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品《圆觉经》之三
(经序)
如是我闻。
这个“如是我闻”呀,不是佛说的,而是在佛陀涅槃以后,第一次结集佛经的时候,阿难尊者,坐在法座上面,开口,第一句就说这个。
为啥呢?因为呀,这位阿难尊者长得太英俊了,是一位当时著名的大帅哥,往法座上面一坐,那真是光彩照人呀!他不光帅,长的还特像佛陀,咋个像法呢?据佛经记载,佛陀具有32种好相,哦,就是32种有别于常人的,而且分外庄严的相貌特征啊。
阿难尊者呢,他竟然具有其中的30种,那不就太像佛陀了嘛!所以呀,当阿难尊者坐在法座之上,如果开口就直接说法的话,人家还以为,您阿难尊者成佛了呢。因为,您所说的法,和佛陀完全一样呀!
所以呢,这阿难尊者,每登法座,说法之前,先声明,下面我所说的法呀,不是俺自己的,而是俺从世尊那里亲耳听来的,这些,都是佛陀以前所说的妙法呀!
——“如是我闻”呢,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呢,这四个字也不是阿难尊者自己发明的,而是在佛陀即将涅槃的时候,由大阿罗汉阿那律尊者,提醒阿难尊者,特别向佛陀问了四个最重要的问题,专业术语叫做“四事问佛”,请佛陀解答,这是其中之一。
——哪四个问题呢?佛陀是怎样回答的呢?
学佛的人基本都知道,因为太重要了。那就是:
一、佛涅槃后,将来结集佛经的时候,经文的最前面,应当用哪句话,才能够区别于外道经典,并且让大家相信是佛说的呢?
——对此啊,佛陀的回答就是:如是我闻。
——如果依照《大般涅槃经,遗教品》呢,佛陀的回答还要多一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因为当时的印度外道们呢,他们祖师留下的经典,都用一些“阿”之类的咒音开头,比较玄乎。于是,佛经用“如是我闻”这样平实的语句开头,就显得既庄重,又真实了。
——啥叫“外道”呢?心外求法,名为外道。这个词本来呢,是中性词,并不带有歧视性,因为,它只是表明了,大家所修行的方法和教义,内容是不一样的而已。佛法,究其根本,处处不离心性,处处反境界而归心,所以也叫做“心法”,也叫做“内明”。
——哎,咱佛法是内省、内观、内明、内觉之法,正和其它那些印度修行人大不同啊!所以呢,相对于咱的内觉,就把它们叫做“外道”啦。
在咱们泱泱中华大国,儒家有一个流派,那就是宋明之际的陆、王“心学”,南宋的陆象山先生倡导“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甚至主张治学应当“不立文字”。乃至其后的集大成者,明代全能大儒,王阳明先生,标立“圣人之学,心学也”,一同被尊为“心学”宗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从佛教当中多有借鉴哪!
被佛陀统称为“外道”的那些印度修行人呢,虽然也很了不起,也有禅定,也有学问,也有咒语,也有法术,等等。但是,他们最终并不能够完全回归心的源头,不能够从心性当中获得彻底的觉悟,仍然对于某些事物极为执着,与佛法有着根本的差别。因此,佛陀才依据他们的教义,把他们叫做“外道”啊。
二、佛在世时,弟子们以佛为师,那么,佛陀涅槃以后,弟子们应当以谁为师呢?
——对此啊,佛陀的回答是:以戒为师。
这个戒,梵文叫做“波罗提木叉”,佛陀在《佛遗教经》当中,说得特别明白: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那么,出家比丘,也包括比丘尼,等等,咱以戒为师,应当不要干些啥事儿呢?哪些事情,是佛陀不允许我们去做的呢?
这些内容,本来属于戒律范畴,不允许在家人学习的,也不应当公然讲说,因为这是内部文件,不宜公开呀!
大唐盛世的时候,咱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李世民先生,他就很清楚佛教的这个规矩,虽然是皇帝,他也不敢去破坏。为啥呢?那显得自己多无知呀!连佛教常识都不知道,哪有资格做天朝的皇帝呢!太丢脸啦!
