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一)
空海法师讲述
1.问:为何要生?如果人生是苦,那为何要出生?这是不是造物主的造弄?
我认为把人生定义为人生是苦,这是不正确、有失公平的。人生,它是个中性。你的出生本来也不是你的错;你的出生,是法界非常殊胜的因缘。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没有清醒明觉去觉察宇宙的真理实相,我们所做所为是背道而驰,所以就造成自讨苦吃。所以,这个苦不是本来就存在,不是人生本来就是苦。如果你能够了悟真理实相,你可以过得很安祥、很快乐、很自在。苦是来自于众生对真理实相的不了解,然后你所做所为跟真理实相背道而驰,这就像逆流而游,你不断的跟法界的运转法则相违背,而自讨苦吃。
所以,我们要了解,不是生命本来就是苦,它是中性的、中性的,那为何要生?为何要生?这就是整个法界的殊胜因缘,慢慢深入去了解,你就会珍惜我们这个生命,就像一个星球,它从零、从无,要慢慢的形成、慢慢的凝聚,转换到一个太阳系出来,要经过好几十亿年的酝酿,有了太阳系、有了地球之后,到达要有众生在地球上能够出生、能够诞生,一样要经过好几亿年的酝酿,来到要有人类在这个地球出现,那又是经过好几亿年的酝酿,如果真的能够好好、慢慢去深观,佛陀所跟我们讲的缘起法则、缘起甚深,你会很赞叹法界的奥妙、缘起甚深,缘起真的非常深,它会破除众生的宿命论,破除众生错误的因果论。并不是没有因果,是有因果,但是要深观缘起,你才不会落入宿命论,才不会都认为生命是很苦。
2.问:是否有天命呢?为何出生即有差别?
以世间人来讲,都认为出生在清寒的家庭跟出生在富有人家的家庭,他们好像出生就不同,他们就有很大的差别,就像很多人看前面这个花,或是你在历缘对境看很多花的时候,你的大小眼就出来了!认为:这一朵小花那么小,你还敢开?人家所开的花那么大,这才漂亮、才欣赏、价值才高……,要知道这种大小眼、大小高低不平的心态,这一种价值观的差别,是来自于人类的虚妄分别,对法界大自然而言,大花、小花都是平等,每一位众生对大自然、对整个存在而言,都是完全平等,没有地位的高低、贵贱。
那种二元对立的区别,都是人类的虚妄分别,看到一个大官来,就觉得他好威风、好有权势,那是人类的错误想像,看到一个看不起眼的人、一个很朴实的人,就觉得他没有什么,就觉得:你怎么这么落魄?怎么这么可怜?如果看到人间真实的佛陀在你面前出现,你是认不出他的。人间真实的佛陀,穿的是粪扫衣,他是拿着钵去托钵、去乞食啊!他国王不当,去行乞食、托钵的生活,弘法度众,别人留着很漂亮的头发,而佛陀却把头发剃掉。如果你用人间的那一种衡量标准去看,你会觉得说他怎么这么可怜?怎么这么落魄?但其实他不是可怜、不是落魄,不是用一般众生的眼光去衡量的那一种价值观。
所以,希望大家内心的价值观能够重新洗牌、重新来过,不要用我们过去那种尊卑、高低、好坏、贵贱的二元对立来区别,那都是人类贴上去虚妄的标签,对大自然而言、对存在而言,众生是平等的,这就是佛陀他们所体悟到的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体会。
3.问:“出入息法”是先观呼吸再心中默念生灭变异,而经行是意念引导:提移落触,为什么“出入息法”与经行的使用方法好像刚好相反,是吗?
