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就是大乘圆顿之法。有人觉得你念佛求往生,这是自了汉,是小乘的心态,不是大乘菩萨所为,一个大乘菩萨应该要在这个苦难的地方,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啦,哪能自己求安乐,去离开这个世间呢。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要有智慧来辨识。要知道念佛法门求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普度众生。这一念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菩萨的心。
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能唱高调的,现在我们是烦恼具足,我们要在这个世间去度众生,那到底是自己去度众生,还是众生把我们度去了?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啊!就好像我们有缘的亲戚啊,朋友啊,这些众生掉在水里去了。同时有两个人都感觉到,跟自己很有缘分,都想救他们,这两个人都不会游泳,不识水性。有个慈悲心很切的,看到自己有缘的人在水里面挣扎,他自己悲心很切“扑通”一下,他就跳下去去救,殊不知,他自己不会游泳。那个在水里面的人,一看有人来了,就紧紧地把他抓住,这样两个人同归于尽,都沉下去了。那另外一个很有智慧,尽管他很想救他,但是他知道自己救不上来,赶紧去那另外一个地方,撑一条船来救他。既可把水里面的人救上来,自己也不会淹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就是找到一条船啊,这才是智慧呀。所以,龙树菩萨说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菩萨,要在这个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不可能的。
净土宗有一位大德,也是律宗的祖师,灵芝元照律师,他在早年,也是发心很大的,认为与其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十二大劫不能开放,倒不如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救度苦难的众生。所以,他对念佛往生不感兴趣。结果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一切治疗也不见效果,神识迷茫啊,不能做主。等到病情康复之后,才突然觉悟自己以前的过失,因此悲泣感伤,内心深深地自我苛责。这次经历让他觉悟了,虽然有救助众生的大心,然而自己的能力不够啊!所以他从那开始,对念佛往生法门就一往情深。教在律宗,行在弥陀。以后三十多年对念佛法门,那是孜孜不倦,成就往生大业。所以念佛往生一法就是大乘行门。
在解门当中,先从净土五经一论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入手,在解门当中建立一个正信正知正见,把信根牢牢地扎根下来,令其产生信心的力量,不受一切其他的见解和法门的动摇。
最后一句是劝进行者。就是我们闻信了念佛法门,知道了念佛的好处,要把这个法门广而告之,要做阿弥陀佛的使者。我们自己这盏内心的信心的明灯点亮,也要令一切众生,这个信心的智慧的火炬点亮,无尽灯,自信教人信,是名报佛恩。我们如何报答佛的恩德,就是宏扬念佛法门,令有缘的众生都能相信念佛法门,都能信愿持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就一个众生往生,就等于一个众生成佛啊,这叫真报佛恩啦!这个众生成佛了,他又辗转他方世界去救无量无边的众生了。
劝进行者的方法是很多的,自己啊,通过修行,跟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只要能够接受的人,你都可以主动地跟他说一说,或者把有关这方面的经书提供给他啊,这是自己来说。有的时候,你可是提供一个讲经的场所,请这些能够相信念佛法门,有念佛经验的法师来讲,当然有大德居士讲得好,也可以讲一讲。然后,我们能够流通佛书,能够流通有正知见的磁带光盘,念佛机,等等,广而发送啊。这些都属于劝进行者的范围。
现在众生是很苦啊,他在这种生活的忙碌当中,快节奏的市场经济当中,有时候活得很无奈,心里非常空虚啊!每个众生内心,都有一种想离开那种烦恼重重尘缘俗世的心,但往往他没有这个缘分啊。我们要给众生提供这样的缘分,把佛法的甘露,提供给他。他是不是能相信,这要看缘分,不一定我们,跟他一讲,他就相信,这不容易。但是你跟他讲了之后,或者在一个特定的时候,他就试一试了。所以我们,像在生死大海当中,把这个网啊,撒得很开,撒得很开——总能捕几条鱼出来。
印祖当年弘法时,印送了几百万册佛书,有人就当着印祖面赞叹:哎呀,印光大师,您印了这么多书,功德无量啊,要度很多众生啊!印祖当时说:你不要这么赞叹啊,我知道这些佛书,一千本发出去,不可能有几个人能看,一万本发出去,也大概只有三五个人会相信,但相信之后还要真修实干的那都是很少的,寥寥无几,比例不高的。所以,我们印了很多经书,发放了很多磁带,你看看,他会整整齐齐,崭崭新新地放在书柜上,他不看啦,作为摆设。人家来了,哎,你看他,他有很多佛书,他也觉得比较有点品味。实际上,他有时候看看,他喜欢听点磁带,搞点机锋转语,有时候等他在餐桌上,或者同学聚会的时候,能够说一说,觉得自己很高雅。真把佛法马上落实在自己行为当中,真修实干的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净土,这种一往情深的人,很难得啊。偶尔能碰到几个,则是人中芬陀利华,那真是人种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种最胜人啦!善导大师这样赞叹,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很多人学佛,为了一种娱乐的心情啊。但,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接引他。他一开始可能带着漫不经心,想了解一下或者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对生活做点点缀,也没有关系。只要他跟念佛法门结上缘分,这句六字洪名打到他的内心去,像金刚种子,它永远不会消失。在某个时候,被一种苦难或者某一种机缘,就把这种子激发出来了,他就开始真修实干了,也有这个现象啊。
我们凡夫的知见都是迷惑颠倒的,在这个世间,你要度众生,发心是很好,烦恼很重啊。就好像这一大块很厚的冰,我们手上一小杯的热水想把这个冰融化,你浇过去,好像这一小块融化了一点,谁知道,过了一会,反而这个冰结得更高了。我们能起什么作用?现在我们尽管在这里弘法也好,想发点心,但是人家一看,你这个人,又没有智慧,又没有福德,又没有神通,就对我们很难产生信心。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有教无果的时代啊。你看古人,那些高僧大德,你说你不相信吧,拿个水过来,持点咒,这个莲华出来了,再弄一弄,一条龙就出来了,再祈祷七天,这个盘子里面一颗舍利子出来了。如果别人叫我们这么做,我们怎么办?康僧会当时跟孙权就打赌啊,孙权不相信说,七天如果不能出现舍利,那就要砍头的。如果出现了舍利,就给你建寺院了。他们这些古来的三藏法师,有些证果的圣人,他在中土弘扬的时候,他真有点神通感应出来。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怎么办?劝进行者,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做阿弥陀佛的使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来转达,做宣传员,这总可以嘛!
