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
证净法师主讲(三)
【返念自念, 返观自观。即念即观, 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 念外无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
这段是告诉我们,观和念是一,不是二。这是从初级成片至事上一心不乱的关键。念佛的时候,你这个能念的念,跟观是一,不是二。有的居士不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就茫然了。认为念佛的时候要观,就得把佛号撂下,再去观。这就是二法了,就不叫观念一如了。观就是念,念就是观,观外无念,念外无观。全念就是观,全观就是念,这个道理,印光大师说得很明白“即念即观, 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 念外无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到究竟处是一不是二。初级的功夫还要回头观一下,然后再念。现在到上等成片的境界,就不需要再观和念了,一念就是观,一观就是念。这时念佛就不是口念的念了,是心念。心也不念了,听!就听着,听着佛号就可以了。刚才讲的不用心去听,这就是观、念成一了,心意识、妄心不起作用了。全用的是智,智慧的智,所以一念就是般若智慧。开发智慧点般若之灯。念念都在佛的法身体上,念念都把这句佛号从虚空法界听回来,念念回归自性,归于清净寂灭,归无所得。而且,一切的念必须是观,观必须是念,观、念是一不是二。如同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观和念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一。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用耳根去听,不是耳朵的耳。这个听,是你心在听,而不是耳朵在听。心听着虚空法界的佛号声。也就是我们打佛七念佛的方法。这一句阿弥陀佛,为什么这么慢,这么长呢?就是要念念把这句佛号从虚空法界闻回来。闻什么?闻自性,闻自性的清净寂灭。这就是念就是观,观就是念,观、念是一,不是二。也就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示现的“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方法。
【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 重重体究, 切切提撕。越究越切, 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 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功夫到这里,就是观念如同水乳的时候,就到事上一心的境界了。念佛的功夫达到事上一心不乱了,叫相似三昧。初级成片也叫三昧,初级三昧。当你达到事上一心的境界,叫相似三昧。理上一心的境界叫三昧。记住,为什么叫三昧?因为你不念佛了,它还在念,所以称之为三昧。
“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 重重体究, 切切提撕。越究越切, 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这一段是说功夫达到事上一心的时候,如果你会参究念佛,功夫就上得很快了,这是从事一心到理一心的关键。事上一心是什么境界呢?念观如同水乳,是一不是二。我没有证到,只能是参学历代祖师的开示,说说自己的体悟。到上等成片的时候,这佛号就不念了,就听着。佛号像泉水一样“哇哇”不停往外淌。到这个时候,你用心听,它念。不用心听,它也念。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让佛号停住。佛号声“哇哇”响,无论外面什么境界,佛号的力量都压过外面境界的声音。即使外面敲锣打鼓或是打钟,声音已经很大了,这个佛号的声音仍然要压过它。心力嘛,心力超过一切力,这种境界叫事上一心。到事上一心,就得到佛法的法味了。没有妄念,清净寂灭,法喜充满。睡觉很少,吃得也很少,身心康泰。但这时候,还没鞫到根源,还没找到根本,没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时,就要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怎么体究呢?我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念上三句两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坐下来不念了。回过头来思维、体悟这句佛号。你没念佛,这佛号从哪里出来的?大家体悟啊,我边说,你边体悟,这佛号从哪里出来的?你没念佛,这句佛号就出来了,你想想,体悟一下,你能不能找到它从哪里出来的?(答:自性。)自性有地方吗?没有地方就了不可得,没有地方出来。了不可得,一物不生,一物不存,清净寂灭。这就没有来处。然后这句佛号,它又到哪里去了呢?它又没有落处,圆托托的一片空境,没有来去。功夫到这时候,禅坐啊,走啊,都没有我,往哪儿一坐就定,时时都在定中。这个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了。所以要体究,这就快了。不体究,你一时半会儿打不开本来。过去古人说,到这个时候,功夫离三昧还有一箭之地。什么叫一箭呢?古人射箭,这一箭射出去,百步以外,这叫一箭之地。到这个时候,就要体究了,这时佛号是什么境界呢?是坐在那里听得很清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着。听着听着,这句佛号突然停住了,没有了,回头再找也没有。