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开示:教外别传
#8226;慧眼禅心(七)
主讲人:空海法师
第33则——反对
开创风气者常常饱经他人的批评而受尽折磨、受尽挫折。大师说:“仔细听取批评的内容,那可能正是你的朋友难以启齿的。”大师又说:“不要被那些批评者打垮,你要知道,自古没有人为批评家雕塑铜像的。被雕塑铜像的都是那些饱受批评、攻击的人。”
这里也是对大家有很深的勉励啦!你要弘扬正法、弘扬真理,要有胆量与勇气啊!因为不止会很孤单,而且打压也会不断。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做常独行、常独步啊!一方面也希望大家不要成为批评者,要披荆斩棘而成为被批评者。佛陀、耶稣、老子,他们都是被当时的人归纳为异类啊!
第34则——宗教制裁
这一则又有很深的启示,跟前面有连带关系。
宗教制裁:有一天,一位门徒提到释迦-释迦牟尼、耶稣及穆罕默德在世的时候呢,都被当代的人列为强盗或是异端之辈。大师就说:“除非有上千个忠诚的信徒同声指认他为亵圣者,这个亵就是诬蔑、冒犯的意思,亵圣者。否则他还不配得到至高的真理。”
喔!这个含义也是很深!这意思就是说,有一位门徒他当然也是有相当多的这一种疑惑:为什么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老子,他们在当代都被列为异端邪说之辈?被列为异类呢?
大师就说:“除非有上千个忠诚的信徒、或是上千个忠诚的教徒、上千个宗教师,他们同声指认,这种人是一种亵圣。”也就是说冒犯了他们所公认的圣人、大师啦!亵圣者,那个亵渎、亵圣就是说,认为也就是说,认为耶稣或是认为释迦牟尼,你冒犯了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圣人、冒犯了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大师啊!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大师圣人,你怎么可以这样的来冒犯他们?
事实上,不是佛陀或是耶稣去冒犯他们,也不是佛陀、耶稣去批评他们,而是他们都只是说真理实相而已。但是因为说出真理实相,跟众生、跟一般的信徒所了解、所接受的、所信仰的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啊!他们在心中建立起这样一种模式,这一种模式这是圣人的框框、圣人的模式。你怎么可以把我们这个框框、模式破除掉呢?
也就是一般众生是喜欢活在那一种信仰、迷信的层面。那你要唤醒众生回到看到实相,众生不但不知感恩,还认为你是冒犯了他们所公认的圣人。所以一般众生、一般教徒就会认为你是错的、你是异类。所以一般众生常常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或被宗教师囚禁在狭窄的宗派围墙内。
而那些大师呢,真正大彻大悟的智慧大师,他们想解放众生、唤醒众生啊!但是却常常被围攻、批斗、围剿,而且那些在攻击、在围剿的人,还以为他们在行正义之事啊。所以,耶稣他是被公开审判定罪的哦!而定他罪的人,是那些道德家、政治家、法学家、那些宗教家。
佛陀一直唤醒我们,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真的!“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果已,方可信汝意。”那都是一直在提醒我们,一般众生真的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你错误的判断都不知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无明转为明,非常珍贵、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把无明转为明,那我们都在惑业苦的世界里面,不知不觉。
第35则——明心见性
大师同时强调知识及智慧二者。他曾如此答复:“知识是来自读书或聆听演说。那智慧呢?智慧是来自阅读你自己这一本书。”他又加上一句妙言:“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啊!因为这本书每分钟都在增订中、都在变化中啊。”
明心见性,这里一样有满深的启示,帮我们过滤出来。知识跟智慧那是不一样的。一般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所,一般学校所灌输你、传给你的是知识、知见、学问、学识的累积啊。所以知识是来自读书或是聆听别人的演说,你从不管什么书籍啦、或是经典啦,你所获得来的都只是知识。那智慧呢,那是来自阅读自己这一本书,来自阅读大地风云经。
但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为这本书每分钟都在增订中、变化中。书本、经典、文字那是死的,而你是活的。
再来,我们刚才有讲到就是说,你还要看到大自然、大地风云经。因为你不要以为我只是这个五蕴身心而已,整个法界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法身;你这个法身你没有阅读的话,你没办法来到法身具足,你没办法真的彻证三法印、了悟真理实相。
