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句经故事: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渴望证得涅槃)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有一次,高沙喇国的国王前往精舍向佛陀问讯。他首先向佛陀解释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29
-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七集
第十七集第十九定轮: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以前在承天寺的广钦和尚,他禅定功夫特别好,经常半个月、几个月的入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三集不知爱者,真生死故爱是生死根、生死本。你还被佛法、涅槃、开悟、悟、证所左右,所惑乱。很多人对世间已经漠不关心了,但是一听有什么大法、大利,能三天成佛,眼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所知依分第二
所知依分第二在总标纲要分中已经把线索标出来了,现在还得详细地说明。标题“所知依分第二”中的“所知依”,就是阿赖耶。“第二”是次序,第一是总标纲要,第二是所知依。看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5
-
法尊法师:四宗要义讲记 第二章 本书的内容和任务
第二章 本书的内容和任务第一节 从佛法跟非佛法差别的标准说到本书的内容和任务佛教跟外道的不同,凡有三说:①主见论,即最古的主张,谓承认三法印的即佛教徒,反之即外道;②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代染念。日久功纯,即有念而达无念,念既无,云何妄?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
净宗法师:《阿弥陀经》要义(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
凡夫: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白话
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白话(宋)元照凡夫白话译‘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是宋朝元照法师,应官宦之请,而讲解戒律,他并把比丘戒律,加以简略介绍。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如来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七章 荷泽的灵知心体说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一节 心清净与自信心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新娘的爱恋 寂静涅槃最乐
新娘的爱恋寂静涅槃最乐15~6无火如贪欲无恶如瞋恨无苦如五蕴无乐如寂静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他去参加一场婚礼。新郎一直看着新娘,非常兴奋,无心款待客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给孤独长者之子 初果进入圣者之流
给孤独长者之子初果进入圣者之流13~12一统大地的国王得生天界的天人主宰宇宙的天王不及初果者殊胜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给孤独长者的儿子卡拉。卡拉不喜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先吃饱再闻法 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
先吃饱再闻法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15~7饥为难受病业为最大苦如是如实知涅槃最上乐佛陀在阿拉维村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穷人正在寻找走失的公牛。这时村子的人已经开始要供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
王骧陆居士全集 生日不称觞之要义
生日不称觞之要义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由少而壮而老,一弹指顷耳。故逢喜庆事则言贺,忧凶事则言吊。独于生辰寿诞不言贺而言祝者,何也?以人生寿命随其时而渐减,非可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
圣喜尊者:法句经开示 第七讲 第九八偈
第七讲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x)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Game va yadi va'ranneninne va yadi va thale,yattharahanto viharan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要义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要义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之中,有许多包含极大智慧的经典名句。譬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再如: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布衣百姓时间:2024-05-30
-
老品·第十一品
老品第十一品观美色无常而证阿拉汉果此城(色身) 为骨头搭建而成,而涂上血与肉,其中充满老死,骄慢与虚伪 (注)。 (偈 150)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是佛陀姨母的女儿。她长得很
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时间:2023-09-22
-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老品·第十一品
老品第十一品观美色无常而证阿拉汉果此城(色身) 为骨头搭建而成,而涂上血与肉,其中充满老死,骄慢与虚伪 (注)。 (偈 150)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是佛陀姨母的女儿。她长得很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6
-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对下一代的教导和自身幸福,要有全面之妙法,使他们和己身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得到幸福。
方海权时间:2021-09-17
-
海涛法师:《法句经》修行要义
1.每个人皆视自己的生命为极珍贵,并惧怕丧失它(死亡),想想自己是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故不可打杀众生。2.由戒德获得喜悦,没有生理的痛苦,夜晚得安眠,醒时心喜悦。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7
-
明如居士:灭除嗔心三要义
人生于世,想要获得幸福与安乐,必须学会降服自己的内在嗔心,具备安忍的素质。而要真正能够去除嗔心,必须明白“嗔心的危害,降服嗔心的原理,以及降服嗔心的具体操作技巧
大德居士时间:2014-11-27
-
《密勒日巴尊者道歌》白话文---缘起之要义 太桥旦曾堪布恭译
顶礼上师玛尔巴足!善者施主的积福中,具足成办二利的缘起。难得易失的此身,与食物相遇而获得健康。辽阔田地的精华,及天空降下的甘露二者,是利益众生的缘起,缘起的要义
藏传法师时间:2015-07-13
-
佛法要义问答:佛性、空性与菩提心
问:第二转法轮——无性法轮说一切法无自性,第三转法轮时说众生均有佛性,这两个是否相违?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随生佛性。有关佛性,唯识宗与中观宗主张并不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12
-
佛法要义问答:善业为何能被摧毁与保存善业的方法
问:为何愤怒会毁坏这么多善业,而不是一瞬之怒只毁弃等量的善业?这是因为人必须积聚累世百劫的善业才能换得那瞬间的幸福,而愤怒就阻碍人们得享剎那的喜悦甘露吗?答:这问
藏传法师时间:2016-12-26
-
佛法要义问答:我执与爱我执的区别