这佛号怎么没有了呢?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佛号声又回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又出来了,又念上了。听着听着,它又没了,过一会儿它又回来了……这种境界久久出现,这就叫离三昧还有一箭之地。为什么停了呢?是因为能念的心不动了,所以佛号就没有了。能、所都脱落了,没有能念的心,也没有所念的佛了,所以佛号就没有了。前后际断,清净本体现前,如如不动,但是还没有完全脱落,是脱落前兆的一点消息而已,还没到家。我们众生都有“能”和“所”。能念的是我,所念的是境,所念之佛。这就带来两个问题,“我执”和“法执”,我、法二执就是生死。我们今天上午拜忏的时候,有一句“二我清净法身现”。什么叫二我?就是我、法二执。我执和法执。这个二我,这个假我清净了,法身自然现前。我执和法执是生死的根本。我们修行最终解决的也是我、法二执。我执破了出三界,还没成佛。小乘佛法,阿罗汉破了我执,也没成佛,还需要破法执。法执破了,成佛。这个时候,回光一照,“我”在哪里?没有我念,谁念的?反复地体究。念上两句回光一照,谁在念佛?它从哪里出来的?它又到哪里去了?反复地体究,边念边体究。印光大师讲:“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时时念,时时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就是这样的方法。体究的时候,即使你明白了,也还要做一个问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从哪里来的?它又落到什么地方?时时这样体究,也就是禅宗讲的参禅参究。念佛也是参究,你不参究,桶底一时脱落不了。这么参究就相当快,禅宗它参禅,念佛是谁?谁在念佛?是参什么呢?是参本来面目。就要你参到无可参处,百尺高竿,悬崖撒手,“证到无念无不念的境界”,就是见到本性,打开本来。体究,就是让你尽快打开本性,破掉我、法二执。体究,就是反思,就是念着念着,回过头来反思,这个佛号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反复地提撕,切切提撕嘛。“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就是这个道理。整日里疑团挂心,没有别的念头,就一个念头,谁在念佛?这佛号从哪儿出来的?它又到哪里去了?反过来再究,我能鞫底这一念的念又是谁?什么叫鞫底这一念?就是你能找这个念头的念又是谁?反过来究,它又是谁呢?这句佛号是哪儿出来的?又哪里去了?能找这个念头的念头,它又是谁?这就叫鞫底。这一念的念又是谁?反复地这么体究,重重体究嘛,这可不是一究而过。重重体究是时时地这么体究。“切切提撕”,提什么?提你这个觉悟的心,提你这个参究的心。这可不是提很短的时间,桶底就能脱落的。“及至力极功纯”功夫要用到家,要日夜不停去参,可不能参一会儿,下去打闲岔去了。那样的话,功夫就白费了,参一年也参不出去。功夫到这时侯,要不惜一切代价,日夜不停地参,参透了为止。古德到这个时候,都是废寝忘食,不停地参,才能达到“力极功纯”。因缘成熟,参透的时候,“豁然和念脱落”,整个念头和着疑团一起脱落,见到本性,打开本来了。了不可得,一物没有,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这时候找“我”了不可得,一片空寂,寂静光明,证入无念(常寂)无不念(常照)境界。功夫到这里,就证到理一心不乱了。这时恍然大悟,这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就知道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相全是自己。
【所谓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体露真常, 不拘文字。】
这一段印光大师主要是说明理一心的境界。“灵光独耀”是指自性光开发出来了,像灯一样,光明独耀。“独”的意思就是独立、唯一的,没有一物可以比拟。“耀”就是非常耀眼的意思。“迥脱根尘”就是根尘脱落了,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之佛。这时候,就得到念佛的方法了。平时我们念佛,离这个还远着,原先念佛不叫真念,这时候才叫真正念佛。无念,才叫真念。有念就有“我”,有“我”就是生死。不念佛的时候,无所不念,你不念佛,一念不生,空寂,寂灭清净。心跟法界相应了。虽不念佛,但时时大空境光明现前,就什么都念到了,无所不念。这时候,一念具足十方佛。十方佛不离当下,不离一念。不是念一佛,是念十方佛,每个众生的自性佛,你都念到了。包括蚂蚁、蚊虫…所有众生的佛性全念到了,这才叫真正念佛。
“体露真常, 不拘文字”是悟后的境界。我没有开悟,也没有见性,只是依文解义,跟大家粗浅的解释解释。“体露真常”就是清净寂灭的光明体,就是自性体显露出来了。“真常”,就是不变的意思。“真”,一真法界。“常”,就是没有生没有灭。自性现前,它是永恒的,真实的,常住一切世间,永无生死。这时候,还要去诵经吗?还要去拜忏吗?还要去干什么吗?都不需要了。这时当下消业障,开智慧,一切一切都具足了。虽然这一切是真实的存在,却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叙述。修到这个境界,就跟禅宗一体,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也没有造作了。佛在经上讲过,祖师大德也讲过,身行处灭,言语道断,不立文字,有念即错,动念即乖。你有个念头,就错了。这时候,心都要灭掉,没有造作了。