所以我们要从这个五蕴身心开始,然后来到无内无外。身、心、内、外一切都要去彻证三法印,然后来到无我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分享《慧眼禅心》
我们在这边举办禅修,已经有好几次了,那这一次是第三度讲到有关《慧眼禅心》。因为这里面真的处处都有很深的启示,每一则都在唤醒我们回到真理、回到实相来。虽然有时候那一棒打得很深、很大、很重,不了解的人会起瞋。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体会到大师们的大慈大悲,每一棒它都是要敲醒你、唤醒你,每一棒都是要协助你迈向究竟解脱。
大师们再三的叮咛,也都只是唤醒大家,让我们从本来可能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岁月里,这一生这一世就醒过来。所以,如果有听到里面有些跟你原先的想法、观念、知见有很大冲突的地方,别忘了!保留相当大的弹性空间,千万不要起瞋。你起瞋,只有让自己继续再轮回、再堕落而已。
这里面、《慧眼禅心》里面,所提的每一则、每一位大师,他们真的都是无我、无私的要协助众生迈向究竟解脱,出离苦海。但不要忘了,良药苦口、真言不美!大家要有大丈夫的气势、气魄,你才能够真的承受得了这些大师们唤醒我们;这些真言、这些直言都是非常珍贵。它是不假包装、没有虚伪,这里面真的处处充满了就是大慈大悲。
好!我们现在继续看《慧眼禅心》。
第36则——显露
每位新来弟子投入门下,大师的初步教义总不外乎:“你可知道有一个人,他从不摒弃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新来的弟子就问:“那他是谁啊?”大师就说:“就是你。”然后继续问:“你可知道你所有的问题的答案吗?”“是什么?”“就是你。”“你能猜出你所有困难的解决办法吗?”“我不猜了啦!”大师还是慈悲的告诉他:“就是你。”
我们来看这个简短的对答里面:“你可知道有一个人,他永不摒弃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常常很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更严重的甚至厌恶这个身体、厌恶它,不知道珍惜。
我们有讲到Ken Wilber里面的《事事本无碍》,里面就有提到人马座方面啊,有没有?一般众生是人、马他是分开的,用一个傲慢的自我在蹂躏你所骑坐的那一匹马。这个马是代表我们的身体,那个人头是指我们的心,众生常常是身、心分裂。
你是用一个傲慢或是自卑的心、或是瞋恨的心在骑那一匹马。这一匹马它从你出生到现在,一直在任劳任怨的为你效劳,载你到东、载你到西,默默的做、默默的协助你、默默的耕耘。但是很多众生不知道感恩它,还在一直的责备它、踢它、瞧不起它;认为有这个身体是罪恶,认为骑你这一匹马太没面子,所以常常瞧不起自己,不知道生命的珍贵。
但是不管你再怎么糟蹋它、瞧不起它、冷落它,这个可怜的马它还是伴随你终身。所以你可知道有一个人他永不摒弃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在《事事本无碍》里面就有来到:你这个人跟马,如果你没有溶为一体,你的身、心还在分裂的情况之下,你就是在苦海的世界里面。
所以在我们佛教所讲十个结的去除,也就是身见的破除,包括我们人格分裂也要复原,来到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分裂也慢慢的要复原,来到一个身心灵整合完整的一个健康的人。所以不要再蹂躏它、瞧不起它。
“你可知道你所有的问题的答案吗?”“是什么?”“就是你。”也就是说,所有问题的答案要来自于你,要你自己去求真、求证。不管佛陀告诉我们多么深的真理实相,那是佛陀的亲证。你没有自己亲证的话,那永远都是佛陀的答案。所以你所有问题的答案,一定要来自于你自己去亲证。
所以很多学员要问我一些答案,我都跟他们讲,这个答案要保留给你,你自己要去亲证,不是别人灌输给你的一个答案。
“你能猜出你所有困难的解决办法吗?”“就是你。”因为解铃人还须系铃人,不要再向心外求法,不要再一直这样向心外去找依靠、依赖。真的!佛陀一再唤醒我们,要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
别人跟我们是平等,所有的诸佛菩萨天神也跟我们完全都平等,大家是站在相辅相成的立场,互相帮忙。平等,并不是瞧不起,绝对不是这样。
你跟银行的董事长也完全平等,你跟总统也完全平等,你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也完全平等。只是大家各扮不同的角色,大家相辅相成。所以要把那一种次等人民的乞丐心态,要拉回到平等的心态,这样你才能够体悟到什么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第37则——无心
他们师徒一行在外野餐,大师说:“你们想要知道开悟的生活像什么吗?看看那些鸟儿飞过湖面。”每个人都定睛瞧的时候,大师说了:“你看看,它们投影在水面上,却是如此无心,而湖水也不会恋恋不舍这份际遇。”
