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帕奥禅师答:他(她)可以受五戒或八戒,若修行的话也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但若他重新受戒,之前所犯的僧残罪依然有效,所以他必须实行别住或摩那埵两者,或者若不曾覆藏该罪的话则只实行摩那埵。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帕奥禅师答:他(她)可以受五戒或八戒,若修行的话也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但若他重新受戒,之前所犯的僧残罪依然有效,所以他必须实行别住或摩那埵两者,或者若不曾覆藏该罪的话则只实行摩那埵。
问:植物是否有情?含羞草有知觉,捕蝇草能引诱昆虫消食,似与动物无异,若属有情,则食素与食荤是舍牛食羊远庖厨之意?(何博元)答:含羞捕蝇等草,非有情也。情指心之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8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婚姻不顺,儿女不孝,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感到人生无望,很多人就去找算命先生看。问问他们自己什么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7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引言巴利经典中承认四个觉悟层次, 其中的初级层次称为入流(又译初果)。 走向入流的修持已经在这本学习指南的第一部分进行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坦尼沙罗尊者答:把你的禅定方式拿来仔细审视一下是有益的,既要检查你带入禅定的动机(是否是为了逃避日常现实?),也要检查你的具体修法。有些禅定修法,如果你没有适当的指导,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坦尼沙罗尊者答:怖畏有三种成分: 对危险的辨知,对面临该危险的虚弱感的辨知,以及逃脱的欲望。有些怖畏是明智的,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未脱老、病 、死,为将来不受苦迫的准备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坦尼沙罗尊者答:有两点必须牢记在心:(1)上座部佛教不是一件我们试图贩卖的商品。这是一套修练心智、达到灭苦的体系。这个传统曆经多少个世纪传了下来,是因为它行之有效。如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法增比丘答∶当一名佛教徒宣读了三遍皈依文后,成为一个佛教徒,他或她的责任是过着清净无害的生活,因此他或她须遵守五戒,这些戒条不是约束,而是自愿学习与奉守的戒条∶「我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法增比丘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法增比丘答∶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法增比丘答∶证悟到底有多快呢?根据阿含经上的记戴,确实有许多人,在听闻正法后,现见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悟初果)。也有些人在听闻正法后,不放逸住、专精思惟,很快就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法增比丘答∶杂念的生起是因为心不安于宁静,因为我们的心常随五个根门在转,这是平常时我们的事务太多太杂的关系。另一方面,饮食少吃一些高能量及煎炸的食物,少一些辛辣的调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法增比丘答∶在《杂阿含298经》中佛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过去),不知后际(未来),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内六处),不知于外(外六处),不知内外。不知业,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五戒的持守许多的在家人,因为害怕犯戒,不敢皈依持戒。若是不小心犯到,比如误杀了蚂蚁,若没动念杀它,恶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须对戒有了解。明白造恶业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1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一位良心大发现的真实自白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到满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两年前我做炸鸡鸭生意时的一段生涯,真的
早吃素时间:2025-09-10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问: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问: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见到客厅里有祖先遗照,就对信徒们说:你家祖先遗照的眼睛在转动, 客厅里不能挂祖先遗照,祖先会附身在遗照里,不去投胎转世。 请问禅师,过世的祖先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经中谈到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间。关于辟支佛呢?能否有两尊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帕奥禅师答:可以。正等正觉[1]的佛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可以有许多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间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 :结生心一生起时就有了生命,那时的名色是什么情况?是否也有性根十法聚、身十法聚等色聚?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 :你想知道吗?如果想知道,请实际地修行体验。当你修行到缘起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纯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罗汉吗?帕奥禅师答:是的,如果正确地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而修行的话,纯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罗汉。这种阿罗汉称为纯观行阿罗汉,通常他们必须从四界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癒,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後,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问:佛陀说:「心、佛、眾生,三无差别。」那麼為什麼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没有佛陀、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差别?帕奥禅师答:根据南传三藏,有两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帕奥禅师答:舍利子的大小有三种,即大小如一粒绿豆、半粒米或一粒芥子。颜色也有三种,即象牙色、珍珠色及金色。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帕奥禅师答:因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禅师在开示中曾经提到我们的菩萨过去世投生为狮王时,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掉落的果实所惊吓 ,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个森林里所有野兽恐怖。当时狮王则逐一地追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回中生死流转的福报?中国有一句话说:「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否有出家人会因为福报用尽或不足,而来生沦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为什幺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帕奥禅师答: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问: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槃,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在家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有许多的责任。他必须工作及照顾妻子儿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帕奥禅师答:在这里我要举例来说明。佛陀开示说:──「一切众生依靠食。」这里所谓的「食」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每个人都可以修禅吗?是否有不能修禅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禅,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却都没有禅相发生?这是不是因为业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帕奥禅师答:每个人都可以修禅。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未证得禅那的初学禅者如何修行慈心禅?帕奥禅师答:他应该先想像一个他敬爱且又与他同性的人的笑容,然后以下列四个方式向他散播慈爱:「愿此善者没有仇敌;愿此善者没有内心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释迦牟尼佛曾为诸阿罗汉授记:经过几劫后,将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罗汉因烦恼已断,不再受后有,等这期寿命穷尽时,就进入般涅槃。是否会因佛陀的授记而下生人间等,因为他的心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如何才能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帕奥禅师答: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你必须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包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问: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问:如何透过见、闻、觉、知来达到解脱?帕奥禅师答:如果你在见、闻、觉、知的时候能够照见究竟名色法,并且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那么你就可能达到解脱.返回帕奥禅师问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问 :考虑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龄时,是否应将出生前住胎的时间包括在内?帕奥禅师答 :是的,通常是九个月或十个月。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问 :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住」的人?帕奥禅师答 :根据南传三藏,此人不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但是如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认为只是以求享乐的心不能往生,必须有对整个轮回生起彻底如量的出离心。因此如果还起一丝贪心,就怀疑自己不能往生。有些人以为:以求享乐的心是不能往生的,必须要对整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3
问: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圣空法师:要不要?不要。先诵楞严咒,后学《楞严经》,这是佛教的。你要去看《楞严经》,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先诵楞严咒?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