这两个我们要有所分别,第一、“出入息法”是属于自主神经在运转,而我们内脏器官在发挥作用,都是属于自主神经在运转。自主神经在运转,一样都是有指令,它受到某种指令,然后才动作,只是有些指令,它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意念在掌控,但一样都是有指令在下达,有时候它是透过化学变化,就好像如果我们身体喝些酒精下去,这个酒精的成份就会激发我们的肝脏要去解毒,而这个解毒的过程,不是你在下达口令,但是它一定有诱因,有指令出来、有信号出来,我们的肝脏才会进行解毒的这种作用。
所以一样,我们身体本身都是有意念、有指令在前引导,“出入息法”本来是属于自主神经在运作,但因为我们的心都跑东跑西,如果你又把你的意念扩大,然后意念在前引导的话,这个“出入息”会变成一种机械式的训练。当我要吸气,就下达口令吸气,它才吸气;当下达口令呼气,它才呼气,这样会变成你在喧宾夺主,要替代自主神经的运转。而当你用你的意念要去引导它,结果没多久你的呼吸会变成很混乱或是很闷。
所以这时候,我们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觉察,觉察自主神经在运转,一个自然的呼吸的进出。你是看到现象的产生,然后再默念,如果没有默念,观出入息时,你的心念很容易就散失掉的、很容易就跑掉,与其让它这样跑东跑西,不如就像小孩子给它有个玩具可以玩,它可以在那里安定下来打坐,或是安定在禅堂,所以默念就是给它一个方便法。
有人所给予的方便法很多,但是我们用单纯又有效果的方便法。我们是在现象发生之后,因为那是自主神经在运转,现象发生之后,我们的心紧盯着它、紧看着它,然后我们默念:生灭变异,一方面可以摄心,一方面可以清楚觉察呼吸的进出,这里有很深的见法基础埋伏在里面。
再来,为什么经行要用意念去引导?经行是我们的肢体动作、我们的手脚四肢,这是属于我们的随意肌,在我们讲述的整个课程里面有讲到不随意肌,就是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随意肌就是属于可以随着我们的意念而动作的,我们的手脚是可以随着我们的意念而动作。好像我现在想要握拳,我就可以握拳;要放开伸展,我就可以放开;要伸手、要屈手,我可以随着我的意念来引导身体的这些动作。
肢体语言是随着我们的意念引导,它才动作,本来都是意念在前,只是因为你平常的动作太冲动、太快,你看不到。那现在呢?让你的动作跟意念能够缓慢下来,让它分解、分开,黏得太紧的,就把它稍微分开,让你能够清楚的看到,所以意念先下达口令,然后再动作。慢慢的你不要下达口令,你只是动作,然后当你内心清楚明觉度够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你的身体在动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导,那不是暗示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我们只是训练你的觉醒、明觉度而已。
这个觉醒明觉度训练出来之后,是要帮助你去清楚的看到那个已经存在的事实,如果本来是动作在前、意念在后,因为我们透过空海这个人讲一些方法训练之后,然后我就改变过来,透过训练而去改变事实,这样是错误的,而且也不可能,顶多只是暂时的有效果而已,终究你改变不了法界的运转法则,所以我们是协助大家把这个明觉、觉醒、觉察力提升,把已经存在的事实放大、分解,让你能够看的清楚。慢慢的因为这个过程让你的心能够定下来,而且觉性开发出来之后,你稳定活在当下,再来我们就可以进入更微细的觉察,你就能够清楚的看到已经存在的事实,这时候你才能够进入到“名色分界智”的开发。
4.问:如何溶入一切境界?
如果从究竟义来讲,没有所谓的溶入、不溶入,就好像说鱼跟大海,没有所谓的溶入大海、溶入不溶入。但是当众生的身见、我见,还没有破除之前,是有这个溶入、不溶入的过程,要来到真正的溶入一切境界,是要来到真的是无我、无私,没有身见、没有我见。证到初果是身见破除,但是那个“我”,还没有消失,我见我慢还没有消失,这些必须要不断的深入、不断的深入,才能够真正把那个我见、我慢消失。当你有我慢的时候,你就没办法跟境界溶为一体;当你有自卑的时候,也不会跟境界溶为一体,你的那一种溶入不是真正的溶入。
所以究竟来讲,你要真的溶入一切境界,是要来到没有我慢、没有自卑,身见与我见破除、消失,但是这个标准太高了。要真正做到这样,用这一种标准来要求,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但是我们可以从“有为法”开始,怎么从“有为法”开始呢?向初果、证初果、二果、三果,就是“有为法”逐渐的深入。
