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佛与忏悔业障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
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来讲:
1.忏悔业障的释义
《华严经》中本来是「忏除业障」,可是我们现在每日做早课时,都是念「忏悔业障」。以此先解「忏悔」二字,「忏」是梵语,「悔」是华言,这有二种意义:一者梵语忏摩,华言悔过,是即翻译梵语之忏摩,为华言之悔过。二者忏悔乃梵华并举之词,是乃一半梵语,一半华言。忏即陈露先罪,即是恭对佛前,陈说发露先前所作之罪,要把自己的罪过,统统说出来,不得隐藏,这就是忏摩。悔即改往修来,对于往昔所造的罪过,必须真实悔改;于未来的善法,一定精进修行,这就是悔过。所谓「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方合忏悔之义。
再解「业障」二字,业有三种:一者善业,二者恶业,三者不动业。业障之业,即是恶业,以恶业能障人天善法,能障出世圣道,故名业障。障亦有三种:一者烦恼障,即是无明。二者业障,即是五逆十恶。三者报障,即是地狱、饿鬼、畜生之果报。为甚么不忏悔烦恼障、果报障,而但忏悔业障呢?这有二种意义:一者业力甚大,故须先忏。烦恼障潜伏力弱,故后忏之。至于报障,已竟结成恶果,只有受报,无法忏除了。二者忏悔业障,即是忏悔三障,以烦恼障如种子,业障如水土,报障如果实。忏悔业障,犹如去其水土之缘,则烦恼种子自然干枯,恶报果实亦自无法生出,是则但能把业障忏悔清净,则三障悉皆捐除了。
上来已经把忏悔业障的大意,说明白了,现在再把十种恶业多说几句: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凡夫是「畏果不畏因」的,恶果尚未现前,即不能生起怖畏之心。怖畏恶道之心不生,如何能发心真实忏悔?然而三恶道的果报,乃属于未来之事。未来之事,尚未现前,是故不易令愚痴浅见之凡夫生起怖畏。可是我们都是人类,人类的众生,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就看得见的果报,以推过去之业因,则容易引起信仰之心,生出怖畏之念了。
我们都是人,都是父母所生,为甚么所受的果报不一样呢?这就是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现且不谈善报善因,但说恶报恶因。
招感恶报之恶因,大别有十种,即是身口意所造之十种恶业。于中「杀生」之罪,先堕地狱受苦。地狱之苦受完了,再堕畜生。畜生之苦受完了,再堕饿鬼。饿鬼之苦受完了,方得转世为人。虽然生于人中,尚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这都是看得见的事实。比方说有一富贵人家,只有一个儿子,这位独生子,一定有福好享,可是他偏偏短命死了!这就是前生前世造了杀生之业的缘故。又如一位大财主,富有多金,正好享受荣华之乐,可是他偏偏身弱多病,虽有五欲之乐而不能享受,这亦是前生前世造了杀生之业的缘故。第二「偷盗」之罪,先堕三恶道受苦。三恶道的苦受完了,方得转世为人。虽然生于人中,尚得二种果报:一者常受贫穷之苦,二者虽有钱财而不得自在使用。第三「邪淫」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的眷属。以上三种,属于身业,应当忏悔。第四「妄语」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诽谤,二者常受他人诳骗。第五「两舌」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敝恶。第六「恶口」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第七「绮语」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无人信受,二者语不明了。以上四种,属于口业,应当忏悔。第八「贪欲」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第九「瞋恚」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恼害。第十「邪见」之罪,先堕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于邪见之家,二者其心谄曲不直。以上三种,属于意业,应当忏悔。
总上十种恶业,所受的果报,虽只有二十种,但这是大概分别的。若是详细分别,实有无量无边的果报。这些果报,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或为他人所遭遇,或为自身所亲受。我辈凡夫,不明因果之理,遇到不如意的事,常常怨天尤人,真是恶人增恶,罪上加罪!明白佛理的人,一心忏悔尚恐来不及,又何敢怨天尤人呢?
话得说回来,上面所说的果报,乃是由三恶道出来,转生于人道,所受的「余报」,与三恶道的果报比较起来,真是微不足道了。要是堕到地狱里,其受苦之多,所谓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其时间之长,动辄论「劫」,真不知何日何时方能出来?何况从地狱里出来,复堕畜生。从畜生里出来,更堕饿鬼,又不知经过多少劫?真是「一失人身,万劫不复!」那里容许我们粗心胆大而不赶快忏悔呢?
