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就冤冤相报。一定要原谅他,为什么要原谅他?他是凡夫,他不了解事实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假的。我、你、他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怎么样陷害,都陷害这个假身,不能陷害灵性。
灵性是真的,灵性不生不灭,那是真我,它跟自性相应,这个身跟自性不相应。八识五十一心所都不是真的,是迷失真性变成的幻相。谁迷的?自己迷的。换句话说,无一不是自作自受,你怎么可以怪罪别人?你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对于一切陷害我的人,甚至于像歌利王割截身体,也付之一笑了之。
忍辱仙人感谢歌利王,为什么感谢?他帮他提前成佛了。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成就了释迦牟尼佛,把释迦牟尼佛成佛提前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发愿,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你。他就是世尊的弟子憍陈如尊者,佛说话算话,鹿野苑五比丘,佛说四谛法门第一个开悟,证阿罗汉果。
所以不能怪罪别人,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学佛这一关不能通过,你就难了!关关都要通过,真正像诸佛如来大慈大悲,悯念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迷失了自性变成这个样子。像小孩不懂事,拿个小拳头打你几下,你还去跟他打一架吗?你八十岁了,他才三岁,八十岁老人会跟三岁小孩打一架?不可能。
所以学佛的人跟不学佛的不一样,学佛的人了解事实真相,这个高,这真彻底。世间人达到最高的境界,也就认识因果,不造罪业,我为什么原谅他?免得以后冤冤相报,这是世间圣贤。出世间圣贤完全一体。牙齿咬到舌头了,舌头还要找牙齿算帐吗?这不可能,为什么?一体。
一体从哪里看?就记住六祖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一体,万法是全宇宙,从哪来的?自性生的。这个得要承认,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慈悲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真爱,害我的人也真爱,非常可怜他迷得深,我比他迷得浅,我就得原谅他。那他不原谅我,他还继续来陷害,随他去。害死了很好,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了,你看他做好事,把我早一天送到极乐世界。永远只有感恩这个词,没有怨恨。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感恩的心生起来。你说学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这个,真的把诸法实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学佛人必须要知道的事:因果两条线,报恩报仇两不欠
看到很多人身上有很多附体,既有报恩也有报仇,那为什么报恩的就不能阻止报仇的复仇呢?这样子不就事情好办,因缘化解了吗?”
请教,这些灵性为什么来报仇?两个字“因果”,那再请问,这些灵性为什么来报恩?其实还是两个字:“因果”,他们大部分是经过天条或地狱的允准,拿着报恩令或者报仇令来到这里。既然报恩的是因果,报仇的也是因果,那他们两个能不能互相干预啊?不能,因果两条线,报恩的报恩,报仇的报仇,互相之间不作干预。
比如说:这个人是报恩的,前生欠某某人一万大洋,今生来报恩,他想方设法的让你赚了一万,或者是两万、叁万,应该还有利息对不对?人家报恩的使命就已经完成;那报仇的呢?你前生欠人家很多钱,或者一万或者五万对吧?人家今生讨这个债让你破财,连本带利吐出去,报恩的给你赚了五万,报仇的让你破了五万,人家两个人之间互不干涉,只是针对于你这个个体而发生因果联系,报恩的人家报了没有?报了,报仇的人家报了没有?报了,人家双方之间没有因果联系,顶多有一定的缘。
比如说在这个时空点,两个人在同一个人身上报仇,就好像现实当中有人欠你钱,欠你一万,到了年底,对方有了钱来还你,还你一万二,人家还钱如果理解为报恩的话,那两千块钱就相当于恩了,就属于利息了,人家还给你完事了。但是你在经营当中怎么把这个钱损失的和人家有没有关系啊?
没有,人家与你之间恩怨已了,至于这个钱以后你是怎么花,是买个电视还是买个冰箱?买个手机还是买个其他东西?那是你的事情,或者甚至被抢劫也是你的事情,和人家无关。因果两条线,谁也不干涉谁,这就是道,这就是规律。
当然也有想越权的,比如说报恩的就想替这个报仇的挡一拳、挡一掌,这个倒也有可能发生,但是你报恩的你挡一挡也就罢了,对不对?但是如果你想更加的越权一点,想去劝和那些报仇的不要报仇,你觉得能不能成功呢?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自己的亲人和另外一个人在吵架,你作为一个亲人的角度去劝人家,你必然有所偏袒,肯定会站在自己亲人的角度来思虑问题,请教对方会服你吗?会愿意接受你的劝吗?很难,任何事情不敢说绝对百分之百,但是这种劝和是很难的,因为你的心不公正不公平。
问题又来了,如果你很公正很公平的去劝这件事情,人家是否一定会听你啊?不一定,还要看你实力如何,村里边两家人吵架,调和的往往是村干部,或者村里边德高望重的,或者打架比他们两家都厉害的,这个才可能将两家人调和开来,如果你本身的实力不够,你就是心态再公平,人家也不带理你,就像当时美国打伊拉克,我们想以一个公平公正的心去调和,人家会不会理你呀?人家根本不会理你,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压根与人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家不给你一个炮弹吃已经不错了是不是啊?
