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密是持咒。现在是打禅七期间,只讲禅的道理,其他四宗,暂且不谈。
禅那,译为“思惟修”,常想这件事。什么事?就是话头。研究“念佛是谁?”这句话,这叫参禅。其实参话头也是妄想。不过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的办法,用一个妄想来消灭多个妄想。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所谓“久参有禅”。
“参”好像用锥子来锥木头一样,不透不停止。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参禅,第一要忍耐,忍耐到最高峰,就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能开悟。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百尺竿头上,再向前迈进一步,这时,十方世界现全身。可是,这个法门,要念玆在玆才有效,不能放松,不能放逸。
在《证道歌》上说: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顿,就是立刻觉悟一个理,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在“事”上要一步一步的修,在“理”上要立刻就明白。顿悟的时候,知道井在哪里,可以去取水;没有顿悟的时候,常听辘轳(汲水的工具)响,但不知井在何处。这个譬喻,是说明佛性从什么地方来的?怎能证得佛性?证佛性别无二法,唯一的方法,就是参禅打坐。
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这六度修行圆满,才能开悟。
我们都在作梦,所谓:
人生一场梦,人死梦一场;
梦里身荣贵,梦醒在穷乡。
朝朝是作梦,不觉梦黄粱;
梦中若不觉,枉作梦一场。
在梦中明明有六趣(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觉悟之后,三千大千世界也化为乌有。为什么?因为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把万事万物都返本还原,又怎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都没有了。有人听到这四相没有了,就不敢修行。误认修到极点,人也没有了,众生也没有了,寿者也没有了,怎么办呢?那么,什么工作也没有了,成为失业的人。
一定要有工作吗?那就继续颠倒吧!修行到了无四相的境界时,就能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证得诸法实相的道理。所谓“一法不立,万法皆空。”不是说我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要真正证得这种一法不立,万法皆空的境界,那时候,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我们在世界上,不是执著名,就是执着利,或者执着财,或者执着色。所以看不破,放不下。想看破,想放下,又舍不得。为什么舍不得?因为有精细鬼和伶俐虫在作怪,所以把很多事情当面错过,失之交臂,对面不识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的对面,我们还要到处去找,这就是受颠倒妄想所支配。
参禅的“参”,就是观。观什么?观照般若。教你念玆在玆观自在,不是观他在。观观自己在不在?自己在,就能参禅打坐,用功修行。若是不在,在那儿打妄想,想入非非。那就身在禅堂,心跑到纽约去观光,或是到意大利去旅行。到处去攀缘,所以就不自在了。
观自在,就是菩萨;观不自在,就是凡夫。观自在,是天堂;观不自在,是地狱。如果观自在,心未跑出,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此身在参禅的时候,继续不断地参,绵绵密密地参。这才是行深般若,找到智慧。得到大智慧,才能到达彼岸。
参禅的秘诀,就是“朝也思,夕也思。”思什么?思“念佛是谁?”今天也参,明天也参,天天在禅堂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是在短期能尝到禅的味道。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有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功夫,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迷惑,触到觉被觉尘所迷惑。如果把色蕴空了,就是内无其心,外无其形,远无其物的境界。
色,有种种颜色,能令你眼花撩乱,认识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样。在《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些境界,都是被色蕴所执着。若能破了色蕴,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所以说,色蕴不空,便执着在色上,若着色上,见惑不能破。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境界,就是色,对着境界生起一种贪心和爱心,就执着了。见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断尽,就证初果罗汉。我们修道人,先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然后再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也就是对一切理认识不清楚。如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四果阿罗汉。
(二)受蕴: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不错,这就是受。
(三)想蕴: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蕴: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心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五)识蕴: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讨厌心等等的分别。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灾难。我们为什么有灾难?就因为有我执、有法执,二执不空的缘故。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本来没有自性,犹如空中的浮云,自然而有,自然而无。不明白这个道理,被五蕴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我们修道,就是破五蕴,好像浮云,来,随它来;去,随它去,不需要注意它,不需要执着它。贪瞋痴好像水中的泡一样,本来没有实体,它自己生,它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在《永嘉大师证道歌》又说: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实相,就是无相,无所不相,也就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可以说返本还原,证得自性清净。到这种境界,也无人,也无法,人法双亡。也没有人执,也没有法执,这就证得实相理体。在刹那之间,能将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无间地狱罪,统统消灭无余。永嘉大师说:“如果我用诳语来欺骗众生的话,我心甘情愿到拔舌地狱,去受尘沙劫那样多的苦。”
我们在禅堂里,要实实在在来修行,好像抽茧丝一样,要有忍耐性,一点一点来抽丝,才不会乱。不可自作聪明找捷径,用科学方法来开悟,那是妄想。如果科学能开悟,那些科学家不会在牛角尖里乱钻,早就开悟了,不会有你的分。不要异想天开,还是按部就班来参“念佛是谁”吧!腰酸要忍耐,腿疼要忍耐,忍耐到时候,自然会开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各位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晓得一分努力,便有一分功夫,修行讲真功夫,不是口头禅,能说不能行,是无用处。不但对开悟无帮助,反而成为障碍。所以说:“不说话,才是禅。”
一念灵光能彻照天地,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二无别。为什么我们不能证得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因为我们凡夫的妄想太多,所以把智慧遮住,没有光明,成为无明。整天起惑、造业,要受生死的苦报。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五眼,就是天眼、肉眼(非人眼)、法眼、慧眼、佛眼。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若没有一切的妄想,就能证得这些境界。这并不是玄妙的理论,而是自然现象,是从实践功夫中得来的,一点也不为奇,这是平常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就被无明所覆,遇不到善知识的指引,不知什么是明心见性(明悟自心,彻见本性)?什么是返本还原(恢复童子身)?我们在参禅,要明心见性,要返本还原。得到解脱,就无挂无碍,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涅槃。
