的东西。”实际上大乘经典圆顿教法非常重视信心的功德。净土法门就是要从信心下手。这个信愿问题解决了,你生死问题就解决了。信愿问题解决不了,你就是一辈子做苦行,每天精进念佛,你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它净土法门难和易是非常奇特的。你说容易,很容易——易如反掌,你只要信愿感通就成功了。你说它难,确实很难,那难于上青天。还就是在这种感应道交方面——我们众生跟弥陀的互动方面,你能不能沟通上:你的“电阻”能不能撤掉,“电源”能不能过来,决定这个“光亮”能不能有。净土经典都要讲发菩提愿为先决前提。其实,具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就等于发了菩萨的大愿。厌离娑婆,就包含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欣求极乐,就包含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四宏誓愿是大乘菩萨大愿的核心,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包含在这个里面。这就是发菩提心。
我们念佛在功夫上也一定要取法于上,争取做到事一心不乱,争取做到伏住烦忧,乃至灭除烦恼。取法于上,增上往生的品位。因为品位的高低全凭持名功夫的深浅嘛,我们还是要向上去要求。但是这里要注意:不能把这个作为往生的最低条件。我们还要找到一个往生的底限在什么地方。我们要向高限努力,同时我们要守住往生底限。往生的底限不一定需要事一心和理一心。你具足信愿,散乱心也能往生。对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明晰的了解。蕅益大师在其他的著述里面都谈到这一点。散乱心具足信愿可以往生,只不过是下品往生而已。这样我们心就比较踏实了。
要知道古代、过去是信愿称名万修万人去,现在仍然是信愿持名万修万人去。乃至于未来到了刀兵劫的时候,佛法全都灭尽,留作《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的那么一个最苦难的时候,你只要信愿称名,仍然还是万修万人去。弥陀的悲愿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因此我们就不要过多地从凡夫的角度,说我业障重无法往生,你为什么不转过来看,看看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佛的大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佛是要令我们一切众生全都往生,不留下一个众生。所以关注点一定要转换,我们只要相信、愿去,阿弥陀佛就有能力让我们去。这是光明彻照十方愿给我们的启示。
现在我们看最后一段:
【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所以《大智度论》这样说:大菩萨因为已证得无生法忍,他想入地狱救度众生,使地狱众生脱离苦海,所以想入地狱就入地狱,想上来就能上来。因为他已经有神通三昧,所以能够到地狱来去自如。我们希望像这许多有能力的大菩萨一样,也能去地狱这个最苦的地方去救度众生,故应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待证悟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生死六道轮回的三界中,去教化在地狱受苦的众生,这不是更好吗?因为我们将来也要去地狱教化受苦的众生,所以要先求生净土,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个道理。 故《十住婆沙论》把这个修行方法比较简单,而比较容易得道的净土法门,称之为易行道。
下面,我们再把这节的“舍离众生疑”,作个简单的小结:
有人怀疑说:诸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的,若是想救度众生,就应该生生世世在三界,在这个五浊恶世中救度众生。怎能自私自利念佛求生净土,而舍离此界众生于不顾呢?这样只求自利,也太没有慈悲心了,是会障碍菩提道的。
智者大师回答:菩萨有两种:一种是久修菩萨才有能力在此度生。第二种就是初修或修行不够的菩萨,修行不够就会被欲望束缚,若遇不到善知识,就会继续造业,会再次堕入地狱,所以这称为难行道。易行道就是说好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证得无生法忍,那时再回三界度化众生,这样就没有障碍了!同样是佛道,因为前者来生又有隔阴之迷,故比较困难;若是生到极乐世界证悟了,事情就好办了。到因缘成熟时,再回来度众生就有能力了。
第一个疑问解释到此为止。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编者按:《不食肉经》全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乘入楞伽经》中《断食肉品》记载:食肉者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5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06
宋朝僧人释僧俊,俗姓王,是京师人。他出家后,不守戒律,也未曾修善,结果,因为患了一点小病,就死了。他死后三日,又奇迹般的醒来,啼哭忏悔!自己说,他将要死的时侯,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南无地藏菩萨,愿垂恩光加持我。略释大悲无尽愿,普劝含灵起信仰!南无地藏王菩萨!(三称)现在我们讲第一品,我们念一段讲一段。我敲木鱼大家跟着念。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 | 文 三只眼读史弥勒佛的道场在梵净山,此山有“天下众名岳之宗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2
佛经每一本都提及佛陀与诸菩萨的神异,神通与瑞相。佛陀每次说法,都显露大光明瑞相,例如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严经等等经典,都有提及的。佛菩萨的超自然大能力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文:梦参长老昨天我们讲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为什么?说我们发三藐三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让他消业障得福德,那这些个帮助别人或者度别人没有一个我相,意思是说我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学必须要按照,经典中的理念,进行深入,千万不要自编自演。因,果是自然规律,是真理。关于因果,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有的人误认为,身体得到了不同疾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19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接着第二个问题是: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有人问:既然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何必要七日克期念佛,甚至经年累月念佛呢?此问言下之意:既然说,到临终时念一声或十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1 佛教给我们用心,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如何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上?佛指示我们,我们把它归纳成四点: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5
龚佛龙居士往生纪实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凌晨五时三十分,安徽省芜湖市居士林林长龚佛龙居士在家中安详逝世,往生极乐,世寿九十岁。 一个多月前,龚老居士就告
金玉良言时间:2024-09-15
明华居士整理于无量寿经再者,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或已经往生的,或现在往生的,或将来应当往生的,他们都能得到如上所说,远胜第六天王千万亿不可计倍的种种微妙色身。相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2
四、密勒日巴修定为什么要讲密勒日巴修定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用修定的方法获得大成就的人,他是藏传佛教中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达真堪布:与你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照顾的众生是谁?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的幻化。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接待人处理事的时候把握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问: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搞清楚佛性问题与学佛关系重大,所谓佛性究竟是什么?答: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这是教家穷玄极妙处。教家在精研教理时,把教分为五类。一是小乘,二是大乘。大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我们想要消除我执,必须得到解脱,这就叫智慧。“无我”得有智慧,没有智慧,处处把我摆在第一位,没想到别人。菩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众生”,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1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问: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30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觉知心识和所缘境)很高兴看见你们来这里学法,看到你们禅修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全都想要快乐和满足,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满足。如果你问:「我有发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个案是一位49岁的女士,离异,有过堕胎两次的经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因此来催眠。个案说,她外甥在十六岁时被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要常念弥陀,心里上真有阿弥陀佛,不要放别的东西。放别的东西就是染污,把染污统统清除,全部放下。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你看身口意全落在阿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2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