这个也是有很深的启示!那些鸟儿飞过湖面,这是当下因缘具足的一个场面,这也是法界的庄严。但是,缘生它也会缘灭。那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呢,他是全然活在当下,全然活在每一个当下,珍惜因缘、活出生命,但没有抓取。注意这一点,珍惜因缘,但没有抓取。
所以这一则讲的无心,不是说那种麻木不仁、没有觉知,不是的!无心那是无我、无我所,它是不抓取,它是尊重每一个因缘,但真的没有执取、没有贪恋。
第38则——艺术
“师父究竟有何用处呢?”有人就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师父究竟有何用处呢?我为什么要跟师父学习呢?”弟子就答复:“他教你一些你早已知道的事情,向你指示,你终日视而不见的现象。”这个问道者还是不解其意啊。所以这个资深的弟子又说了:“一位艺术家用他的画教我们欣赏日落的景色。大师以他的开示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喔,这个含义都非常深!大家要慢慢去消化。我们再来分享一遍:“到底师父有何用处呢?”资深的弟子就说:“他教你一些你早已知道的事,向你指示那终日你视而不见的现象。”
你看!三法印、无常,很多人都知道,都会说:“我知道无常啦,我知道啊!”表面上、表面上好像你已经知道无常,但是你看得都很粗浅的。你虽然表面上知道一些无常,但是你内心里面都在抓常,你就不知道。
所以,大师他们就继续协助你去看到你终日视而不见的现象,包括无我的真理实相,包括净土、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天堂就在眼前,但是你终日视而不见,你没看到。所以那些大师呢,他们就协助你去看到这个已经存在的事实。
那问道的人他不解其意啊,所以资深弟子又说了:“就像一位艺术家他用他的画、图画,教导我们如何欣赏日落的景色。而大师呢,以他的开示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同样在欣赏一个日落的这个景色,很多人看这个没什么啊、没什么啊!但是艺术家他们的心灵更敏感、更敏锐,他们能够看到,哇!日落之美啊。那一份不是用言语所能够传达的,所以他透过他的心灵、透过笔来画出来。让你看到:哇!原来你看不懂的日落竟然在画家、艺术家的心目眼中,竟然是这么样的充满法界的奥妙。
好!同样的依此类推。宗教的大师、一个打开智慧眼的大师呢,他是以他的开示透过文字、透过语言,也就是透过他的手指,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你看是每一刹那的真相。
如果你没有体证无常法印、没有体证到无常法流的话,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每一刹那;你没有体证到三法印的话,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真相。但并不因为你不知道,而这些真理实相它就不存在,不是喔!它是本来就存在,华严世界也是本来就存在、在你的眼前哪!
那些大师呢,他们是协助你去看到这个已经存在的事实,你终日视而不见,所以这就是我们要从颠倒梦想的世界醒过来的理由。唯有你真的醒过来,你去发现到这个实相之后呢,你才会见到,哇!原来真的涅槃彼岸就在此岸、就在眼前哪!
所以我们要知道:解脱不是在未来,开悟也不离现在,净土不离眼前。大师们他们是协助你打开智慧眼,然后读懂这一部大地风云经,看清真理实相,了悟法界的奥妙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与法界溶为一体,你本身就是法身具足。
第39则——猜忌
猜忌:这个的话可以说佛陀所讲那个结缚里面的疑结,怀疑的那个疑结。
有位访客请教大师如何分辨师父的真假呢?大师简单地答复说:“如果你自己是不可欺的,就没有人能欺骗得了你。”事后,大师向弟子说:“为什么求道的人总是假定自己是正直无欺,而百般试探师父的真假呢?”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众生常常在问别人是真是假,但是却很少回来问自己是真是假,或是更严重的假而不知道假;我们会去苛求、要求别人是真是假,却很少回来问自己,我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你真诚、你真心地在找,迟早你会找到真的。所以我们要先要求自己真诚、实在,要从自己做起啦!你是真的话,你就会跟真人相应。
第40则——随机施教
有位访客满怀期待而来,却对大师的一般陈腔滥调颇感失望。他向一位门人吐诉:“我不惜跋涉千里,只为一访名师,但是我却发现他与凡人并没有两样啊,我很失望啊!他没有飞在空中给我看,我很失望。”这位门人就答复他说啦:“师父好比一位鞋匠啊,虽然拥有取之不尽的皮货,但他的责任,只能够按照你的脚的尺寸,加以裁剪、缝制而已。”
这也是在点醒他,但是一般众生是听不懂。你以为他没什么,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真心在学在找啊!所以你的程度到哪里,那你就能够、只能够体会到哪里啊。纵然他讲出很深的,你也听不懂。你用的是皮毛层,你也只能够听到皮毛层的力道啊!所以你认为他并没有什么特殊,那是因为你的用功程度都很肤浅,只是在皮毛而已啊!
