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充学——正慈法师开示录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刚才客堂将《弘化禅寺环境美化、绿化管理规理规约》发给了各部门,希望各部门要对照执行。不能让它成为一纸空文。
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如同觅兔角。龟毛、兔角世上有吗?佛法根植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需要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去悟,去求证,去体验。有弟子问我:“禅在哪里?”禅在哪里?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尘卧皆是禅。衣食当中有道,道心当中自衣食。不要心外求佛,佛外求心。我在佛学院读书时,有一次我去江西云居士参学,云居寺的首座和尚专门讲“行、住、坐、卧”这四个字,对我的印象很深。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就是要寻找自“我”。要找到自己,“我”是谁?我有小我与大我。小我充满了“贪、嗔、痴”,充满了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我”字当头,当客观世界的人、物、事与“我”产生关系时,则产生了贪,受欲取和恨、爱、妒、报复等种种心理变化。于是就产生了烦恼,产生了“我乱”,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又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这就是业,是迷时的业感缘起。我们学佛,就是要从这个万恶之源的小我中解脱出来,找到迷失中的“大我”。去除高慢,成为一个能接受客观真理的觉悟者。万事万物唯识所变,正所谓“万境本闲,唯人自闹”。我是谁?我中无我,我中有我。
佛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它在思想、方法、理论、修学上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非常接近。古人讲通经过教,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修学的最高理想与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即究竟圆满的智慧。佛陀四十九年所说,不外“戒、空、慧”三学,以“智慧”为目的,以“戒、空”为手段,慧从定生,因戒生定,因定生慧。这和儒家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很相似。佛法修学从“戒”开始。五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这些戒的意义狭小,不是佛的本意。佛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具诸佛法身光明,一切从生能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得德相我们为什么不能具备?佛说“但以妄想的,抓着而不能证得。
太虚大师说他自己:比丘不是佛未成,应当称我的菩萨。他敢自称菩萨,他也无愧于这个称呼,我们敢吗?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强调以人为中心,以成就法界园明的佛果为终极目的。赵朴初会长更把人类佛教的内容具体化,指出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就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秉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以人为本,人成即佛成,做人和做佛是不二的。因此,我们提倡“养德充学”。
养就是培养,我们参禅也好,打坐也好,都是养。古人讲礼、讲气。老子,孔子,朱程理学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养德即养气,养洗然之气,养浩然正气。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我们中国把菩萨翻译成“觉有情”,西方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学者把菩萨翻译成“英雄、斗士”。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汉传佛教的每个庙里的主殿叫大雄宝殿,供奉世尊释迦牟尼佛,恐怕全世界的佛教道场都是这样。我们称世尊为世尊为南无阿弥陀佛。其实他的全称应该是“南无大雄大力,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我们为大法而生,我们要养出“千里一点浩然气”的气魄来。为我们的道场,为佛法,为我们的佛教事业而贡献我们自己。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多磨多难,他自小就家教很严。他上学时要过一条小河,河宽水急,憨山大师不敢过。他母亲就将他推入河中,逼他过去。在父母的培养下,憨山大师自小就养成了一股浩然正气。明末的各种政治斗争几乎每次都把憨山大师卷了进去,甚至朝廷还把他充军到南方的漳蛮之地,九死一生。憨山大师凭着胸中的这股“千里一点浩然气,不为所屈,为中国佛教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神共仰。
今天,我们生活在末法时代,我们就缺乏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佛法献身的浩然正气。在世界三大宗教当中,伊斯兰教为了圣诚耶撒坦,中东地区日夜不宁;基督教的罗马教庭,在全世界的基督教徒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美国公众的宣誓,都要把国旗列入“神”的下面。而佛教呢?当阿富汗的塔内班政权把巴来扬大佛炸掉以后,除一部分学者以外,佛教界基本上没有一点回音,令人深思,也令人忧虑。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养这股“浩然”正气和大雄大力的精神吗?
佛教讲慈悲,但慈悲也是靠自己养出来的,学识要自己充实,要静下心来,认真修学。无精打采、空虚、打妄想都不是养。从内到外,学佛不是靠装出来的,是修出来的。我们要常常返闻闻自性,“返闻”就是自己问自己,今天是不是进步了,是不是努力了。“自性”就是心,我们的自心是不是在寻找自性,是不是心无挂碍了?古德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要自己做自己的镜子,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刻都要提醒自我。
东晋的道安大师,人称中国的小释迦,中国汉传佛教的奠基人。其长相又黑又丑,人称漆道人。但是,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他将西来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也是使中国佛教脱离老、庄玄学独立发展的第一人,我们今天的早晚课诵就始于他。人说“漆道人,惊四邻”。又说他是“丑僧妙道”。真是人丑道不丑,人贫道不贫。初语唯识学的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在印度各地讲经说法时,印度各地的高僧与他辨论,竟没有人能改动他所说之法的一个字,深得人们的敬佩。佛光山的星云大师一贯以弘法为职志。普济为怀,利乐有情,他把佛光山建设得特别好,他走到那里,那里就有佛法。这些高僧是自己修来的,是自己养“德”养出来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从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一定要死亡。不论是准,我们每过一天,就与死亡靠近一天,有人感叹:什么事情都可以开后门,唯有死亡开不了后门。人生的真相就是一天天接近死亡。《涅槃经》说: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有时我就有这个感觉,有时一觉醒来,恍若隔世。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为什么而生?是不是为大法而生?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真谛在哪里?我们要寻找到理,这个“理”就是法。
人生如春梦,大梦谁先觉。我们身为佛子,过去学佛拜师必须五年学戒,这五年内必须毫无保留地听从老师的教戒,完全依照老师的指导去做,这是过去的教育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信息网络化,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一个现代僧人,需要我们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圣辉法师说: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目前,中央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投资上亿元新建中国佛学院和加强省级佛教团体的建设。
中国正信佛教人才危机。中国许多民众对佛素来信仰,但对僧人不够尊重。原因就是我们部分僧人的素质太低。如玄奘大师所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信众进庙拜佛是冲着佛菩萨来的,不是冲着僧人来的。我们现在是在吃“佛祖”的老本。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话:“干部下岗,职工分流,唯有和尚供不应求。”的确也是如此。目前,在中国农村大量建庙,就是没有和尚去住,即是有僧人的地方,这些僧人大多不懂教规教义,自行其事。如果我们不养德充学,佛学就会毁在我们的手里。
佛教有没有希望?有!非常有希望。中外的一些社会学家们一致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力量当中,有两种最是长期起作用的,其一是宗教,二是经济。人类社会在消灭了阶级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宗教还将依然存在。正因为如此,重振佛教,令正法久住人间,就是我们现在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苏东坡说:“三天不学,面目可憎。”苏东坡一代文学泰斗,尚且不敢三天不学,何况我们?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希望大家努力修学,充实自己,找回自我,养德以充学。
流汗之室加袂,三途难入阿陀愿海。
作为一个僧团,我们要以六和敬为基础,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庙要象庙,僧要象僧。
2003年4月26日
(刘佐宏2006年10月14日校)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