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大愿法师:修心转境的第二个入手之处——三心不可得

汉传人物 2025-07-09

我们来看修心转境的第二个入手之处三心不可得,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未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出自。《金刚经》。是针对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想蕴受蕴"行蕴来说的。

过去心不可得是说不要活在想蕴里面。我们很喜欢调动过去所学的知识来给现在的事物作价值判断,我们学习很多知识,把它们记下来、累积起来,当遇到现在的人和事的时候,就调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解读它们、分析它们。我们虽然能够认识、解读、分析现在这个事物,但是其他东西我们就看不见了,我们和世界的对立就这样产生了。这就叫一叶障目, 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的心总是执著于过去,为过去的一切感到追悔。比如感觉以前某件事情做错了,不停地回顾之前的错误,认为自己当时太笨,根本没有想清楚,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切可以重来,那么绝对不会犯当时的错误。这种追悔有意义吗?当然没有。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为过去的一切感到遗憾,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徒增伤感罢了。

所以,我们要超越想蕴,不活在过去。

现在心不可得是说要在受蕴里面修行。现在心是当下的感受,只有活在当下,才不会抱怨、沮丧,才不会担心、忧虑,患得患失。

不过,连当下的感受和情绪我们也不可以执著。一切感受可以归纳为苦、乐、忧、喜、舍这五种,苦、乐是生理感受,忧、喜是心理感受,舍是不苦不乐的中庸状态。为什么凡夫众生活得这么焦躁,这么累?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太执著于眼下的感受,所以,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让他们紧张、不安。

因此,现在心不可得就是超越受蕴,不执著于当下的一切感受。

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超越行蕴,不活在未来。

我们总喜欢给未来作种种规划,我们成天疲于奔命,蝇营狗苟,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明天变得更好。而事实上,过多地妄想未来,不仅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还会让我们的心充满恐惧和焦虑,让我们前行的步伐越来越沉重。

所以,我们不要活在对未来的设计和空想里。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过去心不可得是不被过去的我绊倒,如果我们执著于过去的经验,它就会像绊脚石一样让我们摔跟头。

为什么很多人会失败?一则是因为他们被过去的失败吓住了,再也不敢前行;二则是因为他们老是执著于过去成功的经验,丧失了再次成功的能力。大家都熟悉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但是,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如果你们对成功产生了执著,那么成功也会变成失败之母。如果你们执著于过去的经验,活在过去的思维里,即使环境变了,形势变了,资源变了,也还是用过去的老套路来套现在的新事物,那么就会像成语刻舟求剑的主人公一样遭遇失败,闹出愚蠢的笑话。

现在心不可得是不被现在的我累倒,不执著于当下,不执著干现在的事情和感受。如果执著于当下的事情,就会觉得现在的境遇不如意、不圆满,就会生出种种烦恼。

未来心不可得是不被未来的我吓倒。凡事着手去做就对了,不要老是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等到一切都想透了,一切条件都具备再去做,时机早就过去了。

所以,我们应该不活在过去、不活在未来、不执著于当下。无住而住,我们的心就能无悔、无惧、无忧、无怨,就能马上将凡夫心转化为圣者的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是禅的智慧向我们作的最高、最有价值的开示。让我们一起深入地领会一下这三心对我们现实人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原标题:大愿法师三心不可得

转自微信公众号:怀化洪江药王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