以上所讲的话,乃是就因果的事实论的。现在再将造罪的心理分析一下,以便「罪从心起将心忏」。
人是善道的众生,怎么会不信因果,广造诸恶的呢?乃是由心理上渐渐变坏的。从微至着,分为十个阶段来说:
一者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不知身体是四大假合的,妄计人我之相。既把这个身体,认为是我自己,于是就要为这身体贪图享受,一切罪过皆由此一念「身见」而起。
二者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内心之中,本已具有贪欲之烦恼,外面又遇到恶友的诱惑,于是执着我见之心倍加隆盛。
三者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内外恶缘,既已具足,即能内灭善心,外灭善事。不但自己不肯做善事,就是看见别人做善事,亦不欢喜。
四者纵恣三业,无恶不为。既不喜作善,则好作恶,于是放纵身口意,无恶不造了。
五者事虽不广,恶心徧布。如好猎者,于万般禽兽,总带杀心!又如贪财之人,举世资财,无一不要!虽然事实上未必尽遂其意,而其杀生贪财之心,实常徧布一切处所。
六者恶心相续,昼夜不断。既无善心,则全是恶心,于是无时不想作恶。
七者覆讳过失,不欲人知。虽然无时无处不在作恶,可是不愿他人知道。
八者虏扈抵突,不畏恶道。虏掠拔扈,粗野横暴,抵触唐突,冒犯圣贤,毫无畏惧恶道之念。犹如疯犬,不易驯服。
九者无惭无愧,不惧凡圣。前面讲作恶不欲人知,是尚有惭愧之心。至此则廉耻之心丧尽,不但不怕天、不怕人,连佛菩萨亦复不怕了!
十者拨无因果,作一阐提。梵语「一阐提」,华言断善根。因果报应之理,一概不信。恣意作恶,方能称心。犹如粪蛆,好乐厕所。由此十种恶心,昏迷颠倒,广造罪恶,永处恶道了。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
第一要明信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丝毫不错。虽然现在作恶的人,尚未见其受到恶报,那只是因缘未熟而已。经云:「假使满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没有造了业不受报的,亦没有自己造业他人受报的,精识善恶,不生疑惑,是为明信因果。以此明信因果之心,破除第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之心。
第二要自愧克责。设若放逸心一动,急当自己克责自己:「鄙恶罪人,不知修善,无羞无耻,犹如畜生。」再想到天见我屏处造罪,是故于天生惭;人见我显处造罪,是故于人生愧。以此自愧克责之心,破除第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之心。
第三要怖畏恶道。修行的人,当自思惟:「人命无常,过于转烛。一息不还,千载常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波深,船筏安寄,岂可坐待堕落?又《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思惟至此,怖心自生。怖心生时,如履汤火!虽有五欲六尘之境,亦不暇贪染了。以此怖畏恶道之心,破除第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之心。
第四要不覆瑕疵。若有罪过,恭对佛像,尽情发露。发露罪过,犹如吐毒!倘若覆藏罪过,不肯发露者,犹如隐处有痈,覆讳不治,则致于死。以此不覆瑕疵之心,破除第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之心。
第五要断相续心。既然发心忏悔,必须断除作恶的相续心。即是忏悔之后,誓不再犯!以此断相续心,破除第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之心。
第六要发菩提心,以前因为愚痴不觉,故徧一切处恼害有情。今发觉心,应当徧一切处利益有情。以此发菩提心,破除第五事虽不广恶心徧布之心。
第七要修功补过。昔因恶身口意,造诸罪过。今以善身口意,修诸功德。以此修功补过之心,破除第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之心。
第八要守护正法。人能弘道,法藉人传。人在法存,人亡法灭。故正法须得人护。以此守护正法之心,破除第三灭善心事不喜他善之心。
第九要念十方佛。昔因狎近恶友,信受其言,作诸恶事。今念十方佛,为我作导师,修诸善法。以此念佛之心,破除第九外遇恶缘我心增盛之心。
第十要观罪性空。观诸罪过,从因缘生,其性本空。以罪性本空,方能忏除。倘若罪性不空,则虽忏亦不能除灭了。以此观罪性空之心,破除第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之心。
所破者是十种恶心,是顺生死之心。能破者是十种善心,是逆生死之心。明了此等善恶之心,进修忏悔无罪不灭了。
2.忏悔业障的利益
忏悔业障的利益太大了,能以灭除三障,能得依正具足。前面已经讲过:烦恼障犹如种子,业障犹如水土,报障犹如果实。只要把业障忏除了,烦恼种子得不到业水之滋润,自然干枯。业障是因,报障是果;因既不生,果亦自灭。所以忏悔的虽只是业障,而结果是三障完全除灭,这就是忏悔业障的利益。至于得到依止具足的利益,则有二种解释:依是依报,即是衣食住等。正是正报,即是身体。在未成佛之前的「因位」中,生生世世,身相庄严,衣食丰裕。在成佛的「果位」上,正报则相好圆满,依报则珍宝严饰,这都是忏悔业障所得到的利益。我们再把本段的经文念一遍,看看还有甚么利益?