问:我执与爱我执的差异为何?我执与爱我执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爱我执会帮助我执、我执会帮助爱我执,两者很难分开。虽然如此,我执和爱我执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对空
藏传法师时间:2016-12-30
-
佛法要义问答:如何对待死亡及死亡的修法
问:对「我会死去」感到畏惧,要如何去除这种畏惧?对死亡的畏惧有两种:一、「今生未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未造利他的业。如果我死亡了,后世会到那里去呢?」因为未做善行而感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3
-
佛法要义问答:生气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行为
问:当今在中国的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是无神论者。针对这一点,要如何让无神论者理解慈悲心?佛教有前生来世及轮回的说法。对于不信仰佛教的人而言,可能无法想像对敌人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6
-
佛法要义问答:如何看待堕胎与安乐死
问:请问佛教徒对堕胎的立场是什么?答:有关节育的问题,一般而言,佛教徒咸认为人的生命是极珍贵的,虽然许多人很会制造麻烦!然而,这个珍贵生命本身而言,我们是不鼓励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24
-
佛法要义问答:憎恨的来源以及因其而引发的杀戮
问:如果憎恨心的产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受到冤屈或伤害的话,那么其本质是否就比残酷伤害来得较不邪恶和责面?抑或凡是伤害之举必暗含憎恨?答: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藏传法师时间:2017-02-14
-
佛法要义问答:独居之人如何培养菩提心
问:喜欢离群索居的人,该如何培养菩提心?譬如我们要割草,我们得先磨利割草的刀子。同样的,我们有利益他人的心,有这样的意乐,但是我们在帮助他人之前,自己要有能力。
藏传法师时间:2017-02-28
-
佛法要义问答:如何加强对上师的信心
问:对上师有质疑,是不是就是信心不够?释迦牟尼佛曾说:「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意思是,你不要因为你尊敬我,就承认我所说的话,你要自己
藏传法师时间:2017-03-02
-
佛法要义问答:真正的出离心与慈悲的情感
问:当人能够辨识轮回的本质,就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一个人是如何了悟到轮回本质的?是因为经历诸多痛苦后才生起出离心,还是由于明白了人生痛苦的实相而生起出离心?答:单
藏传法师时间:2017-03-21
-
佛法要义问答:如何处理愤怒情绪与如何走向开悟之路
问:请解释一下恐惧和憎恨,以及恐惧和安忍之间的关系。答:恐惧分成好多种。有些恐惧是基于扎实理由而来的真正恐惧,而有些仅是个人心识幻念制造出来的。我认为后者是个人
藏传法师时间:2017-04-24
-
佛法要义问答:佛教因何而不承认造物主
问:我内心怀抱着无比虔诚,坐在这儿想着,若说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创造者,那真是一种傲慢。然而我明白佛教教导我们谦卑。你为什么认为逻辑思考能使人了解伟大的宇宙整体?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7-05-09
-
佛法要义问答:放下我执,直面困难,一定能取得证悟
问:在观修之时,当修行者的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转移至另一个部分会产生什么样的转化?答:观修的种类繁多就我所知,有一种观修是以身体为专注,分析的对象当我们拥有执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07
-
佛法要义问答:快乐是什么,以及能否承担他人业果
问: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证得菩提?答:根据个人的经验,快乐是一个人感到满足,平静,快乐快乐就是快乐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快乐植物具有生命,但我不确定它们是否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14
-
佛法要义问答:顿悟是什么,及如何避免宗教间的争端
问:或许我们无法在三年内证得菩提,但许多上师提及,相对于漫长的修道过程,究竟的证悟可以在一刹那之间发生请就此发表您的意见..答:顷刻间证悟﹝顿悟﹞确有其例,但唯有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20
-
佛法要义问答:推理轮回转世存在的方法
问:我个人不太能相信轮回转世。我该采何种策略来使自己相信这理论?答:这种困扰其实是相当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对轮回或投胎转世有极强烈信仰的西藏人亦然。但若仔细、诚实
藏传法师时间:2017-06-23
-
佛法要义问答:修行时要仔细理解同一词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问:你说造成伤害是犯罪者的内在本质,我们不应该为此责备他,这个说法令我困惑。我们每个人的真正本质不是佛性吗?答:我想这里可能有一些误解。寂天的论证是在一种假设意
藏传法师时间:2017-10-20
-
扎西郎加上师:二谛的要义
在演说的前半部,我将用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二谛的含意;演说的后半部,我将说明如何以二谛的整个哲学思想与体系为基础,应用于现今的生活之中。所有人都渴望离苦得乐;在此一基
藏传法师时间:2017-11-30
-
这三个“量”,是佛法的要义之门
《道德经》的开篇便说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要说道,那就得有“名”,“名”就是格式化。虽然“名可名,非常名”,但如果没有名字,就没有对应的文字,也就没
佛学入门时间:2018-01-29
-
大安法师微开示:净土要义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02
-
菩提心修学要义(定明法师)
定明法师时间:2020-05-27
-
理净法师:《维摩诘经》要义概述
理净法师时间:2020-06-13
-
性广法师:人间佛教禅观要义──谈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特色与贡献
《华严经》之 《普贤行愿品》(之一)释圣赞2009年11月23日 《普贤行愿品》源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经三次翻译,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
印顺导师时间:2020-07-09
-
性广法师:“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
〈心灵环保〉之我见释昭慧环保是时代思潮之所趋,珍重物资,永续经营美丽的国土,这也与佛家“惜福”及“严净国土”的思想若合符节。所以台湾佛教团体实践并推动环保理念者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9
-
昭慧法师: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上)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1
-
昭慧法师: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
体慧长老华藏寺4月8日下午开示南无本是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原解如来真实意本寺的当家上果下忠法师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在家菩萨大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1
-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修习内观要义
止观禅修之行者的心态行者的心态禅修时最重要的是行者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放松、平稳、宁静与舒畅。有四个重要原则:不期望,不评断,不比较,不抱怨。任何身心上的现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17