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瑞法师:从轮回里来,可以不向轮回里去
只有一个知道念死的人,才能够真正生起来修道了生死的心。从轮回里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向轮回去。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大众聚会,来了一位十六岁的女孩。她是一个纺织女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修行就在转念之间
修行就在转念之间。如果能用智慧转得了贪念、嗔念、愚痴的念,我慢、嫉妒、障碍的念,那我们将会一步步走向涅槃。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的心达到真正的寂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佛_归依佛的三点原因
佛是一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自觉是约自己已经觉悟而言,觉他是指帮助他人觉悟,觉行圆满是自觉和觉他都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境地。凡夫迷而不觉;声闻、缘觉二乘人只是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
有一则吕洞宾试秀才的传说,揭示了众生惟得多求的本性。话说吕洞宾有一天想要试试众生的根机,看看是否堪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翁来到人间,游化各方。走着走着遇到了一个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善用其“心”,只用好心,不用坏心
《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净行品》,其中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怎样用心修行,文殊菩萨就告诉他: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说,只要你好好用这颗心,就会获得一切胜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八关斋戒的解释_八关斋戒的内容_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大家知道,佛临灭度时,留给我们的遗教是: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从佛的这段叮嘱可以看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念佛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条路
大磬一响 警觉无常 一息不来 汝去何方进来念佛堂,就是考自己的功夫。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念起来?你念不起来,还有很多人帮你念。如果我们念佛堂有三百人,二百九十九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反省自己的心 从三皈五戒来好好地做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觉得我很了不起?自已的心念是最清楚的。慢慢把佛法的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每日三省吾身,善于保护自己
我们还不是圣贤之人,也许会有意无意犯错误,时不时地生烦恼,因此每日须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三省吾身。每晚临睡之前,作一个反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过失,是否起烦恼。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寺庙,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比如说:和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等等。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关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依靠三宝
法句经: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能不成就。许多人都对密法很好奇。其实我们在坐的几百人,若心志相同,同诵一句咒,或一部经、一句佛号,然后都专注于回向一件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如瑞法师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于行的方面,一般人都是比较忽视的。之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当精进
修行当精进如瑞法师二祖雪地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只是对他说:“你要安心,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言下就悟了。我们学了很多,也可以说一直在修,为什么到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道人生
修道人生如瑞法师茶话会的时候,我给大家说了一首偈:一杯清茶明心性,禅茶一味话人生。苦空无常善用心,念念佛道人中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其中的意义还是蛮深的。一杯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要诀
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开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没有入得其门。要说三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寻求真正的快乐
寻求真正的快乐如瑞法师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出家人是贪求佛法而不满足。所以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学得还不够等等。时间不够用,就要争分夺秒;佛法学得不够,就要努力地去学去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举眼向上
举眼向上如瑞法师法句经·婆罗门品: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无家无欲者,是谓婆罗门。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发心来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提升自己
从生活中提升自己如瑞法师现在各个部都在打扫卫生,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把这颗心用上。清扫房间的同时,也要想到把这颗心打扫清净。人很怪,同样几个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莲池大师:出自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的莲池大师自知录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
如瑞法师;开示
有些人老埋怨:“你看那个人作恶多端,但是人家现在就有钱花,花也花不完。你说我一天辛辛苦苦,又善良又做好事,一天穷得当当当!”实际那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以前修的善业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
如瑞法师: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
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如瑞法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印度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所以人们都不敢去那里去弘法。那里,久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2
-
英文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栴檀恭誦
Namo Fundamental Teacher Shakyamuni BuddhaThe unsurpassed, profound, and wonderful Dharma,Is difficult to encounter in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eons,I now see an