再来,一方面善知识就如同一座钟啊,撞钟的那个钟啊,钟声的钟。钟声的大小那是以叩钟人的力道而定,你用多少功夫在求法,你就得多少。你觉得他没有什么,那是因为你自己也没下多少功夫。所以,一切都要回来问我们自己。
第41则——过犹不及
一位充满狂热的弟子一心想去教导别人“真理”,前来征求大师的意见。大师只说:“等一等。”每年这位弟子都提出同样的请求,而每年大师的答复都是:“等一等。”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质问大师:“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够资格去教导别人呢?”大师就说:“当你一心想为人师的狂热消退以后。”
这个含义又很深!很多人学佛修行,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师表;学佛、研究佛学是想当弘法师、宗教师;懂得一些佛学知见之后,就要去教别人,都没有问自己到底我做到了多少?我体悟到了多少?我是不是在鹦鹉学语呢?我有没有在以盲引盲呢?
所以,一位真正真修实证的大师的话,他不会随便让那一种有企图心、想为人师表的弟子很快出去。所以你看,以前佛陀都是协助弟子们,你要真修实证之后,解脱人天绳索之后,然后到各处去弘法。因为你没有见到法的话,真的会形成以盲引盲。
再来,当你有想为人师的时候,这里面就是有我慢、我是、我能。如果你真的真修实证,有一天你来到体证三法印,自我消失了。这时候你再出来跟众生分享,那就不一样;这时候你出来的是以一种感恩回馈的心在回馈这世间,你是跟众生分享法味、法喜,分享真理;你不是要为人师,不是我是、我能。
你能够来到这样,你也不会有名利心的熏染。你真的体证三法印、你真的做到之后,你也才不会扭曲真理实相。
第42则——操纵
大师坐在那儿听一位妇女抱怨她的丈夫。最后,大师就说了:“孩子啊,如果你能做一个好妻子的话,你的婚姻就可以算是相当幸福啰!”“那,我该如何做呢?”大师就回答她:“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为一个好丈夫!”
这个也是很深的、也是很好的一个答案!我们一般人都是在怪别人:“都是他了,他不改了、死不改了!那个死老头就是死不改!他要改的话,我就很幸福、我就很快乐、我就很好了!”
我们都要别人改,但是很少……一样啊你要别人改,别人也是一样啊,你那个另外那个老头他也是一样啊:“都是她了,她都不改了;死不改了,老顽固了!”我们都是要别人改变,但很少要回来自我改变,而这就是世间的冲突不断的原因。
所以,今天你要消化这些冲突,要变得和谐,你要体会到一件事情:除非你能先改变自己,否则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除非你能先改变自己,否则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顶多别人只是畏惧在你的权威之下,暂时的服从。但是他内心的不满,他一定会迟早会爆发出来。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为什么日久之后会有很多的冲突?就是这样啊!
我们要看到,这里面有很多我们的意思食在后面作祟啊!这里讲的操纵,那个就是我们背后的意思食在操纵。所以,要看到我们有没有意思食。
再来,真的要先回来改变自己。所以他这个答案,我们现在再做几个、再讲几则,让大家也可以参考。这里的答案是说:“你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为一个好丈夫。”其它的我们可以类推:你也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太太改变为一个好妻子;你也别拼命想要把你的小孩改造为一个好儿子。你越想这样去做,你越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真的能够改变自己,如果你能够对身边的人充分的尊重,真诚真心的爱,这样家庭它就会逐渐的改变!
第43则——共融
这一则也蛮有意思的。我一讲出来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一则里面的主角是谁!