——于是,他很烦恼。为啥呢?因为,按照历朝历代以来的惯例,和尚出家了,就不再交税了。而且,只要他不违犯国法,您任何官员,都没有资格管他,就算他整天吃喝玩乐,不修行——这不犯法呀!您竟然拿他没办法!
——这咋行呢!将来这地痞、流氓都混到了和尚队伍里面,嗨嗨,您还管不了他,这,这不乱套了吗!
哎,天无绝人之路,咱太宗皇帝手下那是人才辈出哇!有人就禀报啦,说陛下呀,佛教的戒律咱的确是不能学的,偷偷看都不行,那叫“盗法”呀!
但是呢,释迦牟尼佛他未卜先知啊,他早就知道有这一天,所以呀,他特意给陛下您准备了一部佛经,嘿嘿,佛经咱是可以看的呀!里面呢,把和尚、尼姑们,不应该做的事情,都讲出来了,特意请您用这部经来管理他们的呀!
——嗬嗬,有这等好事!哎呀,阿弥陀佛,佛祖慈悲呀!赶快把这部佛经,去给朕请来!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就看到了这部《佛遗教经》,仔细品读之后,龙颜大悦呀!命令御书房抄写数千册,责令各州县官员,人手一册,仔细学习,并以此来约束辖区内的僧人,如有违反者,送僧官(咳,就大略相当于咱现在的佛教协会吧。不同之处呢,僧官都由高僧任职,享受国家待遇的)查办。情节严重者,先革其僧籍,恢复俗人身份,再依照国法惩处。
所以呀,这部《佛遗教经》,既是佛陀给弟子们的遗嘱,同时呢,也是用它来让大家监督出家人修行的呀!
关于出家人不该做些什么,怎样才叫做以戒为师,《佛遗教经》当中,基本上都说清楚了。归结起来,与当今社会现状有关联的,大约有下面几点,咱用白话文把意思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出家人持戒,不可以做生意,不可以买房子、买地,不可以养殖或者放牧,也不可以种植农产品,总之,应当远离一切财产和财宝,就像避开火坑一样;
(二)也不可以开荒种地,不可以开药看病,不可以算命、看风水,而且,生活要简朴,少吃少用。那靠啥生活呢?依靠信众的布施供养为生,佛陀把这叫做“清净自活”;
(三)出家人不可以参与国事,不可以做外交使者,不可以学习鬼咒画符,不可以炼丹药求长生不老,不可以喜好结交权贵富人;乃至于对于某些人特别亲近,或者对于某些人特别轻视,都是不可以的;
(四)那么,出家人应当做啥呢?应当随时端正自己的心念,寻求解脱。不可以故意掩藏自己的缺点,而用自己修行得到的神奇本领去炫耀,迷惑信众们。对于信众们供养的饮食、衣服、卧具和药品,不能贪婪,基本够用就行,也不应当大量地储存起来。
——佛陀说了,这几点就是出家人持戒的基本要求啊!
其实呢,还有最重要的五条,佛陀没讲,因为讲了无数遍啦,不必再重复,那就是五戒呀!但是要把其中的“不邪淫”,改为“不淫欲”才合适。
当我把这些内容,都清清楚楚地,按照文言文的意思,用白话文写出来以后,肯定有不少人都在骂我,这个超然小子,真该死啊!你存心想断了俺的生计不成!
——各位大爷,您多包涵哪!不是俺存心要写的,只是,这不写出来,俺对不起释迦老子的栽培呀!
三、佛在世时,弟子们依止佛陀而安住修行,那么,佛陀涅槃以后,弟子们应当依止谁而安住呢?
——对此啊,佛陀的回答是:依四念处而住。
本来呢,有些弟子,问这个问题,是想请世尊指定一个接班人,那不就好办了吗?以后,听他的就可以啦!
——当时,有没有够资格的接班人呢?
——太多啦!一抓一大把,菩萨、罗汉,证果圣僧,不知道有多少啊!您说五百罗汉?嗨,那只是冰山的一角呀!
