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力相应定生极乐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到大势至菩萨从超日月光佛,学念佛三昧。今天讲题是:二力相应定生极乐。分三段讲:
㈠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念佛法门,顾名思义,是教我们念佛。佛本来无时不念众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两方互念,才能成功。念佛的好处,是能得到佛力加被。专靠自力来了生死,是可以的,其他宗派如禅宗即是全靠自力,不过很难如愿。这有三种原因: 1.我们博地凡夫,烦恼深厚,不易超出。不能超出烦恼,即不能明心见性。 2.无佛力加被,魔多来扰。 3.陈义过高,普通根器不易理解。有此三因,所以禅宗只能接引上根利器,中下根人不易领受。分别说明如左:
1.烦恼深厚,不易超出:三界内的见思惑,以贪瞋痴为根本。贪瞋痴造出甚多业障,乃无始以来的习气,很难破除。再分别解说如下:
贪──贪是对顺境现前所起的烦恼,约分财、色、名、食、睡五类,即所谓世间「五欲」。不学佛的人,固然免不了「贪」,学佛的人仍然不易摆脱这个「贪」字。拿「财」字来讲,衣、食、住、行非财莫办。一到财境现前,即心迷智暗,而随财转了!义中求财,还是好的,超出范围,即是贪图非义之财,犯佛法也犯世法。请看多少才智之士,事功烜赫,因财而身败名裂者,比比皆是。说起话来人人都以清高自许,但一临财境现前,就迷惑了!一方面是因为钱好用,一方面是无始以来的习气使然。其二是「色」,男女之色为生死根本,是人所共知的,但这一关最难打破。因为作众生以来,就有此烦恼,不仅上等动物如此,下至蜎飞动之伦,莫不皆然。其三是「名」,我国三代以上,已以好名为病,而三代以下,则惟恐不好名了!欧美有「名誉为第二生命」之谚,现代世界各国,无论国家社会乃至各个人,无不以「荣誉」相争逐。即有道德有修养的大法师,亦多不免这种习气,听见人家恭维,看见报章颂扬,便生欢喜心。讲起道理来谁都知道,但是一到名境现前就迷惑了!其四是「食」,不学佛的人贪图口腹之欲,姑且不谈。即学佛人懂得不吃众生肉的道理──众生即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种诚恳痛切的教谕,深足警世了!但业障重者,仍不能屏除多生习气。我曾亲见有人一餐不能适口合意,就伤心到流泪。佛教徒虽不食肉,而对适口的素菜,也要多吃一点儿,修行多年的人,也还免不掉这种习气,这就叫做:「贪食忘道,欢喜放逸。」最后讲到「睡」,恶劳好逸,是世人常情,按佛法昼夜六时都得用功,不应贪睡。但为习气所使,不能不睡,睡眠以后,即入黑暗糊涂状态,几与尸体无异。而在「我知」「我见」未破除以前,没有不贪睡的。
以上说的都属于「贪」,即财、色、名、食、睡五境现前,所引起的烦恼。
瞋──瞋是对逆境现前所起的烦恼,不论在家人、出家人,对逆境现前时,都要发生烦恼。烦恼有八万四千,惟「瞋」最烈,佛喻为「瞋恚如大火,能烧功德林。」又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人到忿怒的时候,不听人劝,不怕人耻笑,不怕堕地狱,也不要成佛了!种种颠倒,无法形容。事后虽知后悔,但当瞋境现前时,心却被境迷转不可理喻了!