大师即将圆寂,这是无法挽回的事实了。弟子们希望为他预备一场隆重的葬礼。大师听到了大家的筹备会之后,就说:“哎呀,很简单啦!以天地为棺,以日月星辰为冕,整个宇宙为我护行入墓——我还能够奢求比这个更庄严的仪式吗?”
这是谁知道吗?这是庄子啊!庄子他就是这样这么潇洒啊!但是大师要求的是天葬,也就是回归自然法界这样啦。但弟子们无法接受他的遗命,担心他会被飞禽鸟兽吞噬!
那这个可爱的相当可爱的庄子, 他就笑着说了:“那么记得!把我的手杖搁在身旁,好让我能够及时赶走那些飞禽野兽!”“这怎么可能!你已经死了,已经没有知觉了,你没办法动啊!”庄子回答:“那既然如此,鸟兽来吃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把我埋在土中,给那些细菌、给那些蚂蚁吃,那跟在地上然后让那些飞禽走兽吃有什么不一样呢?”
庄子的潇洒啊!我们要慢慢去品味一位真人。一位了悟生死大事的人,他们的生命就是这么样的、这么样的潇洒!
以前有一首歌,叫做“潇洒走一回”,有没有?如果你能够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你的生命真的是很潇洒。不管你到哪里,你都是洒脱自在。但绝对不是不负责任、敷衍,不是这样!他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因缘当下,他都是全心全然的去生活,能提能放。
所以大家要慢慢去体会,那像庄子,他来到这一种……这一则的主题是说“共融”,庄子就是来到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啊,无来无去呀!
第44则——食谱
就是妇女常用的这个煮菜的那个“食谱”了。
“你在寻找什么?”大师问那位前来请益的学者,就问“你在寻找什么?”这一位学者就答道:“我在找寻生命。”大师说:“如果你要生命,那就必须先死于文字。”学者央求大师进一步解释。所以大师就说:“你已经陷入了困境、迷失了方向。因为你所渴望的是实质的生命,而你却满心意足地仰赖文字为生。要知道,菜单不能让你喂饱、不能让你吃饱,食谱也不能解你的饥渴。”
这个含义都很深!我们有很多的佛学专家、佛学学者、佛学专家,但是不管你在经典文字堆里面你再怎么钻研,你学识再怎么丰富,经典、文字那是死的,那是抽象的;它只是个符号,只是个指月的工具。也就是说它只是个地图,你画饼怎么能充饥呢?
所以这里讲到就是说:菜单没办法让你吃饱啊!所以这都是在点醒他:经典文字是个工具,它是协助我们去看到真理实相,但是不要迷失在那经典文字堆里面。
如果你穷读食谱而没有实际吃到,那你还是饿的啦!肚子还是饿着啊;如果你穷读经论很有学问,但是你没有实证、没有实修实证的话,你内心还是饥饿啊!因为你不知道究竟皈依处、涅槃彼岸的家在哪里,所以你还是会充满着苦啊、不安哪、我慢哪!
经典文字里面,你找不到活生生的蝴蝶;经典文字里面,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佛陀;经典文字里面,你找不到真正的解脱者。因为实相那是超越语言文字,实相就在眼前的真实世界之中。
所以你要体悟到活生生的佛法, 唯有你回归到法界来,看清眼前的真理实相。你认清了真理实相,你才能够真的脱胎换骨;你的生命才会重新活起来,你才会来到解脱自在的世界。
所以你到底是理论的,还是实修实证的,这些都骗不了人的。我们也互相勉励,真的不要自欺欺人。修行是为了解脱,修行是为了大安心、大自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主要目的也是协助大家真的迈向究竟解脱,大安心、大自在!
第45则——虚心
这里名称是称为“虚心”,但是我觉得把它改成为“虚有其名”,这样比较切题——虚有其名。
一位颇具声望的灵修指导者向大师吐露。要说明一下就是说,书中所提的灵修就是禅修;天主教、基督教他们称作灵修,也就是心灵的净化跟提升;我们禅修也是要提升我们的心灵品质,净化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明心的过程。名称不一样,但是本质、目的都一样。
一位颇具声望的灵修指导者向大师吐露:“我无法祈祷啊,也无法了解《圣经》啊,我更无法做到我教别人的那些灵修方法啊……”这就是这一位禅修指导者,他内心的挣扎、交战。然后大师就欣慰地说了:“何不把这一切都抛掉呢?”也就是说:你怎么不把那些假面具都脱掉呢?