气的根本在丹田从丹田发出来,这是气的根本,这气是源源不断的。◎宣化上人我们人无论念经、念佛、诵咒,都要会用气力。这气力怎样用呢?这股气要从丹田发出去;回来也要送到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7
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行心,这就够了。所以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7
拜阿弥陀佛能够让我们的罪孽和魔难得到消减,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并早日修成正果并脱离苦海,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怨恨,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纯净,而且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25
曾经读诵、受持、书写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人,可以看见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之中。西方极乐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所有的人都是莲华化生;华开见佛,即蒙阿弥陀佛为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4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之后,我们怎么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老实念佛啊!是不是?但我们往往就老实不了。这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大安法师:不可以极端之心念佛和求佛接引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居士: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如果是横死,比如车祸、落水、喝药都不能往生,请法师开示。法师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他平时有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不妨碍往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的所谓痴呆,都是属于心意识的范围,或者反应迟钝,或者认不出人,或者思维紊乱,或者语言有障碍等等,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居士: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大安法师:“法门无量誓愿学” 出自菩萨四弘誓愿,四弘誓愿乃从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大安法师开示:在印光大师78岁那年,梦庵居士,到报国寺去见他,请教了一个问题:这是他当地发生的一个真实的事情。那里曾经发生了一个车祸。客车里坐了四十几个人,司机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念佛人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并在上面写你的名字。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造新罪念佛能往生否问: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重重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九分时间念佛一分时间看经居士: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法师: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了就往生不了。那就:它容易是容易,易如反掌;难——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智慧观照娑婆世界的一切的景物,一切的有为法,一切的恩恩怨怨,财色名食睡是那样的虚幻,那样的无常和痛苦。所以一个般若智慧甚深的人,他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随佛往生等,古往今来的事例,不胜枚举。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这确实不可思议。从不可思议层面来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问: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大安法师: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会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小人心行,绝对现生折福折寿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来保存自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众生的事情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第二十九受经普得智辩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若我成佛时,凡能生到我刹土的菩萨,或受持读诵经法,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0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0
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十三位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大安法师】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确立这两个参照系是有这么一个用意,念佛法门是佛教当中的特别法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19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微尘刹土一切诸佛都会称扬赞叹我名号的功德,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19
大安法师:两土苦乐交互观照原 文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19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修行和生活净土法门虽然是有很终极的出世间的关怀,但是它是不离开世间法的,实际上他是能够帮助世间法的,所以净土法门为什么讲净业三福?是你首先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19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缘。因缘改变了,果报也会转变。佛法讲的因果律是活泼泼的,和看相、算命讲的“宿命论”、“铁板数”完全不同。佛法认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8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龙德村的李侯,非常敬仰善昭禅师,三番两次表示要善昭禅师至承天寺当住持,禅师厌烦俗务,但使者苦苦哀求,不得已就考问众弟子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而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2
问:藏传佛教之中的阿弥陀佛,和汉传佛教之中的阿弥陀佛身色不一样,这是为什么?答: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所化众生的根机和意乐千差万别,所以佛陀才会显
恩师答疑时间:2025-03-12
念佛平时要精勤,临命终时才有用。所谓精勤,就是随缘随力,记起来就念。不可以高兴了,念得很用功;不高兴,就放下了。一曝十寒,要不得。临命终时,我们业障深重,恐怕免不了有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3
这十大佛教经典,非常适合我们初期学佛的人!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02
如何超度祖先【引言】我们祭拜祖先时,必须观想自己,引领来受供的祖先及冤亲债主一起拜佛、诵经、念咒,并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的功德最大,我们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死死生生,不知改头换脸了多少次,我们自己丝毫做不了主,被业力牵着跑。我们是谁呢?就是本有佛性。业障是谁呢?就是我们的伙计。伙计是一起开有限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①。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②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大安法师:法忍和生忍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这个忍为什么称为忍辱?因为人最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