愚痴──愚痴即不正知见。念佛了生死,才是正知见。而自无始以来,无明缠缚已深,不正知见任运生起,解脱很难。所以古人有:「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生死在呼吸之间」等警策语句,都是想唤醒世人愚痴的迷梦。
以上说明贪瞋痴三根本烦恼深厚,超出甚难。
2.无佛力加被,魔多来扰:魔,自无始以来,即与众生结怨,如无佛力加被,自力驱除甚难。现讲一段公案:
悟达国师者,唐懿宗咸通年间,封为国师,称总教沙门,住安国寺,帝亲临法席,时有远人贡进沉香宝座,帝以其珍贵不御,以赐国师,师竟受之,且甚为得意。讵知其怨家即乘此隙而入,致生人面疮,几濒于死,后遇异僧以三昧水洗之方愈。异僧并为说明因果始末,谓汝前身即汉之袁盎,曾劝景帝斩错,盎后身十世为高僧,错衔怨不得报复,汝今受沈香宝座而心起憍慢,故彼得乘机而入。师因此作三昧水忏三卷,流通至今。
又民国三十七年,我在普陀山发心于头顶「燃灯」时,有一位老修行,发心一同燃灯供佛。据云:他在普陀山住茅蓬,此时真发菩提心,愿断尽烦恼,度尽众生。一日静坐中,忽闻空中有言:「你也发菩提心?你也想了生死吗?」言讫,即觉有人入于脑中,从此不能打坐,一想用功,即感觉有人在脑中扰乱。
以上述两则故事观之,自力驱除魔障,实非易事。
3.陈义过高,普通根器不易理解:所谓开悟者,即是明自心、见自性。而心性被烦恼遮盖缠缚,不明难见。须把一切执见,层层透过,即最后一个「佛见」,亦须扫空,才能明心见性。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去度牛头山法融禅师,当时法融禅师尚未开悟,住在茅蓬,观心办道。四祖到后,趁融师取茶之时,在他座上写一「佛」字。融师奉茶后,将欲就座,忽见「佛」字。竦然一惊!四祖喝道:「你还有这个在?」可见「佛」也是障碍。《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明这种道理的。但是这种道理,甚高甚深,平常人实在不易了解。
依上来所讲的道理,虽然佛性人人本有,个个现成,但因烦恼深厚,魔障重多,义理高深,若全靠自力悟修,实在甚难!
㈡但靠佛力往生不易
上节讲不仗佛力全靠自力开悟不易,是由于烦恼厚、魔障重、义理高三个原因。那么,单靠佛力怎样呢?也不能生西。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就因为单靠「佛念」不成,所以才要「念佛」。「念佛」「佛念」,二念相交,那就一定生西方了。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先就经文来讲:「忆」约佛说,现在讲就是阿弥陀佛,「专忘」指众生说。佛是专以济度众生为怀,无奈众生把佛忘了!「若逢、或见」的「若、或」是不定词,约佛边说;「不逢、非见」约众生边说。佛时时逢到众生,看见众生;而众生有念佛者,则必逢必见;倘若不知念佛,不肯念佛者,则不逢不见了。又一义:「若、或」皆作「虽」字解,都约众生边说,你既不念佛,佛「虽」现在你面前,你也是不逢不见,此二义皆可通。
昨天讲过弥陀饶舌的公案──长耳和尚是定光佛的化身,永明寿禅师是弥陀佛的化身,寿禅师是「顺现」,长耳和尚是「逆现」。都是当时杭州人们所常逢常见的呀!谁又认识他们是佛呢?这就是虽逢不逢,虽见不见了。
今天再讲一段丰干饶舌的公案──丰干是唐朝天台山国清寺的和尚,当时有候补官闾丘胤者,在贫困潦倒之际,忽奉命牧台州。而正在当赴任时,猝患剧烈头痛,命在呼吸,可算命途偃蹇!但是他对佛法颇有因缘,幸得丰干大师往为治愈。胤在感恩之下,因问台州尚有高僧何人?丰师告以国清寺寒山、拾得二僧,即文殊、普贤化身。胤到任后即往国清寺参谒寒山、拾得二大士。知客僧告以他们俩是疯颠僧,大人如有吩咐,唤他们来就是了。胤以为不可,于是知客僧引胤至大寮──厨房,即呼寒山拾得,胤见了两师,立即伏地顶礼。寒、拾二人,即笑敖着奔往寒岩,胤亦追至寒岩。寒山回首说:「丰干饶舌!弥陀不事,礼我为何?」遂缩身入岩穴,其穴自合。
丰干是弥陀化身,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化身,一佛二菩萨同时现身于国清寺,而该寺僧众及一般信徒,哪个认识他们是佛菩萨呢?这不也是虽逢不逢,虽见不见的例证吗?