就好像一个瘦弱的身躯去劝两个彪形大汉吵架,你还没劝呢,就被人家打架的拳风都把你给伤倒啦,还咋劝?是不是也很难呀!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报恩的众生人家修行层次非常之高,但是修行层次越高,他越会选择一种遵循因果的模式来报恩,越不太容易践踏因果,因为他能清楚的知道,前世你怎么伤害人家这些众生,人家这些众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来讨债,是有原因的,如果报恩的众生或者灵性,它的修行的层次极高,对报仇的这一部分人的确是有一定的震慑力,也许它的报恩或者它的德行会感召这些报仇的众生放弃报仇,这都有可能存在。
老宋任何事情不敢打包票说百分之百,但是整体的来说你不要去想这种事情让你碰到,这种几率也不算是太高,既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投机取巧,那我们就只有认真念佛,去忏悔,去诵经。大家不要问我念哪部经最好啊?念哪部经都好!我功德回向好不好啊?那太好了,只要你有功德,能听懂老宋讲的吗?你念哪部经、念哪句佛号,或者念哪个菩萨名,只要你一心相应,念念在道,不贪、不执着,你就有功德,这个时候你功德回向那就有效,如果你压根没功德你回向能有效吗?
有的师兄总想是功德回向化解冤结,最后发现压根就没功德。今天放了一条鱼,就赶紧发到朋友圈,炫一下,当然如果你发朋友圈是为了激发其他人的善心,让更多的人参与放生队伍之中,这种情况除外。任何事情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的根上,发心、发心、发心,发心很重要,任何行为你如果去直接按一个死标准去判定,那你一定会错。
《周易》讲变通,佛法讲圆融,都告诉大家,没有一个东西是死的,就看你如何灵活如法的去运用去把握,对不对?对!所以说要让大家干嘛?要守中道,初心为上,外在的帮助只是助缘不可依靠,也靠不住。但是你又不能小看这个外在,你说我修心,那你不吃饭你不睡觉能行吗?似乎还做不到,那不工作不跟人打交道能行吗?
也不行,佛法还要圆融世间法,刚柔并举,内外兼修,但要分清哪个是重点哪个是非重点,这样就完美了,抓住重点集中能量,击破主要矛盾,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在我们佛宝居也是让大家抓住这个重要矛盾、主要矛盾来修心,但是修心有一个外缘就是让大家知道如何去修,也需要把因果的事情汇报给大家,让大家真信真修而不是喊口号、写大字报,不知道因果、不深刻的理解因果,那你永远是在佛门之外徘徊,入不得大雅之堂,说你信佛那是假信,坑蒙拐骗都能干,那你是学佛人?口里谈的头头是道,自己一条做不到,充其量只能算三个字“佛油子”,对不对啊!
期待我们佛宝居的所有同修,期待我们所有听《老宋讲故事》的所有同修都能修行精进,踏踏实实,不做佛油子,别说起来什么都懂,干起来一样不会,佛法讲实质不讲形式,但是形式我们做不做?也尽量能做到,但是实质我们要做的更好,如果对大家有所启发,还请大家多多转发,法布施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谛闲大师全集》:世出世间凡百事业,总逃不出因果二字。故曰:要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世人不知三生因果,往往多生疑虑,疑者云:现见世间行善之人,或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上师教言集:能生起因果法门的定解,那你再也不要造恶业,再也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容易管好你的念头。没有生起因果定解的话,很难说的。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世界上的所有人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运气好与坏,都有其因果“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一个人的好运和霉运, 都是自己的行为带来的。 种今日之因,得他日之果。 一切福地,不离善心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佛说杀羊屠夫六世生天的因果(因果报应丝毫不差)—(摘自《杂譬喻经》)—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前往见国王,并请王答应他一个请求,王
邪淫果报时间:2025-02-12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还是要畏惧因果的。你的昨天是你今天的因,你的今天是你明天的因。把握当下,改变因,方能改变明天的果,才能改变命运,才能真正解脱。众生平等,尊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幸福快乐之因叫善,烦恼痛苦之因叫恶,珍爱生命是幸福快乐之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天天在外奔波,就是为了养好自已这条命。一旦生命垂危,财富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1、问:很多慈悲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不知佛学的因果报应是如何报应的?学诚法师答:因果有许多种,有的因果当下就能看到,譬如口渴了,喝水就能解渴。有的因果则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0
在2010年正月初四举办的火施法会上,大恩上师达真堪布做了关于“慈悲心”的精彩开示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10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首先你为什么想找有神通的人观因果?为了离苦呗。有了病苦的,想看看是什么因导致了这个病;婚姻不和睦的,想看看自己和对方是什么关系的冤亲债主;孩子顽劣,想看看这个孩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