然而,佛陀并没有让大家,以后,依止某个人来安住修行,反而,却把弟子们,统统交付给了一个法门——四念处。
——为啥呢?因为这个人哪,他都有缺点,都有毛病,除了佛陀以外,没人敢说自己,没有习气毛病的,是圆满的。所以呢,人哪,是靠不住地。哎,其实不是靠不住,而是呢,都经不起别人挑刺儿,这一挑,您哪,就不完美啦!
——而法就不同了,它看不见呀!没肤色,没个头,不吃饭,不屙屎,不撒尿,不会说话,不会放屁,不是男,不是女,不在东,不在西,各位,请您挑挑它的毛病吧!
——哦?您不挑啦?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呀!
啥叫“法门”呢?很简单,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它可以把大家引入佛陀的境界,像一扇门一样,一旦打开了,就可以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啦!
是个人就知道,这佛法呢,有八万四千法门,多得数不清呀!那么,哪个法门,最有代表性,最适合所有的佛弟子们,安住修行呢?
——哎,就是这个“四念处”。
——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所有的大德高僧们,对此啊,都没有异议。因为呢,这是佛陀所授记的,圣言量啊!
——好,咱一块儿来看看,啥叫“四念处”呢?咋修行呢?
所谓的“四念处”呀,就是四种端正心念的观察方法。第一呢,叫做“身念处”,观察的方法呢?就是“观身不净”;第二呢,叫做“受念处”,观察的方法呢?就是“观受是苦”;第三呢,叫做“心念处”,观察的方法呢?就是“观心无常”;第四呢,叫做“法念处”,观察的方法呢?就是“观法无我”。
这第一身念处,咋观呢?为啥身体是不净的呢?
“身念处”,顾名思义,就是要观察咱自己的这个身体,看看哪,它是否清净。咋观察呢?您哪,先研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从哪儿来的。哎,这一研究就清楚了,咱不是孙悟空啊,不是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而是从母亲的身体里面,经过十月怀胎以后呢,分娩出来的。
那您出来的时候,是啥景象呢?是隔着娘的肚皮,用腾挪大法,一下子闪出来的吗?哦,一般人还没这功夫。是啊,顺产的话,咱们都是母亲,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楞从产道里面给挤出来啦。不容易呀!娘不容易,咱也不容易呀!
再看您出来前后,陪伴您的,先是红色的血水,又腥又臭;然后胎衣破了,羊水流了出来;再然后,母亲开始疼痛,收缩,经过了好几个钟头的努力,顺利的话,您的脑袋,终于挤出来了——唉,大半个。
红彤彤的,为啥呢?这生存压力太大啦!磨损也挺严重的呀!从里到外,里面是温暖的羊水,外面是凉嗖嗖的风,您不由得感慨:唉,来了这么多回,这地球啊,环境越来越恶劣啦!
后面咱就不细说了,总之,咱出来的这个环境,人人都一样,实在是算不上清净呀!哎,专业名词,这叫做“来处不净”。
虚云老和尚,还有过去的大德们,把这里叫做“血窟窿”,不算文雅,但是呢,还挺贴切地。一旦有弟子修行偷懒,虚云老和尚就会骂他:我看你是血窟窿还没钻够!
——那么,这血窟窿,咱是咋钻进去的呢?
——那您得往前面,再观察一下了。
往前到啥时候呢?那要追溯到投胎的时候,就清楚了。
细节呢,咱不必多说,不合适呀!概括一下呢,《楞严经》上面说的明白,当时,咱的父母呢,那是“欲气粗浊,腥臊交媾,脓血杂乱”啊!
佛经里面的文字,含义非常深广,非常精微。咱就说其中“腥臊”这两个字,相当准确呀!指的是啥呢?是说父精母卵,以及它的气味。男子呢,是腥臭;女性呢,是臊臭;总之呢,就是臭味相投呀!
