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大禅师真有那么神?你走三步就能看出是否修行人?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恶行既已造成后,其业力不能够影响生命。在佛教的道德观里,是否存在一种“公平”的概念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你发现修持中的禅定那部分使生活的其余部分更糟(例如更不耐烦、发怒),是否停一段时间比较
坦尼沙罗尊者答:把你的禅定方式拿来仔细审视一下是有益的,既要检查你带入禅定的动机(是否是为了逃避日常现实?),也要检查你的具体修法。有些禅定修法,如果你没有适当的指导,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 怖畏的本质是什么? 是否有明智的怖畏? 怖畏是否总是关乎未来? 如果处在当下,是否会有怖畏?
坦尼沙罗尊者答:怖畏有三种成分: 对危险的辨知,对面临该危险的虚弱感的辨知,以及逃脱的欲望。有些怖畏是明智的,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未脱老、病 、死,为将来不受苦迫的准备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您对于如何促进西方人接受上座部佛教有何看法? 在《破碎的佛陀》一文中,您是否有所共见?
坦尼沙罗尊者答:有两点必须牢记在心:(1)上座部佛教不是一件我们试图贩卖的商品。这是一套修练心智、达到灭苦的体系。这个传统曆经多少个世纪传了下来,是因为它行之有效。如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1
-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9
-
善巧劝诫,前世做猪的老和尚
【原文】汪阁学晓园言:有一老僧过屠市,泫然流涕。或讶之。曰:“其说长矣。吾能记两世事。吾初世为屠人,年三十余死,魂为数人执缚去。冥官责以杀业至重,押赴转轮受恶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他(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
问: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帕奥禅师答:舍利子的大小有三种,即大小如一粒绿豆、半粒米或一粒芥子。颜色也有三种,即象牙色、珍珠色及金色。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是用什么方法?
问: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帕奥禅师答是否有特殊用意?
问: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帕奥禅师答:因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人与人之间尚有语言隔阂,何以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可以沟通?
问:禅师在开示中曾经提到我们的菩萨过去世投生为狮王时,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掉落的果实所惊吓 ,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个森林里所有野兽恐怖。当时狮王则逐一地追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考虑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龄时,是否应将出生前住胎的时间包括在内?
问 :考虑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龄时,是否应将出生前住胎的时间包括在内?帕奥禅师答 :是的,通常是九个月或十个月。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
问 :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住」的人?帕奥禅师答 :根据南传三藏,此人不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但是如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念西法师:以享乐的心求生西方极乐是否不能往生?
认为只是以求享乐的心不能往生,必须有对整个轮回生起彻底如量的出离心。因此如果还起一丝贪心,就怀疑自己不能往生。有些人以为:以求享乐的心是不能往生的,必须要对整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圣空法师: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
问: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圣空法师:要不要?不要。先诵楞严咒,后学《楞严经》,这是佛教的。你要去看《楞严经》,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先诵楞严咒?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说话困难是何因,前世谤佛乱骂人
有时,一个人可以说话,且可以好好的说话,顺意的说出他想说的话,从某个角度来看,毋宁是一种福气,因为对一个已经丧失说话能力,或说话困难痛苦的人来说,能够畅意的表达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23
-
本源法师:商人受持菩萨戒,生意是否会比以前更好?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如果做生意的人受持菩萨戒,生意是否会比以前更好呢?很多人对戒律有误解,觉得戒律是束缚我们的身心和自由。其实,菩萨的戒律是一种圆满的抱负,一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6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答: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求往生的过程也免不了有种种的情形。或者他的业力比较薄一点,身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9
-
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前世来生确实存在?
现在很多人天天念佛,能天天念佛是好事,但是光念佛还不够,要知道念佛的道理,佛陀究竟伟大在哪里?佛陀的智慧卓越在哪里?拿最常见的普度众生这四个字来说,真正学佛的人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8
-
宽见法师:养心二十四字
养心二十四字释宽见养护心性二十四字,超越生死离苦得乐: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注: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莫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3
-
宽见法师:闻思修
闻思修宽见法师有的人并不知道闻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闻佛法而闻佛法,为了舒服而闻佛法,为了感动而闻佛法。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被佛法感动,而是为了把佛法变成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3
-
宽见法师答:会背楞严咒,死时能带走?下一辈子还记得住吗?
弟子:会背楞严咒,死的时候能不能带走?就是说下一辈子还记得住吗?释宽见:你这一世会背楞严咒,你下一世要学楞严咒就会快一点,但是不是下一世还能完全记住?一般来讲记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3
-
宽见法师:做了很多的错事,一直觉得与其他有关系。
弟子:我做了很多的错事,我一直觉得与我爱人有关系,与我哥哥有关系。宽见法师:多疑啊。人就是这样的,没有学佛往往就是这样的,疑心重。听说过邻人丢斧的故事吗?有一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答:缺点跟了我多年,已经成了习惯,如何走出第一步
弟子:请师父慈悲开示,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我也想改正,但是这些缺点跟了我这么多年,已经化成了习惯,如何走出第一步呢?释宽见:现在就开始迈步!更多宽见法师佛教问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答:诵经时一点都不静,没质量。只管诵就可以?