我们学佛法的人,听见《法华经》有这种妙处,畜生听经闻法,都可以去做人;饿鬼在地狱里,听经闻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为有这种利益,所以有的人就会依照经上的方法,念诵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节身时食”:节身,对自己这个身体,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点运动,不要叫它那么懒,懒骨头似的。或者打打太极拳啊,或者做点健身运动啊,不要接近这么多女人啊!这都叫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第八识──阿赖耶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本识就是指第八识,这第八识去后来先,所以有句偈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前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浩浩是大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是普门品时”:在释迦牟尼佛宣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的时候,“众中八万四千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恼,第二不要发脾气,第三不要欺压旁人。问:我们人人都想要消灾而不知道怎么样消法?人人都想要延寿而不知道怎么样延法?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日日诵持〈楞严咒〉这就是住持正法的一部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此咒名为尊胜,是在佛顶上化佛所说,以此尊胜咒之咒心来教化大千世界,教化世间一切的众生。五方即东西南北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0
玛瑙是常用于镶嵌首饰和雕刻工艺品的一种宝石。真假鉴选方法如下:(1)颜色:真玛瑙色泽鲜明光亮,假玛瑙的色和光均差一些,二者对比较为明显。天然红玛瑙颜色分明,条带十
宝石佛珠时间:2025-02-16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有很多以禅入画的画家,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的禅月、石恪、贯休、法常、梁楷、玉涧、因陀罗等相继而入,且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07
佛珠,象征着佛法的传承。皈依,是为了获得如法的、由诸佛世尊一脉相承的皈依体,这正是佛法最殊胜的传承。我们平时念咒,就用菩提子佛珠比较好。现在很多人爱用计数器代替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6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问:一代时教,初心许遍阅否?参禅看教否?若悟后方看,此生恐难保任;若麤(同粗)了即参,又恐知解缠绕。答: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珠宝首饰,特别是职业女性,珠宝首饰已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但在我国,珠宝知识的教育仅限于业内人士。因此,大
宝石佛珠时间:2025-02-01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宣化上人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第十四章是说明善,没有什麽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善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铁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是称佛名者,皆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楞严咒之效用如何?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谓念楞严咒一定要持斋,或早上念,晚上不能念;此地早上,美国是晚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顶礼主要是对治傲慢。人都有傲慢这些不好的习气,若是有傲慢心,不会有任何进步。傲慢的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另一个是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和功德。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30
「如是我闻」,阿难以四事问佛,前面已讲了二种,现在讲第三种。第三种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处、受处、心处、法处。第一要观身不净。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看得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贰.述译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 是个时候,是指在姚兴的时候。姚秦,和苻秦、嬴秦不同,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宣化上人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话说很多人抱着崇敬之心把老珠子请回家,本以为会有灵性,有助修为,转天发现,珠子是泡的或炸的,佛头是塑料的,穿的老蜜蜡孔道是琴弦磨得,你说郁闷不。所以还得多看多学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29
六祖弥遮迦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见佛出家,冀度诸有。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宣化上人: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六)劝发菩提心文浅释美国加州万佛圣城宣化上人 讲述念生死苦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701 - 720 )701.问:您也有老师吧?上人:当然有,而且很多。冯小姐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做为我的老师。我追随过许多位大和尚,虚云法师对我帮助最多。记者:虚云法师?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十祖胁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因随父谒九祖,父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尝有仙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为落发授具。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三十二世牛头山法融禅师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481 - 500 )481.问:有关大悲咒,书上说:「缠身恶疾,实时消除。」可是有些人讲:「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你生病,念一念大悲咒,病就会好吗?」请上人开示。上人:心诚则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41 - 460 )441.问:有一位法师认为经典上的「如是我闻」,应该改为「如是我译」,不知哪一句对?上人:说老实话,两者都不对。阿难尊者搜集经典时,把「如是我闻」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就一个修行人来讲,行住坐卧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卧也是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可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21 - 440 )421.问:我们常讨论罗汉和菩萨的果位,两者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请上人开示:关于罗汉和菩萨果位有甚么不同之处?上人:罗汉、菩萨都是个名词,这是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自性自度,还是要自己去自己的毛病,师父不能天天看着你。◎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我们现在讲自性自度,这本来不是这么简单的。自性自度,就是要你把迷惑都断了,把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会念〈大悲咒〉,阎王都没办法你,鬼神也都不敢惹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有一句话说:“会念〈大悲咒〉,敢和阎王斗;念会〈大悲咒〉,鬼神不敢斗。”说是你若会念〈大悲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万佛城是献给全世界的我就是把自己的给旁人旁人的我都不要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各位善知识,现在是太空时代。地上,人的距离也近了,言语也通了。但是我们的距离有的地方还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念这一句咒便能把恶梦解除了(一一四)突悉乏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除灭恶梦及不祥 烦恼菩提化清凉破邪显正兴大教 八万毛孔放毫光诵念这一句咒文能远离颠倒梦想,不做一切恶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