咱自己呢?也是一样,人家臭味相投,和咱有啥关系呀!本来没有。可是,咱有点儿不安分,多生多世的欲望心起来了,于是,咱就加入了进去,唉,嗖地一下子——咱的中阴身,投胎去了。
于是呢,“腥臊”的父精母卵,加上咱的中阴身,就成为了咱们的身体种子。毫无疑问,它也算不上清净,专业名词,这叫做“种子不净”。
在“种子不净”和“来处不净”的基础上,咱再仔细观察,会发现:“食物不净”,都是地里的粪、尿、泥土等等长出来的呀!“组成不净”,人人都会流汗,皮肤等等最终都会转变成为污垢啊!“排泄不净”,大小便,确实不净呀!“究竟不净”,唉——找了半天,没找到清净的地方呀!
这样一观察,结果很清楚,咱的身体不清净。无论是美女,还是帅哥,身体都不清净,于是乎,还有啥好贪爱的呢!这个淫欲心呀,欲望之火啊,也就随着咱的观察,慢慢息灭了。
这第二“受念处”咋观呢?为啥感受最终都是苦呢?
“受念处”,顾名思义,就是要仔细地观察一下,咱们的感受,到底是乐还是苦。
——有人会说了,感受嘛,当然是有乐有苦啦!
您说的很对,不过呢,还不全面,也不深入。咱看看佛陀是咋说的吧。
先说这个“受”,啥叫“受”呢?是的,就是感受。谁感受谁呢?五根感受五尘。那第六意根对于法尘的感受,咋不算在里面呢?因为,它属于后面的“心念处”,咱后面再讨论。
好,这个“受”,就是咱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感受境界当中的色、声、香、味、触。
哎,咱的眼睛,一旦面对着色相,就会感受到它的形状、明暗、色彩、大小,等等,不一而足哇。如果面对着的是美景呢?心里就会感到愉悦,这就是“乐受”;如果面对着的是惨象呢?心里就会感到悲伤,这就是“苦受”。如果面对着的是平常景象呢?心里就没有明显的苦乐感受,比较平淡,这就是“不苦不乐受”。
这三种呢,就是佛陀对于“受”的简要分类。然后,通过进一步地深入观察,佛陀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三种“受”,最终都是苦,最终都没啥乐趣可言呀。
各位兄弟姐妹,当您面对着灾难等等悲惨景象,心里产生了有些悲伤的“苦受”的时候,您是否会觉得苦呢?哦,只要不是心理变态,正常人都是的。是啊,专业名词,这叫做“苦苦”,逆境之苦,本来就苦啊!
当您面对着美丽风景,心里产生了愉悦的“乐受”的时候,当然啦,此时,您是不苦的。不过,很快,您是否会在心里感慨:“唉,好花不常开,美景不长在呀!这美丽的风景,太少见啦!不在俺的窗户外面呀!”——此时,您的心里,实际上已经丢失了刚才的“乐受”,它被破坏了,转变成为一种遗憾,甚至是伤感了,于是,就不再是“乐受”,而是“苦受”啦!专业名词,这叫做“坏苦”。
——人们哪,所有的欢乐,都将会一去不复返呀,都是无常的呀,可大家,为啥偏要追求这无常而短暂的,没啥意义的“乐受”呢!
当您面对着平常景象,心里没有明显的苦乐感受,比较平淡,处于“不苦不乐受”的时候,实际上,咱们的人生当中,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啊。此时呢,表面上,您是不苦的。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呢,您就会发现,心里的感受,虽然似乎不苦也不乐,却还是非常丰富的。哎,咱面对的,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物;一会儿是红,一会儿是白;一会儿简简单单,一会儿缤纷万象。咱这眼睛里面呢,难得消停呀!心里的感受呢?千变万化,有点儿乱啊!以后会咋样呢?心里没底呀!有意思吗?没啥意思,无聊啊!
——这种情况时时都会发生,此时,您心里其实就是一种相对轻微的苦受,一种无奈,一种漂泊之感,一种没有办法停下来的迁流变化,专业名词,叫做“行苦”。
以上呢,是眼根对于色尘的感受,其它,耳根对于声尘,鼻根对于香尘,舌根对于味尘,身根对于触尘,观察的方法和结果也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苦苦”、“坏苦”和“行苦”啊!咱就不再重复啦。
这第三“心念处”咋观呢?为啥说心念是无常的呢?