仁慧草堂时间:2024-03-27
-
静权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静权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静权法师讲述·倪宏证记录 了然法师参校·倪正和成文法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合本流通序 净土法门,自古迄今,著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
出自内心深处的爱,不是负担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前往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8
-
现代词汇,竟有如此多出自佛教
佛教作为一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宗教信仰的文化,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现在所经
藏传佛教宁玛巴时间:2021-11-08
-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否?我在旁有所触动:有福知福须培福,自忖德行懂惜福,福
如瑞法师时间:2021-03-29
-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家一份诚挚的祝福:己去诸事无挂碍,今来书多用心读。古大德说过,心如明镜,物来不迎,物
如瑞法师时间:2021-01-04
-
如瑞法师:修行就从生活中开始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爱吃,不好的不吃。爱吃是贪心,不爱吃是瞋心,不好不坏是愚痴心。寺庙过堂,师父们正身端坐,先做五观:“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8
-
如瑞法师: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境缘或喜或忧,内心充满自在宁静,没有贪嗔痴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3
-
如瑞法师: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大智度论》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21
-
如瑞法师:高境界由低境界来 不担小责难挑大任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重后世,知道三恶道苦,产生怖畏,而努力行善;中士夫修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18
-
如瑞法师:赚钱光有本事还不够 还得有福报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我们的身体,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更不要说去做不好的事情;我们的语言,在这样一个班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20
-
如瑞法师:戒酒能换来吉祥
文:如瑞法师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杀盗淫妄等一切邪行都必须禁止;不放纵性情,克制自己不饮酒,培养美德坚定不移,这是最吉祥的。邪行须禁止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24
-
众生所有的痛苦出自于坚固执着
我们拜佛的人,就应当参究最究竟义,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念佛、吃素、放生、戒杀、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我们应当往无上大涅槃挺进,这个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一切众生所有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6-02-20
-
如瑞法师:害怕骷髅吗?别忘了你自己就有一具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28
-
如瑞法师:寿命只剩3个月的她朝拜五台山时对我说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12
-
如瑞法师:人刚死亡的时候神识会发生什么变化?
法师简介: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28
-
如瑞法师:是否烧高香就福报大?
供香的功德与价格并没有关系文:如瑞法师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高、多贵并没有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02
-
如瑞法师:怎样“吃”出功德?
吃饭亦是修行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中就越会应用。例如吃饭,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这里面就会有差别。 从表相上说,出家人用钵吃饭,吃饭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16
-
如瑞法师:谁主宰了我们的人生?
勇敢地面对 智慧地看破生生死死都是我们自己在自编自导自演,演得非常投入。那你们是否了解在六道轮回里面,谁在主宰我们?没有人在主宰。只要你有个执取的我,你就有你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05
-
如瑞法师:你知道自己的烦恼是从哪儿来的吗?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06
-
如瑞法师:修行却在平常中
修行却在平常中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有佛法,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我刚才来观堂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07
-
如瑞法师:降伏自心的秘诀
降伏自心的秘诀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还会烦烦恼恼,不能够降伏自心呢?其中的原因,我觉得不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08
-
如瑞法师:踏上五台山的人与文殊菩萨因缘深厚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由此,能来到五台山,长住短住,乃至于来一天,这
佛教故事时间:2016-09-27
-
如瑞法师:跟别人相处时 你是争胜还是包容?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世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久久地练习。因为无始劫来,我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5
-
如瑞法师:劝一个人信佛 社会上就会少一个坏人
存善念 做善事我们为什么要尽量去转化一个恶人,让他变成一个善人呢?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地球,从科学上来讲有青年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地球也会坏的,因为它也是无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9
-
如瑞法师:孝顺的利益
劝导父母信佛,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孝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万行,亦是以孝为宗。在佛教里,子女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07
-
如瑞法师:凡夫修行的方法就是学会转念
学佛给我们带来的这份解脱自在的法喜,我们一定不能独吞。我们是不是能够发慈悲心来利益家人、亲戚朋友乃至社会上有机缘相遇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真正地能够以诚心供养三宝,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07
-
如瑞法师:佛法的智慧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爱吃,不好的不吃。爱吃是贪心,不爱吃是瞋心,不好不坏是愚痴心。寺庙过堂,师父们正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16
-
如瑞法师: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福慧双修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