佛教化度,不显神通。不信佛者自不必说,信者亦尚有以为佛菩萨不够慈悲,众生这样苦恼,还不来济度!殊不知佛菩萨都是在因地即发大菩提心,以度生为怀,无时不在「念众生」「行度化」,不过众生「不念」不识罢了!不念佛专等佛来接引,那是等不来的!你不念佛,即使佛现在你的面前,你也不会认识,还是等于不见。就是佛来接你,你也绝不会跟着去的!
以上说明佛无时不在忆念众生,我们不念佛而专仗佛力,仍不能生西。
㈢因缘和合方生净土
上两节说明全靠自力或专仗佛力,都不易成功──开悟或生西。现在讲念佛、佛念,因缘和合,必能生西。经文: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这段经文是说:假使二人互相忆念,而且忆念甚深,则此二人从今生到来生,都不会分离,如影随形一样。这里应注重两点: 1.必须二人互相忆念,且不是泛泛的浅念,而是甚深的忆念。前面讲过,自力难断烦恼,仗佛力则能带业往生。又自力魔多来扰,佛力能以却魔。自力法门义理高深,普通根器不易理解;念佛法门平实浅易,且不致错误。这是说靠佛力比自力稳当容易。 2.专靠佛力而不自修,也不能成功。前面曾说,我们不念佛,纵然佛时时在念我们,也决不能生西的。
要生西方,须「念」且「深念」,这是众生的事,佛没有不念众生的。众生则有念佛的,有不念佛的,因佛无时不念众生,且忆念甚深,生西不生西,端在众生自己,佛是一味平等的。佛心如雨,三草二木,同得滋润,无有差别。三草二木,配五乘法。佛说法一味平等,原无大小三五之别,因众生根器不同,领纳不同,才有五乘之分。如同大木所得雨量多,小草所得雨量少,是一样的。再进一步研究三草二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和雨一样。但被泽者第一须有根,如草木然,若无根,虽蒙雨泽亦不能生长。第二根要深,草木无根固然得不到雨的利益,如根太浅,亦擎不住风吹日晒。根,即善根,净土法门以念佛为善根,但念佛必须至诚恳切,把这一句佛号,一定要念到极乐世界去,才算功夫。所以大势至菩萨说念、深念,「念」即是植善根,「深念」即是深植善根。《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说多善根福德因缘,才能生到西方。念、甚深念,则善根福德俱多,即能与弥陀念众生之念碰到一起,而生西方了。
有人说:弥陀大慈大悲,十念即可往生,平日又何必念?更何必深念呢?不错,十念即能往生,但不十分可靠。你现在念上十口气的佛,永不再念,等着死了生西吧!那你一定生不去。因为带业往生不带新业,昨天已讲过。你时时在造作三业,十念功德,敌不过你不断新造的三业,怎能生西呢?所以必须多念深念,只顾念佛,自然不致造业了。念佛不但要多念,而且要深念!怎么叫深念呢?就是一句佛号在「事念」上念到西方,在「理念」上念到自心深处。若只多而不深,则虽多到一日三千乃至十万,一面念佛一面妄想,口念而心不念,则善根太浅,仍不能保证生西。必须每句念到自心,念到西方,才能与佛念相应,必然生西无疑。
难得大家发心念佛,既已念佛,还应进一步求深念。怎么才能「深念」?要作三种观想: 1.观众生苦, 2.勿负善根, 3.勿负佛恩。我们观察众生,受苦无穷,而欲度无力,所以念佛求生西方,证得无生法忍,还度苦难众生,思念及此,即应深心念佛。勿负善根:须知人身难得,前生不犯杀盗淫妄,始得现生人身。前生种了念佛的善根,今生方知念佛。而失却人身则极容易,不念佛造作三业,转眼之间,即失掉人身,亦同时辜负了自己的善根,思念及此,应即深心念佛。观想佛在甚深忆念我们,我不念佛,岂不大负佛恩!思念及此,即应深心念佛。
现有一部分学佛者,不明净土宗旨及其修法,谤为「他力教,决不能成佛!」这是错误的。古代大德们,赞叹「佛力」,原为赞叹「净土法门」的「殊胜」,非谓全靠佛力,这种外行的批评,不要盲从。再说净土宗标旨为念佛法门,「念」不是「自力」是什么?一面凭「自力」「念」,一面仗「佛力」加被。前面讲过专靠自力、专靠他力都难满愿,必须二力因缘和合,方生净土。佛是随时等着迎接我们,能生西不能生西?只看我们这点「深念」的力量了!