“心念处”,顾名思义,就是咱来观察一下自己心中的念头,看看它是否长久,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呀!
啥叫做“心念”呢?哎,它就是咱自己的第六意识,对于法尘境界,进行的思维分别。“法尘境界”是啥呢?差不多,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吧,当然,也包括这些事物,留在咱心里的那些素材——行话叫做“六尘缘影”。
各位兄弟姐妹,当咱的第六意识,也就是咱的思维心,面对着种种法尘境界的时候,您会发现,它会迅速地进行分别思考,会得出种种数不清的“结论”——就是咱的看法呀!
但是呢,咱真有一成不变的看法吗?
您回想一下,小时候,咱看故事片,阅读童话书,把人呢,直接分成了“好人”和“坏人”。如今呢?您看看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说自己是好人的,到了没人的地方,多半儿会心里没底,难免发虚呀!说自己是坏人的,嗨,也真坏不到哪儿去呀!
——这人哪,远远比好和坏,要复杂千百万倍呀!
所以说,咱这心里的念头,以及心念思考所得出的结论和看法,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长久呀!甚至,每天,每个小时,每分钟,每秒钟,都在不断变化当中啊!
——哎,这就叫做“观心无常”。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因此呢,咱就不应当过分坚持自己的看法,因为,它会变。也不应当过于相信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因为,它往往并不全面呀!
——这样的观察,可以破除咱们对于心念的执着,实际上,也就破除了对于“自我”的执着,行话呢,叫做“我执”。因为,人们哪,往往会把第六意识的这个思想心,当做是“自我”呀。而实际上呢?它并不完全可信。
对此,佛陀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说的很清楚:“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那咋办呢?咱还没有得阿罗汉果,那咱应该相信谁呢?
——作为学佛人来说,咱应该相信佛陀,相信佛经,相信真正的善知识。这样呢,咱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人生的方向,在漫漫长夜里,有了曙光呀。
这第四“法念处”咋观呢?为啥说一切法最终都没有主宰之“我”呢?
“法念处”顾名思义,就是咱来观察一下,一切法,也就是万事万物,到底由谁来主宰?有没有个不变的主宰者——“我”呢?有没有固定的属性——“我”呢?
啥叫“我”?其一是指主宰者;其二是指固有的属性呀!
好,各位兄弟姐妹,咱仔细来观察一下,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主宰者”在哪里?万事万物,到底有没有“固有的属性”呢?
——有人说了,有啊!这天地万物,都由万能的“上帝”做主啊!
——好,既然您这么说,咱来观察一下。首先请问:这位“万能的上帝”,它是不是爱护一切世人,爱护一切生灵呢?
——当然是啦!上帝爱世人啊!
——啊,假的,假的!为啥呢?因为既然上帝是万能的,同时它又爱世人,那人世间就不应该有灾难了呀!要知道,这灾难也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呀!这说明,它有点儿坏呀!它不爱世人呀!它是假的呀!
——MAY GOD! 愿上帝宽恕你这个恶人吧!要知道,上帝创造灾难,就是惩罚你们这些恶人的呀!
——嘿嘿,还是假的!为啥呢?如果说上帝创造灾难,是为了惩罚恶人,那就说明,所有的那些,在灾难当中死去的人,都是恶人啦!于是,唐山大地震当中死去的几十万人,都是恶人;汶川大地震当中死去的八、九万人,都是恶人;印尼海啸当中,被海浪卷走的二十多万人,都是恶人。等等,等等。这样看来,在上帝眼里,都是恶人呀!这位上帝的心眼儿,也太小了吧!
——MAY GOD! MAY GOD! 您宽恕这个魔鬼吧!
——嘿嘿,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请问,人的生死,是否由上帝做主呢?
——当然啦!一切都由万能的上帝做主呀!
——嘿嘿,假的,假的!完全假的呀!为啥呢?既然上帝是万能的,它就可以主宰人的生和死,如果它真爱世人的话,那为啥不让世人都长生不老呢?为啥,它要把世人一个个都弄死呢?这不完全是假的吗!