本来清净的自性,被无始劫来的无明所覆盖。还有四十一品无明,这四十一品无明还不包括十信位。十信位,就见惑和思惑而言。我们证到四信位的时候,破见惑,七信破思惑,十信满了,破尘沙惑。并不是破没了,只能是破开。最近我读了《金光明最圣王经》,经上讲,八地菩萨才破尽见惑和思惑。心不动了,见、思惑才破尽。现在有的人认为,见性的人就没有烦恼,五通具足,大智慧开发了...这是不对的。过去古人讲,见性只是初级的迈上第一步。在佛法的旅途当中,才迈出第一步。禅宗讲登堂入室,这时堂还没登呢,只是开门往里望一望,看看里边什么景致,还没进门呢。只是见了一点点的自性。古人把它比喻成初二、三的月亮。大家都知道,初二、三的月亮刚刚有一小边边,有一小道道,才见了一小道的自性。四十一品无明,只破了一品,见了一分法身。怎么能没烦恼呢?怎么能具足五通呢?所以,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与佛法不相应,大家千万别被这种说法误导。
见性不是不可想,不可说的。见性很简单,你真正下了功夫,明白了道理,很快的,不是那么难。不要听有些人说,见性你可别想啊,那根本不是我们能修到的。这样说是太可怜了,只要我们下了功夫就能见性。古人,有的七天可以见性,有的老和尚,三个月闭关就见性,还有两个月见性的。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见性不难。就看你能不能下功夫,放下身心世界去用功。看你功夫用得对不对,你要用不对,今天念念佛,着相念佛,然后出去打闲岔,又去拜忏,又去诵经,又去搞佛事,永远也没有功夫,也不能见性。为什么?因为心没归一处,没有做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尽搞些闲七杂八的,把没用的全拿上了,认为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拿得太多了,背得满身是债,不能成佛。过去古人讲,一句佛号就够了。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八代祖师。他老人家说,三藏十二部让他人去过,三千六百卷让他人去悟,老僧一句阿弥陀佛足够了。这可是祖师讲的。佛在《无量寿经》上多次讲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一向专念了没有?为什么还在迷呢?有的人觉得一句阿弥陀佛不行啊,还需要加一些别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永远也不会开悟,也不会见性。
我们不听佛的话,不听祖师的话。心里什么都装,装的乱七八糟,所以,无始劫来都在六道里轮回,往生没份。有的人说,我把无量寿经装藏了,我都背下来了。你错了!你心里装的全是经,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愿说:“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四十八愿都说念佛名号,佛来接引,没说念经来接引吧。
我们修行要听佛的话,听祖师大德的话,不要乱听!听错了就把我们一生的慧命给耽误了。要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到佛法不容易,修行正法更是不容易。我们现在不但得了人身,而且还能亲闻佛法,常依三宝,这是多么稀有珍贵的啊。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一切,再去搞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就浪费了这一生的价值,实在是太可惜了。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睡眠占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眠中也修行那么我们的修行时间将大大增加并且我们真正做到了不间断念佛往生大事可成如何睡觉?睡觉前跪于床尾,三叩首,和掌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5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2008年12月,在北京香山名苑宾馆,一个女士经人介绍来见我。可是她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我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八十七、恽铁樵耳聋闻念佛沪上名医恽铁樵君(寓梅白格路金椿里廿号),患耳聋十余年,前因信仰地藏菩萨,忽闻念佛之声。聂云台君(前上海总商会会长)笔记其事喜洋,原文如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人生的凶相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唯说念佛(六)正定业与助业这五种正行,包括了我们在此土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的所有行法。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是不是五种平等呢?五种都要做呢?如果是那样,有人心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正讲】第十三条「唯叹念佛」之文第十三条文: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这段文也是出自《观无量寿经》,标题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念佛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唯说念佛(十五)极其容易谤佛谤法关于这个诽谤,我最早听到有一位法师讲的录音带里边说:我们众生最容易造下来的就是谤法之罪。我当时听了,心里猛地一震,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