话说多了打闲岔,大家提起精神,好好念佛吧!
高级佛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孙春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亲切接见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22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的《念佛与十大愿王》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昨天说:「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修行用功,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更要把自己的身见看破、放下。因为我们是凡夫,往往执着身体为我,用种种方法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1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第十二章 狱吏陈述二三事佛法说众生无尽,世界无边,如现在科学家说地为地球,月为月球,星为星球。天空中有无数的星球,每一个星球中都有人类住宿,等同一世界。那么,佛法说世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3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七讲各位听众!今天的十善业道经,讲到:乙字下第九段,以十善融四正勤。经上说: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勤者不间断,不休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戊二、详示(分四)己一、见佛无住(分二)庚一、见身无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己四、修因无住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庚一、说者无住这一科是讲到能说法的人,不要生起执著;金刚经讲到这里,正是佛相要空,法相也要空的时候了。我们学佛的人,对于要空众生相,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丙三、结归问意(分二)丁一、结归云何降心问(分二)戊一、拂我显无(分二)己一、问答拂我金刚经讲到这里,是总结论的时候了。须菩提所问的二个问题,一个是云何应住其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0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六度,是获得无限智慧.力量与生死解脱的六种修行方法。六度的修行,可以使一切有情生命度脱生死苦海,成就佛果。六度是自度度他的利器,是修行解脱所
极乐之光时间:2024-04-06
戒与戒律学佛.持戒修行佛法,要知道戒与戒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戒:是规范的意思。戒!是法。是释尊传授给我们的,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清净身心.解脱束缚.回归清净至善本性
极乐之光时间:2024-04-06
相应可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佛在舍卫国请诸比丘。比丘即到。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从佛闻。佛便说。是不闻者不闻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多闻者多闻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贪淫
佛经时间:2024-02-11
【上'师相应法】可说是我们修持的命根,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上'师的加持。任何法门的修持都需要有上'师的加持,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离开上'师,上'师就好像是我们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12-30
许愿的佛堂曾经有位施主问戒嗔是否知道股票,其实戒嗔是知道的,而且还知道股票现在涨得很高。我们寺里没有人炒股票,不过大家对股票还是挺有兴趣,并不是想参与,只是想了
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12-22
我收养的猫在佛堂拜垫等我做晚课我有一只养了五年多的猫,当初把它从动物中心领回是不想让它被人道毁灭,想想救一条命也好。平常这一只猫常在我家佛堂内休息,我们诵经做功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11-29
星云大师是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67年创建了佛光山、佛教电视台、佛光大学等。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为大众所接受;学佛者,於家中设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礼拜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2
阿弥陀佛两度迎母亲安详生极乐我叫刘振源,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我妈叫于桂珍,也是北戴河人,一九一○年出生。她自幼在家人的影响下,信奉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而且为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时间:2023-08-29
瓦后宫主,2010未生极乐,先做极乐之嘉宾——生命中“四大幸事”,吾占全矣!得遇人身听闻佛法弃欲出家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归宗结顶在念佛求生净土;无此,则前三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9
生活中,我习惯对丈夫、孩子指手划脚,眼睛盯着他们的过错,嘴里苛责他们的举止言行,却对自己无限宽容。丈夫平时看似事事不与我计较,可他想做的事,即使知道是错的,无论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6
1、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设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处,也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与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萨常随我们左右,给予加被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原文】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