——很清楚,所谓万能的造物主,根本就不存在呀!否则的话,万物由它创造,它由谁来创造呢?它不由别人创造,那凭啥,它就可以创造别人呢?荒谬呀!
——有人说了,啊,佛陀开示过,万法唯心造,大概,这个“心”就是主宰者吧?
——您说的是哪个“心”呢?
——如果说的是思维心,哎呦,那太棒啦!心想事成啊!俺拥护您做老大!俺需要啥,只要这么一想,它就来了,真好呀!咱这儿可以比得上极乐世界啦!只不过,嘿嘿,这本事,恐怕连您也没把握吧!
——如果您说的是清净心,真如本性,圆满觉性,等等。嘿嘿,据俺所知,那里面恐怕没啥造作吧!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太会去创造出啥东西呀!一创造就有生灭了呀!况且,它一造作,就是染污,就不清净了呀!还叫啥清净心呢!
——在这俩心之外,您找不到别的心了。所以呀,万法唯心,是说万法唯心所感、唯心所现呀!而一切的感应和显现呢,也都离不开因缘,并不是说有个心,可以主宰世界呀!
——那么,万事万物,有没有自己的固有属性呢?
——不可能有呀!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当中,都是无常啊!
——有人忽然明白了,一拍脑门,哎,对了,无常和空性,就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呀!佛法,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呀!
——放屁!纯粹放狗屁!为啥呢?这“无常”要是固有属性的话,那为啥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佛性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呢?难道佛陀会打妄语吗!
——如果“空性”是事物固有属性的话,那么,您用拳头,狠狠地捶水泥墙一下子,看看它空不空呢!是不是可以像六祖大师那样,刀可以穿过脖子,刀和脖子都没事儿。您的拳头可以穿过墙壁,手和墙壁都没事儿呢?
——如果说,佛法当中真有什么永恒真理的话,那就简单了,佛陀只要把这个永恒真理教给大家,咱一下子就成佛了,还用得着在这儿轮回吗?
——要知道,这个“空”和“空性”,一旦到了咱凡夫的分别心里面,它就不空了呀!它就变成“有”了呀!要知道,这个佛法,和其中的种种妙理,也不是实有的呀!
——所以说,一切法,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没有背后的主宰者,也都没有什么固有属性呀!
——哎,这就叫做“观法无我”,本来就如此啊。这样的观察,可以破除咱们对于事物实有的执着,专业名词,叫做“法执”。
然后呢?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得大自在呀!
关于依“四念处”而住,咱就先品味到这儿。下面,是阿难尊者问佛四事的最后一事。
四、佛在世时,恶性破戒比丘,由佛陀来调服,那么,佛陀涅槃以后,由谁来调服恶性比丘呢?
——对此啊,佛陀的回答是:默摒之。
——啥叫“比丘”,啥叫“恶性比丘”呢?
——“比丘”就是指已经受了全部出家戒律的僧人,女众则称之为“比丘尼”。这个比丘呢,意思是“乞士”,这个词很有意思,哎,大不同于“乞丐”呀!因为呢,“士”的意思很丰富,既可以指知识分子,又可以是未婚男子的通称,还可以是对某些人的美称,总之,是指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比如,当我们在说“各界人士”的时候,往往指的是人群当中的精英分子呀!
因此呢,比丘虽然依靠乞食为生,哎,就是要饭呀!但是呢,却完全不同于乞丐,而是一位有尊严的乞讨者——因为,我们并不是由于好吃懒做,或者是国破家亡才乞讨的,而是呢?遵照佛陀的教导,遵行无为之法,为了自己和大家的解脱而乞讨的呀!
——有人就说了:你、你这个和尚真能忽悠,还、还尊严呢,讨、讨、讨饭能有啥尊严呀!
——哎,您别激动,这就是您哪,少见多怪咯!
各位兄弟姐妹,您到过印度吗?见过印度民众所尊崇的“圣人”们吗?