这一位灵修指导者他就说:“这怎么可能?我一向被视为有圣德的人啊,而且又有一大堆的徒众跟随在我后面哎!”事后,大师叹息道:“当今所谓的圣德,已经是有名无实了;而真正有智慧的大师,虽然有实却无名!”没有名望,没有名声!
这一则我们来解析:这一位颇具声望的灵修指导者,他发现:因为他教人家禅修,带领人家带一批弟子,教人家禅修、教人家修行,已经好几年了啦,甚至一二十年。但是他后来还是发现:自己内心还是不安哪、还是苦哇!自己还是在寻寻觅觅呀!
所以他就去向这一位大师吐露:“我无法祈祷,我心静不下来呀,无法祈祷;我也无法了解《圣经》耶。”虽然以前处处都跟人家在讲《圣经》,但是后来他发现他自己还是有很多的疑惑啊,他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
“我更无法做到我教别人的那些灵修方法。”教人家说你们要放下、要放下啊,要看破、要放下万缘哪!但是我看到自己都放不下:我放不下这些弟子,我放不下这些名望、名位。哇!这就是说他看到他内心的交战,他看到他内心的这些问题,这能够如此真实的吐露已经属于不容易!一般大多数人都还会怎么样?对,继续再演下去。
但是这一位,他还能够这样吐露很不错。所以,这位大师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嗯,不错!你能够如实面对自己的不足,所以大师满欣慰地说:“那这样,你何不把这一切都抛掉呢?”这一棒打下去,如果他真的听得懂、敢面对的话,他要脱胎换骨很容易,可是他脱逃了。
“这怎么可能!我一向被视为有圣德的人。人家都认为我是圣人,我是人天师表,我是有很有德望的人,而且我后面又跟着一大堆的徒弟,跟着一大堆的信众,我怎么、能够这样放下这些呢?”
所以,他没办法抛掉。虽然本来想要面对自己,但是大师开出来的处方,他觉得太苦啊,他不敢吃、也不要。面对这样的不美的真言,他听不下,所以他继续再脱逃,继续再装着假面具然后欺骗众生。
所以事后大师就叹息到……因为他已经逃走了,大师就说:“当今所谓之圣德,也就是说一般众生所认定的圣人、大师,已经是有名无实了;而那些真正有实力、真正有智慧的大师呢,他们往往都是默默无闻。”
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也有提到:真正的上帝老子把他称为“道”。“道”—他却是“隐而无名”、“道隐无名”;而且“道”是:“无名且朴”啊!
真正的上帝在养育着大家,大家看不到。然后在崇拜那些偶像,在崇拜那些梦幻世界的形象、偶像。所以这一则,也是在唤醒我们。
第46则——洒脱自在
大师为了保持轻松自然的家风,不愿弟子们过度认真,包括对他的教导在内,他喜欢讲他自己的故事。这个大师他讲一则他自己发生的故事:
“我的弟子、第一个弟子为了修行,导致到后来心力憔悴不堪;而第二个弟子呢,勇猛精进练习我传授的方法,后来差点把自己逼疯了;第三个弟子终日沉浸于静坐默观中,后来变得呆若木鸡啊;只有第四个弟子保持了自己的身心平衡。”在座的人都很高兴也很惊讶,很讶异的要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所以在座的人都异口同声地问:“那你这位得意的弟子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大师就回答:“大概是因为,他是唯一拒绝完全遵照我的方法去做的人。”
前面那几个死掉的,都不懂得变通变巧,学不到心法,然后只晓得依样画葫芦。
所以你看,就是这一位他怎么样呢?我们再把这一位天才的弟子再讲一下就是说,大师就认为说:“大概是因为,他是唯一拒绝完全遵照我的方法去做的人。”这个就是说:他是体会到大师的精髓、心法。然后在运作方面,他有他的创意,有他的智慧,他学的是心法。那外相、做法方面呢,那是“但得本不愁末”,这样知道吗?这个是要有智慧你才能够学到心法。
但是,这一则我们再讲到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说,你看!如果你为人师长,假如你没有那一种宽大的胸襟的话,你面对这一种拒绝完全遵照你的方法去做的人,一般人的反应会怎么样?怎么样?对,一般人会打压、排斥!认为你这个是不住随顺,认为你是“叛徒”,你没有照这样规定这样去做,你没有亦步亦趋。
所以,如果真正有智慧的学佛者、修行人,当他遇到不是明眼善知识的话,他是遭受到打压、攻击、排斥,不然就是你的才华就是被淹没掉。
好!那真正明眼的善知识呢,他要的是有智慧、有骨气、有创意的人,不是那些唯唯诺诺、百依百顺、然后依样画葫芦只是学外表皮毛。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教要的是智慧。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就是说,在大专时期,我也平等心的去接触各种宗教。但是到后来我发现,我内心的频率跟佛陀最能起共鸣;因为我发现,佛陀是这么样的民主,这么样的宽大胸襟,鼓励你去求真求证。不是要你信仰,不是要你跟我这样做,不是这样!他是鼓励你去求真求证,这真的是智慧啊,真的是民主的风范!
