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伏牛为马祖驰书到南阳忠国师处,国师问:『马祖有何言句示人?』牛曰:『即心即佛。』师曰:『是什么话?』良久。再问:『更有什么言句?』牛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犹较些子。』南泉曰:『江西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先祖虽说:即心即佛。是一时间语。空拳黄叶,止啼之说。如今多有人唤心作佛,唤智为道。见闻觉知,皆是道。若如是会者,何殊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设使认得,不是汝本头。故大士诃迦旃延,以生灭心说实相法,皆是情见。若言「即心即佛者,如兔有角。非心非佛,牛羊无角。」「真理无对,不属见闻觉知。须冥会自通,非从见闻觉知有。」见知属缘,对物始有。者个灵妙不可思议,不是有对。如空劫时,无物名,无众生名,与么时,正是大道。只是无人觉知见他,数不及他。唤作无名大道,早是名句了也。所以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拘,便有众生名佛名。』又曰:『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江西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恁麽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麽道:有过麽?老僧向前被人教返本还源。几恁么会?祸事!近日禅师太多,觅个钝人不可得。若有出来共你商量,如空劫时,有人修行否?有无作麽不道?今时人,担佛肩上行,闻老僧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便聚头拟推。老僧无你推处,你若束得虚空作棒,打得老僧着,一任推。』时有僧问:『从上祖师至江西大师,皆云: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今和尚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学人悉生疑惑。请和尚慈悲指示。』泉乃抗声答曰:『你若是佛,休更涉疑。老僧且不是佛,亦不曾见祖师。你恁麽道:自觅祖师去。』僧曰:『即心是佛既不得。是心作佛否?』泉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情见所有,斯皆想成。大德!莫认心认佛。设认得,是境。被他唤作所知愚。故江西大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僧曰:『当恁麽时,无佛名,无众生名。使某作麽图度?』泉曰:『你言无佛名,无众生名,早是图度了也。亦是记他言语。』僧曰:『若如是,悉属佛出世时事了,不可不言。』泉曰:『你作麽生言?』僧曰:『设使言亦不及。』泉曰:『若道言不及,亦是及语。你虚恁麽寻逐,谁与你为境?』(读者:还不是自心对自心。)僧曰:『既无为境者,谁是那边人?』泉曰:『你若不引教来,即何处论佛?既不论佛,老僧与谁论这边那边?』南泉参涅槃和尚。盘问:『从上诸圣还有不为人说的法麽?』泉曰:『有。』盘曰:『作么生是不为人说的法?』泉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盘曰:『说了也。』泉曰:『某甲只恁麽?和尚作麽生?』盘曰:『我又不是大善知识,争知有说不说。』泉曰:『某甲不会。』盘曰:『我忒煞为你说了也。』後来佛果道:『到这裏,也不消即心不即心,不消非心不非心。直下从头到足,眉毛一茎也无,犹较些子。』(读者:《无门直指》《直指无门》)僧问大珠:『每闻说道,未审何人能见?』珠曰:『有慧眼者能见。』问:『甚乐大乘,如何学得?』珠曰:『悟即得,不悟不得。』僧问:『如何得悟去?』珠曰:『但谛观。』问:『似何物?』珠曰:『无物似。』问:『应是毕竟空?』珠曰:『空无毕竟。』问:『应是有?』珠曰:『有而无相。』问:『不悟如何?』珠曰:『大德自不悟,亦无人相障。』(读者:忒煞为你说了也!)僧问赵州:『祖佛近不得底是什么人?』州曰:『不是祖佛。』问:『争奈近不得何?』州曰:『向你道:不是祖佛,不是众生,不是物。得么?』问:『是什麽?』州曰:『若有名字,即是祖佛众生也。』问:『不可只与麽去也!』州曰:『卒未与你去在!』密云悟禅师,有僧名佛乘者,请开示心佛众生之旨。悟曰:『古人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端离心外,别无有佛众生可得。离佛外,别无有心众生可得。离众生外,别无有心佛可得。一体三名,三名一体。然据老僧看来,即今要且「不是心不是佛不是众生。」复是个什么?』乃倒翻几案归方丈。([睿哲深天地,宗风越古今。)范县君闻佛果住昭觉,往礼拜,请示入道因缘。果令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久无所契。范泣告曰:『和尚有何方便,令某易会。』果曰:『有个方便。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范於是有省。乃曰:『原来得恁麽近。』(《指月录》载:有个方便。下为『遂令只看是个什么?』)大慧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你作麽生会?』僧曰:『领。』大慧曰:『领你屋裏七代先灵。』僧便喝,慧曰:『适来领而今喝。干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甚么事?』僧无语。慧打出。《宗镜录》曰:『先洞山和尚偈云:「這个犹不是,况复张三李,真空与非空,将来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发拟。」只如云:这个犹不是,岂况诸余狂机谬解。』(读者:「这个」二字亦犹《心灯录》的「此我。」有人落坑在!故云:犹不是也。)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假如你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的话,那我们就 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法门兑现出来,照样的,也可以获得解脱门、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现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和香在古代有一整套严正的礼法和内涵,不是简单的合成。和在古代,1、是指和谐。《礼记》其声和以柔;2、适中、适当。《论语》礼之用和为贵;3、和睦、融洽;4调和、调制。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6
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和人打机锋!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维摩经》上,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你们猜一猜维摩居士说什么?怎么样答复的?你们现在若有人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别人不是你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3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达真堪布:精进是一种迫切,而不是一种勉强 有的人逃避心特别强,一讲轮回过患,地狱、饿鬼、傍生有如何如何痛苦,就不愿意听,这都是逃避心啊!执着,患得患失!你把轮回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06
第六十二节 彻悟临济在黄檗会中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乃问:上座在此多少时?济曰:三年。州曰:曾参问否?济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麽?州曰:何不问堂头和尚,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30
第八十六节 顿渐《楞伽经》载:尔时大慧菩萨为净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庵摩勒果,渐熟非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30
第五十四节 金刚圈栗棘蓬大慧杲年十六出家,十七落发,即喜宗门中事,遍阅诸家语录。十九游方,初至太平杯度庵。庵主夜梦伽蓝神告以云峰悦师来,遂以悦语示慧,慧过目成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30
第八十四节 勘验世尊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座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30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人生本来存在着许多的苦。 面对着接二连三的苦难境地,好似是个急需逃离的不堪,人有时的自我意识会在这个地方慌了手脚。 在人生屡遭苦难的际遇中,假如出现一种很好的感觉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9-29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附录一 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一、龙钦饶降巴尊者对大圆满法的见解与著作中引用的典籍诠释大圆满法无有、无有法(一)无有肯定无有义之心要者,三有涅槃轮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龚佛龙居士往生纪实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凌晨五时三十分,安徽省芜湖市居士林林长龚佛龙居士在家中安详逝世,往生极乐,世寿九十岁。 一个多月前,龚老居士就告
金玉良言时间:2024-09-15
四、密勒日巴修定为什么要讲密勒日巴修定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用修定的方法获得大成就的人,他是藏传佛教中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问: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搞清楚佛性问题与学佛关系重大,所谓佛性究竟是什么?答: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酒吧摆艳遇佛形似男女双修:抱的不是女人是智慧[图]近日,一则丽江一酒吧摆价值千万的‘艳遇佛’引游客疯狂抚摸的网帖炒热了丽江古城一酒吧里的一尊佛像。丽江本就以艳遇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