宽见法师答:诵经的时候一点都不静,没有什么质量。只管诵就可以了吗?※※:我诵经的时候一点都不静,没有什么质量。释宽见:不要紧,你的呼吸有没有质量。※※:那我只管诵就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把早晚课诵的内容合在一起,在早晨念可以吗?
善士问: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晚课诵的内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这个时间可以吗?宽见法师答:一般在寺院里早课有早课的内容,晚课有晚课的内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答:家庭主妇怎么修行?
弟子问:我一般都在家做家务,也想发菩提心回向给众生,可是接触的都是家里的那点事,那点人,怎么修行? 宽见法师答:这有什么问题呐,你要出去买菜吗?买菜你看见谁了?你还能看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答:打坐时,呼吸是鼻吸嘴呼吗?为什么坐一会总是腰疼
宽见法师答:打坐时,呼吸是鼻吸嘴呼吗?为什么坐一会总是腰疼。※※: 请问师父,打坐时,呼吸是鼻吸嘴呼吗?为什么坐一会总是腰疼。释宽见:不一定,一般都是用鼻吸鼻呼。至于腰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
宽见法师答:丈夫什么都不管,在外面跟别人过,该怎么办
弟子:我孩子的父亲什么都不管,在外面跟别人过,我一个人又照顾孩子又照顾老太太,您说我该怎么办呢?走还是不走?宽见法师:学了佛法,就要学会对治的方法,怎样去选择?走,还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佛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究竟有何不同?
弟子: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弟子初闻佛法,不知佛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究竟有何不同?请师父开示如何出离生死,如何成佛?释宽见: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遇到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宽见法师答:遇到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自己身上能有什么问题啊?※※:师父曾经开示,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要从别人身上找问题。当弟子在遇到问题,去想师父的开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问: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宽见师父: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量佛菩萨。凡夫永远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朝三暮四,如果真的对一佛一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所谓的苦不过是心里的感受,和环境无关?
弟子:师父,我觉得住胎之苦并不算苦,只要心里不苦,境随心转,如果真心、菩提心乘愿再来,即使住胎很阴暗,环境很恶劣,心里也一样很坦然,住胎来利益众生,所谓的苦不过是心里的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
居士:请教个问题,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宽见法师:不讲第一,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哪个是第一因?这种讲法没有意义。居士: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炼心二十四字里头有个会欣赏,会欣赏就是随喜吧?
弟子: 炼心二十四字里头有个会欣赏,会欣赏就是随喜吧?释宽见:会欣赏不只是随喜。随喜是什么?你做得好,我替你高兴;会欣赏是什么?即使你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还是能发现你有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
大安法师:吃荤对诵经往生是否有影响
问: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但我不杀生,吃荤的日子做晚课,对诵经是否有影响,对临终往生是否也有影响?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吃十斋,十斋日吃素就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1
-
大安法师:如何看待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
问: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请问作为佛弟子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大安法师答:催眠术在西方由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1
-
宽见法师答:学佛要闻思,“思”是心意识吗?
弟子:学佛要闻思,思是心意识吗?宽见法师:思嘛,就是第六意识,思维嘛,这还不讲心意识,这个思就是指识、第六意识。用心意识学佛会不会影响觉悟?这个提法有问题啊。心意识包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0
-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1 不绮语的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1)——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七【原文】“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9
-
大安法师:《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修学否?大安法师答:目前教内广泛流行的《笔记本》一书,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19
-
佛经上说的各种富贵人前世的种种因果
《弥勒所问经》说:锦绣满箱却穿着布衣,金银满柜却吃着糟糠,可以安闲却一定要劳筋动骨,可以快乐却整天愁眉苦脸,这就是有福不能享。原因是由于他前世布施的时候不能发至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8
-
前世穿僧衣,今生总经理,有次到龙溪,两僧指天机
我的朋友李平,南阳市某公司的经理,深信佛法,为人善良,聪明过人。在一次闲聊中说了出他前世,是浙江省龙溪镇紫光寺住持的经过。从一个梦,到两个大法师在不同时间,不同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7
-
大愿法师:检验生命是否觉醒的标准是什么?
检验是否已经醒来的标准,其实就是《华严经净行品》上面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的一句话:对于一个生命已经觉醒过来的人,他能够做到无过失身语意业。无过失身语意业这七个字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这些你知道吗?24种动物在佛经中的神秘寓意
这些你知道吗?24种动物在佛经中的神秘寓意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象在佛教中是高贵的象征,常以象王来譬喻佛的举止如象中之王。龟,佛经常常以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