——嘿嘿,那些,都是些讨饭的修行人呀。
——只不过呢,唉,国情不同啦,这比丘到了咱天朝大国,挨家挨户去讨饭,老百姓们哪,都直翻白眼儿呀!没辙,大德高僧们,看看这条路行不通,就只好走佛陀允许的另一条路了,哎,那就是在寺庙里修行,等待信众们的供养。其实呢?和乞食一个道理呀!都是无为解脱之道啊!
——那么,啥叫“恶性比丘”呢?
——就是指那些,虽然受了全部出家戒律,但是,却毫无廉耻,故意不遵守的人。尤其是指对于根本戒律,比如,男女之间的淫欲行为,也包括同性恋行为。只要故意违反,行为发生,立即就失去了戒体,失去了僧格。还包括那些大量贪污寺院财产的人,无论你是方丈,还是当家,等等,故意偷盗大量的常住钱财物品,就违犯了根本戒律,失去戒体,转变成为恶性比丘。
——各位学佛者,请远离这些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有人说,嗨,这事儿啊,哪能让别人知道呢!神不知,鬼不觉呀!
——哎,恶性比丘就是这样想的。明知故犯,藏污纳垢,装作很清净的样子,为啥呢?继续混饭吃呀!
——这些人,佛陀把他们叫做“狮子身上虫”,从根本上破坏佛法的,就是这些无耻的人呀!
——又有人说了,食色性也,这事儿,人他需要啊!你们这佛教也太不人道了吧!
——恰恰相反,佛教非常人道,因为,佛陀不曾强求任何人受戒,或者出家,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的。而且,您出家以后,遇到了心爱的人,想还俗成家,没问题呀!哎,只要履行一个很简单的小仪式,舍去戒律,您就可以丝毫也不破坏戒律,清清白白地,回家过日子去了。
——这样的人是很令人尊敬的,因为,他做啥像啥,光明磊落呀!
——最可恶的是那些“狮子身上虫”,明明不遵守戒律,还要在佛教里面混,无知而可怜呀!他们不知道,抬头三尺有神明,别人不清楚他们的底细,金刚护法神们一清二楚哇!回头,您就等着上刀山火海,下油锅吧!嘿嘿,到时候,哥们儿,叫声小点儿啊,别影响了俺睡觉呀!
实际上,当时,佛陀也叮嘱了阿难尊者,如何代替佛来教化某几位知名的恶性比丘,由于他们还算有些善根,佛陀授记呀,将来,他们还是会获得解脱的。
但是,对于再往以后的,更多的恶性比丘来说,教化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徒劳无功呀!因此,佛陀才告诉阿难尊者,对于无法教化的恶性比丘,应当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沉默应对,不和他们争吵;二是果断地将他们“摈”出僧团。
这个“摈”是戒律当中的专用词,也叫做“摈除”,指的是在僧团当中,如果有人故意违犯根本戒律,这个犯戒的过失太大了,按照律文,不允许再进行忏悔,直接失去戒体——也就是比丘的资格,同时,僧团应当开会,大家共同把他驱逐出去——就是开除僧籍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佛陀的慈悲与严格。为啥呢?因为,沉默应对恶性比丘,不和他们争吵,就是一种慈悲啊!同时呢?也不和他们共住,舍弃他们,让他们自谋出路,就是戒律的严格呀!
然而,到了如今的末法时代,持戒的比丘们,固然应当沉默应对恶性比丘,因为这是佛陀的教导啊!但同时呢?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极大变化,无论数量,还是地位,都与往昔截然不同啦!
比如说,假如超然小子到了一座寺院,住了没多久呢,发现啊,里面多数是恶性比丘,而且呢,寺院里的住持也是恶性比丘,执事们呢?基本都是恶性比丘。
——那咱该咋办呢?对,第一是沉默。第二呢?咱把他们都迁单?嗨,估计呀,那俺就该尸骨无存啦!人间蒸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呀!
——所以呢,识时务者为俊杰,咱哪,就不“摈”人家啦,还是“摈”咱自己个吧!
——拜拜,您哪!
以上是关于“如是我闻”的一些内容,紧接着,阿难尊者继续讲述,亲耳从佛陀那里所听闻的妙法,咱们呢,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接着品味,其中的趣味和宗旨吧。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