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明: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而民主时代的到来,自由程度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9
-
楼宇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摘要: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9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西安刘志强居士
答西安刘志强居士钟公恩师慈鉴:【元音上师批语:志强仁者:你的信由陈峰转来,你们能不畏艰苦,努力修法,实是不易。望好好用功,力求上进,圆证本来,完成修行的使命,亦幸甚矣。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7
-
达真堪布:万物都是无常的
达真堪布:万物都是无常的万物都是无常的。这些化石以前也都是一些树木,后来变成了化石;这些化石在若干年之后也会消失的。这就说明了无常的道理。我们的生命,包括我们的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7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鹤壁付运海居士
答鹤壁付运海居士…… 认识了鹤壁市同道齐志军,从而走上了正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先后阅读了《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楞严经》等几部经典佛经,终于找到了梦寐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智洪居士
答鹤壁智洪居士恭敬顶礼师尊: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师尊,弟子于正月二十六日 到苇泉山静居寺心密道场打七,原计划三个七,但行前考虑不周,与庙会时间相冲突,不得已于二月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通钱居士
答南通钱居士某某同学:10月3日来信收到。你是一个很有品德和智慧的人,所以对于一门学问的研究,很专心用功,非常难得。现将问题简复如下:1、在静坐中呼吸较粗,这是一定的过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
答连云港王凤城居士[据王居士抄录本整理,编者注]…… 突然一切消失,只剩了了灵知,此时即是定相初现,当知这个一切消失,妄想暂时脱落,但又灵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仁者的本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
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鸿老大德长者法座:五月二十日手教拜悉。此次辱蒙枉顾寒舍畅叙所怀,深感您老人仁厚慈祥,虚怀若谷,令人有高山仰止之赞叹。所赐佳作《心经体会》[后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
蔡礼旭:《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
经典里面事实上都把因果报应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其实《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今天种了这个好因,以后它会结好果。父母呼,应勿缓,是对父母的恭敬心,种下了这个因,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大安法师: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地之间。我们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4
-
一切吉凶祸福全是自己造的
平时能积德行善1迷惑颠倒的人只看眼前,不晓得将来果报可怕!我们要是真正看到前因后果,就不敢动一个妄念、不敢起一个恶念、不敢做坏事,为什么?因果通三世!2我们常常读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8
-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下)
纲丙无证果相┌智慧本具非可增节一 自性涅槃┤└非从外来何云得无智亦无得。(表解)┌成所作智┐┌一切智├妙观察智│┌智┼道种智┌┼平等性智├繁至七十余名智得┤└一切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6
-
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
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 这是关于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一段采访,在其回答记者关于信仰的问题中,陈表示尊崇佛教,因其赋予智慧及宽容。以下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3
-
黄念祖: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四】
【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尔。】诸佛成了佛,证了佛。信解行证,开始要信、信了之后如实的解,解了之后就实行,行了之后,最后是证。诸佛证什么?别无所证,全是证的众生的自性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静波法师 曾经亲见过一个人告诉别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女人……他还不说指男女,就说是专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
静波法师:空性是一切学佛人的最终归宿【经典原文】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恶行既已造成后,其业力不能够影响生命。在佛教的道德观里,是否存在一种“公平”的概念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宣化上人:电脑电视等现代科技产品都是魔的力量
宣化上人:电脑电视等现代科技产品都是魔的力量现在最大的妖怪就是电脑,这东西发明之后,将人弄得如废物,毫无用处,什么事都要求教于它。它把人“电”得麻木不仁,令人委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8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哲学
佛教与哲学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佛教与道德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的两大部派
佛教的两大部派一个真正的佛教修学者,不应该执着于任何宗派。佛陀入灭后数百年,已出现十八个不同的部派,有各自的不同观点。这些不同的部派,基本是因为对佛法有各自不同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佛教?
法增比丘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
法增比丘答∶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染发吗?
