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陈义孝: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九)

居士人物 2024-11-05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语、真言,而是能帮助世人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之境界的九个字。

这九个字,就是:发乎心、出乎口、入乎耳。

净宗历代祖师大德,鉴于许多世人虽然努力念佛,但不得力,临终时不能往生,究其原因,皆平日念佛,有口无心,有以致之。于是,他们将前人念佛的经验和自己的心得结合起来,得出这九字真言,以便世人知所效法,在念佛时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这九字真言,是念佛法门的要诀,是修行念佛的心法。谁能依此要诀、心法去修,势将不难达致佛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境界。

所谓发乎心,就是佛号要由心而发。

凡夫的心很多,有八识心王和五十一心所,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即真心和妄心。

真心又名真如、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圆觉、法身、涅槃......等等,名相虽多,而体则一,它是属于本有的,真净妙明,永不变异,当我们的心绪宁静,无念而又无想时,就是这一种心现前;妄心又名缘虑心,它是属于后天的,常起妄念,时生时灭,当我们的六根入了六尘,而起思虑和分别时,就是这一种心现前。

简单一点说,真心就是清净心;妄心就是染污心。

那么念佛应由什么心而发呢?当然要由清净无染的真心而发,绝不能由染污的妄心而发。偏偏世人都与此相反,多数是由妄心而发,不是由真心而发,于是乎念佛时,心潮汹涌,妄念纷飞,这就难免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边了,越念离佛越远,永远也达不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须知,一心不乱之一心,指的就是真心、清净心,念佛要心中只有佛,佛外更无心,那才是一心;若是心中还渗杂著别的念头,那已不是一心,而是二心了。一心才是真心,二心乃是妄心呀!

因此,念佛时第一件要注意的事,就是要把充斥心中的贪、嗔、痴、慢、疑统统放下,以使心境清净平静,保持于一,不生二念。

如果能够以清净之心来念清净之佛,自能与所念之佛,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达致一念感应一念佛,念念感应念念佛之境,这样念佛,哪有不往生之理?

所谓出乎口,就是声从口出。

从什么口而出呢?要从心口一致之口而出。

许多人念佛,口里念佛,心在打妄想,心口不一致,这样念佛,叫做不老实念佛,这样念佛,古德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必须心口一致,亦即口里念佛,心中想佛,这样念佛,才叫做老实念佛。这样念佛,一句有一句的功德,一句有一句的实效,所谓功不唐捐,你就不会白念了。记住:佛号由口而出时,必须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符合出乎口的标准。

所谓入乎耳,就是音从耳入。

音如何从耳而入呢?就是在念佛时,所念的佛号,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使是无声的默念,只要注意听,一样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的。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用心静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任何纷乱的思潮都会立刻沉寂下来的。

在发乎心、出乎口、入乎耳之九字真言中,以入乎耳三字为最重要,因为能否达致一心不乱,此为关键。为了做好入乎耳的功夫,念佛必须不缓不急,因为太慢了,人容易昏沉,太快了,又听不清楚,影响入乎耳的功夫。

为了达致一心不乱的境界,我们必须时常审察自己:

发乎心时,心里是否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出乎口时,口里是否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入乎耳时,耳里是否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则妄念就会越来越少,乃至于无,三昧自会忽尔现前,令你亲证一心不乱的境界!

念佛贵在一心不乱,不在于多念快念也。而一心不乱,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两种。事者相也,即著相而修;理者性也,即称性不著相而修。修念佛法门,一般均由有相入于无相,先往生有相之凡圣同居土,进而契入于无相之常寂光土,只要到达凡圣同居土,则常寂光土指日可期矣,因为: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谁想在念佛方面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或想成为往生极乐的新科状元,就必须对此九字真言痛下功夫。即使障深慧浅,一时达不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至少也能工夫成片,也就是当烦恼起时,念佛能把它压下去的工夫。

当代的净空上人告诉我们:一般行者所讲的工夫成片,就是《无量寿经》中之一向专念,念到工夫成片,到临终阿弥陀佛来接时,先有佛光照到行者,业障立时消灭,工夫自然加倍,达到了一心不乱。若是已经念到事一心,经佛光一照,即能达到理一心。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一心不乱,不必顾虑,只要老实念佛,一定成就。

用现代的话来说,工夫成片约相等于精神初度集中;事一心不乱约相等于精神中度集中;理一心不乱约相等于精神高度集中。《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意思是说,谁能使精神高度集中,那么,明自心、见自性、开智慧、得神通,无事不可办矣!

于此要祝愿所有念佛人:把清净心念出来,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共同朝向念佛的最高境界迈进!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