经云:「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徧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即是忏悔业障所得的利益。严持净戒,能生一切功德。但是有业障的人,虽欲严持净戒,而不能「恒」常安「住」于净戒之中,亦就是不能恒常安住于一切功德之中。比方说:有贪欲业障的人,则将因贪欲而犯戒。有瞋恚业障的人,则将因瞋恚而犯戒。净戒既不能恒住,一切功德得而复失,岂不可惜?是以有志严持净戒者,必须诚心忏悔业障,方能得到恒常安住一切功德的利益。
3.念佛与忏悔业障
有人说: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何必还要忏悔业障呢?说这种话的人,是不知道业障的厉害!经云:「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有业障的人,虽欲念佛而不可能,又遑论一心。例如有人在贫困之时,颇肯念佛。一旦升官发财了,佛也不念了。这就是被贪欲之「业」「障」住了。又如有人发心来打念佛七,不跟这个莲友闹意见,就跟那个莲友吵架,结果自己把自己「气」走了,佛也不念了。这就是被瞋恚之「业」「障」住了。所以发愿念佛的人,必须诚心忏悔业障。
在念佛七中,每天做晚课时,要跪念《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这就是将「忏悔业障」的行愿,与念佛法门融而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为主,话说多了打闲岔,诸位还是打起精神来念佛吧!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的《念佛与十大愿王》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昨天说:「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修行用功,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更要把自己的身见看破、放下。因为我们是凡夫,往往执着身体为我,用种种方法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什么叫罪?你是明知故犯,有意造作的就是罪。什么叫过?过是无心造的,叫过失。那罪就重了,所以意识到自己有罪,但往往我们的那种本能的虚荣心,或者那种劣根性的反应就是隐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跟大家讲个故事。元代高峰妙禅师他的修行非常精进,但是爱打瞌睡:一坐,一动脑筋思索问题、一参学,瞌睡又来了。他下决心不瞌睡了,怎么办?坐在悬崖上,你打瞌睡吧!掉下来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二、二力相应定生极乐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到大势至菩萨从超日月光佛,学念佛三昧。今天讲题是:二力相应定生极乐。分三段讲:㈠专凭自力悟修甚难念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邪YIN恶业重,要勇猛持诵《金刚经》来忏悔念《金刚经》来忏悔邪淫 学佛要抽空关注一下自己的业。现在大家都很忙。有些世俗顺利的人,感觉良好,也感知不到业。世俗不顺的人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2-05
邪YIN忏悔,SY、意YIN伤身败德邪淫、手淫意淫十多年的自身经历。 本人在没有接触佛法时人生很灰暗,在青春期很好奇女人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很在意邪淫语言图片等。平时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2-04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睡眠占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眠中也修行那么我们的修行时间将大大增加并且我们真正做到了不间断念佛往生大事可成如何睡觉?睡觉前跪于床尾,三叩首,和掌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静波法师:忏悔的内涵 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静波法师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华严经》 【经文解释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0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八十七、恽铁樵耳聋闻念佛沪上名医恽铁樵君(寓梅白格路金椿里廿号),患耳聋十余年,前因信仰地藏菩萨,忽闻念佛之声。聂云台君(前上海总商会会长)笔记其事喜洋,原文如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人生的凶相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唯说念佛(六)正定业与助业这五种正行,包括了我们在此土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的所有行法。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是不是五种平等呢?五种都要做呢?如果是那样,有人心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正讲】第十三条「唯叹念佛」之文第十三条文: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这段文也是出自《观无量寿经》,标题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念佛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唯说念佛(十五)极其容易谤佛谤法关于这个诽谤,我最早听到有一位法师讲的录音带里边说:我们众生最容易造下来的就是谤法之罪。我当时听了,心里猛地一震,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念佛时身体感应发热是因为念佛就是念无量光,光就代表阳气,是善中之善。阳气足的人身体比较健康。我们平时念诵佛法的时候是有特别多的感应的,我们平时持诵修行的时候一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念佛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可以自己在家中念诵修行佛法,这样我们是可以很快地精进的。每个人都是有注定的因缘的,那么多多的念诵佛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