问: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吗?大安法师答:可不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这确实是一个普遍问题。菩萨戒对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站在佛教立场,一个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3
-
达照法师:一切善行都有相应的结果
经云: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君可饮尽,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8
-
妙祥法师:不明白缘起性空的人,所讲的一切善恶因果都是世间法,不是佛法
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记》上妙下祥法师讲述:◎修持八正道昨天讲到四圣谛,苦集灭道。在领悟四圣谛的时候,我们就迈向了涅槃之正道,当然这是最吉祥的了。下面讲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请帕奥禅师答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
问: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黄浦、闸北、静安三区举行佛教讲经交流会
黄浦、闸北、静安三区举行佛教讲经交流会为了弘扬佛法,引导正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弘法利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和发现佛教优秀讲经人才,在黄浦、闸北、静安三区民宗办的支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3
-
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
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黑龙江佛教界人士一行到长沙麓山寺考察 2014年9月25日上午,黑龙江省委统战部李岩部务委员,省委统战部民宗处谢军处长,黑龙江省宗教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2
-
宣化上人: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02
-
逸尘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逸尘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1
-
乘宗法师:菩萨都是被折磨出来的
菩萨都是被折磨出来的为什么菩萨能够观自在呢?因为观照现象显现存在的当下,了悟本质是空性的。所以面对现象的时候,心不会被束缚。我们现在是经常被自己的概念给束缚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8
-
大安法师:居士或高僧有能力超度亡人到极乐世界吗?
问:凡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忆佛念佛,以期命终之时蒙佛接引,而得往生极乐世界。然常听人言说,某某人死后,经某居士或高僧超度,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6
-
法清法师:如果什么都是上辈子决定了,这辈子是不是就没必要奋斗了?
请问:如果什么都是上辈子就决定了,那这辈子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奋斗了?法清法师:我们说,生下来就定了,只不过是说,你生下来带来了这些东西。那你这辈子如果不去努力,不去干,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2
-
杨红梅居士往生纪实
读诵杨红梅居士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在修行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并减少心中的疑惑,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和清明并减少心中的杂念。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怨
往生纪实时间:2025-08-22
-
居士往生送往生纪实
念诵居士往生送往生纪实能够让我们对佛学方面的知识得到增加,使我们在修行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并减少心中的疑惑。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怨恨和阴郁并减少邪念,使我们的
往生纪实时间:2025-08-22
-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四讲:念佛可以破除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
四十八愿 第四讲:念佛可以破除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讲解:纯祥法师“设我得佛”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就是愿成佛,成佛是为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为了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0
-
这九点足以说明,印度是佛教圣地
这九点足以说明,印度是佛教圣地佛教信奉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去印度朝圣,亲眼去看看佛陀诞生地。不光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佛陀诞生,成道在此,还有诸多的因素,让印度成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20
-
本源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
一提起佛教,在许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就是僧人的形象。实际上,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佛教徒中,大多数为在家居士。在家居士通过婚姻,建立家庭,既维系种族的繁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8
-
本源法师:佛教的觉是什么意思?
学佛就是要像佛一样成为一个觉者。这个觉里面,它又包含了很多意思。我们从它的字义来讲,觉察、觉悟。觉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现在不学佛,我们没有感到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8
-
本源法师:元宵节为什么要传灯?佛教为什么要传灯?
元宵佳节为什么要传灯?元宵节源于佛教,东汉明帝听说佛教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后来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8
-
本源法师:化太岁与佛教有关系吗?
化太岁与佛教有关系吗?化太岁与佛教没有半毛钱关系。化太岁不是佛法正行,若佛教四众弟子去化太岁,说明不信因果,改信太岁了,那就不是佛弟子了,也丧失了三皈戒体,需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8
-
果卿居士:创可贴、老虎钳的因果报应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先向四生六道。忏身恶业。经言。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而此身者。众苦之本。三途剧报。皆由身得。未见他作我受。我作他受。自作其因。自受其果。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8
-
佛教往生纪实灿
念诵佛教往生纪实灿能够让我们对佛教发展史和传承有更多方面了解,使我们在修行佛学法门时变得更加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阴郁,使我们的内心
往生纪实时间:2025-08-17
-
本源法师:佛教为什么不让喝酒_佛陀为什么要制定酒戒
酒是粮食做的,为什么不能喝呢?有很多人觉得喝酒不是犯法,也不伤害别人,为什么佛陀要制定酒戒呢?酒戒属于遮戒,不属于性戒,但是人喝了酒以后,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