六道轮回时间:2023-08-17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接到我才认识几天的一个学佛的朋友的来电,说他一个朋友的妈妈刚刚过世,他联系了几位威海学佛修行人前去荣成为亡者助念。希望我能开车把她们接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17
达真堪布:必须按《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念心咒吗?问:必须按《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念心咒吗? 答:最好是按仪轨念,是最如法的;如果实在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皈依、发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6
索达吉堪布:不能将空器供在佛堂上《闲谈问答录2》问:供灯的功德文里说:“不能将空器供在佛堂上。”但我们外出办事、晚上睡觉时,如果灯油燃完了,空的灯器摆在佛堂上,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身为佛弟子,平时除了常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及参与法会共修以外,如果因缘具足,亦可在家中设置佛堂。(一)家庭佛堂的重要与功用设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时间:2023-08-12
作者:(新加坡)果灵居士灵魂出窍神识游饿鬼道 我(果灵)记得15岁时,持大悲咒身心融入虚空,整个虚空都在念着大悲咒,进入清净无为的入定状态。出定时一时好玩,灵魂出
念佛感应时间:2023-08-12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第一课 今天是普贤学堂开学的第一天,在传讲《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之前, 先说一下传法的缘起。这个分为三个部分来讲。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
生西法师:法王说过念诵六百万佛号就能往生极乐吗?问:顶礼法师!我看到讲记中说,念诵六百万佛号会创造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缘起,请问这和确定往生的意思相同吗?法王当时说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达真堪布:拿了寺庙佛堂的供品吃,这样算盗取十方僧物吗?问:学佛前看到寺庙佛堂的供品,觉得吃了能吉祥如意,然后拿来吃了,这样算盗取十方僧物吗? 答:寺院的供品当加持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1
我友李警官,今年41年,系广西上林县公安局法律界权威,为人精明能干,非常热心帮助人。自2002年接触佛法后,因工作繁忙,念佛时间较少,但总怀慈悲之心放生、劝人念佛。20
因果报应时间:2023-07-31
先得把世间法放下,然后佛法也可以放下。《金刚经》上有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先要把非法放下,然后法也放下,只有一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成功。这个理我们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8
牙医庄裕成带儿女游极乐日期:2013 年 10 月 24 日 作者:鑑因法师亡者为牙医师庄裕成居士,一九九七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病殁,享年四十岁。家住台南市裕德路三号。一九九七年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8
在市场上购买的素食食品肯定不含动物成分吗?昨日,记者从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了解到,素食界已打算编制素食认证标准,食品含量不合格
素食资讯时间:2023-07-28
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不执着一事一物,也不被一事物所束缚无牵无挂,这就是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佛陀位于恒河旁的柯沙毗城南一百多里的地方,就是舍卫城。此城就坐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时间:2023-07-27
满一上师: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问:如何诵咒?诵咒的真实含义?怎么诵才能相应? 满一上师:我把这几个念咒的问题结合说一下,这个咒语是佛菩萨的心里真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7
母亲归极乐 感化我念佛日期:2013 年 9 月 16 日 作者:河北高继宗2009年农历八月初八日,母亲归西,时寿九十三岁。我当时就在老人身边,她是坐着走的,所现种种瑞相,感化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7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问:如果离开家一段时间,家里的佛堂没人供灯供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才如法呢?答:若是长期离开家,没有人收拾佛堂,应该把供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5
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少。每逢碰到急事,人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措辞又急又冲,面红耳赤之际,冲突与纷争就在所难免。唯有她,始终那般温婉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23
感应道交,必定见佛(根据道源法师佛堂讲话整理)上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在讲‘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按净土本旨讲,现在念佛,到报尽命终往生西方时,才能见佛。有人怀疑是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1
达真堪布:这样用我的佛堂受戒如法吗?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家有佛堂,但是我有个朋友是信伊斯兰教的。有一次,她来我家的时候,正好她要受戒,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