那怎样溶入一切境界呢?除了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才能够在一切历缘对境之中,慢慢的去应用出来、处处见法。当你见法之后,我们的身见、我见、我慢,都会逐渐的消失,那十个结缚就是十道的城墙,十道城墙把自己跟众生、境界隔阂开来,不是境界跟我们对立,是我们自己的我见、身见隔阂开。而修行就是要把这些城墙、身见、我见一一的去除,一一的淡化、净化,把那些身见、我见、结缚,慢慢的拆除掉,当你见法越深一分,你的我见、我慢就会越淡薄一分。当你淡薄一分,你跟境界的相容性就会增加一分。
所以,要溶入一切境界,你要不断的闻思的深入,在历缘对境中都要去实修、去体悟,处处去见法。再来,比较具体要溶入一切境界,现在大家就要学习着面对每一个境界,要真诚真心的去面对它,不要逃避,也不要刻意去攀缘。当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真诚真心的去面对、去处理;当面对众生的时候,我们也是真诚真心的善待一切众生,不要把自己跟众生划分出来,我们是男人、你们是女人,我们是出家众、你们是在家众……。你这样的划分,就很难跟众生溶为一体,如果你再划分出来:我是董事长、你是职员,我是什么、你是什么……,你那一种区别心、虚妄的分别心,虚妄的界线一划分出来,就没办法跟众生相溶。
所以在历缘对境中,我们处处就要学习着把二元对立的分别,慢慢的泯除掉,大小、是非、高低、好坏的那一种大小眼的心态,慢慢的去除,用平等心来善待一切众生。但是要做到平等心非常不容易,这个需要学习,而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也是大家平常历缘对境之中,你每天都要学习的功课,真正的修行也是在这方面。如果你修个一二十年,但是还没有展现出平等心,那你的修行还是在练功夫,那一种平等心慢慢的深入、慢慢的深入,真的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而且体证到也真的做到,你就会体悟到佛陀无上正等正觉的那个法号,没有大小眼、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不错!是有总统、有小职员,但是在你的内心中,他们都是平等的,“无上”就是众生平等,“正等”是完全平等,“正觉”是清楚明觉,而且清清楚楚彻底的了悟实相的存在就是这样,对宇宙、对大自然存在而言,众生都平等,我们跟佛陀完全平等,如果你真的能够体会到跟一切众生平等,你跟诸佛菩萨都平等,你就会来到没有所谓的溶入、不溶入,也就是来到真正一体的世界,那是涅槃解脱自在的境界,而这个境界是可修可证可达。只要大家一步一脚印的深入,一定可以来到这样的境界。
5.问:如何对治昏沉?
如何对冶昏沉?这是很普遍,尤其是打坐的人很常遇到的问题,有的人他用某种法门,譬如说,持续的持咒或是念佛,他可能会觉得比较不容易昏沉,不错!是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因为我们要进入禅定,要进入到比较微细的内心世界,我们要用更单纯的方法、更简便的方法。观出入息法,是在各种方法里面来讲,算是相当高级的阶段,就好像说有些方法是适用初学者,有些方法是适用你要进入比较深层的、内心宁静的时候所用的。
“出入息法”就是要帮助大家进入到微细的内心世界,来开发明心的阶段,你心不明,你的内心是常常处在凹凹凸凸、无明的世界里面,你带着凹凸镜的心镜在看世间,看的是幻相的世间都不知道,在你还没有觉醒过来之前,跟你讲所看的是幻相不是实相,你就是不知不觉、也不以为然。你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都不容易觉察到,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打坐的阶段,透过打坐禅修,内心渐渐宁静下来之后,你才会有能力来看到自己过去真的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
所以,观出入息而进入比较深的宁静、比较深的禅定,这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高级的禅修方法,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因为我们所用的是很单纯的出入息方法。如果以治病来讲,我们是用比较单纯又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我们不是用麻醉剂、不是用兴奋剂、不是用安慰剂。所以,在用这一种单纯简便的方法,当我们心渐渐宁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情况很容易会发生,就是很容易就进入昏沉。