那大家不嫌弃,来参加空海所带领大家的禅修。对我个人而言:我比较重视只讲大原则、大方向,掌握核心;而比较不重视那些细节、规范,比较不重视外表、外相、支流末节方面;我比较重视像《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所提的:“直截根源佛所印”。
因为要这样,大家只要能够但得本,你就不愁末!所以要掌握到那些心法,掌握到核心,掌握到那个活的这一部分,要看到活生生的佛法。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有些人老埋怨:“你看那个人作恶多端,但是人家现在就有钱花,花也花不完。你说我一天辛辛苦苦,又善良又做好事,一天穷得当当当!”实际那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以前修的善业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文博文化驿站12月24日,由瑞安市文广新局主办,瑞安市博物馆承办的文博文化驿站禅心氤氲香道禅舞沙龙在博物馆举行,这是文博文化驿站今年举办的最后一场活动。香道,是历史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4
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 | 文 三只眼读史弥勒佛的道场在梵净山,此山有“天下众名岳之宗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2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06):因果是不虚的,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为什么呢?他觉得看不见,看见了也认为不存在因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有些人看见某一个人一辈子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2011年6月22日隆波通尊者关于手部动作的特别开示时间:2011年6月22日下午地点: 镇安寺翻译: 邓虹嵘居士有些学员曾参加过别的老师教导的动中禅,学习的是14个动作,现在想拜隆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应作慈爱经》的利益在佛陀时代,有五百位居士出家成为比库,他们的修行很好。有一天,他们请求佛陀允许他们前往森林里禅修,佛陀许可之后,他们就出发,从一个村庄到另一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3)刚才忘了问大家什么是苦的根本原因呢?是无明,无明是苦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是苦的最近原因呢?苦的近因是贪爱,譬如说你来这边禅修的时候,你开了你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觉知心识和所缘境)很高兴看见你们来这里学法,看到你们禅修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全都想要快乐和满足,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满足。如果你问:「我有发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Yo ca vassasata j?veduss?lo asamhito,ekha j?vita seyyos?lavantassa jhyinoti. ─Dhamma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第七讲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x)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Game va yadi va'ranneninne va yadi va thale,yattharahanto viharan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修持篇*经行的方式◎找一个地方,可安全来回走约20~40 步的距离,不要受到干扰。安静之处,能打赤脚更好。◎站直、颈背要直,以目不斜视、看着前面地上约4~6 步的地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经行的功用经行:会不会太累?酸疼?本来经行是不累的,我一边念一边做,一个人做不累,很轻松。现在你清清楚楚地走动:脚跟提高,慢慢的离地,慢慢的移动,移动是直的,降低,触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练习呼吸吸气、吐气大家来练习,第一次静坐的人要注意:脊椎骨要放直,头部下额要稍微收回来,肩膀放轻松,两肩平等,目标放在鼻孔里,嘴闭起来,眼睛也闭起来,注意鼻孔中间,手平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安静可增强六根能量整个星期有练习吸气到左脚右脚,左手右手吗?感觉怎么样?吸气吐气有没有比较清楚一点?它虽是手、脚四个地方,但事实上是整个身体都有影响。吸气时全身非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平衡的自在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皈依僧,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个僧人。任何一位僧人的言行,都不能代替整个僧团。不必因看不惯个别出家人而退失学佛的信心,除非你觉得所有的出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从搁置的电子表突然走动谈起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只新加坡出产的电子表,据他说,价格不贵却耐用,走时也准,换上新电池,至少可用两年。可是到了我的手上,换上新电池,仅使用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自己很喜欢禅修,所以也经常带领别人禅修,所以通过禅修后的人得到的好处自己是经常能看得见的。身体的好转、疾病的减轻、记忆力增强、专注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减轻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