比如一个人平常靠抽烟在提神,现在要让你把那个烟戒掉、放下烟,在这个戒烟的期间,没有抽烟的时候,你很快就会无精打采、会昏沉,因为那个兴奋剂、麻醉剂、刺激剂渐渐减少,当没有的时候,你一下子没办法适应,就好像有些吸毒的人,他要靠一些毒品才能够兴奋、才很高兴、很快乐,但是那个副作用很大。现在来戒毒的时候,他会有一段期间很痛苦、很不能够适应,现在大家本来在欲界里面打滚,欲界里面有很多的兴奋剂、有很多的麻醉剂,现在要让你放下那些兴奋剂、麻醉剂,单纯的坐在禅堂,用单纯的方法来用功精进,你很自然、很容易进入昏沉的情况,所以这是修行过程很自然的现象,你不要排斥昏沉的现象,因为这是必经的过程。
请你用爱心、用耐心来包容它,有昏沉的现象是代表我们过去身心的疲惫,我们没有让心真的宁静下来,有昏沉的现象代表我们过去吃太多的兴奋剂、麻醉剂,我们没有让心回到单纯宁静的情况。今天的禅修正是要透过这样的殊胜因缘,而且透过大众的加持力量,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禅修,那一种精进力道没办法这么强的,大众的精进用功、大众的精进力量,会鼓励我们提起精神振作起来,就像一个戒烟的人,一个人要单独戒烟不容易,但是如果大众集体来奋斗,那一种互相勉励的力量会更大。
所以,真正最大的加持来自于学员们的精进用功,你们的精进用功会让其他的学员产生正面的效益,他们会看齐、会学习,也比较会有信心、有毅力,来突破昏沉的阶段、烦燥不安的阶段,请大家也用爱心来包容其他学员呈现一些烦燥不安的时候,或是有干扰到我们的时候,也请你用爱心来包容他们,彼此多体谅、相扶持,这是最好的加持。所以昏沉方面,你用爱心来接纳它,用一段期间让它慢慢的沉淀下来,没多久,这个昏沉就会消失。
6.问:容易昏沉打瞌睡,怎么办?
因为我们平常身心就是静不下来,就是一直冲动、一直的攀缘,你又静不下来,背后就是要有更多的刺激,为什么很多人静不下来?因为他内心没办法安祥,也不知道心要依归何处?所以他就继续不断的在攀缘,因为平常心没有宁静下来,导致我们的身心疲惫,所以现在来打坐的时候,就很容易会打瞌睡、很容易陷入昏沉,除了要用爱心、耐心来包容之外,再来,对治昏沉还有一招很有效果,就是如果真的要昏沉、想睡觉的时候,你不用挫折,你用爱心、耐心来包容它、接受它。
如果真的想睡的时候,你也正知明觉的进入睡觉,不是不可以睡,睡觉也是个卧禅,只是用打坐的方式来进入卧禅的境界,如果你内心一直在跟昏沉拉扯,觉得今天要精进用功,我七天里面一定要开悟,怎么可以昏沉呢?我不可以睡觉啊!然后当昏沉一起来的时候,你又在那里责备:别人坐的好像佛陀一样,一动也不动,而我却拚命在那里点头……,你一直很自责,当你越拉扯、越自责的时候,你昏沉的时段会越拉长,想睡又不好意思睡,昏沉又不敢让它昏沉,然后就不断的在那里拉拉扯扯、拉拉扯扯,结果怎么样呢?提不起、也放不下,你不断在那里拉扯、拉扯,禅修经过了一半,人家已经渐渐的安祥下来了,你还在那里:糟糕!别人都进入情况了,我却还没有……,你又会越慌乱。
所以,修行也要有大丈夫的气势,要能够提得起、放得下,不要提不起、也放不下,包括对昏沉、对打瞌睡也是一样,我敢做敢当,我敢在禅堂里面睡觉、敢做敢当,没关系!你就好好的睡。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好好安心的让它睡觉,本来我们安排的睡眠时间都已经够,但是因为在睡眠的时候,你又在那里打妄想,又在那里胡思乱想,没有好好睡觉,结果到禅堂里面又是在打妄想,又是在那里昏沉,但是没关系,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我敢做敢当啊!我精进用功,我也精进努力的睡觉,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真的昏沉的时候,你就用爱心来接纳它,所以前面三天有昏沉、有昏睡、打瞌睡的这种情况,我不会提醒你,也不会去摇醒你,但是到了第四天我就会,所以前面的三天是让你把身心慢慢安定下来,消除疲劳的一个阶段,如果没有消除你的疲劳、你的昏沉,后面你没办法进入的。昏沉是属于五盖之一,只要你有这五盖其中的昏沉盖还存在,你没办法进入后面的,所以前面的这几天,一方面是一个很拉扯、浮动不安的过程,没关系!就是用耐心来接纳它。
再来就是要能提、能放,身心放轻松,让这个昏沉能够早点消失,它会自然的很快消失,只要你睡饱、睡够,自然它就不会昏沉,所以对冶昏沉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的睡觉,在禅堂内不是不可以睡觉,可以,但是只要你精进用功,我睡觉是为了不必睡觉,我睡觉是为了对治昏沉,你就好好的去接纳它,接纳自己的丑陋、接纳自己的不足,我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所以这是对治昏沉的良方。
7.问:一打坐很容易打妄想,怎么办?如何对治呢?
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平常不觉察到内心怎么会这么多的妄想,一打坐的时候,就是妄想纷飞。师父告诉我们“出入息法”观出入息,很简单、很单纯,但是我们做起来没多久就被妄想拉着走,常常是想到九霄云外,当有所察觉之后,又已经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很不好意思,就赶快拉回来……,这都是在禅修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很多错误的观念就是想要设法要去打压妄念,或是想要设法去排斥它,很多人在修行过程的前几天,会修得很烦躁、很烦恼,觉得这个昏沉怎么比麦芽糖还更黏,甩都甩不掉,越甩黏得越多,所以会觉得修得很挫折,坐了好几天,怎么还是一样,一坐下来就是妄想,怎么都去除不了?师父告诉我们的方法,我有用啊!但是没多久,那个方法又被那些妄想打倒了。禅修的前几天,尤其是到第三天是不容易克服,内心拉扯最大的时候。
第二天、第三天是内心拉扯最大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过了第三天,到第四天就稳定下来了。妄想怎么处理呢?错误的方式是任你如何去对治它、压抑它,但是这个妄想是法界的一个现象,它也是一个众生,你要去除掉那些妄想,要用方法去对付那些妄想,就像说你不喜欢虚空中、天空中飘着乌云,当乌云来了,就认为:奇怪!我只喜欢看到白云,甚至晴朗的天空最好了,怎么……,至少白云过来就好了,乌云怎么可以乌云过来?我喜欢的正面过来就好,怎么可以有乌云过来?……
所以,你就会设法要持咒、要念佛,要用什么方法、就要搬出最高级的武器,甚至还拿出核子飞弹,要把那乌云射掉……。你要使出种种方法去对抗乌云,去对抗妄想、妄念,就像你用种种方法要去对抗乌云,你是白浪费体力、白浪费生命。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虚空不碍白云飞,虚空不碍乌云聚”,虚空不会阻碍白云飞,也不会阻碍乌云的聚集。如果你内心有无量的空,白云过来也好,就欣赏它;乌云过来也一样包容它、接纳它。不管是白云、乌云,在你的包容之下,在你无边无际的虚空里面,它也会成为法界的装饰品,也会成为庄严法界,这是从根本来治疗。
不要跟妄念对抗,只要你拉回来,回到当下,保持清醒明觉,用爱心、耐心接受过去的种种,活在当下,清醒明觉就好。活在当下、清醒明觉,就是用无量的虚空来包容过去,不要在那里跟它拉扯,不要在那里跟它抗拒,保持一个不迎不拒的心,内心很清楚、很明觉,回到当下、回到现在,继续再用功就好,也不要把它贴上一个标签:那个念头不好,那个乌云不好。
就是因为把它贴上不好的标签,你在抗拒它,后面的副作用、反弹力、拉扯力才更大、更久,如果不要去对抗它,就只要回来、接受过去,接受过去的妄想、接受过去的种种,现在就回到当下。也不要认为把它贴上一个标签,认为它不好,因为当你用不好的念头去对付它,贴上不好的标签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是含有微细的嗔心,而这个微细的嗔心,会引起现象的反弹力量,让你对付不完,会让你修个没完没了。
所以,修行不是在对抗那些妄想、念头,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觉。清醒明觉就像一个晴朗的天空,无边无际的虚空;清醒明觉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然后虚空它可以不碍白云飞、不碍乌云聚,而这些都可以庄严法界,只要你的心胸无量、保持明觉,它们真的可以庄严法界。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或违缘: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学佛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